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515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4-03-19 11:56:29

  屋子里黑漆漆的,见于隐像地藏菩萨似的独自坐在黑暗中,神情淡漠地盯着他,韩遂不由吓了一跳,然后小心走近。

  “少郎君莫气,传闻有真有假,待咱们分辨清楚后再做决定不迟。”韩遂低声劝道。

  于隐冷冷道:“滕王府的那把火是真的吧?滕王进宫告状是真的吧?当初李钦载陷厌胜案时,金乡县主请大儒牛方智营救是真的吧?”

  “现在你告诉我,传闻哪句是假的?”于隐眼眸通红地瞪着韩遂道。

  韩遂被噎住了,随即叹了口气,道:“少郎君的意思,是要退婚么?滕王终究是宗亲皇叔,于家若主动提出退婚,天家颜面受损,怕是会得罪天子。”

  于隐怒道:“不守妇德,未出阁便与人行苟且之事,莫非我还要把她娶进门羞辱自己不成?”

  韩遂眉目不动地道:“可是,于家需要这桩联姻。”

  一句话,堵死了于隐所有正当的理由和愤怒。

  高门大户的悲哀,娶什么人不重要,娶的人是什么德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两家的联姻。

  于隐出身世家,当然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韩遂见他久久不语,不由笑了:“该娶还得娶,娶回家不妨将她高高供着,少郎君在外面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情当是去道观请了一尊老君像,每日香火不断也就是了,日子照样过下去。”

  良久,于隐咬牙点头:“没错,该娶还得娶,长安城那些流言,我就当没听到。”

  二人正说着,突然听到屋外有人大声叫于隐的名字。

  于隐一愣,起身出门,却见一名神情倨傲的宦官,双手高捧着一卷黄绢,正不咸不淡地看着他。

  “嘉州司仓参军于隐接旨。”宦官尖声喝道。

  于隐和韩遂心中震惊,但还是二话不说面朝太极宫方向跪下。

  宦官展开圣旨,抑扬顿挫地宣念起来。

  前面一通诘屈聱牙难懂的开场白之后,宦官话锋一转,终于说到了正题。

  “……着免于隐嘉州司仓参军之职,改任蜀州刺史府主簿,即日离京上任,钦哉。”

  说完宦官将圣旨一收,双手递到于隐手里,朝于隐笑了笑,转身离去。

  馆驿的院子里,于隐和韩遂半晌没回过神来,神情呆滞地互视一眼,眼神里充满了惊愕和茫然。

  良久,韩遂将于隐扶了起来,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少郎君,事有变故,快遣人回于家报信。”

  于隐语声发颤,道:“天子……为何突然给我下这道旨意?我一个六品参军,天子竟直接越过吏部,将我调任蜀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韩遂神情凝重,沉思半晌,方才叹道:“不知少郎君注意到没有,天子将您改任蜀州刺史府主簿,主簿不过是八品官,您原来可是六品参军,天子这是……将您贬职了啊。”

  于隐浑身一颤,道:“对,所以到底是为何?我究竟做错了什么,天子为何将我贬官?”

  韩遂摇头道:“无缘无故贬官,本就不同寻常,少郎君留意到圣旨的最后一句话吗?‘即日离京上任’,天子要您马上离开长安。”

  “宣旨的宦官既然能找到馆驿里来,说明天子是知道您在长安城里的,更准确的说,天子知道您是来向滕王提亲的,提亲还没完便将您贬官,催促您离京,这里面的意思难道少郎君还没想明白么?”

  于隐想了想,震惊地道:“天子他,他难道……”

  韩遂沉默半晌,轻声道:“若在下猜测没错,天子……恐不愿见于家与滕王联姻。”

第781章 谋划

  天子的这道旨意,对于隐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他想不通天子为何无缘无故干涉臣子的婚事,你那么闲多批阅几份奏疏好不好?

  干涉婚事也就罢了,你特么莫名其妙把我官职贬了是几个意思?

  “韩先生是不是多虑了?天子应该不会干这种事吧?”于隐到此刻还不敢相信。

  韩遂叹了口气,道:“真不是在下多虑,少郎君不妨把圣旨再仔细看两遍,就会懂了。”

  于隐不甘心地道:“我父亲曾是太子舍人,天子潜邸之时有拥戴从龙之功,他怎会对从龙旧臣如此无情?”

  韩遂摇头道:“天子本是嫡子出身,被先帝册立太子之时,魏王李泰已失势,天子并无夺嫡之忧,当年的从龙旧臣多矣,若咱们于家如今做了什么让天子不舒服的事,他怎会顾及当年的情分?”

  于隐愕然道:“我与滕王之女成亲,令天子不舒服了?为何?”

  韩遂目光闪动,沉吟半晌,轻声道:“在下听说,天子尤为器重李钦载,二人明为君臣,私下里实为兄弟一般,这道圣旨,怕是天子为李钦载撑腰,想废了这桩婚事……”

  “可李钦载已是有妇之夫,金乡县主怎么可能……”

  韩遂冷笑道:“大唐国都里,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有可能,若有天子撑腰,县主嫁有妇之夫算什么?当今皇后是什么来历,她是如何册立的,少郎君莫非不知?”

  “少郎君若有暇去长安市井里闲逛几日,便会听到许多关于天家和权贵的传闻,那些传闻简直……呵,咱们小地方来的人足以大开眼界。”

  于隐脸色阴沉地道:“韩先生,天子已下旨,咱们怎么办?”

