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267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朱桢扶正了头上的燕翅金盔,咳嗽一声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回禀殿下,都准备好了!”俞通源装作没看到殿下的闪失,昂首高声道。

  “那好,出发吧。”朱桢淡淡说完,便手扶着腰间的七星宝剑,迈步走向舷梯。

  “殿下,恁就不用去了吧。”俞通源赶忙跟上劝道:“枪炮无眼啊,而且海战比步战还凶险!殿下万金之躯,岂能以身犯险?!”

  “海寇一共才几门炮?”朱桢其实也有过思想斗争,到底要不要亲自上阵。

  以他原先的性格,肯定是安全第一的。但许是受到兄长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开始觉得不能总缩在后头了。该上阵时就得上阵,不然怎么获得将士们的效忠?

  此外,还有一个说出来吓死人的原因,让他必须在船上。不过因为会吓死人,所以暂时不能说。

  “他们确实没几门炮,可总得防个万一啊。”俞通源苦劝道。

  “万一万一,本王喝水还万一会呛死呢。”朱桢没好气道:“怕这怕那,我干脆直接抹脖子得了。”

  “可是战场……它确实很危险啊。”俞通源无奈道。

  “南安侯,你听着。”朱桢站住脚,正色道:“本王不是为了逞英雄,而是因为新战法是我提出来的。而且之前也没有用过,我要是不上船,将士们肯定会心里嘀咕,这战法到底能不能行,楚王不会是纸上谈兵吧?”

  “……”俞通源说不出话来了,因为让殿下说着了。

  时间太紧了,他们拢共才演练了十天,只操练了队形,根本没在船上开过一炮……

  因为一是要保密,二是仓促间搞不到足够的炮弹和火药,只能节省着留到战场上用。所以炮手们都是靠干比划,模拟训练,无声打炮。

  所以上上下下,难免信心不足,若不是为了营救同袍,将士们甚至可能会拒绝开拔的。

  “所以这次本王必须上船,将士们知道我在,才会有信心。而信心是赢得任何一场战争的关键!”朱桢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上舷梯。

  “殿下……”身后又传来南安侯犹犹豫豫的声音。

  “又怎么了?!”朱桢彻底不耐烦了。

  “恁上错船了。旗舰是那一艘。”俞通源追上他小声道。

  “呃……”老六闹了个大红脸,咳嗽一声道:“本王先上这条船,看望一下弟兄们,你有意见吗?”

  “没,没有。”俞通源赶紧摇头道:“属下陪殿下视察。”

  ~~

  将士们对殿下的到来都很惊喜。

  听说楚王还跟他们一同出征,就更加高兴了。原本心中的疑虑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士气肉眼可见的高涨了许多。

  将士们的认知很朴素,堂堂亲王的命可比他们贵太多,他们这一船人加起来,也不如殿下一个人值钱。

  所以殿下敢上船,就说明他对自己的新战法有绝对的信心,而不是心血来潮,纸上谈兵。这样大家自然就放心多了。

  来都来了,朱桢又视察了他的信心源泉——他耗费巨资安装的那些青铜炮。

  为了保密,也为了保护昂贵的大炮,宝船厂的木匠们还为每门大炮都打造了套匣。此时一具具火炮静静卧在木匣中,任谁也猜不出里面装的是什么。

  看了个寂寞的朱桢,又跟炮手进行了交流。因为火炮太多,炮手不足,所以没法像他预想的那样,为每门火炮都配置一个炮组。而是一个炮组负责左右两门火炮。

  “好在,两门炮同时开的时候还在少数。”廖定国讪讪道:“真要有那种时候,就让水手过来帮忙搬炮弹就是了。”

  “好家伙。”朱桢闻言心说,这老廖还真是天生资本家呢。便对众炮手笑道:“他要是回家当地主,你们可千万别去他家扛活,不然会累死。”

  “王爷说的是,我们记下了。”炮手们哈哈大笑。

  谈笑声中,十艘战舰陆续拔锚扬帆,在微微明亮的晨曦中,顺着滚滚长江东去。

  ()

第433章

  正午,中书省。

  右丞相值房中,胡惟庸与汪广洋正在对弈。

  棋盘上,执黑的汪广洋明显局势大优,眼看就要吃掉胡惟庸大龙了。

  “哎呀,这才几天没下,汪相的棋力又见长了。”胡惟庸把玩着手中的白子,苦笑道:“下回再下,你得让子了。”

  汪广洋生得方面阔口,相貌堂堂,一部略有些花白的胡须梳理的一丝不苟,卖相比胡惟庸强多了。他端起茶盏轻呷一口,淡淡笑道:

  “这棋力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胡相日理万机,哪有时间练棋?不像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下棋,能没有长进吗?”

  “汪相这话说的,你每天不是还要上朝吗?”胡惟庸端详着汪广洋,这人重新拜相后,实在太过平和,平的没有一丝褶皱,和到没有一丝火气。

  这让胡惟庸都不好意思针对他了。但以胡相多疑的性格,难免要怀疑,这位朱老板口中堪比张良、诸葛亮的不世奇才,到底是在以退为进麻痹自己,还是真看开了躺平了?

  “是啊,还要上朝,真是太辛苦了。”汪广洋苦笑道:“胡相要是能想办法,帮我免了早朝,我就欠你个大人情。”

  “汪相,伱真是这么想的?”胡惟庸端详着汪广洋。

  “胡相啊,我要把心掏出来,你才能相信吗?”汪广洋搁下茶盏,有些不高兴道:

  “我老了,也累了,这辈子的贡献也够了。就想过几天安生日子,不愿意再操劳。更不想再勾心斗角了,怎么了,很奇怪吗?”

