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钦载眉头紧蹙,心事重重。
从登州下船,踏上归乡路,时来已有一个多月了,按理说高句丽战场上,李勣已发动了对平壤的总攻,可为何至今没有军报传到长安?
时已入冬,高句丽天气骤寒,这年头还没有棉花,东征将士们难挡北方恶劣的寒冷风雪天气,若再不发起总攻,东征之战又悬了。
自古以来大军出征,败在恶劣气候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愿这一战不会重蹈覆辙。
李钦载暗暗祈祷,但愿这一战不要再出变故才好,否则不仅李勣的人生落幕之战挫败了,他的伤也白受了。
金乡搀着他的胳膊,脸上却喜笑颜开。
李钦载平安归来,已是她最大的心愿,如今心愿已遂,上天将夫君还给了她,怎能不高兴。
一路漫步,金乡叽叽喳喳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从李钦载出征之后,家里各种琐碎的事,到深宅大院里的各种小宅斗,小心机。
事无巨细,鸡毛蒜皮,都不厌其烦地说给李钦载听。
李钦载一直含笑听着,偶尔也发表一下意见,表示自己跟上了她的节奏,两人越说越久,直到一名丫鬟匆匆来报。
有舍人至,请五少郎前院接旨。
第1146章 晋爵郡公
旨意来得不算突然,李钦载穿戴整齐来到前院时,李家上下从李思文到下人丫鬟,都是一副理应如此的表情。
显然大家都猜到了,这是一道封赏敕旨。
李钦载在高句丽立下大功,又付出了惨重代价,李治若是毫无表示,就太说不过去了。
匆匆来到前院,李钦载发现前院正中已摆上了香案,李思文李崔氏崔婕等人都安静地站在香案前。
再看宣旨的人,李钦载笑了。
老熟人,中书舍人崔升,李钦载的大舅哥。
崔升身着绯色官服,手里捧着黄绢,一脸严肃庄重。
李钦载是体面人,上来就热情招呼:“大舅哥,……这些年了还是中书舍人,咋还没升官呢?”
崔升眼皮一跳,见面就扎心,这妹夫还能认?
“本官是天使,李县公请自重,圣旨至,李钦载行礼接旨。”
李钦载在崔婕和李崔氏的搀扶下,面朝太极宫方向躬身行礼。
崔升展开圣旨,一篇洋洋洒洒的官制骈文念得抑扬顿挫。
什么“夙夜小心”,什么“忘身忧国”,还有“惟德是荣”,“庶绩用成”等等。
把李钦载从发明神臂弓以来的种种功绩说了一遍,重点述说了李钦载在高句丽战场上立下的功劳,以及火药火器在东征之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最后崔升语气一顿,接着念道:“……可晋钦载‘辽东郡公’,实食邑千户,赐黄金百两,丝帛百匹,赐长安城官邸一,咸使闻之,钦哉。”
崔升念完圣旨,缓缓将黄绢卷了起来,双手捧到李钦载面前,然后才发现,四周竟一片寂静。
李思文李崔氏一脸欣喜地看着李钦载,崔婕金乡和一众部曲下人也纷纷喜形于色。
封赏晋爵在众人的意料之中,然而当它从崔升的口中念出来,人们还是感到了惊喜。
李钦载只觉得震惊,他猜到李治说的“惊喜”大约便是给他晋爵,毕竟一个二十多岁的郡公,除非是袭父爵,否则单凭个人的能力功劳而晋者,大唐立国以来绝无仅有。
见众人没有反应,崔升咳了两声。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人群中不知是谁发出一声欢呼,然后立马止住。
李钦载也咳了一声,朝太极宫行礼:“臣李钦载,感沐皇恩。”
崔升将圣旨递到李钦载手上,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位妹夫。
货比货该扔,人家年纪轻轻已爵封郡公,而他,仍是宫里的中书舍人,这辈子除非狠下心割自己一刀,否则升迁怕是没指望了。
李钦载接过圣旨,展开又重新看了一遍,上面“辽东郡公”四个字非常显眼。
李钦载脸上露出了明悟之色。
辽东郡,地处大唐东北,与高句丽毗邻,高句丽也有辽东城,但只是重名,两者并非同一个地方。
不过待到高句丽被灭国后,大唐定会重新划分高句丽的行政区域,那时的高句丽西北部将会划归大唐的辽东郡。
当然,说是辽东郡公,不过是个名分,李治当然不会大方到把辽东郡送给他,正如李钦载以前是渭南县公,也不见得渭南县就是他的。
只是封他为辽东郡公,多少有点政治含义在里面。
敌国还没打下来,你高句丽的西北部国土朕便做主划给了臣子,就问你气不气。
还有就是,辽东郡的地理位置恰好与北方的靺鞨,室韦等游牧民族为邻,而这几个游牧异族,正好是当初乌骨城突袭李钦载的敌军。
李治将郡号封给李钦载,大约也有一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意思。
靺鞨室韦勾结高句丽,背后突袭唐军大营这件事,李钦载没忘,李治也没忘,这件事断不可能揭过去,终归有一日,当大唐腾出手来,该算的账总是要算的。
大唐天子晋爵不是胡乱找个地名就封了的,里面有着深刻的用意,晋李钦载为“辽东郡公”,大约也是李治挠破了头才定下的。
念完了圣旨,崔升这才挤出一抹微笑:“恭喜李郡公了。”
李钦载端详他的表情,道:“大舅哥,你再真诚点儿,你现在笑得比哭还难看……”
崔升笑容一僵,哼了一声,索性连笑容都欠奉,转身傲娇地离去。
崔升走后,李府下人终于毫无顾忌的发出欢呼。
“五少郎晋郡公了!”
