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你在这里禀报就行!”朱元璋断然道。
“是……”李善长只好叹口气,缓缓讲述道:
“六月底,金殿落成。然而不久,臣便从守卫士兵那里得知,他们晚上值夜时,经常听到殿顶有乒乒乓乓的铁器交击声,还有喝骂声、惨叫声。就像有人持械打斗一般。
“臣便夜里亲自守在殿中,真的听到了这些怪异的声音,命人拘传工匠,严刑审讯得知,他们受了明教的蛊惑,在修建金殿时,下了各种符咒、镇物,来诅咒上位和未来的皇上,还有咱们的大明朝。
“臣大惊,连忙派人仔细搜查,果然发现了许多镇物和符咒,都封存在行工部的库房内,陛下可随时查验。当然现在已经全部处理完了,也请龙虎山张天师施了天雷正法,百邪不侵,陛下可以安心入住。
“但这些恶贼居心叵测,居然敢诅咒皇上、后世帝君和大明朝,按律应当满门抄斩!”李善长抬起头来,一脸赤忱道:
“可臣考虑到,此事一旦传扬开来,可能有损上位圣誉,更给迁都盛典蒙上一层阴影。这可是我大明开国以来的头等盛世啊!臣绝不容许出现一丝瑕疵!所以臣动用便宜行事之权,秘密处死了涉事的民夫和工匠。
“这千古骂名我来担,与上位无关!”
第171章
“你来担,你担得起吗?”朱元璋冷哼一声,他面无表情的看着李善长,目光前所未有的冰冷,就像在看着人间之屑。
“臣担不起也要担,为了迁都大计,臣纵死无悔,身败名裂也在所不惜!”白发苍苍的李善长一脸决绝的说出这话,真有披肝沥胆那味儿。
然而朱元璋却已经不再信他的邪了,丝毫不为所动的背着手,哂笑一声道:
“韩国公一口一个迁都,看来是笃定了要靠这件事吃死咱啊。”
“臣不敢……”李善长忙俯身,其实君臣现在是明牌了。
当然,单一个李善长是没资格上桌的。
但他代表的是整个淮西功臣集团,那就有跟朱老板叫板的本钱了。
“可是,咱好像没决定要迁都吧?”朱元璋下一句话平淡无奇,却比之前一万句加起来,都更能让李善长破防。
“上位说气话呢……”李善长咽口唾沫道:“不迁都,耗费朝廷几年的收入,修这么宏伟的中都城作甚?”
“是,咱一开始确实有迁都之意,但现在不一样了!”朱元璋走到那满地尸骸中,指着天上的血月道:“你看,这尸骸累累构建的中都城,连天上月亮都被血染红了,伱叫咱咱住在这种地方?就不怕咱被厉鬼索命?就不怕国有大凶,累世不祥吗?!”
“上位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明晚的月亮就会重新皎洁如玉的。”李善长慌忙劝道:“再说历朝历代,修建哪座皇宫不得死上成千上万的民夫,难道历朝历代皇帝都不住了?”
“咱的南京皇宫就没死几个人!”朱元璋陡然提高声调道:
“修南京皇宫时,用的都是应天府百姓。人家刘伯温以工代赈,体恤民夫!一年就完工,老百姓还都念他好!不然人家门口的军师桥是怎么来的?”
李善长又被重击到了,涨红了脸争辩道:“南京皇宫那是应急之作,跟中都能一样吗?再说刘基为了自己的声誉,故意糊弄上位,上位也不是不知道。不然又怎么会生出迁都之心?”
“咱要迁都,从来不是因为皇宫不行,而是因为南京本身的缺陷!”朱元璋说完摆摆手道:“迁都之议,素来各执一词,争上三天三夜也不见分晓。咱们先说点儿别的,比方说老李你自己的问题。”
“上位请讲。”李善长道。
“你方才说,那些工匠在金殿设魇镇,是因为受了明教蛊惑?”朱元璋问道。
“是,还是皇上下旨切责老臣,从速从重扑灭明教的。”李善长点头道。
“咱也不能只听你一面之词。”朱元璋又拍一拍手道:“把最后一位带上来。”
带刀舍人便押着明王上了丹陛。
“跪下!”带刀舍人用刀背敲击明王膝弯,明王噗通跪在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端详此人,外貌是那样的普通,眼神却桀骜不驯。
“怎么,还不服啊?”朱元璋不禁笑道。
“不是不服,是不忿!”明王愤然道:“要不是被自己人摆了一道,我早就猜到那几个小子是你儿子了。怎么会给他们跟你报信的机会?”
