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为了增加人口,朱老板还硬性规定‘卫军无妻者辄罢革’,所以就算跟父母或者兄弟立了户,要是到了年龄不娶老婆,也会被开除军籍的。
当然,这后一条跟朱老板的许多一厢情愿的政策一样,都过于理想化了。他这种老丈人主动送闺女的小白脸,不知道别人讨个媳妇有多不容易。
很多人就是使出吃奶的劲儿,也依然只有五姑娘作伴。朝廷又不给发媳妇,还真因为这个就把多年的老兵开除了不成?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都司衙门通常将这两条合一执行——规定军士必须要结婚之后,才能新立军户。不然就只有军籍,不算军户。
这搁在平时也没啥,尤其是俞敏这种军二代,家里已经是军户了,就更没啥威慑了。
可从这一刻起,威慑建立了……
“按照朝廷‘军士应起解者皆佥妻’之规定,都司衙门已经下令,所有军士已婚者,必须一年之内,将妻儿接到驻屯地来,方可在云南立军户。”田经历接着对他道:
“至于未婚者,也要在一年之内成婚,如此方可立户。不管已婚还是未婚,立户后才能享受规定各种待遇,那一百亩地自然也就永远归于该户了。”
顿一下,他又幽幽道:
“如果一年之内没办到,就不好说了……”
~~
打那天回来,俞敏就犯了愁,干活都不得劲了。
正出神间,他的肩膀忽然被拍了一下。
俞敏转头一看,见牛百户不知何时坐在了自己身边。
“百户。”他下意识要起身行礼。
“坐下。”牛百户笑道:“别顶坏了窝棚。”
“哎……”俞敏坐在窝棚边上,起身时一不注意,确实很容易碰到头。他只好小心的重新坐好。
“都当上总旗了,还毛毛躁躁的。”牛百户笑骂一声,又小声问道:“刚才叫你都不应声。怎么,有心事?”
“是吗?”俞敏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本想说‘没有’,但他入伍第一天就是牛百户手下的兵。在老上司面前,也没啥好隐瞒的,便将自己的愁事儿说了。
“哈哈哈,我当什么事儿呢。”牛百户听完,不禁大笑起来。笑声穿透了雨幕,传出去好远。
“这有什么难的?人家田经历不都说了吗?有妻儿的赶紧接来,没有的赶紧找一个。不管哪种情况,一年时间都绰绰有余了。”牛百户说着指了指自己道:
“比方我吧,就已经捎信给家里,让我婆娘赶紧带着孩子过来啦。金陵再好,也不是咱的家了,可不能城里耽误了,乡里也耽误了。”
“至于你小子。”他又指了指俞敏道:“赶紧娶个媳妇呗。伱现在也是大明七品武官了,娶个标致的媳妇还不跟小狗撒尿似的。”
“这是啥比喻啊……”俞敏小声嘟囔一句,又吞吞吐吐了良久,方叹气道:“百户说的是,最近我们小旗单身的弟兄,都在张罗着找媳妇。除了有个捎信儿让爹妈过来,顺便给他带个媳妇的,其余的都想法子在当地解决。”
“让爹妈带个媳妇来太不靠谱了。”牛百户笑道:“在当地解决才是正办,甭管汉女还是夷女,都一样能生孩子做家务,没啥区别的。”
顿一下,他又轻声对俞敏道:“再说上头也鼓励娶当地的姑娘。上次听千户说,娶一个当地的姑娘,他们全家都会成为我们的人。所以我准备也娶个白夷的婆娘当小老婆,就当为朝廷经营云南的大业尽一份力了……”
说着他的声音更低了,对俞敏耳语道:“白夷的女人是真白嫩啊,回头我给你说一个漂亮的,保准你满意。”
“那不行,俺答应李老八娶他妹了!”俞敏却急了。
()
第1068章
“怎么还急了呢?”牛百户不禁大笑道:”你这傻小子,还真把李老八的话当真啦?”
