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141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到了江东门码头,曹欢没费多大力气,就找到了自己订好的那艘船。

  现在是太平年景,外郭城门夜里是不关的,看在双倍船费的份儿上,船老大连夜开船,缓缓驶离了码头。

  【注:‘双倍船费的份儿上’,是一句绕口令。大家可以试试看,能成功的多还是失败的多】

  待到天亮时,船已经在长江上了。

  看着眼前江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壮观景象,成功逃出樊笼的邓大小姐,搂着情郎又蹦又跳,欢快的像只袋鼠。

  “真是如有神助啊!”跳累了,她依偎在表哥肩膀上,喃喃道:“时来天地皆同力,看来老天爷也是祝福咱俩的。”

  说起来,她十五岁跟表哥偷尝禁果,到现在五年时间,也没有第二个男人。还为他怀过孕、打过胎,流过相思泪,也跟家里极力抗争过。

  今年她也不过才十九岁,其实目前完全就是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小女生啊。

  “呃。”曹欢漫不经心点点头,看着南京城消失的方向,久久不愿收回目光。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他只觉得她吵闹。

  这一去,便是永别了。

  

第216章

  九月十八,是天寿圣节,也就是朱老板的生日。

  在大明朝,这是一年中三个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另两个是正旦和冬至。正旦就是春节。冬至则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往后白昼会越来越长。所以被认为是‘阳气起、君道长’的重要日子,自汉代起便深受重视。

  这三天,也是大明的法定假日。洪武朝的官员,可以在这三节各放假一天,所以都抓心挠肺的盼着放假……呸,不是,是庆贺洪武皇帝的圣寿节!

  其实这圣寿节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不说建国前,就是洪武元年,朱老板也忙得顾不上自己的生日。

  是到了洪武二年,朱老板才开始正经过生日的。但当时还叫‘圣诞日’,并未被定为正式节日。

  直到洪武三年,才在李善长的建议下,将朱老板的生日正式定为‘天寿圣节’,全国放假,并举办各式活动,为皇帝祝寿。

  在天寿圣节这天,全国禁止屠宰,禁止出殡;官府前后数日不理刑名;文武百官还要按制穿朝服;各地衙门都要设置香案,由地方官带领士绅百姓,向京城方向行大礼。

  南京城里就更热闹了,应天府和两附郭县张灯结彩,并组织民间歌舞表演,率领百姓吹吹打打到洪武门外,为皇帝贺寿。

  今年的庆祝活动,又比往年隆重许多。因为就在上个月,皇帝放弃了迁都,决定不走了。

  这对中都城的百姓的噩耗,对南京城百姓来说,却是天大的好消息。

  为了庆祝朱老板这一英明决定,让朱老板相信他的选择没有错,南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彩布将京城几条主要大街,还有秦淮河畔,装扮的花枝招展。百姓们也自发的上街庆祝,到处歌舞升平,‘圣寿无疆’、‘南京万岁’的喊声此起彼伏,希望能把他们的心意传达给朱老板。

  宫里头,也到处张灯结彩,热热闹闹过大节。

  在这一天,朱老板那些龟毛的规矩,统统都可以暂时放宽。

  那些低等级的小火者小宫女,都可以不按规制衣青服紫,穿上自己喜爱的衣服。还能佩戴各式字形图案的方胜葫芦在身上。

  此外,中午晚上能吃两顿好的,还能得到皇上的赏赐。

  而且这天绝对不会被训斥。哪怕平日里脸再臭的娘娘姑姑们,今天都得收着脾气端着笑,不然你是对皇上不满咯?

  ~~

  作为寿星公,皇帝当然才是今天的焦点了。

  所以早晨起来,马娘娘亲手煮了长寿面,还给他荷包了俩鸡蛋。

  “每年都是这碗面,一模一样。”朱元璋看着面碗,发起了感慨。

  “怎么,吃腻了?”马皇后问道。

  “怎么可能呢?咱是感叹啊。”朱元璋赶忙端起碗来,大口吃面道:“咱巴不得年年吃,吃到九十九!”

