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701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是!」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欢呼着驾着冰床冲向麻袋,以最快的速度装车,然后绕着湖转起圈来!

 

第1228章

  众人驾驭冰车在湖上转着圈,朱桢在岸上仔细观察,只见他们驱动冰床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纯用人力推拉,也可以用绳拖动。

  他看到有人将绳索一端,套在床的前立柱上,另一端套在肩膀上,稍一用力,冰床就疾驰如飞。速度上来后,拉车人便顺势坐在车的前头,在冰面上溜一段,以节省体能。

  甚至还可以像撑船一样,用根木杖撑行。木杖的一端,装有铁制的枪尖,以及一只铁钩,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凌枪"。

  只见车把式先用铁钩钩住堆满沙袋的冰床,使劲向前拉动一段,待冰床越滑越快后,他便跳上去,立在冰床后部,用凌枪的枪尖撑冰前行。也不用再使多少劲,蜻蜓点水一般不断杵着冰面,冰床就能一直保持高速前行。

  而且车把式还能用凌枪控制方向,灵活转弯,真跟在撑船一样。

  「这法子好啊!它就是冬天的车船,又比车船快多了!」朱棣也明白了老六的意思,从旁赞叹道:「这冰面又硬又平,用冰床运东西又快又省力。我在北平这些年,见老百姓每年入冬就改用这玩意儿运货拉人,一直用到开春冰化。」

  「嗯。」朱桢点点头,那些麻袋每袋都装了一百斤沙子,他看到大一些的冰床上堆了十袋,依然可以开的稳稳当当,不费什么力气。

  「这玩意儿难学吗?新手多长时间能上路?」朱桢又问道。

  老四便拉着他下了冰面,笑道:「你不是说过,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吗?下去亲自学一学不就知道了。」

  ‘熊大"让人弄了辆冰车过来,便亲自在湖中央教‘熊二",撑起冰床来。

  差不多用了一个时辰,他基本就能驾驭这具单人床大小的冰车了,当然像四哥那样可以在冰面上急停、漂移、跨越障碍,就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了。

  回到岸边时,朱桢问那车把式道:「这玩意儿制作困难吗?」

  只见他站在冰床后端稍一撑,冰床哧溜一声,便向前飞奔出去。风呼呼地从耳鬓吹过去,速度跟纵马疾驰相仿,却又平稳的很。

  朱桢亲身体会了一下,确实不难。一开始,他掌握不好发力的方向,冰床不走直线,速度也快不起来。但也就是盏茶功夫,他就摸到了门道,操作自如了,速度也就上来了。

  「我看你这横木底下包了铜皮啊。」他摸了摸横木底面,包裹的黄色金属皮。

  朱桢蹲下来,仔细观察那具冰车,便见与冰面接触的那两根长木头,就像雪橇的两足。行动原理也跟雪橇差不多,其实就是个冰橇。

  「那有啥难的啊?」车把式笑答道:「其实就是一块木板子,下头安两排短腿,短腿下头两根长木脚。是个木匠一天就能捣鼓出好几辆来。」

  不过就运个货而已,也不需要这么多花哨的技术。

  「呃……好吧。」朱桢其实早就心痒难耐,但有偶像包袱,怕滑不好有损形象。但在四哥面前他依旧是个弟弟,便半推半就下了场。

  这只是走直线,拐弯刹车啥的还得另学。

  「这是大将军府的玩意儿,当然要精致一些了。」车把式忙解释道:「但其实用铁皮、兽皮,效果都一样。甚至什么也不包,只要把横木打磨的光滑点,也一样能滑。」

  「好。」朱桢高兴的点点头,站起来指着那车把式道:「看赏。」

  马三宝便掏出一颗金豆子,丢给了那车把式。

  车把式登时笑开了花,双手捧着金豆子,磕头道谢不止。

  ~~

  当天受赏的可不止那一个车把式,所有的车把式都领到了六王爷许诺的十两银子。而且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完成了他要求的一百圈。

  朱桢让人测量了一下,绕湖一圈正好是一里,也就是说,一个时辰内,冰床行进的距离是一百里。

  这可不是冰床的急速,因为一是满载,二是很多冰床一起行进,彼此难免互相阻碍,再者频繁的转弯,几乎没法提速,也极大的影响了冰床的速度。

  但对朱桢来说,这样的成绩才有意义,因为它最大限度的模拟了冰车队伍,在蜿蜒的河道上集体行进时的状态。当然河道不会有这么多拐弯,但冰车的数量却多得多,所以里外里应该跟这个速度大差不差。