  韩遂叹息道:“还能怎么办?马上收拾行李,明日离京赴任蜀州,不然呢?你敢抗旨不遵么?”

  于隐不出声了,他没那胆子,于家上下都没那胆子。

  “与金乡县主结亲的事……”于隐不甘心地道。

  韩遂沉吟了一下,道:“稍停在下亲自赴滕王府一行,问问滕王殿下的意思,少郎君安候。”

  于隐沉着脸点头,道:“有劳韩先生奔波了,我去长安西市转转,散散心。”

  韩遂担心地道:“少郎君,国都内藏龙卧虎,少郎君可莫惹事。”

  “不会惹事的。”

  ……

  英国公府。

  偏院的花厅里,李钦载正与薛讷高歧等人聚会饮宴。

  心情有点烦躁,他和金乡县主的事经历了风波之后,却莫名僵持住了,没有任何进展。

  李钦载不愿用手段逼迫滕王,又无法坐视金乡许给别人,进退维谷的境况让他的心情很不爽,于是回到国公府就叫来了狐朋狗友饮酒散心。

  “景初兄,长安城都传遍了,”薛讷朝他拱了拱手,笑道:“不得不说,景初兄的本事实在让愚弟肃然起敬,居然跟金乡县主……”

  李钦载瞥了他一眼:“总觉得你这话不太像夸我的意思……”

  薛讷正色道:“愚弟绝无嘲讽景初兄的意思,大丈夫生于斯世,自当……嗯,那啥,多找几个婆娘算啥,愚弟生平睡过的婆娘……”

  话没说完,却被高歧冷冷地打断了:“你睡过县主吗?没睡过就闭嘴,莫拿那些风尘烟花女子凑数。”

  薛讷一滞,接着暴跳起来:“姓高的……”

  话没说完,又被李钦载眼疾手快死死摁住:“今日饮酒,主角是我,你们安静陪我便是,不要抢戏。”

  薛讷的怒火被迅速镇压,很快又嘻嘻笑道:“景初兄与金乡县主的韵事已传遍长安,有何不高兴的?愚弟若是你,现在就大摇大摆上街,接受长安百姓的羡慕目光,多得意。”

  李钦载冷冷道:“滕王要将金乡嫁给于家,你觉得我该高兴?”

  薛讷一呆,然后惊愕道:“咋回事?愚弟没听说啊。”

  高歧在一旁低声道:“我倒是听父亲说过,滕王和河洛氏族于家正在商议结亲,据说已换了生辰帖了……”

  薛讷不解地道:“连你都听说了,我为何毫无察觉?”

  高歧缓缓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家是国公,你家只是县男,差着好几阶呢,消息当然传不到低级的薛家……”

  这次没等薛讷暴跳,李钦载反手就给了高歧一记大逼兜:“嘴那么毒,被鹤顶红喂大的?”

  高歧被抽得不吱声了,薛讷大为解气,顿时眉开眼笑。

  随即薛讷收敛了笑容,道:“这个河洛于家……又是从哪里钻出来的货色?”

  李钦载沉声道:“他父亲于素,曾是太子舍人,后来告老致仕,其子于隐正在长安向滕王府提亲……”

  薛讷睁大了眼睛:“也就是说,跟金乡县主成亲的那货如今正在长安?”

  李钦载沉闷地点头。

  薛讷眼中冒出杀意:“呵,敢在老虎嘴边抢食,还敢独闯龙潭虎穴,有种!景初兄安坐,愚弟这就去帮你办了他!于家嫡子莫名失踪,金乡县主还能嫁给谁去?”

  说完薛讷刚起身,又被李钦载摁了回去。

  李钦载满脸疲惫叹道:“我最近的麻烦够多了,你不要再惹祸,长安城流言四起,朝中御史恐怕早已盯上我了。”

  相比薛讷的冲动,高歧无疑冷静了许多,闻言缓缓道:“景初兄,于家之子既然在长安,我们纵是不打不杀,但也要让他知难而退……”

  李钦载看了他一眼,道:“你有什么主意?”

  高歧笑道:“景初兄若相信愚弟,此事交给我来办,保证让于家之子受点惊吓,果断与滕王府退婚……”

  李钦载很不给面子地道:“然后再给他一个装逼的机会,临走前说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高歧失笑道:“景初兄多虑了,于家不过是落魄的河洛氏族,你我两家皆是国公背景,他想要娶金乡县主,怕是没那么容易……”

  旁边的薛讷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高歧很给面子地补充道:“……还有一个县男。”

  薛讷怒哼:“回头我就跟爹说,让他争点气,早日混上国公!”

  高歧没理他,径自道:“我和薛讷出面,会一会于家的那位,保证不对他动手,不会让景初兄身陷非议之中,兵不血刃地解决这货,让他自己滚出长安城。”

  李钦载揉了揉脸,喃喃道:“这浓浓的阴谋味道,这一张张奸诈的嘴脸,我总感觉自己越来越像反派了……”

第782章 践行恭送

  有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长安城的权贵圈子真的是权与势交织起来的一张网。

  每个人都是这张网上的一根线,所有的线交织起来,这张网便形成了密不透风的一块利益链。

  在这其中,各家权贵的子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外地的权贵来到长安城,不太容易融入进这个圈子,而这个圈子里的纨绔子弟们若想干出什么成就比较困难,毕竟是养尊处优长大的一代人。

  但这群人如果要搅黄某件事,找某个人的麻烦,出手就能彻底拿捏了。

  他们是京城所有乌烟瘴气的源头,是京城治安问题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的就是这群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3页  当前第5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5/9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