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720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没错。”阿札失里点点头,对那亲兵道:“把脱鲁忽察儿这番话也转告给他,让他一定要保住乌济叶特。”

  “是!”亲兵应一声,快步出去,连夜飞马赶往庆云山。

  待马蹄声远去后,阿札失里又看向脱鲁忽察儿道:“你也回去吧,跟下头的千户们讲清楚,明日之战事关生死存亡,一定不要犯老毛病!”

  “大王放心吧!”脱鲁忽察儿拍着胸脯道:“我会告诉他们,谁要是敢逃跑,就定斩不饶,全家贬为奴隶的!”

  “嗯。”阿札失里点点头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撑到援军赶来。去吧,明日战场上见!”

  “是!”脱鲁忽察儿深施一礼,也退出了王帐。

  阿札失里目送着他离去,直到脱鲁忽察儿的身影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依然不肯收回目光。

  塔并帖木儿听他用蒙古语低声喃喃道:“长生天保佑……”

  ()

第1267章

  翌日一早,大雪初晴,久违的阳光洒在皑皑雪原上,是那么的明亮,那么的让人心情舒畅。

  “难得的好天气啊。”王弼一边看着帐外明媚的阳光,一边让亲兵帮自己穿好身甲、遮臂、下裙、卫足,再把顿项、护心、铁胁一件件佩好。

  最后戴上顶着红缨的金盔。头盔与顿项一起合叫兜鍪,可以为头部颈部肩部提供极强的防护。

  这一身穿戴下来,足有四五十斤,换成普通人,光穿着走两步,就要累的气喘吁吁了。就是王弼这种天生神力的大将,不上战场也不会穿戴这么整齐。

  “这么好的天气要上战场,真是让人……”王弼理了理头顶的红缨,露出八颗洁白的牙齿。“开心极了!”

  说完,他便大步走出营帐。

  ~~

  王弼的大军昨日抵达的辽河边,在距离元军五里外扎营。

  还没把帐篷扎好,辽王阿札失里便派人来下战书了。

  战书写的洋洋洒洒,文采斐然,跟明军那些读书人出身的书记官,水平不相上下。

  王弼说完,便牵着自己的枣红战马,步伐沉稳的向营门外走。

  大意是‘我们兀良哈三部素来与大明井水不犯河水,你们却犯我领土,毁我营寨,杀我子民,实属不义。本王上体天心,本欲退一步息事宁人,尔等却步步紧逼,将我们逼到了辽河边。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本王奉劝你们,悬崖勒马,赶紧转回,双方仍可和平共处。倘若仍执迷不悟,那明日便各带大军,于营前决一死战!’

  ~~

  帐外,两万骑兵将士也已披挂整齐,等着主将带领他们踏上战场了。

  出营之后,王弼和郭英便各领着一万骑兵分左右两路列阵。

  “跟着我,杀敌去!”王弼惜字如金,战前动员只说了六个字。

  “喏!”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将士们也不废话,齐齐应一声,便跟着自己的主将,鱼贯牵马出营。

  对骑兵来说阵型同样重要,尤其是骑兵对骑兵,双方机动能力相当时,谁的阵型更合理,谁就能更好的保存自己杀伤敌军,

  事实上,谁能把更完整的阵型,保持到短兵相接的阶段,谁就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王弼看完,提笔写下五个字,算作回复:

  ‘谁跑谁是狗!’

  他们连人带甲将近两百斤,战马自身还有几十斤的马甲。为了节省马力,不到冲锋那一刻,他们是不会上马的。

  因为他双刀王每战必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根本就用不着对将士们废话。

  ‘不要以为本王好欺负,本王有控弦八万,各个精于骑射,悍不畏死,如今集结于此,背水一战,凭你们区区两万兵力,无异以卵击石。’

  但骑兵在作战时进行大规模阵列调整十分困难,因此也需要像步兵一样,事前进行阵型的排列。

  当然,为了防止在冲锋时,自己人发生不必要的碰撞,骑兵阵型相较严密紧凑步兵阵型而言,是简单而松散的。

  明军左右两路骑兵,都分前中后三阵。

  简单而言,前军负责冲锋,中军负责陷阵。后军时刻准备支援。

  具体军力分配上,前军、中军、后军,各由三个千户所构成。另有一個千户所直属于两位主将,充作预备队。

  这些千户也是战场上实际的指挥官。他们或是率领自己的一千名骑兵,执行战前制定的计划。或是根据中军的旗鼓信号,执行主帅实时的命令。是主帅意图能贯彻执行的关键。

  ~~

  与此同时,对面的蒙古人也在布阵。

  都是一个师傅教的,双方阵型都大差不差,只是将领会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军队的特点,进行一些微调而已。

  这次阿札失里是豁出去了,把能派的军队,都拉上了战场,凑了整整四万骑兵,阵线绵延数里!

  看着手下漫山遍野的蒙古骑兵,阿札失里豪气顿生,他效仿着祖先战前时的举动,纵马自阵前巡视一遍,所到之处,兀良哈和翁牛特部的勇士们便举着弯刀,高声‘嗬呼’起来!

  ‘嗬呼’声越来越整齐,越来越响亮,元军士兵的士气也越来越高涨。

  当阿札失里拔出弯刀,高举头顶,元军的嗬呼声震天动地,士气到了顶点!

