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732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平安便带着部下在后面砍瓜切菜,疯狂的收割着人头。

  元军被这群疯子吓破了胆,纷纷丢下兵刃,举手投降。

  平安命俘虏下马,步行到山林里等着,把去路让开,以便他继续率军追击。

  这种地形太适合他施展个人武力了,平安一马当先,率众如附骨之疽般,紧追在高八斯身后。之前让洪伯颜从手边溜走,他就十分遗憾,这回绝对不能让这个蒙古王公跑掉了!

  谁知对方却忽然停了下来,然后高举双手,投降了……

  “我艹,怎么不打了?”平安收住枪,血珠子顺着枪尖滴滴落在道边。

  高八斯无奈的看着全身浴血,宛若杀神的平保儿,连他这个蒙古人都觉得这人实在太过于好战了。

  “将军神威,在下自知不敌,当然要投降了。”他说着亮明身份道:“我是大元定王高八斯帖木儿,现在决定归顺大明。”

  说到最后,傲气重现。

  “……”平安却对他的身份无动于衷,兀自冷声问道:“那你是投降还是归顺?”

  这里头区别可大了。前者算战功,后者不算……

  “有什么区别吗?”高八斯问道。

  “你要是归顺的话我还是把你杀了吧。”平安认真道:“还是斩获更实在。”

  听得他身后的明军都暗暗摇头,心说我们都督这都饥渴到什么程度了?

  “……”高八斯更是头大如斗,心说这人脑袋多少有点问题。这种人他更不敢惹了,万一犯起浑来,噗嗤一枪,自己只能跟阎王爷说理去了。

  “算投降,不,就是投降!”见平安眼中凶光闪烁,高八斯赶紧高高举起双手。“要是将军还不满意,我愿意再替将军招降大元奉王洪伯颜帖木儿。”

  “哦?他在什么地方?”平安终于退去杀意。

  “就是之前被将军撵的那個……”高八斯答道。

  “就他?”平安登时不屑道:“你们北元现在王爷也忒多了,老子随便一撵就是两个。”

  “地盘小了,官制没变,难免如此。”高八斯讪讪道。

  “行吧,你派人去叫他来投降,我就饶你一命。”平安虽然不屑,但一战俘虏两王,听上去还是蛮带感的。

  高八斯便吩咐副将,去山里找那洪伯颜,顺便收拢残部,带他们一起来归降。

  “奉王要是不答应怎么办?”副将为难道。

  “你就告诉他,我们已经暴露,八成回不去庆云山了。”高八斯顿一下道:“就算回去,最后也难逃投降这条路,既然如此,还不如趁个早呢……”

  “哎。”副将应声而去。

  ~~

  平安便押着高八斯和他的部下,浩浩荡荡返回了车阵所在。

  已经包扎完毕的泰康迎上来,看到平安居然俘虏了高八斯全军,惊得合不拢嘴:“都督是怎么做到的?简直神了。”

  “就是……”平安一攥拳,激昂道:“穷追猛打,必有收获!”

  “那也只有都督能做到。”泰康摸了摸自己受伤的右肩,苦笑道:“我们这么干,就是个非死即伤。”

  “哈哈,哪里哪里。”平安高兴的合不拢嘴,今天这一仗打完,他终于有了笑模样,问道:“怎么样,损失如何?”

  “折了两百多弟兄,大都是我的骑兵,在被包围的时候死掉的。”泰康黯然道:“幸亏都督及时赶到,不然损失还会更大。”

  “遭遇战,难免。”平安叹口气,又问道:“粮车呢?”

  他闻到空气中到处都是烧焦的粮食味。

  “运粮车损失不大,只被烧毁了一百来辆。不过,咱们可以多报点损失,抚恤一下死伤的弟兄。”泰康压低声音道:“多报个两百车,没人会追究的。”

  “不吃点耗米就难受是吧?”平安瞪他一眼:“郭桓案还没结案呢,你不要命了?!”

  “不不不,主要是以前都是这么干的,都督不愿意,不干了就是。”泰康赶忙摇头道。

  “我不管以前怎么样,反正我在的时候不许这么干!”平安沉声下令,顿一下又看向那高八斯帖木儿道:“至于抚恤的钱,让他出。”

  “哎哎,我出我出。”高八斯赶忙点头应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

第1290章

  待车队重新套好大车,斥候便来报说那高八斯副将带着大队人马过来了。

  “我艹,这么快?不会有猫腻吧?”平安伸手抽出自己的铁枪,就要下令重新结阵。

  “没必要,没必要。”高八斯看他是纯粹没过够瘾,赶忙摆手劝阻道:“我这就让他们不要靠近!”

