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游道脸色惨然,失魂落魄地站在殿内,瞬间仿佛老了十岁。
然而,事情没完。
与世家已翻脸到这个地步了,李钦载岂能放过李游道?
主考之议刚刚尘埃落定,群臣正松了一口气时,李钦载却突然又站了出来,道:“陛下,臣还有事奏。”
李治一愣,道:“你说。”
“臣奏赵郡李氏圈地,伤农,蓄奴,苛税等大小罪状计十二桩!”
第860章 演技精湛
又是十二桩罪,这次是李钦载的绝地反击。
既然跟世家撕破了脸,就不必再存任何天真的幻想,更不必思考什么人情世故,跟敌人没有人情世故可讲,战场上都是刀来剑往,你死我活。
李钦载的话刚出口,殿内又是一片哗然。
李游道大惊,指着李钦载怒道:“李钦载,构陷朝臣是大罪,我赵郡李氏千年门阀,岂容你污蔑诋毁!”
李钦载眉目不动,淡淡地道:“犯了罪的门阀,在我眼里比庶民更卑贱。”
李游道咬牙道:“今日你若拿不出证据,我赵郡李氏与你不死不休!”
殿内正坐的李治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随即很快沉下脸来,语气也变冷了。
“李卿,说话要有证据,金殿之上岂容信口开河?赵郡李氏千年世家,有功于社稷,你所言赵郡李氏诸多不法事,每一桩可都是要有真凭实据的,否则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朕不得不治你的构陷之罪。”
李钦载嘴角一扯,昨日宋森将那一摞赵郡李氏的黑材料送给他时,李钦载便猜到了,这事儿若无李治的点头甚至暗中授意,宋森天大的狗胆也不敢掺和,更不敢将如此重要且敏感的黑材料交给他。
所以,现在是飙演技的时间?
李钦载迅速整理了表情,沉痛地道:“陛下,臣也知赵郡李氏对社稷有功,对天家亦是忠心耿耿,刚得知赵郡李氏诸多不法事时,臣也感到非常震惊和痛心,但国法在前,臣岂敢徇私?”
李治怒而拍案:“朕不信!寻常小错小瑕疵也就罢了,世人谁不犯错?但你说赵郡李氏竟有十二大罪款,朕怎能信你?”
这时殿内赵郡李氏的党羽们也忍不住了。
现在可是生死存亡时刻,赵郡李氏若真被李钦载扳倒了,他们的大腿也就没了,往后在朝堂上没靠山没背景,还怎么混?
事关个人的前程和生死,党羽们必须要站出来为赵郡李氏说话。
于是一名御史当先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臣请治李钦载妄言构陷之罪!”
“赵郡李氏不仅是千年世家,族中子弟多为国之栋梁,当年高祖晋阳起事,赵郡李氏更有从龙拥戴之大功,德被四海之郡望门阀,岂容黄口小儿随意构陷,而使家族平白蒙羞,清誉受损?”
不少朝臣这时也站了出来纷纷附和,人人皆义愤填膺,更有脾气暴烈者,指着李钦载破口大骂不休。
李钦载面无表情,心中却在冷笑。
现在这种情势,还敢站出来为赵郡李氏发声的,必是门下党羽,他们的结局最终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治为何让宋森交给他那摞黑材料?
李钦载多少有些猜到他的目的了。
李治最重视的科举,在未开考之前却被世家横加干预,又是行贿又是威逼,还在长安城大肆散播流言,妄图将科举弄得乌烟瘴气,使其在民间士子心中失去公信力,这种行为已触碰到李治的底线了。
所以,今日必须要办赵郡李氏,这是李治为了维护皇权的利益。
至于李钦载,在这件事里不过是个工具人而已,就算他不出头,也有别人出头。
重要的不是谁来参劾赵郡李氏,而是在朝堂金殿上必须走个流程。
可笑的是,李游道和党羽们仍在色厉内荏地谴责,仍在为赵郡李氏辩解。
他们不知道,早在赵郡李氏威逼李钦载,干预科举之后,他们已然大祸临头了。
殿内,李治仍沉浸在角色体验中不可自拔,见许多人站出来谴责李钦载,李治也不由点头,声色俱厉道:“李卿,你今日必须给个交代,赵郡李氏乃是国朝功勋世家,不可轻侮!”
“李氏一门为社稷立过无数功劳,门下子弟为官皆是殚心竭虑,如此显赫门阀岂会做出这些丧心病狂的不法之事?不要仗着朕宠信你,你便无法无天,否则纵是英公在场,今日朕也保不住你!”
李治一席话令李游道和党羽们感激不已。
千年门阀,圣眷仍隆,听听天子说的,分明对赵郡李氏宠信不减,不仅如此,他们还从李治的话里听出了他对李氏世家深深的敬意。
李钦载再受宠,李勣威望再重,李家一门不过寒门而起,论底蕴,论势力,论民间影响力,论朝堂重要性,李家怎能跟千年世家相比?其中利害处,天子怎会拿捏不清?
李治的话说完,殿内群臣仿佛受到了无形的鼓励,站出来指责李钦载的人越来越多。
金殿内的情势已然呈现一边倒之势,李钦载却不慌不忙,好整以暇地整了整衣冠,冷冷道:“满朝衮衮诸公,多为其张目,臣今日方知,世家门阀在朝堂上的权势何等滔天!”