  阿札失里便将弯刀向前猛地一挥,呜呜的号角声中,元军便率先开始了进攻。

  战场对面的王弼见状,也下令击鼓前进。

  但跟人们想象中的两军骑兵全速前进,激烈对冲不同,明军也好元军也罢,都没有催动战马展开冲锋,只是保持着阵型,徐徐前行。

  前进过程中,双方都把骑兵展开成比较宽的队形,两军的前锋几乎要拉成一条直线了。

  在相距五十丈左右的时候,双方的阵线便不约而同停了下来,骑兵们张弓搭箭,做好射击准备,然后跟随着各自的千户,缓慢向前挪动。

  待到进入射程时,千户便停止前进,下令自由射击。

  说是自由射击,但也不是想往哪射就往哪射。这么远的距离,只能采取大仰角抛射,再好的射手也没法保证落点,如果纯自由射击,毛都射不中。

  而是由百户自行选定一个射击的方位,他手下的一百名骑兵便一起朝那个方向进行抛射覆盖。

  箭雨之下,必有亡魂……

  双方骑兵便在极限距离上互相射击。射击的同时,当然也不能一动不动立在那里当靶子,还得移动起来躲避射来的箭矢。

  两军阵线却都不向前移动,而是进行左右平移,始终保持着一箭的距离互相射击。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在草原上来回移动,却始终不靠近。

  而且平移的速度也很缓慢,道理很简单,速度越快,射的就越歪,要想保持杀伤,就只有让自己慢下来……

  事实上,能顶着箭雨保持慢速前进,而不慌乱躲闪的士兵,都已经是精锐级别了。

  从这点看,兀良哈三部确实要比这年代的纯种蒙古骑兵强不少。

  只是,当年蒙古骑兵令人闻风丧胆的‘曼古歹’射箭法,由两军同时使出来,竟是如此抽象而可笑。

  ()

第1268章

  但身处阵中的两军将士却不会觉得可笑,只能感受到残酷。

  一波又一波的箭雨从天而降,一旦运气不好撞上了,躲都来不及躲,直接就被射成了刺猬。

  这时候,就要拼谁的甲厚了……

  元军显然没法跟甲胄俱全的明军比,他们连皮甲都穿不全,战马更是毫无保护,基本上中箭就会人仰马翻。

  再看明军,身上都被扎得跟刺猬似的了,还能继续张弓射箭。

  而且他们不仅防御不行,就连攻击也不如明军。明军的射速明显要比他们快上不少,基本上元军射两箭,明军就能射出三箭去……跟庆州的情况几乎一样。

  所以这不是什么个别情况,而是反映了这个年代元军和明军普遍的战力差距。

  马背上的民族,平均骑射水平确实比农耕民族要高,但只是手熟尔。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过,汉人只要有马、训练得当、再不欠饷,无论什么游牧民族都照揍不误。

  有人说,朱老板夺取天下,是沾了元朝腐败,元军衰弱的光,不能作为汉人骑兵强于蒙古骑兵的例证。

  那就再举一个蒙古骑兵鼎盛时的例子,蒙哥死后,忽必烈自前线回师,与同母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靠的就是汉人骑兵。

  他们或是不由自主的向明军靠近,想在近距离对明军进行杀伤。或是悄悄后退,脱离明军的射程……

  战马比人抗揍,中一两箭短时间内,基本上问题不大,但被这种四扣马箭射上一箭,就会疼痛难耐,把骑士从马背上甩到地下去。

  事实上在宋以前,汉人骑兵一直是远强于游牧骑兵的存在,不然匈奴、突厥是怎么消失的?

  ~~

  大明的骑兵在朱老板严格的训练,强有力的保障下,早已经全面超越了蒙古骑兵的水平。不说组织、纪律、战术这些汉人的强项,就连個人骑射都是如此。

  所以虽然兵力两倍于明军,但先顶不住的,反而是蒙古兵。

  而且箭头为扁平圆锥形,一旦命中,创口极深且大,对战马伤害极大。

  没了马的骑兵狗都不如,就算没摔死,也算不得战斗力了。

  看着越来越多的同袍中箭落马,而自己给明军的杀伤却十分有限,焦躁的情绪开始在元军阵中蔓延。

  甚至两军用的箭矢都有很大差别。元军用的是普通的铁制箭头,甚至因为缺铁,普遍只配有两三支铁箭头,其余的箭头都是骨制的。这种杀人没问题,但破甲就无能为力了,对战马也缺少杀伤力。

  明军用的是特制的四扣马箭。此箭箭杆末端扣弦处为交叉成十字的两个月牙形,便于骑兵快速射击。

  阿札失里看到手下部队开始乱套,索性直接下令逼近明军射击,以求利用优势兵力,造成更大的杀伤。

  他手下的蒙古骑兵才万把人,而阿里不哥是蒙古贵族正经推举的大汗,拥有整个漠北的全部蒙古骑兵和部落支持,却被忽必烈的汉军世侯部队打的大败,本人都被活捉。

  这样至少不会有人敢偷偷的后撤了。

  明军当然不会让他们得逞。看到元军前进,明军左右两路前锋部队,便一边射击,一边朝着左右两翼移动,将中路留给了身后的中军。

  中军将士早就在前阵数十丈外严阵以待了。

  元军在号角声中,冒着越来越密集的箭雨,继续向前逼近,明军中军将士,也如前军一般,一边向两翼移动,一边朝着元军抛射,直到撤出了主战场。

  这下轮到后卫部队迎敌了……

  开战至今,阿札失里眼睁睁看着一两千部下死在明军的箭下,他两只眼睛都红了,咬牙切齿道:“看谁还能给你们压阵!”

  结果明军的后卫部队依然边打边撤,从两翼撤出战场。而他们身后,又赫然出现了严阵以待的大队明军,以弓箭为他们压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7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0/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