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686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顿一下他又沉声道:“而且本王,从来不跟劫匪谈判……”

  “可不谈判的话,怎么知道对方的诉求?”两人都有点迷糊了。既不打算派兵,又不打算谈判,怎么可能速战速决?

  这不是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吗?

  “不需要谈判也能知道他们的诉求。”朱桢智珠在握道:“根据本王的经验,像这种闹事,台面上的往往都是让人当枪使的,真正的后台老板无外乎乡绅地主。”

  “王爷真是太有经验了。”吴印叹服道:“那些乡贤缙绅,确实惯会拿百姓当枪使。”

  “所以不管是在苏州、南昌、广州还是昆明,只要老百姓闹事,本王一律先抓大户。说来也怪,每次都没抓错人。每次一把他们抓进来,局面马上就会消停不少。也不知道是本王运气好,还是他们就是天生的坏种?”

  “王爷的绝招还真是厉害……”两人不禁苦笑,可惜只有他自己能用。哪个大户在朝里没人?他们要是敢效仿,保准吃不了兜着走。

  “说来也巧,山东地里最大的两位大户都在兖州府,本王已经请他们过来了。”便听朱桢淡淡道:“等他们到了,你们陪本王一起见一见。”

  两人一听就知道王爷说的是哪两家?山东地里最大的地主,孔家,在距离兖州城三十多里外的曲阜;山东地里第二大地主,孟家,在兖州城南四十里外邹县。

  这两家的祖宗,一个叫孔子,一个叫孟子,所以他们不光是最大的地主,在山东还有极高的话语权,以及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王爷找来这两位,还真是找着正主了呢……

  ~~

  大明开国以后,在全国范围重修城池,藩王的王城更是重中之重。

  兖州城作为鲁王封地,因古城狭隘,朱元璋便令郭英,将城墙南移二里三十丈,把原来的南护城河变成了穿城河,并将城门楼、城墙加高加宽。在夯土城墙外,包上了重约四十斤的城砖重修。

  其中尤以南门‘德政门’的门楼最为高大雄伟、巍峨壮观。外门楼往南伸出数丈,似龙头南伸去泗河饮水一般。

  此时,就在那龙头不远处,一支颇具规模的车队停在了官道旁。

  车厢外观古朴典雅,饰以云纹,四角和窗框覆以黄铜,拉车的都是清一水白色骏马,不带一根杂毛那种。

  更不用说那些干练的青衣健仆了,真是尽显世家大族的气派。

  当然,红色的回避牌上,黑色的‘圣公府’三个大字,足以说明人家确实够资格摆这个谱——千年世家,唯有南张北孔。

  此时,大明第一任衍圣公孔希学已然作古,他的儿子孔讷继承了衍圣公之位。

  孔讷才二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自信满满的年纪。此时,他穿着大明一品文官的绯红官袍,正端坐在马车上,敬阅手中的《春秋》。

  十六名年轻俊美的仆童,捧着手巾、点心、茶盏、痰盂等物,排成两排,纹丝不动的侍立在车厢外。

  最离谱的是,还他么有伴奏!相邻的车厢里,数名乐妇在弹琴吹箫,做大成之乐,而且隔了两层车厢,乐声一点都不刺耳,反而多了几分悠远、神秘。

  当然,按衍圣公自己的说法,这是为了严守礼法,所以不能与女子共乘一车。才不是嫌在一个车厢里太吵呢。

  可惜,兖州城门已经紧闭好几天了,所以根本没人围观他的风采,未免有些遗憾。

  这时,车外长随轻声说了句:“公爷,孟家的人来了。”

  “嗯。”孔讷屁股都没挪,便吩咐道:“请信夫兄上车说话。”

  “是。”长随应一声,前去传话。

  比起孔家后人的排场,孟家后人的架势就显得寒酸多了……‘只有’三辆马车,两三百护卫而已。

  孟家这一代的家主叫孟克仁,字信夫。

  孟家不像孔家。孔家始终代表着儒家,地位一直很崇高。而孟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朝廷的特殊优待,一直到了宋仁宗景佑四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便在其址修起了孟子庙。

  孔道辅又于凫村访得孟子四十五代孙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命其率领族众,编修族谱,主奉祀事。

