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512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看的程前心惊胆颤,他以为殿下随便敲一下意思意思就完事,没想到他么真卖力啊。

  里头可都是精贵的瓷器,他手下的师傅要是敢这么开窑,早让他开了不知多少遍了。

  他倒不是心疼这窑瓷,主要是怕被殿下弄碎了,待会掏出来难看。

  “可以了吧?”把窑门口敲了干净,朱桢这才放下锤子,抹一把汗。这几下倒不累人,但是窑里一阵阵往外喷热气,让他满脸是汗。

  “可,可以了。”程前结结巴巴道。然后赶紧请殿下后退到凉棚用茶,他则指挥着窑匠出窑。

  这会儿窑内仍处于高温,只见窑匠用湿布包裹头及身体,双手缠上逾十层厚布制成的手套,然后在冷水中浸透后,这才敢入窑取出烧成的瓷器。

  通常这活都是学徒干的,但今天情况特殊,大师傅们都亲自上阵,又尝了一遍多少年没遭过的罪。

  不一会儿,窑匠便捧着依然呈紫红色的匣钵,从窑中出来,毕恭毕敬的放置于凉棚前。

  然后程前亲自手持小锤,小心翼翼将匣钵敲开,经过五十余道工序制成的青花瓷,终于露出了真容。

  当朱桢从程前手中,接过那个青花把莲纹盘时,发现它还热乎着呢。

  如今的楚王殿下也算半个行家了,他端详着这个苏州产的青花瓷盘,又拿过一个同样花纹的景德镇瓷盘进行比较,还是能看出些东西的。

  便见前者的发色更翠蓝,后者要更淡雅。也不知是因为颜色对比更强,还是心里原因,他总觉得前者釉面的玻化程度要更高一些,后者釉面看起来有些发蒙,没那么纯净透亮。

  为了证明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他又让程前把两地烧的瓷盘各拿几个,打乱顺序摆在自己面前。

  结果依然能轻易地分出产地,而且感觉也依然不变。他翻开盘底的题款,发现一个都没看错。

  “好家伙,本王怎么感觉还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呢?”朱桢不禁笑道:“我觉得在苏州烧的青花瓷更好。”

  “呵呵,下官也这么觉得。”李亨也附和道:“平江海窑的更鲜亮,下官喜欢的紧。”

  其余人这才敢发表评论,居然大都持同样看法。

  这就有点尴尬了……

  ()

第864章

  要知道景德镇的青花瓷业行会,为了保证自己的品牌形象,是不允许苏州这边用任何跟景德镇相关的字眼的。

  不带景德镇名号的瓷器,未来外销时,起码得便宜一半才能有销路。

  结果苏州这边烧出来的瓷器,明显比景德镇还要好一些。要是这样的瓷器以一半的价格外销,八成要冲击到景德镇瓷器的销量。

  “不过咱们都是外行,还是听听程会首怎么说吧。”朱桢又把问题抛给了程前。

  “目前来看,平江海窑烧出来的品质,确实要好一些。”程前神情复杂道。之前已经试烧过不知多少遍了,他早知道这个结果。

  不过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不可能为了偏袒景德镇瓷器,故意降低平江海瓷的品质。

  “那是为什么呢?都是同样的工艺同一批人,甚至用料也基本相同。”老六好奇问道。

  “一来是因为这边的高岭土品质好一些,二来是这边用的柴好,让炉温高一些,烧的更熟更透。”程前早就分析过原因了,不然也不可能同意用苏州的高岭土。

  “小人不能昧着良心说话。”说完他坦然道:“景德镇那边开采了太多年,土质确实下降。柴火也是,老树都砍光了,全都用的是新柴,所以才会有差距。”

  “好,本王果然没看错人,这才是大明瓷业行会的领头羊,该有的气度!”老六赞许道:“再说,都是你们自己的孩子,老大一时输给老二不丢人。改正问题,迎头赶上就是!”