“咋能不当真?那是他临终遗言,俺答应了就得办啊!”俞敏梗着脖子道。
“不是,这是你想办就能办的吗?”牛百户就很无语道:
“李老八就临死前说了那么一嘴,又没留个信儿啥的。你空口无凭的让人去提亲,他老娘就能把闺女嫁给你?”
“俺现在好歹也是个总旗了。”俞敏挺了挺胸脯,想想还是挺骄傲的,来云南时他还是个新兵,现在都成七品武官了。
“哈哈哈,快拉倒吧你,人家姑娘要想当总旗夫人,还得来云南找你。你说你要是李老八他娘,伱愿不愿意吧?”牛百户扎心问道。
“唉,多半是不愿意的……”俞敏就像皮球泄了气。
他要是在内地当个总旗官,让人到李老八家提亲的话,还是有些信心的。
可就像牛百户说的那样,同样的位子放在云南就不值钱了。
“要让人家离开金陵,来到远在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成家过日子,来垦荒吃苦,来遭瘴毒,人能愿意吗?”牛百户便继续打击……呃,点醒道:
“再说你看看咱们这鬼地方,住的是直不起腰的蛤蟆窝子,又闷又潮不说,连個遮掩都没有。倒是有一样好……”
“哪儿好了?”俞敏想破头也想不出什么好处。
“坐在门口就能洗脚啊。”牛百户大笑道。
大雨下到这会儿,窝棚外的地面上,早就淌成了小河沟,坐在里头把腿伸出去就能泡脚,别说还挺凉快的。
“你好意思让人家李老八他妹,住在这种地方吗?”牛百户一边泡脚,一边发出了灵魂之问。
这下俞敏彻底蔫儿了。
按照朝廷对阵亡将士的优抚政策,李老八的遗属可以留在原籍,不用来云南的。他却想让人家来陪自己遭罪,这是报恩呢,还是报仇啊?
“有道理吧?”牛百户笑问道。
“嗯……”俞敏终于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再说咱们军户多少没媳妇的?人家李家姑娘根本不愁嫁。所以呀,忘了这茬吧,你也赶紧找个当地的婆娘,有人给你洗洗涮涮还在其次,给你传宗接代才是正办。”牛百户拍拍他的肩膀,一副过来人的语气道:
“咱们可还有仗要打,说不定明年就得上战场,你也不想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连个后都没留下吧?”
本来俞敏已经被说的心动了,闻言却又打起退堂鼓档,想一想便小声道:“我要是真战死了,那不坑了人家姑娘?”
“你管那么多干啥?照你这么说,咱当兵的就不找媳妇儿了?”牛百户一阵无语。不过他已经习惯这小子的做派了。知道俞敏甭管啥事儿,都是干之前婆婆妈妈、想三想四,可真到干的时候却从来不含糊,比谁都利索。
“让俺再想想……”果然,俞敏又开始婆妈了。
“甭想了,我跟你撂个底吧。上头下了死命令——所有军官都得带头安家,今年中秋必须全家团圆才行,不然就以失职论!”牛百户加重语气道:“这是命令懂吗?”
“是!”俞敏这才乖乖应下。
“这才对嘛。回头这里山民赶圩的时候你也去,好多当地的小妹子都在那里,等着跟咱们的军士相亲呢。”牛百户高兴的吩咐道。
“哦……”俞敏应一声。这事儿他听说过,云南毕竟还是蛮夷之地,风土人情不像内地。内地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边的姑娘却自己相亲的。
他虽然没去集上看过,但听好多去相亲成功的弟兄说,这边的姑娘火辣的很,一旦看对了眼,当时就能主动拉起他们的手钻小树林……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过明军士兵非常抢手却肯定是真的,因为这才几个月时间,他们百户所一半的军士都已经脱单成功了……云南各夷虽然还处在奴隶社会,落后归落后,但人可都不傻。
姑娘们都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旦嫁给了明军士兵,她们就是明军家属,不再是首领们的私人财产了。甚至全家人都能跟着她们跳出苦海,不用再给首领当牛做马了。
那些火头、峒主之类的大小首领们,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控制的人口流失了。
但杨苴之乱后,明军对嵩盟州展开了血腥的报复,足足斩首六万,把作乱的部落一扫而空!余下没跟着作乱的漏网之鱼也战战兢兢,一听到明军来了就打哆嗦,哪敢阻挠明军娶媳妇?