  第二年,又在自家孔庙的西侧,建立了五贤祠。把孟子、荀子、杨雄、王通、韩愈五人尊为‘五贤’,设像祭祀。

  后来,孔道辅回京担任御史中丞时,又多次联合当时有名望的官员,向朝廷举荐孟子,终于引起了皇帝对孟子的兴趣。

  元丰六年,宋神宗封孟子为邹国公,诏书中称:‘自孔子殁,先王之道不明,发挥微言,以诏三圣,功归孟氏,万世所宗。’

  至此孟家才开始崛起。

  所以孟子后人一直以孔家马首是瞻,孔讷一叫,孟克仁就得赶紧下车过去。

  ()

第1198章

  “圣公,怎么在南门遇上恁了?”孟克仁来到车旁,恭敬见礼。曲阜在兖州东面,衍圣公应该从九仙门入城才对。

  “就知道六王爷叫了我,肯定也会叫上你,这不专程来等信夫兄吗?”孔讷微微一笑道:“上车说话。”

  垂髫仆童便打开了车门,孟克仁上车之后又奉上香茗点心,还有湿手巾。

  待孟克仁消受一番后,孔讷才开口道:“城门马上便开了,我就长话短说了。”

  “圣公请讲。”孟克仁忙做洗耳恭听状。

  “你说六王爷这个时候把咱俩叫来兖州,是为个什么事儿?”孔讷却先问道。

  “肯定为的是近来的民变。”孟克仁神情严峻道:“我想了一路,没有别的可能。可他怎么这么快就找到咱俩头上了?兖州又没有乱,咱们也从来没反对过鲁王。”

  “对呀,按说我们跟这次民变八竿子打不着,谁也没法联系到咱们头上才对。”孔讷又问道。他就是奇怪这一点,所以才非要等着孟克仁问一问。“不会是你那边走漏什么风声了吧?”

  “绝对不会,我用的都是,死也不会出卖孟家的读书人。”孟克仁断然摇头:“而且这次我为了避嫌,用的人没一个姓孟的,甚至连邹城的都没有。”

  “那就好,我也是。”孔讷神色稍霁,像他们这种千年大族,枝繁叶茂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而且孔家孟家,除了自家宗族亲戚外,还有数不清的读书人可供驱使。想做点什么事,根本不用自家人动手,朝廷更查不到他们头上。

  “难道六王爷是想向咱俩求助?利用咱们的影响力来平息事态?”孟克仁想到一种可能:“毕竟曲阜和邹城离着兖州太近了,想不到咱们才奇怪呢。”

  “嗯,很有可能。”孔讷点点头,脸上的凝重之色更淡了,语带骄狂道:“可惜他没想到,我们就是幕后主使……中的两个。”

  “呵呵,我们也不能算主使啊。”孟克仁比孔讷大个十几岁,要谨慎沉稳的多。“充其量只能说是事先知情,推波助澜罢了,绝非始作俑者。”

  “呵呵,咱俩私底下说话,就没必要那么小心了吧。”孔讷有些不愉悦,让孟克仁这么一说,好像自己不够谨慎一样。

  “是是,是我太过小心了。”孟克仁忙点头不迭。

  “哎,小心没大错嘛。”孔讷是怎么说都有理,摆摆手道:“尤其是在那位王爷面前,咱们更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当年我随我爹在京城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实在是个让人头疼的蛮霸角色,可不能让他抓到把柄了。”

  “圣公说的是,在下谨记教诲。”孟克仁忙躬身受教。

  “教诲什么教诲,伱我兄弟一起合计个对策罢了。”孔讷摇摇头。

  “嗯嗯,那请问圣公计将安出?”孟克仁已经把孔讷琢磨透了,只要捧着他,哄着他,以他的马首是瞻,就不会有任何麻烦。

  “一共九个字——不承认、不拒绝、不负责!”孔讷沉声说道。

  “哦?请闻其详。”孟克仁做洗耳恭听状。

  “很简单,第一条就是绝对不承认,我们跟这件事有关系。”孔讷便答道:“第二条就是六王爷要是让我们做什么事,我们不要一口回绝,惹恼了他会很麻烦的,先答应下来就是。”

  “圣公高见啊!”孟克仁赞服不已。“还有第三呢?”