  三下五除二,一碗长寿面直接干得汤都不剩。

  他这才搁下碗,握住马娘娘的手道:“咱父母双亡后,就没过过生日,还是跟妹子你成了亲,这才又有人给咱过生日。所以咱命令你,伱可得好好活着,要是敢走在咱前头,咱就再不过了!”

  “过生日呢,说点吉利的。”马娘娘不好意思的抽出手,边上还有宫女伺候呢。

  她接过乌纱翼善冠扣在朱元璋头上道:“再说你命令谁啊?”

  “不是不是,咱说错了。咱是请求你。”朱元璋手扶着帽子,起身拉着马皇后的手道:“走,婆娘,陪咱上朝去。”

  ~~

  朱老板便与老板娘一起御奉天殿,接受王公百官、四夷使者的朝贺及贡献的礼物。

  甭管大人还是孩子,甭管皇帝还是乞丐,能有礼物收都是很开心的,朱老板这种从小苦大的也不例外。

  不过给他送礼格外麻烦,太贵重的礼物会被骂太奢侈,甚至反手让人查查你的经济来源。

  可送太普通的礼物,皇上嘴上不说,心里难免会觉得你不上心,不会办事,甚至故意磕碜他。以朱老板睚眦必报的脾气,往后肯定少不了小鞋穿。

  就连他儿子们也头大,送礼送不好,虽然不会被穿小鞋,但一样会被记小账,回头便因为进门先迈左脚挨揍啊。

  所以王公大臣们这阵子,是挖空了心思给朱老板准备礼物。到了圣寿节这天,便揣着忐忑的心,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接受朱老板的品评。

  恭贺皇帝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之后,便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送寿礼环节。

  第一个出场的是太子殿下。太子自然毫无压力,他就是送老朱个屁,偏心偏到姥姥家的朱老板,都会一脸陶醉说真香的。

  朱标准备的寿礼是他亲手抄写的一部《孝经》。

  朱元璋从太子手中接过来,果然十分开心,一边如获至宝的翻阅着太子那手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的柳楷,一边赞不绝口道:

  “要问谁最懂咱?那肯定非太子莫属。昨晚上,咱做了个梦,梦见俺爹娘,就像小时候那样给俺过生日,俺爹夸俺说‘重八啊,你干得好事业,给咱老朱家增光添彩了。’

  “咱也很高兴,说‘爹娘,你们就跟着儿子享福吧。’”朱老板说着揩一下眼角,起了鼻音。

  “可惜醒来才想起,他们已经没了三十二年了。所以说啊,你们这些还有父母的,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孝敬,不要像咱这样,子欲养而亲不待,哎,真遗憾啊……”

  “是,臣等谨遵圣训。”王公大臣忙齐声应下。

  只是几位皇子听着这话,总觉着怎么怪怪的。

  “好了。大过节的别掉泪了,公公婆婆肯定也想让你过个痛快生日。”一旁的马皇后劝朱元璋两句,便问秦王道:“老二,你准备了什么礼物啊?”

  “儿,儿臣,给父皇准备了个……个好看的。”朱樉这阵子一直在军营里摸爬滚打,昨天捞着才回府,连寿礼都是老六帮他准备的。

  礼盒呈上,朱元璋打开一看,见是一根黄铜管儿。

  “这什么玩意儿?兵器?”朱元璋拿起那铜管上下端详。

  “父皇当心,这玩意儿会让你眼圈乌黑!”老七一见大惊。

  

第217章

  “瞎说,这可是好玩意儿,能让远处的东西跑到眼前头。”老八马上大声反驳,兄弟俩如今天天吵架,已势成水火。

  “老,老七放,放屁。”老二急忙道:“老,老八说得对!”