  “是,殿下!”程前重重点头,深受鼓舞。

  “不错不错。”朱桢高兴的直点头,他记得明青花是青花瓷的巅峰不假,但洪武青花却不是明青花的巅峰。无论从釉色还是精美程度,都比不上后来的永乐瓷,更不用说宣德瓷,成化瓷了。

  正是景德镇工匠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工艺,才让青花瓷不断进步,达到了它的巅峰。

  “另外,咱们也不能让自己的瓷器在海外打架。”老六又给程前出主意道:“平江海瓷没有包袱,要勇于尝试,大胆试错。干一些景德镇不敢干的事情,比如,接受客户定制,这样你卖多贵,都不会影响到景德镇瓷器的价格了。”

  “定制啊……”程前对这个词并不陌生。过去不知多少海商找到他,希望为客户定制一批符合对方国情风俗的瓷器。不过景德镇自有规矩在,他这个当会长的,不能带头破坏,统统都拒绝了。

  “对啊。”老六笑道:“沈荣他们反应,我们很多的大客户,那些南洋西洋甚至欧罗巴的王公贵族,愿意出大价钱向我们定制带有他们家徽纹饰,甚至画像的瓷器。”

  “是是。这个市场可不小,而且这些人根本不在乎钱,只要你能满足他的要求就行。”沈荣附和笑道:“而且佛山那边,早就开始这么干了,瓷器烧的不咋样,钱可没少赚。”

  “行,我们也试试。”程前其实心里不是很请愿,制瓷多么神圣的事情啊,怎么能把那些番邦蛮夷的图案烧上去呢?

  但这又是眼下平衡景德镇和平江海瓷利益的最好办法,又是殿下亲自开口,他也只好同意了。

  他又跟沈荣交换个眼色,然后硬着头皮道:“只是就算平江海瓷不跟景德镇竞争,景德镇最近的瓷器销售也很受影响。”

  “为什么?”老六皱眉问道。瓷器可是他的两大外销拳头产品之一,绝对不容有失。

  “就是殿下刚才说的佛山瓷,还有泉州瓷,闽粤那边的商人早就开始布局,从景德镇挖人过去生产瓷器了。”程前叹口气道:

  “之前,他们能从景德镇进到货还好,不会自己跟自己抢市场,但是自从那年殿下达禁令之后,他们就进不到景德镇瓷器了,也就彻底撕破脸了,用自己生产的瓷器冒充我们景德镇的,但以半价销售,不但败坏了我们的口碑,也极大影响了我们的利润。”

  “没错。”沈荣也附和道:“那帮闽粤海商真是无法无天。他们不光走私假冒瓷器,他们还什么都卖,尤其朝廷禁售的火药、盔甲、火器、药品……他们卖的最欢。”

  “而且可能预料到殿下早晚会收拾他们,这个月份进了台风季,我们的船都不敢出航了,他们还敢照出不误。”

  “这么牛逼的吗?”朱桢目瞪口呆道。

  “是,他们造那种一次性的船,沉了就沉了,到了南洋就赚到了。到时连船带货一起卖掉,疯狂得很。我们还真疯不过他们。”

  “这确实是个问题。”李亨叹口气道:“海政衙门已经知会过当地官府了,但是用处不大,那边官府弱得很,都是土豪和海商说了算。”

  “看来本王非得亲自去一趟了。”朱桢点点头,看来福建广东的问题,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了。

  ~~

  不过朱桢对平江海瓷的质量还是非常满意的,甚至超乎他的想象。于是欣然同意为‘平江海窑厂’题写匾额,还为‘平江海瓷’写了题款。

  这些年,他的书法水平还是有进步的,至少外国人是看不出孬好来。

  又勉励了平江海窑厂的工匠一番,他便准备上船返程了。

  谁知刚到码头,便见一骑飞奔而至,看装束,是市舶司的‘骑手’。

  海政衙门已经在全国十多个沿海城市设立了市舶司,市舶司还在主要城市都设立了办事处,备有各种通讯手段,以便及时传递信息。

  当初徐达发现胡惟庸要谋反时,居然更相信市舶司的通信速度,而不是朝廷的八百里加急,可见市舶司的通信能力已经遥遥领先朝廷了。

  其实也没啥稀奇的,无非是远距离通信用信鸽,近距离送信靠骑手。两者相结合,速度自然比单纯靠骑马快多了。

  那骑手在警戒线外翻身下马,道明来意,便被领着快步走到楚王面前,跪地高高举起一个信封道:“启禀殿下,广州市舶司转呈番禺知县来信。”

  “番禺知县?”老六愣了一下,接过信封看到上头的落款,才恍然道:“原来是那道同。”

  说起来还是去年过年时,老贼设宴款待进京接受考察的天下知县,那道同因为仅评了个合格,没捞着坐下吃饭,又被朱老板不留情面的批了一通。

  结果他忍不住当场叫屈,还告了炙手可热的永嘉侯朱亮祖一状。

  不过朱老板当时要对付胡惟庸,提防淮西勋贵,对朱亮祖委以重任,所以没有理会道同的告状。只是训诫了前者一番,并给了后者直奏御前的权力。

  朱桢当时在场,想到道同未来的悲壮命运,便跟着他出来,告诉他有急事可以通过市舶司在广州的办事处向自己求助。

  楚王便当场拆开信封,快速看完后,叹气道:“刚说要去广州,这下非去不可了。”