  不过跑完圈下来,车把式们的状态却大相径庭,那些靠人力推拉冰车的,明显累的抬不动腿,举不动手,而用凌枪控制冰床的,状态就要好很多。一个个气不喘,脸不红,明显还能继续滑。

  于是朱桢就让他们接着滑……当然六王爷不会让他们白出力,这个是另算赏钱的。

  目的自然是测试车夫的耐力。结果一直到天黑,他们也没有一个喊累的,都说要是能看清路,自己能滑个通宵。

  「这没什么好炫耀的。」朱棣告诉朱桢:「北平这边的车把式都是从早滑到晚,忙的时候,甚至一边吃饭一边滑擦,因为根本不费多少劲。」

  「好!」朱桢高兴的连连点头,续航能力其实比短时间的高速更重要。

  ~~

  晚膳后,哥俩便又一头扎进徐达的书房,一边偷喝老丈人藏的酒,一边兴致勃勃的继续讨论。

  「安全起见,只能在白天行车。这个季节天短,不过五个时辰天亮时间还是有的。刨掉中间吃饭休息,还有路上各种突发状况,我们姑且算他一天走四个时辰,那就是四百里!」朱桢沉声道。

  「那可真盖了帽儿。」朱棣一边嗦着盐水鸭脖,一边瞠目结舌:「正常辎重运输一天二三十里,你这是十几二十倍的速度呀!从南京到北平两千里路,你这五天就能到了。」

  「但估计几万具冰车挤在一起,肯定达不到这个速度。」朱桢沉声道:「但我估计一半的速度应该是有的。」

  「那也就需要十天!」朱棣乐得合不拢嘴道:「我说什么来着,就没有你老六解决不了的难题。」

  「四哥不要太乐观,别忘了我们没法全程用冰床。」朱桢提醒他。

  「对啊。」朱棣一拍脑袋道:「长江它可不结冰。」

  「通常来讲,将淮河秦岭连一条线。」朱桢在地图上划了一道红线,沉声道:「南边正常是不结冰的,北边是结冰的。」

  「所以说,过了淮河一线,才能用冰车?」朱棣摸着下巴看着地图。

  「还不行,冰层得够厚才行,所以得继续往北,正常进了山东才差不多。」朱桢缓缓道:「但今年格外的冷,也许还能再往南一些,兹事体大,得派人实地勘测一番。」

 

第1229章

  虽然具体路线还要经过勘探,但大致的方向已经可以确定了——两百万石军粮从太仓刘家港发运,走海路北上至淮安府沿岸,然后根据实际勘探,卸货上岸,用冰排运至运河,一路北上送到北平来。

  虽然冰排速度奇快,但准备工作多如牛毛,朱桢匡算了一下,一个月时间能完成任务,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时间不等人,他丝毫不敢耽搁,当晚就跟四哥连夜推敲行动方案。

  在这十冬腊月里,从江南转运两百万石粮草到北平,着实是个需要各省军民共同努力的大工程。

  首先,是江南要将二百万石军粮及时装船运至淮安。这其实是最简单的一步,因为刘家港正是漕粮海运的,粮食和船都不缺,只要八百里加急取得太子的授权,海政衙门的老练水手,就一定会如期把粮食运到指定地点。

  但这需要时间,哪怕用最快的飞鸽传书,把报告送到京城,太子第一时间授权,再把命令传到刘家港的海政衙门,至少也得三天时间。

  然后装船启航,运至淮安,就算动员全部人力,没白没黑的干,最快也得五天时间。卸船又需要至少两天。

  所以真正留给冰车运输的时间,只有二十天。虽然理论上十天就能跑一趟,但哥俩都不是菜鸟了,很清楚理论跟实际的差距,知道到时候肯定状况层出不穷,绝对不会给他们来回跑两趟的机会。

  「要是只能跑一趟,那需要的运力可海了去了。」朱棣叼着鸭骨头,瞠目结舌道:「那可是两百万石军粮,就是最大的冰车,也需要十万辆以上,这太夸张了吧。」

  「尽力凑,能凑多少凑多少。」朱桢沉声道:「三天之内,让他们来通州集合,到时候有多少人,我带走多少人。」

  「没忘啊,不然我怎么会让民夫们三天后才出发?」朱桢一边写信,一边淡淡道:「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把年过了再说嘛。」

  「不够怎么办?」朱棣问道。

  「还行吧。」朱桢点头笑道:「知道什么叫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吗,山东老乡最实在了,断不会让我失望的。」

