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便拿着火把,走一路点一路,一路上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别说,看上去还真是挺有冲击力的。
微山湖上,张教主立在一叶扁舟上。看到那冲天而起的浓烟,欣慰的点点头道:“任务完成了。”
便吩咐船夫立即开船,离开滕县,以防许山等人落网后把自己供出来。
殊不知,许山确实落网了,却不是被官差抓住的,而是落在他二叔手里。
却说许甲生饭都没顾上吃,就带着甲里的男丁直奔县城,心说就算不能阻止他们,也得争取有个大义灭亲的机会。
没想到半路上就碰见许山带着十几个人在地里烧麦秸……
许甲生一伙人都懵球了。他大哥左顾右盼,气喘吁吁道:“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他们这是在干啥,跳大神吗?”
“不知道,信教的脑子都有问题。”许甲生骂一句,此刻他只觉得万分庆幸。“也幸亏他们脑子有问题,咱们不用陪葬了。”
说完他挥下手,街坊们便拎着棍子上前,冲着许山等人就是一顿胖揍。给他们个终身难忘的教训,看他们还敢不敢学人闹事了?
结果许山被他二叔揍成猪头,带回去一直关到过年才放出来……
~~
蓄谋已久的兖州叛乱,大抵都演变成了类似的闹剧。
八月十五一天下来,大小火情不下百起,到处都有起火的报告,但都集中在乡镇上,府城县城基本上安好。朱桢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其实,城里根本就没发生叛乱,所谓叛乱不过是关闭城门的借口罢了。
朱桢从一开始就打算关闭所有城门的,这是防止人员流动的终极杀招。
但单纯的不许人员流动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激化矛盾。但再配上每天发福利,就能让老百姓情绪保持稳定,十天半个月的留在原地了。
其实为了化解这次民变,他还出了很多牌,比如最根本的赔偿道歉,立碑给百姓出气;发动生员引领舆论;最大限度利用保甲制度稳定基层;以及大规模的调动军队,在兖州演练,震慑宵小……
是这一系列的组合拳下来,才让他的对手变得如此抽象。抽象到几乎没掀起什么波澜,以至于差点没被他活活累死的兖州府官差,忍不住私下嘀咕,这六王爷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哪有什么人造反啊?还说什么全省大叛乱,就这?
结果没两天,全省各处叛乱的消息便相继传来了……
八月十六,东昌府传来急报,无数乱民冲入府城、县城,打砸衙门,把东昌知府吓得弃城而逃。几位知县则被乱民扣押,生死未卜。
同日,济南府传来消息,除省城之外,各县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叛乱,其中齐东、齐河、济阳、章丘等八县失守,知县或是逃出,或是被俘……
八月十七,登州府传来消息,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等六县乱民占据,知府李瑛出城与乱民谈判,结果遭到扣押……
十八日,莱州府的消息也传来了,五县两州全都被乱民所占,衙署尽数被焚,知府周世维出逃青州,半路被乱民截获……
接连传来的噩耗,令兖州官吏目瞪口呆,终于明白六王爷到底有多牛逼了。
要知道各府乱民,可都是打着声援兖州的旗号作乱的。
而本应是风暴中心的兖州,此时却一片祥和,老百姓天天排着队领鸡蛋呢……
原来王爷所有的安排都不是多余的,只是风起于青萍之末时,他们这些庸人毫无察觉罢了。
他们也终于明白,什么叫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了。看看那些遭殃的外府同僚,便顿觉像现在这样每天给老百姓发鸡蛋发鸭蛋,实在是一件幸福无比的事情。
~~
朱桢却一点不感到庆幸,反而十分的震惊。他虽然预言了全省会发生动乱,却压根没想到规模会如此之大,来势会如此之凶!
单单因为一个鲁王,就能激起这么大的滔天巨浪吗?
“不会是七哥在背后推波助澜吧?”老十一小声问道。
“怎么说?”朱桢看着蜀秀才。
“毕竟到目前为止,整个山东除了兖州,就只有青州没乱……”老十一声音越来越小道:“这不就显出,他并非像传说中那么不堪吗?”
()
第1196章
“有道理哦。”老十二闻言点头道:“而且现在一乱,我们也去不了青州了,朝廷说不定还得指望七哥平叛,毕竟他带兵打仗还是有一套的。”
“胡说,有六哥在,还轮得着他吗?”老十一断然摇头。说完却脸色忽变道:“不对,要不是六哥神机妙算,我们现在已经被乱民淹没了,下场不会比那些知府强的。”
“我艹,老七好狠啊!”老十二也闻言变色道:“这是要借乱民之手,干掉我们啊!”
“行了,别瞎寻思了,他跟你俩无冤无仇,干掉你们干啥?”朱桢从一大堆糟心的急报中抬起头来,没好气道:“而且老七最多也就能搞那个青州,想把整个山东都搞乱,他还没那么大能耐。”
“那还有谁?”十一十二难以置信的问道。
“懂行的马上就来了,问问他们就知道了。”朱桢淡淡道。
“谁啊?”两人好奇的问道。
这时,高铁在门外禀报:“王爷,山东布政使胡让,按察使吴印求见。”
“让他们直接过来吧。”朱桢便吩咐道。
“是。”高铁应声而去。
“六哥说的是他俩?”十一问道。
朱桢点点头。
“六哥你咋知道他俩来了?”老十二满脸叹服道:“莫非真能掐会算?”
“呵呵……”朱桢笑而不语。
~~
不一会儿,高铁把风尘仆仆的山东布政使胡让,按察使吴印两人领进来。
一进门,两人便跪地磕头,口称罪该万死。
“王爷已经提醒我们,山东要出大乱子,我们却没有上心……”
“进了兖州却看到市面井然,波澜不惊,我们就更是无地自容了。真是愧对皇上和百姓的信任啊!”