  ()

第865章

  在信里,道同先开篇明义说,朱亮祖要杀他,而且已经请旨了,自己走投无路,只能向他求救。

  然后告诉楚王,朱亮祖为什么要杀他。

  简单说,自打去年过年在皇帝面前告了朱亮祖一状后,道同这个小小的番禺知县就成了永嘉侯的眼中钉、肉中刺。

  回到广州后,朱亮祖让他儿子朱暹开始专找道同的麻烦,他手下人也频繁以‘征滇协饷’为由,到番禺敲诈大户,打砸店铺,强拉民夫,令百姓苦不堪言。

  道同亲自带人阻拦朱亮祖的部下作恶,手下官差却惨遭殴打。道同一怒之下,派弓手将那些官兵抓回大牢。

  本来打算关他们几天,维护了官府的尊严,就把他们送回都司衙门,谁知第二天,朱暹便带着军队冲进县衙,劫了大牢。非但救走了那些官兵,还放跑了其他的囚犯。

  朱暹还顺便在县衙大堂,往江海水牙的屏风上撒了泡尿,又把他的官帽带走,丢到河里去。

  道同简直要气疯了,他愤而向上级提控,但广州府也好,按察司也罢,从前尚不敢得罪永嘉侯。现在朱亮祖又当上征南府将军,成了收复云南的方面统帅,就更没有人愿意蹚这浑水了。

  道同又用皇帝给他的越级上奏之权,上本弹劾永嘉侯,结果也是泥牛入海。

  但这道同也是个极执拗的人,他认为是自己搜集的罪证,入不了皇帝的法眼。

  于是之后他便消停了好一段时间,任由永嘉侯公子和部下羞辱,一副无计可施,心灰意冷的架势,让永嘉侯一伙放松警惕,行事愈发肆无忌惮。

  过了一段时间,他便继续暗中调查永嘉侯一伙,结果还真发现了要命的罪行——他调查发现,朱亮祖收取海商巨额贿赂,非但充当走私保护伞,还高价向他们倒卖朝廷用于攻打云南的火枪火炮!

  这可是任何皇帝也无法容忍的大忌,就不信永嘉侯还能过关。

  他甚至拿到了永嘉侯倒卖武器、军需的确凿证据。正准备上本弹劾的时候,却被朱亮祖发现了……

  ~~

  时间回到数日前,广州城,极尽豪奢的永嘉侯府。

  朱亮祖一回府,就接到了儿子的禀报,说有吃里扒外的军器官,将他们倒卖火器的证据给了道同。

  朱亮祖闻言也顾不上寻欢作乐了,马上斥退了莺莺燕燕,阴着脸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佛山卫发现丢了账册,朱虎便严刑拷打能接触到的官员书吏,很快就查出来是谁偷的。”朱暹恨声道:

  “朱虎又抓了那个军器官,用他全家的性命威胁,那军器官就招了。”

  “这个该死的道同,以为他这阵子消停了,没想到改为暗中使坏了!”朱暹说着咬牙切齿道:

  “我这就带人去抄了番禺县衙,把他抓回来好好招待一番!”

  “不要蛮干。”朱亮祖却摇摇头道:“那厮也算是在皇上那里挂了号的,把他往死里整的话,还是有些风险的。”

  “那也不能由着他,”朱暹焦急道:“要是让他把倒卖火器的事情捅上去,皇上不会饶了咱们的。”

  “早跟你说了,有的钱不能赚,给再多也不行。”朱亮祖责怪儿子道:“你就是不听!”

  “是,儿子错了。儿子以为只消在账目上,以不合格为由记为销毁,就可以定期转卖一批火铳火炮出去,上头根本没法查证。”朱暹郁闷道:

  “按说只要朱虎管好手下的兄弟,不让他们乱讲,就什么事都不会有。可谁承想这个王八蛋管不住自己的裤腰带,居然睡了军器官的老婆。这下人家能干吗,一气之下就把他卖了。”

  说着狠狠啐一口道:“结果把我们也牵连进去了。”

  “唉,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朱亮祖叹口气道:“跟伱说了多少遍,到了我们这个身份,做事情要安全第一,可你全当成耳旁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5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2/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