  “不,不奇怪。”胡惟庸忙摇头道:“汪相为皇上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多年来更是出镇山东、陕西、广东等地,确实太累了。现在想休息休息,下下棋,理所应当。”

  “就是,老朽替皇上卖了大半辈子命,想安逸几年,怎么了?”汪广洋理直气壮道:“再说诚意伯多少年前就这样了,我这个忠勤伯学学他,怎么了?”

  “好好,绝对没毛病。”胡惟庸看到门口有人影闪过,便投子认负道:“汪相,只管安心下棋,其余的事情都交给本相,谁敢乱嚼舌头,我撕烂他的嘴。”

  “胡相这可是你说的,以后有御史弹劾我上班下棋,你可得帮我摆平。”汪广洋笑着起身相送道。

  “放心,御史台也都是自己人。”胡惟庸意味深长的笑笑。拱手道:“不早了,我得去文华殿上小朝会了,改日再找你下棋。不过你起码得让三子。”

  “好说好说。”汪广洋把胡惟庸送到门口,连外面是谁都不看,便转身进去了。

  ~~

  胡惟庸走出两步,对躲在树荫下的吴良道:“出来吧。”

  吴良走出来,赔笑道:“不是怕他看见吗?”

  “没事,他现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下黑白子’。”胡惟庸感叹一声:“真能堪破名利二字,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咱是俗人,可没那本事。”吴良撇撇嘴道。

  “本相也没那本事。”胡惟庸说完问道:“什么事?”

  “今天早晨,停在龙江码头的那十条船,不见了。”吴良忙沉声道。

  “应该是去交赎金了吧。”胡惟庸淡淡道:“也差不多到日子了。”

  “好像老六也去了。”吴良又道。

  “他也去了?”胡惟庸眉头一挑,他现在一点也不敢轻视那个不着调的庞大少年。“老三呢?”

  “老三没一起,听说他要回苏州。”吴良现在密切关注这哥俩的动向。

  “哦。”听说老三没有一起,胡惟庸稍稍安心。

  “应该就是单纯的交赎金。”吴良又道:“我敢说他们肯定没有别的想法,因为老六亲自去了。要是有危险的话,他们能让他去?”

  “不好说,咱们这些殿下,一个个都野得很。”胡惟庸摇摇头:“秦王晋王燕王都上过战场了,老二还刚刚在西征中立了头功,说不定老六也蠢蠢欲动呢。”

  “他才多大,不到十四。”吴良撇撇嘴。

  胡惟庸闻言沉吟一下,又问道:“那十条船,真的不够看吗?”

  “当然了。”吴良一副被质疑了专业的无奈,压低声音道:“那帮人光两千料大船就二十四艘,还有七八十艘大大小小的快船。就凭宝船厂那十条船,谁来也白给。实力差距太大,不是一个水平的,明白吗?”

  “好吧。”胡惟庸点点头,疑惑道:“那他干嘛要开这些船去交赎金呢?”

  “把面子找回来呗。”吴良撇撇嘴道:“让那些人知道知道,他也有大船了,以后收敛一点。”

  “嗯。”胡惟庸点点头,思来想去,确实找不到老六去送死的理由。便转个话题道:“这帮海寇这次狠狠发了笔大财,但是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是啊,老六现在一手攥着苏州大户,一手掐着宝船厂。有钱又有船,没几年就能把南安侯那帮人武装起来,靠那帮海寇,挡不住的。”吴良一脸发愁道,说着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

  “不如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不做二不休,永绝后患。”这才是吴良来找胡惟庸的真正原因。

  “……”胡惟庸背着手久久不语,一直走到自己的驴车旁,都没有给吴良明确的答复。

  吴良挑开轿帘,胡惟庸坐了进去。吴良却不撒手,直勾勾看着他:“干不干?!”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胡惟庸不悦道:“放手,本相要迟到了。”

  “明白了。”吴良却咧嘴笑了,松开手目送着胡相的驴车离去。

  ~~

  整个下午朝觐,胡惟庸都有些魂不守舍。

  他没有明确反对,就是默许了吴良的计划——借着这次机会,让海寇将老六做掉!

  茫茫大海之上,风波险恶;海寇穷凶极恶,与老朱家有深仇大恨。看到这种难得的报仇机会,一时忍不住出手,完全合情合理,谁也怀疑不到他们头上。

  错过这一次,真的很难再有这么完美的机会了。

  当然,这还是胡惟庸头一次敢对朱老板的儿子,堂堂大明亲王下手,心中难免三分紧张,六分恐惧。还有一丢丢的小兴奋……

  他当然知道干掉朱老板的儿子,会引起多严重的后果。至少那些海寇,还有他们的家人,族人,都绝对要为老六陪葬的。

  但干掉老六的好处实在太大了。自己三条腿中的两条,东南大户和海上贸易,都要被这小子斩断了。

  偏偏因为这小子的身份,自己没法直接对付他,而那些拐弯抹角的手段,又都被他轻松化解掉。饶是胡相手段层出不穷,对上这小子,真有些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

  所以,还是让这小子从世上消失,一了百了的好。

  ()

第434章

  “胡相,胡相……”一个太监的声音,将胡惟庸唤回神来。

  “哦。季公公有何吩咐?”胡惟庸回过神来才发现,朝会已经结束了。原来汪广洋说的没错,朝会真的可以摸鱼。

  “殿下请胡相留一下。”季公公轻声道。

  “好。”胡惟庸定定神,待群臣都退下后,才拱手问道:“殿下,留老臣有何指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2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7/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