“你们起来说话。”朱桢让人给他俩搬个杌子,神态平和道:“其实本王也没料到事态会变成这样,不过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先全力以赴平乱。至于二位的责任,还是等事后再论更合适,你们说对吧?”
“多谢王爷厚恩!”两人登时感激涕零,又给老六跪下了。他们都干到这个级别了,焉能听不出王爷这是在给他们机会将功赎罪?
“王爷能来山东,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他们这话说的真心实意,这要是没有朱桢帮他们挡一挡,以朱老板的脾气,肯定会派人拿剑来把他俩砍了的。
“好了好了,起来说话。”朱桢只好再次让两人起身,继续给他们吃定心丸道:“你们不要慌,平叛呢,本王还是有些心得的。先把情况跟本王仔细说一下。”
“是。”两人就是专程从济南赶来向他这位钦命山东巡抚汇报的,自然做足了准备,赶忙将山东最新的情况汇报给王爷。
结果跟朱桢了解的大差不差,局面并没有再恶化……
说完胡让抱拳沉声道:“请王爷火速下令山东都司调动各卫戡乱吧!”
这就看出朱老板的设计高明之处,大明的军队和百姓的地盘犬牙交错,每個府都有一卫甚至几卫兵马驻屯,每个县也有千户所的驻地,所以调动军队平乱十分方便。
朱桢却不置可否的问道:“平安呢?他为什么没来,”
“这个……”两人互相看看,按察使吴印叹了口气道:“平都督归齐王殿下节制,不像我们说来就能来。”
“这是什么话?他这个山东都指挥使,什么时候归齐王节制了?”朱桢面色一沉道:“把我这个节制全省文武的巡抚当摆设吗?”
“王爷息怒。”两人赶忙起身抱拳,吴印硬着头皮道:“这当然不合规矩,但齐王殿下非要如此,胳膊拗不过大腿,平都督也很无奈呀。”
“是啊,那年他还专门上书,请求将山东都司衙门搬离青州,结果没有如愿。”胡让也接茬道:“后来齐王知道了这事,把他叫进王府里,关了整整一个月才放出来。”
“出来之后平都督就彻底没脾气了,齐王让干啥就干啥。”吴印苦笑道:“其实我们也差不多,真的顶不住啊……”
“看来你们还挺怕老七的?”朱桢明知故问道。
“是是,齐王殿下是亲王,又是山东的藩王,我们只有满满的敬畏。”胡让皮里阳秋道。
“那就先不管他了。”朱桢摆摆手,主动打住了这个话头。他就是要看看,省里官员对老七的感观……一看,果然很差。
“那倒不必,王爷要是传谕给平都督,他肯定会听的。”吴印赶忙劝道。
“是啊,平都督是拎得清轻重的。”胡让也点头道。他俩此来的目的,就是请老六赶紧让平安平叛。
“不急着派兵。”朱桢却依旧摇头道:“本王不是说过吗,平叛我还是有心得的,这平叛跟治病一样,你得先望闻问切,然后查清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怎么能一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的,乱下虎狼之药呢。”
“也是。”两人明白王爷的意思。现在老百姓只是闹事,还没有到叛乱的程度,但一旦出兵的话,局面很可能走向不可收拾。
可好奇宝宝不明白,一旁的老十二忍不住问道:“是因为‘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吗?”
“伱还‘官来如剃’呢!”朱桢白他一眼:“我大明军队的军纪还没败坏到那种程度。”说着他吩咐吴印道:“你跟我十二弟解释解释。”
“是。”吴印忙恭声应下,然后对老十二道:“启禀湘王殿下,这是因为我大明军民杂处,双方的地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日里难免为了争田争水,多有摩擦……”
“你不用说的那么好听,”朱桢打断他道:“出了多少人命了?还摩擦。”
“是。王爷说得是,双方矛盾很深啊。我们按察司每年不知要受理多少起这样的案子。”吴印苦笑一声,接着道:
“这要是让军队平叛,确实可能会激起双方的旧怨,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哦,原来如此。”老十二恍然点头。
朱桢这才沉声道:“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这次民变更像是一次示威,还没到暴动的程度。我们如果能找到源头,说不定可以将事态化解于恶化之前!”
()
第1197章
兖州,钦差行辕中。
朱桢的判断让两位山东大员都神情一振。
“王爷所言极是,老百姓这次闹事确实不太一样。”胡让点头道:“人都说‘杀官造反’,可他们只是扣押了各地的官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哪个知府知县殒命的消息。”
“看来他们也知道,一旦杀了官,事情性质就全变了。”吴印也沉声道:“但这应该只是其首脑的想法,下面人可未必能一直忍得住。”
“是的。”朱桢点点头道:“他们应该不是纯泄愤,而是有诉求的。所以才会扣押地方官员……莱州知府周世维,都快逃出莱州了,又被追上抓回去的吗?”
“但目前还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诉求。”胡让轻声道。
“很快就会知道的。”朱桢却笃定道:“他们扣押李知府,追捕周知府,八成就是为了跟府尊大人谈判。当然要是谈不妥,几位知府就会变成他们跟你们二位谈判的筹码。”
“那王爷是说,我们先静观其变?”吴印小声请示道:“等他们提出要求再说?”
“不,不能等。”朱桢却断然摇头道:“骚乱也好,叛乱也罢,都逃不脱一个‘乱’字。把老百姓煽动起来,事态会如何发展,就由不得任何人了。每拖一天,事态失控的风险就大一天,再拖上个三五天,说不定就真变成叛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