“输了就是输了,不要找借口,不是英雄所为。”朱元璋淡淡道:“就算没人报信,咱也不会败在你这路蹩脚货的手里。咱早就调闽粤水师北上,就跟在你指望的援军的后头,他们敢动手,就会被从身后干爆。
“光凭你手下那些料,想要咱的命,那就是癞蛤蟆要娶天鹅——长得丑,想得美了!”
“嘿嘿……”明王闻言释然笑道:“输给你朱重八,咱不丢人。可万一赢了呢,对吧?”
“呵呵,这心态才对嘛。”朱元璋点点头,对他道:“问你件事,这位韩国公说,工匠在金殿布下魇镇,是受了你明教的蛊惑,有这回事儿吗?”
“哈哈哈,皇帝你也干过明教高层,岂会不知我教胜在教义简单,不服就是干?!哪会搞那些鬼鬼祟祟的名堂?”明王说着看一眼李善长道:
“我教十戒,韩国公也背过吧?第八戒是什么来着?”
“不行巫术……”李善长有些尴尬道:“但明教早就不遵守戒律了。”
“那些被你虐待的工匠,已经没有指望了。如果他们是教徒,宗教就是他们唯一的指望,你觉得他们会违反十诫,永坠黑暗炼狱吗?”明王淡淡道。
“谁知道你们怎么蛊惑他们!”李善长哼一声,有些恼羞成怒。
“你说他们被明教蛊惑,那他们为何被明教蛊惑?”明王却依然云淡风轻。“大家曾经都是教友,都应该很清楚吧?明教的力量来自被压迫百姓的怒气。你们越虐待百姓,百姓就越容易被我们‘蛊惑’。
“我们越强大,就说明这世道越黑暗!”明王指着李善长笑道:“多亏了你李太师,这中都城成了全天下最黑暗的地方,所以我们在这里轻易就发展了十几万教徒,能发动六万人攻打紫禁城!
“皇帝,你知道起义的口号是什么吗?是‘杀进皇宫去,活剐李善长’!”明王一阵大笑道:“韩国公不搞到天怒人怨,我们怎么会喊出这种口号?”
“老李,你怎么反驳他?”朱元璋看戏道。
“臣不想反驳。”李善长摇摇头道:“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公道自在人心,自在千秋诗书上!”
“呵呵呵……”朱元璋笑了,他等的就是这句话。便对李善长道:“既然你不想反驳了。那咱也不想听你反驳了。李善长我告诉你,这个都,咱不迁了!”
“皇上——”李善长一阵目眦欲裂。但话头被朱元璋利用自己的话堵死了,他也只能憋着。
“明王。咱知道你不叫这名儿,但咱还是这样叫你,因为咱要谢谢你,给咱提了个大醒。”朱元璋对明王道:“作为报答,咱允许你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死法,咱一定满足你。”
“那多谢皇帝了。”明王拱手笑道:“我想老死……”
“你大爷敢耍老子……”朱元璋骂道:“来人,把他拖下去看了!”
“开玩笑的。”明王忙笑着摆摆手道:“咱明教徒,最理想的死法自然是在熊熊圣火中升天了。”
“可以,去吧。”朱元璋点点头道:“祝你烧成灰后,一路顺风。”
“呵呵,皇帝还真睚眦必报……”明王不禁失笑道:“连嘴上的亏都不肯吃。”
“不然咱也走不到今天。”朱元璋淡淡道。
第172章
待明王跟着带刀舍人下去,朱元璋又问道:“好像还抓了个人是吧?”