  「你人还怪好嘞。」朱棣咂咂嘴,见老六已经深思熟虑过了,便笑问道:「这么说,山东那边你很有把握咯?」

  「肯定不够。」朱桢拿起信纸,一边提笔一边说道:「我现在就写信给山东三司长官,还有衍圣公,让他们务必帮个大忙——七天之内,征发十万军民到微山湖待命。」

  「是很夸张。」朱桢抱着胳膊,对着面前一堆演算纸道:「但这是必要条件,没有就完不成。」

  「你能指使的动山东那帮家伙?」朱棣脱口而出,又赶忙找补道:「平时你肯定没问题,可你是不是忘了,今天可是腊月二十九,明天就是年三十了。」

  「倒也是。」朱棣愁眉苦脸道:「可是整个北平城,不,整个北平布政司都凑不齐这么多冰车,这么多车把式来。」

  「我明白了,你是要带着北平的车把式过去,现场把山东的军民教会。」朱棣恍然道。

  「是这样的。」朱桢苦笑道:「只能现学现卖了。好在学起来不难,两天时间足够他们学会了。」

  「好吧。」朱棣点点头,又问道:「那么冰车呢?你有十万人还得有十万辆冰车啊。」

  「还能怎么办?征用加赶造呗。」朱桢沉声道:「发告示的时候一块写上,征用所有载重两千斤以上的冰车,征召所有会造大冰车的工匠。」

  想一想,他补充道:「这大过年的,大伙肯定不积极。所以这回

  不管是用车还是用人,我们都是有偿的。出人的补助二两银子,出车又出人的补助五两,工匠计件给钱……」

  朱棣听的咋舌不已:「果然是财神爷,你这条件开的,我都想去拉车了。」

  「其实没多花钱。」朱桢淡淡道:「我刚算过了,两百万石粮食从江南运到北平,就算不给民夫工钱,人吃马嚼的成本也在五十万两银子以上……这还是走海运的情况下。」

  「那是,要是走漕运的话,运两百万石粮食,还得另消耗两百万石粮食。」朱棣点点头,恍然道:「就算按你的条件,要是一个月内把粮食运到北平,差不多也就花个五十万两银子。」

  「这可是非常时期,咱们没必要替岳父省钱吧?」朱桢眉毛一挑道。

  「我以为你要自掏腰包呢,大将军府出的话就没必要心疼了。」朱棣笑道:「你照着一百万两花,反正现在是我说了算。」

  「我是不是还得再给你二十万两回扣啊?」朱桢不禁笑道。

  「哇,你是真懂啊。」朱棣说着,笑容变得有些不自然道:「我也只是听说的,我可没吃过回扣。」

  「说远了。」朱桢咳嗽一声道:「没时间扯闲篇。」

  「对对对。」朱棣赶紧点头道:「明天一早我再让他们找找,把北平仓里的木料都取出来,赶制多少算多少,剩下的你们带上,到了山东自己造吧。」

  「好。」朱桢点头道:「我想起来了,鲁王府库里还有几万根木头,是老十强拆民房拆出来的,应该够用的……」

  「啊?他弄那么多木头干啥,当柴烧啊?」朱棣不解问道。

  「我问过这个大聪明,他说当初想的是,把老百姓的房子都拆了,然后把拆下来的建材给自己盖座园子。」朱桢无语道:「结果拆完了一看,这都是些什么破砖烂瓦贱木头,哪能用来修园子?于是园子也没修,木头就堆那了。」

  「造冰车又不用什么好木头,松木、榆木都无所谓,甚至桐木也不是不能用。」朱棣笑道。

  「那就肯定没问题了。」朱桢说话间写完了所有的信件,封好口递给四哥,朱棣马上安排八百里加急发出。

  一切安排妥当,朱桢算了算时间,稍稍松口气道:「勉勉强强、满满当当,一个月应该能完成这些事情。」

  「牛逼!」朱棣诚心实意的竖起大拇指道:「其实昨天岳父求你的时候,我是不抱希望的,心说这次北伐估计要黄了。也就是你能再把这事救回来,换个人绝对办不到。」

  「我要不是在山东待了小半年,也一样没戏。」朱桢笑道:「巧了不是。」

 

第1230章

  第二天就是年三十。

  不过人在异乡,父母妻儿都不在身边,朱桢也没过年的感觉,便趁着这最后的闲暇好好补个觉。

  睡的正香呢,他就被老四从被窝里拖起来了:「走走,老五来了,我们迎一迎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7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1/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