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261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河州城外,两万精挑细选、养精蓄锐的将士,森严列队,整装待发。

  一身戎装的卫国公、征西将军邓愈,在众将簇拥下,登上点将台,对将士们做了简短的誓师讲话:

  “将士们,我们跋涉三千里来到河州,却一箭未发、寸功未立,你们甘心吗?”

  “不甘心!”将士们山呼海啸道。

  “我们的敌人就躲在那莽莽昆仑之中,”邓愈指着西方巍峨的群山道:“想让我们知难而退,我们能让他们得逞吗?”

  “不能!”

  “好,我将率你们追入昆仑山,不管多少艰难险阻,也要找到他们,消灭他们!让吐蕃永远臣服天朝!你们是否同去?!”

  “同去!同去!”将士们的吼声惊天动地。

  “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徐世绩,宋有……现在轮到我大明了,不可让前朝独美!”邓愈抽出宝剑,指向西方,咆哮道:“将士们,建功立业,功比汉唐的机会就在眼前,出发!”

  “出发!出发!出发!”将士们热血沸腾,连声咆哮。在军官的指挥下,齐齐向西,朝着莽莽昆仑开拔。

  ()

第422章

  一个月后,两万西征大军已经深入莽莽昆仑超过一千里。

  他们进入了真正的荒野,之前还能看到的森林、草地,已经消失不见,甚至连飞鸟都很罕见。

  放眼四望,周遭尽是草木不生、山石嶙峋的高峰,峰顶有终年不化的雪盖,山下是经年落石堆成的荒滩。人马走在上头,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弄不好就会崴到脚,甚至被尖锐的石块刺穿脚面……

  更要命的是空气也变得十分稀薄,平常毫无感觉的呼吸,都变得异常费力。活动稍大,双肺就火烧火燎,拉风箱似的喘不过气。

  而且阳光明明不太毒辣,却直晒片刻就会晒伤皮肤,然后好几天全身火辣辣的,动一下都疼,直到晒伤的皮肤脱落,然后周而复始。所有人的皮肤都变成了酱紫色的柳树皮,粗粝的堪比砂纸。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时间一长,出发时还精神饱满,谈笑无忌的将士们,全都变得沉默无言,只剩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为了防止日晒,他们用袍子裹住脑袋,只露两只眼睛看着脚下的路。往前看也没有用,因为前方也全是一样的景象,除了山石就是碎石。

  若非一旁奔腾不息的沙柳河,为他们指明了方向,将士们真不知要迷路多少回了。

  但他们还是时不时会想,会不会是走错了路?好几万人和牲口,怎么可能躲在这种地方呢。

  邓愈也没有骑马,跟普通士卒一样,沉默的走在砂砾路上。倒不是他有心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而是这种路面根本没法骑马,不然战马一个失足,人从马上摔下来,筋折骨断都是轻的。

  沉默的行进了半晌,太阳落山前,探路的斥候回来了。

  亲兵把他带到邓愈面前,邓愈投去询问的目光。

  斥候摇摇头,邓愈失望的轻叹,摆摆手示意他去休息。

  然后他嘶声对一旁的沐英道:“下营吧。”

  沐英点点头,强打精神指挥部下安排警戒、设置鹿寨、埋锅做饭。

  尤其是做饭必须抓紧,因为要在天黑前熄火。否则天黑以后,火光就是偷袭者的灯塔。

  而群山之中,太阳总是迫不及待的落山,将士们还没烧开水,天就黑透了。他们只能无奈的踩灭了火堆,用没开的水泡饭吃。

  水泡饭是明军发明的野战军粮。就是把大米蒸熟之后除湿烘干,这样可以长期保存。在昆仑山这种环境中,几个月都不会坏。吃的时候用热水一泡,就可以直接食用了,十分方便。

  主要副食则是把豆豉与捣碎的咸盐掺和,制作为饼干样式之后晒干。食用的时候剥一块与枣核大小的,和泡饭配着食用,用来补充盐分,增加口感。

  其实国初明军的地位高、保障有力,出发时甚至还有肉干、月饼、蜜饯吃,但这会儿这些好吃的已经耗尽。

  眼下除了这两样吃食,就只剩下一点锅盔和炒面了……

  将士们三五成群靠坐在一起,默默吃着泡饭和豉盐豆子,却毫无怨言。其实他们也没力气埋怨了,只想赶紧吃完饭,倒头睡觉。

  殊不知,就连这两样吃食都不多了……

  辎重官凑到邓愈身边,低声禀报道:“大帅,还剩十天了……”

  “……”邓愈脸色难看极了,手中的炊饼登时难以下咽。

  “是不是从明天开始减少供给?”沐英低声道。

  “……”邓愈摇摇头,进入高原之后,将士们的消耗极大,只是正常行军,所需口粮就赶上作战时了。这也是军粮比预期早半个月见底的重要原因。

  但他不敢给将士们减粮,首先吃不饱,会极大削弱将士们的体力,甚至影响他们与这高原雪山抗衡的能力。

  而且邓愈知道,将士们对食物是很敏感的。尤其是这种艰难时刻,发现口粮配额变少,会严重打击他们的士气。

  “明天开始杀牲口,先杀驴骡驮马,只留战马。”沉默半晌,邓愈终于给出的指令。

  “喏。”辎重官点点头,又有些迟疑的问道:“这样的话,辎重就没法……”

  “除了必需的,全部丢掉。”邓愈沉声道。

  “是。”辎重官应声去了。

  “杀牲口也打击士气吧?”沐英这才低声道。

  “无妨,我会先跟将士们说,这些牲口本就是预备的口粮。”邓愈淡淡道:“只是到了该吃他们的时候。”

  “大帅还真会安抚人心……”沐英不禁佩服道:“末将又学了一招。”