“是,那个出卖他的曹护法。”刘英沉声答道。
“把他凌迟处死。”朱元璋吩咐道。
“是。”
朱元璋又看向丁斌道:“你就没明王那么好运了,咱已经给你想好了死法。”
“随你便。”丁斌带着这时代大明军人独有的彪悍之气道:“皱一下眉毛算咱输。”
“来人呐,把他洗刷干净绑好了,送给那帮从仓库解救出来的民夫。”朱元璋便道:“随他们处置去吧……”
“不,伱不能这样对我!”丁斌登时破功,剧烈挣扎惊叫起来。“我为大明流过血,我为皇上负过伤!皇上,你杀我可以,不能这么虐待我……”
“报应不爽罢了,带走。”朱元璋挥挥手,带刀舍人便把扑棱蛾子似的丁斌拖了下去。
然后朱元璋扫视一圈阶下众人,举起金杯道:“来,满饮此杯,便散席吧。”
“是……”众勋贵功臣如蒙大赦,赶忙纷纷端起酒杯。
“还有最后一句话,送给尔等。”却听朱元璋又幽幽说道:“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都好自为之吧……”
说着仰头干杯,然后啪的摔碎了酒杯。
众人听了他的话,本就心惊胆战,听了摔杯声又是一哆嗦,还以为有刀斧手埋伏在殿中……
不过还好,黑洞洞的金殿门口,并没有冲出人来。
颤抖着喝完杯中酒,众勋贵功臣便赶紧磕头告退。
李善长却依然跪在那里不肯起来。
“哦对了。”朱元璋想起什么似的问一声道:“李祺呢?怎么还没放人?”
“是,放人。”刘英沉声下令。
俄顷,李祺便步履艰难的走上了月台,他除了一瘸一拐,应该没遭什么罪。
李祺赶紧先叩谢皇恩。
“丁斌都把事情揽下了,这里头没你的责任。”朱元璋放缓语气道:“扶着你老父亲回家吧。”
“是,谢皇上。”李祺再次谢恩,然后艰难起身,去扶父亲。
“放开我!”李善长却甩开儿子的手,忽然低吼道:“上位今天不收回不迁都的话,臣就跪死在这里!”
“放肆!”朱元璋登时又拉出驴脸,对李善长道:“韩国公,你也要教咱做事吗?!”
“老臣不敢教上位做事,老臣只是要死谏上位迁都!”李善长毅然决然道:“大明必须迁都,不迁都,几年的岁入付诸东流不说,皇上威信何存?不迁都,老臣毋宁死!”
“那你就去死吧!”朱元璋忽然怒吼一声,一个箭步冲到李善长面前,想要给他一脚,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朱元璋双目喷火对他道:“实话告诉你,咱今晚本来还有场压轴大戏——咱要把这带血的三大殿一把火烧掉!
“是太子和老六他们苦劝咱,说三大殿已经花了太多民脂民膏,一把火烧掉太浪费,浪费是最大的犯罪!”朱元璋冷声道:
“所以咱才先留着三大殿,待日后将它们和紫禁城一起拆掉,能卖钱的就卖掉换钱,赔给那些死难民夫的家属!卖不了钱的就用来给老百姓盖养济院、育婴堂、普济堂……”
“咱再跟你说最后一遍,凤阳不会再有三大殿了,也不会成为大明的首都了!”说着他揪住李善长的衣襟,把他从地上拎起来,给他掸一掸蟒袍上的灰道:
“老李,你太让咱失望了。你已经过时了,你那套放在乱世可行,放在现在,只能祸国殃民。好好在家养老吧,别让咱忍不住想宰了你……”
“请上位三思,迁都势在必行……”李善长却卡了磁带一般,只机械的重复这一句。
“滚出去!”见他冥顽不灵,朱元璋也彻底没了耐性。
“请上位三思,迁都势在必行……”李善长又重新爬起来,抱着他的腿,仍不死心的哀求。
“滚!别给脸不要脸!”朱元璋终于忍不住,飞起一脚,将李善长踹出老远。
韩国公挣扎着还想起来,但朱老板这一脚多重啊?他挣扎了两下,一口气没提上来,哇得一声吐了血。
“父亲。”李祺赶紧扶住韩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