他们甚至还怀着‘如果明军成了本寨的女婿,那么自己也能安全一点了吧?’的念头呢,不主动拉纤保媒就不错了……
~~
牛百户还是很够意思的,想想又觉着不能亏了小兄弟,便摇摇头道:
“不过在赶圩的时候,只能碰到普通人家的姑娘。有点身份的小姐,是不会去那种地方的,还得像咱们一样相亲——你现在可是正经七品武官,得门当户对才行。”
“……”俞敏也是这么想的,便默不作声听牛百户继续道:
“那也无妨,赶明我让我那便宜大舅子给你物色物色,看看附近寨子里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这时,有军士来报告,牛棚让雨冲倒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牛百户赶紧窜出窝棚。雨幕中又传来他的声音道:
“就这么定了啊!”
“哦。”俞敏应一声。牛百户走以后,他寻思半晌,决定还是写封信,让家里问问李老八他娘的意思。人家要是不答应,他也不算对不起李老八了。
俞敏便从背篓中找出一摞皱巴巴的习字纸,又翻出一根,据说是王爷发明的铅笔来。
他原先是不识字的,但王爷规定,所有军士都必须至少识五百个字,小旗以上军官还得会写这些字。
经过这大半年的扫盲,他现在斗大的字终于能认识一箩筐了,不过写信这种高难的事情,他还是头一回干了。
像便秘似的憋了半天,他终于歪歪扭扭在习字纸上写道:
‘良,李老八让安取他未子,你给安捉个辛巴,他良不合应安就自己取了……’
第1069章
写好平生的第一封信后,第二天正好是千户所收信的日子,俞敏便起了个大早,把全百户所的信件一起送去杨林镇。
大明共有三种官方驿传系统。
驿站和急递铺已经介绍过,还有一个叫递运所。
前两者是运人和公文的,后者则主要用来运物资的。前年征云南,大军的粮草辎重,就是递运所的军士负责运输的。
为了方便将士们跟内地的家人联系,王爷便决定由官方的驿传系统,集中为官兵送家信。
前两者都讲究效率,丝毫不能耽误,所以这个任务就落在了递运所身上。
递运所会在经过千户所驻地时集中收取将士们的信件,然后通过层层转运,把信送到他们家乡的卫所去。
以王爷的豪爽,这项服务当然是免费的。但要是想确保信能送到,而不是半路上遗失或者损毁,多多少少还是得给递运所兵士点儿好处的。
俞敏又多给了半吊钱,让递运所把自己攒了半年的俸禄捎给老娘。
洪武十三年,随着大明财政好转,也为了在废宰相后安抚人心,朱老板提高了官员俸禄,正八品年给米七十五石,钞四十五贯;正七品年给米一百石,钞六十贯。对之前还是大头兵的俞敏来说,绝对堪称丰厚了。
而且王爷绝不拖欠官兵粮饷,文武官员的俸禄也一定及时发放,所以俞敏的经济状况已经大为改善。只不过他学着戚千户、牛百户他们的样子,给手下阵亡弟兄家里寄钱,那些伤残回家的也会给一份。
戚千户当初告诉他,只有这样,将士们才肯为他们卖命。
不过俞敏还太年轻,想不了那么多,他单纯的就是想让自己心里好过些。所以去年他一直没攒下钱。直到今年,在大哨乡安顿下来,才攒了十贯宝钞。又用吃不完的禄米,跟弟兄们换了二十贯,凑了那么三十贯钞,再加上王爷另发的五贯铜钱。统统寄给了老娘。
本来他打算让老娘和弟弟来云南的,但昨天跟牛百户聊过之后,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人李家都不愿意来云南了,他就舍得让老娘跋山涉水来受罪?
还是过两年再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