  “呵呵……”邓愈笑笑,刚要说话,忽然一阵剧烈的咳嗽,一张脸涨得通红。

  沐英赶紧递水,又给他按揉大椎,好容易才止住咳。

  “大帅的咳嗽,越来越厉害了。”

  “进山之前,我身体壮如牛,看来也不是昆仑山的对手啊。”邓愈苦笑一声,忽然又叹口气道:“唉,怎么也没想到追出一千里,还没见到吐蕃的人影。”

  按照预先的估计,吐蕃各部携家带口,还带着牲口,最多躲出几百里撑破天了……

  “这次的对手,了解大帅,了解我们明军啊。”沐英苦笑道。

  “嗯,北元豫王跟我们从宣府打到河州,肯定熟悉我们。”邓愈点点头道:“不过,这不止是了解,就能解决的问题。”

  顿一下,他低声道:“我估计,我们先前的判断有误,他们的藏身之地并不一定就在河道边。”

  “不会吧,几万人人吃马嚼,每天要用多少水,不靠水而居怎么受得了?”沐英难以置信道。

  加上他们之前的推测,吐蕃各部因为带着老弱妇孺和牲口,一定藏身在昆仑山脉中的河谷、峡谷之类的避风且有河流经过的地方。

  这种地方往往湿润温暖且有牧草生长,才有可能承载几万人避难。当然还要足够大。

  所以西征军进入昆仑山以来,一直沿着河道搜索,连支流也不放过,这样的河谷、峡谷倒也寻找到若干,却都没有吐蕃各部的人影。

  “我们疏忽了一件事。”邓愈指了指远处半空中那一抹白,那是山顶的积雪。

  “雪水?”沐英低呼一声。

  ()

第423章

  “雪水?”沐英低呼一声。

  “嗯。”邓愈又咳嗽一阵,方低声道:“六七月间,太阳还是很毒的,积雪融化,水流到山脚下,他们只要筑一道简单的堤坝,就可以蓄水使用。

  顿一下,他又道:“而且,不是所有的河,都在地上……”

  “确实!”邓愈重重一拍脑门道:“我们只沿着明河搜索,确实会有遗漏!”

  “嗯。”邓愈下定决心道:“不能再往前了,吐蕃各部不可能走这么远。”

  “是,昆仑山里鸟兽难行、人迹罕至,根本没有路。我们尚且走的如此艰难,他们带着老弱妇孺,还有全部家当,走不了这么远的。”沐英其实也想建议邓愈回头。

  “明日下令全军调头。”邓愈便召集众将,发号施令道:“斥候加十倍,重点搜索这些之前我们遗漏的区域!”

  说这话时,他面前摆着一张行军地图。那是这一个月来,斥候们一点一点探索出来,一笔笔绘制下来的。

  上面一个个红色的叉号,便是搜索过的区域。而那些大片的空白,即是之前遗漏的地方。

  “大帅,这是为何?”众将自然不解。

  邓愈看一眼沐英,他实在没有力气再给众将讲解了,沐英便替他将推断讲与众将。

  “这样啊……”众将闻言无不深以为然。“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是只有这种可能了。”有人沉声道:“而且将近十万人畜,每天用水十分惊人,不是小溪小流可以解决的。而且筑坝蓄水也超出吐蕃人的能力范围了,所以一定是暗河!”

  “有道理。”众将纷纷点头,就连邓愈也认可这一点。“蓝玉,说下去!”

  “暗河的话,终究还是要汇入主流的!”那蓝玉受到鼓励,便继续沉声道:“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沿着主河道往回走,主力尽量减少消耗,多派斥候搜索沿途的空白区域!”

  “而且我估计,之前,吐蕃人也在暗中盯着我们。”蓝玉侃侃而谈,丝毫不受缺氧的影响。“他们现在肯定认为,我们永远找不到他们了,八成已经松懈下来。我们只要找到他们的踪迹,回身一击,此役必可大获全胜!”

  “说得好!”众将大受鼓舞,就连邓愈的状态也好了不少。“去吧,就这么办!”

  “是!”众将先应一声,然后又关切的询问满面病容的邓愈道:“大帅,你没事吧?”

  “无妨,一点小伤风而已,到了这个份上,哪个身上好受?”邓愈故作轻松道:“哦,除了蓝玉和洪灏。”

  这俩人丝毫没有高原反应,每天活蹦乱跳,日夜巡逻,干的比谁都多,却依旧精力充沛。尤其是那方脸的黑大个,进了昆仑山就像回到家一样,居然还逮了条藏狐作伴。

  “哈哈,他们两个不是人,我们没法比。”众将被逗乐了,果然转移了注意力。

  ~~

  与此同时,三百里外的虎达龙洼。

  这是一处群山环绕的洼地,周遭的高山挡住了北面的寒风,留下了潮湿的水汽,让这片方圆二里左右的山谷盆地,在春夏时绿草如茵。

  更可贵的是,四面山上融化的雪水,汇成数道山泉潺潺而下,注入盆地中央的小湖中。那小湖也没有什么出水口,水位却总是不见上涨。应该是湖底有暗河或者地缝之类吧……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处绝佳的藏身之所。当北元豫王决定率吐蕃各部逃进昆仑山,躲避官军时,何素南普一下就想到了这里。

  这是他祖父告诉他,当时是让他率领族人,躲避元军的地方。没想到却用来跟着元朝的王爷躲避明军了。

  他们从五月躲进这里,五万多人、十万头牲口,已经在这虎达龙洼窝了快俩月了。上万顶帐房密密匝匝,吃喝拉撒都在一起,整个盆地中臭气熏天。

  牛羊把草皮也都啃秃噜了……

  ~~

  当然,北元豫王跟何素南普这种王公贵族,生活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2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1/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