“再过不久,五少郎兴许会被晋国公,真正的一门双公,李家家业兴矣!”
李思文老怀大慰,捋须笑着望向李钦载。
李崔氏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狠狠揪了揪他的耳朵,给了他后脑勺一记巴掌,随即又心疼地抚摸。
崔婕和金乡一左一右搀住他的胳膊。
“恭喜夫君,晋爵郡公。”崔婕眼中柔情蜜意仿佛能掐出水来。
金乡也抱着他的胳膊,轻笑道:“恭喜夫君步步高升,爵位咱家已经够了,以后夫君万莫再领军出征了,好不好?”
李钦载如同渣男提上裤子发誓:“好好,我答应你们。”
李崔氏看着儿子和两位儿媳,愈发欣喜不胜,笑道:“爵晋郡公,但咱家人丁实在太单薄了,钦载伤愈后,你们还要多努力才是。”
二女羞涩地垂头,轻轻嗯了一声。
李钦载心中一动,自从受伤后,他已数月未行襄王之事矣,憋得有点难受了,虽然身体不允许,但……她们可以自己动啊。
扭头望向崔婕,多年夫妻,终归有默契,崔婕很快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不善之意。
崔婕红着脸凑到他耳边悄声道:“夫君不要想坏事,你伤愈之前还是老实点吧,妾身和金乡都不答应。”
“我有一个体位问题,晚上欲与两位夫人共同探讨……”李钦载正色道。
“呸!想都别想!”崔婕断然拒绝。
……
李钦载刚回长安,许多权贵子弟和亲朋好友尚不知道他回来的消息,第二天,李钦载晋爵郡公的消息便传遍了长安城。
长安皆惊,霎时间无数权贵高官登门拜访。
英国公府多年未曾如此热闹过了,从上午开始,国公府的侧门便大开,吴管家临时充当知客,站在门外大声宣呼,某某国公至,某某开国侯至,某某宰相至等等。
宾客都是高官显爵,非常识礼数,绝不会空手上门。
看着冗长的礼单,李钦载眼睛都放光了,被李治晋为郡公的那一刻,他都不曾如此激动过。
第1147章 宾至如归
从商业回报率来说,升官晋爵的回报率比正经做买卖大多了。
正经行商的话,从成本,到运输,再到销售,然后还有人工开支,渠道开支,各种打点,到手的利润扣去成本开支,明明是赚钱的买卖,或许最后一算账,亏了。
而升官晋爵就简单多了,只要对外放出一个消息,“我,升官了,打钱!”
于是四方宾客蜂拥而至,果然打钱。
成本?开支?
招待宾客们一顿饭而已。
这何止是一本万利,简直是无本生意,回报率等于打家劫舍。
以李钦载升官晋爵的频率,差不多三年一次,也就是说,他真正实现了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看着宾客们冗长且贵重的礼单,李钦载的心跳陡然加快,太刺激了,受不了,伤势都快复发了。
颤巍巍地伸出手,呼吸愈发急促,脸也涨红了,崔婕吓了一跳,急忙握住他的手:“夫君怎么了?哪里不舒服,要叫大夫吗?”
李钦载眼睛里有着湛然的光芒,抬手艰难地指着前院。
“扶我起来,我要出去招待贵客!”
崔婕一呆,接着气得狠狠掐了他一把:“你……都是郡公了,还如此贪财,咱家过不下去了吗?”
李钦载指着礼单,正色道:“贵客临门,怎能失礼?他们送我重礼,我定要他们宾至如归,若是怠慢了,下次他们怎还会送?快,与我穿戴起来,迎来送往,生张熟魏,都是生意,妇道人家懂啥!”
崔婕咬着牙给李钦载穿戴整齐,推着轮椅便出了后院。
国公府前院已是一片人声鼎沸,宾客进出络绎不绝,仔细一打量,大多是一些熟悉面孔。
其中有他的弟子李素节李显等人,也有李勣的一些故交如苏定方,程咬金等,还有李思文的朝中同僚,以及世家门阀在长安的话事人等等。
李思文夫妇在前院如穿花蝴蝶,满头大汗还堆起笑脸招待客人们。
原本当事人是李钦载,但随着晋爵的消息传开,长安的权贵和门阀都知道李钦载受了重伤,正在后院静养,登门道贺的人都很有涵养,没人打扰李钦载。
然而此刻见崔婕推着李钦载出来,宾客们眼睛一亮,纷纷上前道贺。
面对狂潮汹涌的贺辞,李钦载露出了热情洋溢招财进宝的笑容。
都是贵客,都是一个个直立行走的金银珠宝啊,拜财神都不敢许这么离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