  “第三就是答应了回来不做就是,过一阵子跟他说我们办不到,他还能把我们抱井里不成?”孔讷自信满满道。

  “那肯定不能。别说他六王爷还不是皇帝了,就算哪朝哪代的皇帝,又敢把堂堂圣公怎么着?”孟克仁忙赔笑道,说完又苦着脸道:“可对我怎样就不一定了。”

  孟家在宋元都过得很舒服,但到了明朝,就又开始走背字了。因为朱老板不喜欢孟子那些振聋发聩的警示之言,一直想把孟子从神坛上弄下来。

  先是不许其配祀孔庙,又一度想要把《孟子》定为禁书。全靠了读书人据理力争,有人甚至还付出了生命。

  朱老板才勉强同意让孟子回孔庙,但《孟子》必须要修改,最后亲自审定了一个《孟子节文》取而代之……

  别人家祖宗的脸面都是儿孙给的,但孔家孟家的脸面,都是祖宗给的。孟子如此不受朱老板待见,还指望他的子孙能有什么面子?

  孔讷他爹封衍圣公的时候,孟克仁他爹却只得了个小小的邹县主簿,到了孟克仁这里,更是直接剃了个光头。后来还是孔讷他爹孔希学看不下去了,求皇帝赐孟克仁个一官半职,好让他有法为天下人祭祀孟子。

  朱老板这才勉强给了孟克仁个五经博士,不然他今天都得白身进见,所以他哪敢像孔讷那样自信?

  “你不用担心,我们共同进退。他要把你抱井里,那就得连我一起捎上。”孔讷眉头一挑,给孟克仁吃了颗定心丸。

  “哎,那我就放心了。”孟克仁笑笑道:“反正坚决跟着圣公就是。”

  “就是这个意思。放心吧,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何况现在他是有求于我们。”孔讷拍了拍孟克仁的肩膀道:“只要帮齐王过去这一关,山东就还是我们兄弟的。”

  “还有齐王,是三家的。”孟克仁轻声道。

  “暴发户而已。”孔讷却不屑道:“也就最多百年光景,到时候青山依旧,孔孟常在,谁还知道他齐王是哪位?”

  “全靠孔府关照,我们孟家才能常在呀。”孟克仁赔笑道。

  “放心,孔不离孟,只要有我们孔府一天,就有你们孟家一天。”孔讷信心满满道。

  ~~

  那厢间,朱桢正在跟胡让吴印说话,邓铎进来禀报说:“衍圣公到城外了。”

  “到了就让他进来啊。”朱桢便道。

  “衍圣公说坐吊篮不成体统,让打开城门。”邓铎苦笑一下。“这不就来请示王爷了。”其实开不开门他就能说了算,但给不给衍圣公开门,他可不敢说了算。这就叫懂分寸。

  “毛病。”朱桢果然没好气道:“让他坐吊篮进来,不然就自己爬上来!”

  ()

第1199章

  兖州,德政门外。

  吊篮坠下一名信使,来到衍圣公的车驾外传话。

  “什么?还是得坐吊篮?”孔讷墨迹到现在,其实就是因为不想坐吊篮。

  “王爷说,衍圣公不坐吊篮,就请自己爬上城墙。”信使便答道。

  “干啥?爬上去!”孔讷看着三五丈高的城墙,当场就破了防。

  幸好他身边人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可以绷住笑,但神情难免有些怪异。

  “这,这怎么可能爬的上去啊?”孟克仁满脸无奈道。

  而且据说,包括曲阜知县在内的四十几个官位,都在衍圣公的严格控制下。所有来山东上任的官员,都要先到孔府来拜码头,所以他的势力绝对不止局限在曲阜。

  “那就随你便吧。”邓铎哂笑一声,吩咐两个摇橹的军士道:“摇的慢一点。”

  “是。”两人赶忙应下,心说看来王爷前阵子去曲阜,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孔讷上来之后,两条腿软的像面条一样,被士兵搀扶着才出了筐子。让人毫不怀疑,要是多戏弄他一下,堂堂衍圣公非得尿裤子不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6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6/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