  “哦,你俩见过这东西?”朱元璋看着老七老八。

  “见过。”两人便一起望向老六。

  “这是个机关,老六用这玩意儿整我。”老七愤愤告状道:“给我涂了俩黑眼圈,害我又又被母妃胖揍一顿。”

  “是你先惹六哥的!”不用老六开口,老八先跟老七顶起来道:“六哥送我的那个,我天天玩,也没黑眼圈!”

  “哦,老八会玩这个?”朱老板谨慎的招呼老八道:“来,给咱演示下。”

  老八便蹬蹬蹬跑上金台,教朱元璋将那铜管大头朝前,小头朝后,怼在一只眼上。

  教学过程中他还惊喜的发现。“呀,父皇这个还能调远近,我那个都不能动。”

  见老八演示了半天,两个眼眶都好好的,也没变黑,朱元璋这才从他手里一把夺过来,眯起一只眼,将目镜小心对上另一只眼。

  “哦?”朱元璋定睛一看,发出一声惊呼。

  “呀!”搁下铜管,又是一声。

  “哦?”再举起。

  “呀!”再搁下。

  跟老八那天的反应一模一样,不亏是亲爷俩。

  “嘶,有意思。”朱元璋爱不释手的把玩着这貌不惊人的黄铜管,发现通过它,连远处奉天门上的老鸹都能清清楚楚。

  朱老板可不是只觉着好玩儿,他瞬间就意识到这玩意儿的军事意义。马上招呼小曹国公道:“保儿,你来瞧瞧。”

  李文忠奉旨上前,双手接过来,在皇帝的指导下,把管子对准了眼儿。也哦呀哦呀一阵后,他激动道:

  “殿下献给陛下的这……望远镜,绝对是神器啊!这要是在草原上,绝对能提早发现敌人;斥候有了它,也能在敌人看不到我们的地方进行侦查!对上鞑子的骑兵,胜机往往就在这一线间啊!”

  “不错不错,好活当赏!”朱元璋开心的合不拢嘴,觉得所有的礼物加起来,都不如这一样。

  “这是哪来的啊?”他便问老二。

  “老,老六给我的。”朱樉瓮声瓮气道:“他,他说我没,没时间准备礼物,就替俺准备了。”

  “我送给二哥玩儿的,他爱给谁给谁。”朱桢一脸累并不爱,右眼和嘴角都快斜到一起去了。

  老贼莫名其妙揍他那顿,不能这么算了。

  “老。老六,伱不是说,帮我准备的生日礼物吗?”二哥闻言急道:“要,要是给俺玩的,那俺就不送这个了。父皇你还给俺……”

  “随你便。”朱桢心说要得回来我跟你姓。

  “哈哈哈,这臭小子,总是口是心非,明明就是给他老子准备的。”朱元璋用大笑化解尴尬,对太子道:“去年我过生日送我那个眼镜也是,非说是送给他母后的,哈哈……”

  “皇上,有没有一种可能。老六那就是送给我的呢?”皇后和善的朝他笑笑,才知道他昧了孩子给自己的礼物。

  “是吗,哈哈,这孩子真是的,没给你再做一个啊?”朱老板一阵心虚,不打自招了。赶紧对老六道:

  “赶紧给你母后再做一副花镜,还有这个……望远镜。”

  “父皇还是找四哥吧,我想出来的东西,都得靠四哥的手做出来。调节焦距的难题,也是四哥解决的。”老六总是不肯让四哥哥被冷落的。

  “儿臣的手艺,比不了能工巧匠,还是全靠老六的奇思妙想。”朱棣忙谦虚道。

  “好好,这望远镜算你们仨给咱的寿礼了。”朱元璋便大笑道:“你们都是咱的好儿子。”

  说着又对李文忠感慨道:“刘先生的学问真是深不可测啊。老六才跟他学了没几天,就捣鼓出这么神奇的玩意儿来。这要是将来学成了,那不还得上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1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