殿内顿时一静,沉寂半晌后,突然爆发出更大的指责声,痛骂声。
李治和李钦载的脸色都渐渐冷漠下来,李治眼神冰冷地环视群臣,落在那些口沫飞溅的党羽身上时,他的眼神更露出几许杀意。
面对千夫所指,李钦载却打了个无聊的呵欠。
该站出来的大多已站出来了,那么,时辰已到。
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摞厚厚的纸,李钦载面噙冷笑看着李游道。
“李少卿觉得我是信口开河,随意污蔑?没证据的事,我会乱说吗?”
神情激愤的李游道一愣,见李钦载手中那摞厚厚的纸,李游道的脸色刷地又苍白起来。
敢在金殿上拿出这摞纸,说明它的分量必然不轻。
赵郡李氏做过亏心事吗?千年门阀,聚财如山,量土敌国,如此庞大的财富,其中怎能没有利益牵扯?既有利益牵扯,怎么可能没干过亏心事?
所以,李钦载手中的那摞东西究竟是什么?里面到底几分真,几分假?
如果都是真的,不得不说,赵郡李氏今日大祸临头了。
当事情摊在朝堂金殿上公开时,已经注定了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李钦载这时将那摞纸高举过顶,大声道:“陛下,这是臣千辛万苦搜集而来的证据,里面皆是赵郡李氏多年来所行不法事的真凭实据,若有一字掺假污蔑,臣愿领罪。”
李治身边的宦官匆匆走下来,小心地接过李钦载手中的证据,然后小跑着送到李治手中。
这份证据李治当然早就知情,它本就是李治授意宋森送给李钦载的,接过证据,李治假模假样翻了几页,脸上的表情也随之变化。
从不屑,到惊愕,到不敢置信,再到愤慨,最后化作一声怒其不争的无奈长叹。
殿内群臣的心情也随着李治的表情变化而变化,尤其是李游道,心情简直像在坐过山车,当最后发现李治的表情定格时,李游道的双膝一软,差点瘫倒在地,额头上的冷汗潸潸而下,擦都擦不干。
李钦载冷眼看着李治的表演,心中却叹为观止。
这演技,真特么厉害!今日才知道李治的演技如此精湛,这是一位被皇帝职业耽误的影帝啊。
第861章 一败涂地
不想当影帝的搅屎棍不是好皇帝。
李治今日的演技绝对压过了李钦载的风头,明明今日的主角是李钦载,可李治却凭着实力抢走了不少戏份。
这要是在剧组片场,李治绝对会被导演打爆狗头。
显着你了是吗?剧本给你,你来改。
站在殿内的李钦载无所谓,严格说来,当他将那摞证据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交给李治的那一刻起,他的戏份基本已经结束,可以杀青了。
剩下的看李治如何跟群臣继续飙演技,如何给赵郡李氏狠狠一击。
身为主角的李钦载,此刻的角色已经变成了吃瓜群众。
金殿上,李治的表演仍在继续。
手中那摞证据在微微发颤,那是李治愤怒的双手。
李治的表情也越来越冷漠,目光从那摞证据中移开,瞥向李游道时,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深深的失望和痛惜。
见李治这般模样,李游道一颗心沉入谷底。
证据都不必亲眼看,李游道仅从李治的表情就知道,赵郡李氏今日大祸临头了。
群臣的目光也全都集中在李治脸上,他们小心翼翼地端详着,心情却各不相同。
李氏的党羽手脚渐渐冰冷,他们也察觉到不妙了。
其余世家的门生党羽也煌煌不安,他们不知道李钦载交上去的证据是否牵扯到自己攀附的世家。
至于那些与世家没什么干系的朝臣,则跟李钦载一样,怀着轻松惬意的心情淡然看热闹。
良久,李治将手中的证据轻轻一挥,身旁的宦官飞快接过。
“李少卿,你先看看这些证据,朕对赵郡李氏向来不疑,李少卿看完后,朕可以给你一个解释辩白的机会。”李治的语气有些冷漠。
宦官捧着那摞纸飞快走到李游道身前,将它们递给李游道。
李游道神情木然地接过,然后仔细看了起来。
越看越心惊,心跳越来越快,脸色越来越白。
证据非常周全,几乎说是毫无破绽,赵郡李氏这些年干过的不法事,里面桩桩件件记得非常详细,而且人证物证俱在,证据链条完整且清晰。
就算经验最老道的刑名官员看来,这份厚厚的证据也毫无疑点,几乎可以定案下判了。
看完之后,李游道身躯猛地一颤。
这时他终于察觉到一个事实。
这份证据,绝非李钦载所为!
太详细了,时间线拉得太长了,里面最早的案子是贞观年间的一桩圈地杀人案,正是赵郡李氏南房一脉所为,人证直到如今还活得好好的,物证也封存在刑部。
如此详细准确的证据,绝不是李钦载个人能力可以办到的,哪怕是李勣全家出手,调动李家所有的人脉资源,也断然做不到如此天衣无缝。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这份证据根本就不是李钦载弄到的,而是另有其人。
放眼天下,能将一个家族的底细和黑历史挖得如此干净彻底的,除了百骑司,还能有谁?
所以,今日朝会上,真正要对付赵郡李氏的其实并不是李钦载,而是……天子?!
想到这里,李游道双腿顿时失去了力气,情不自禁双膝一软,跪倒在金殿上。
冷汗从额头潸然而下,李游道抬头想望向李治,却被滑落的汗水糊住了眼睛,视线内一片苍茫模糊,犹如家族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