  说完对亲兵吩咐两句,亲兵便掏出号角,呜呜吹起来,对面的元军果然停了下来。

  只有那副将领着个身穿铜甲的蒙古王公,朝这边过来。平安定睛一看,正是被自己追着满山跑的那个。

  “在下洪伯颜帖木儿,慑于将军神威,特来向将军投降!”那蒙古王公一看到平安,赶紧大声喊道。

  一听就是那副将教他说的,让平安一点毛病挑不出来。

  平安只好怏怏将铁枪插回枪套。

  ~~

  于是辎重部队押送着一万六千名俘虏,还有两名蒙古王爷继续上路。三天后到了大宁。

  大宁这边早就得到消息,晋王朱棡亲自带着大军接应,看到平安的战果,眼珠子都红了。

  “保儿哥厉害啊,太厉害了!”跟平安拥抱之后,他无比羡慕道:“他们在前线蹲了几个月,加起来都不如你在后方,运趟粮草的战果大。”

  “运气,纯属运气。”平安忙谦虚笑道:“天上掉馅饼,让我赶上这一波了。”

  “哈哈,可不只是运气,换了别人可吞不下这么大个馅饼儿。”朱棡笑着赞叹道:“你这回真是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啊。说实话,我真是羡慕你。”

  “王爷说笑了,恁的枪法可不输于我。”平安笑道:“只是没有展示的机会,才不为人知罢了。”

  “哎,他们恨不得把本王金屋藏娇。”朱棡摸一摸自己胯下的虎头湛金枪,萧索道:“怎么可能给我这個机会呢?”

  “倒也是。”平安点点头:“王爷千金之躯,万一有点闪失,谁能吃罪得起?”

  “那我来战场干啥?”朱棡郁闷道:“当监工盖房子吗?还不如在太原花天酒地呢。我跟你说,我们山西的娘们那真是一个字,绝!”说到后面,他又神采飞扬起来,彷佛之前那个郁郁不得志的王爷是别人一般。

  “……”平安咂咂嘴,不知怎么安慰他。

  ~~

  平安在大青山俘虏两个蒙古王爷的捷报,很快传到了庆州城。

  朱桢和傅友德看了,却五味杂陈。那两个帖木儿本来应该在庆云山待着的,怎么忽然跑到后方去了?这包围了半天,围了个寂寞啊?

  “要不是正好赶上平安带队,这次运粮队肯定全军覆没!”朱桢自北伐以来,头一回发了脾气。“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还要靠狗屎运过关,不觉得丢人吗?!”

  “王爷别太生气。”傅友德安慰他道:“根据两个蒙古王爷的供述,他们三月初就到了大青山。那时候咱们光顾着通辽那边了,还没来得及扎紧篱笆呢。”

  “那他们也在大青山猫了三个月了,整整三个月,我们都没发现,这说明什么?”朱桢黑着脸道:“我们的防线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严密!”

  “是。”傅友德忙点头道:“一来那一片辽东都司的防区,二来我们也确实疏忽了,无论如何都不该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必须要好好整改。”

  “不光要整改。”朱桢沉声道:“我们也要改一改打法了!不能再干耗下去了!”

  “是,那两个蒙古王公说,他们是接到纳哈出的命令才动的手。这说明纳哈出还是不服啊,这是想给我们点颜色瞧瞧。”傅友德道。

  “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给他点颜色瞧瞧!不,得给他开个染坊才行!”朱桢一拍桌子。

  “遵命!”傅友德先高声领命,然后又有些迟疑道:“只是王爷,我们当初的计划,可是围点打援,这打一下会不会真把纳哈出吓的投降了?”

  “唔……”朱桢摸着下巴寻思起来。

  他们之所以一直对纳哈出围而不打,除了进攻损失太大,想要招降他以外,还有个更深层的目的,是想看看能不能把北元王廷给引过来。

  道理很简单,纳哈出和北元成掎角之势,互为应援,一旦纳哈出完蛋了,北元政权势单力孤,将彻底回不到漠南了。

  这对用‘反攻中原,恢复大元’理想凝聚人心的北元小朝廷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理想再缥缈,但只要有实现的可能,哪怕为了自己的承诺成本,人们也会坚持下去。

  一旦理想破灭,人心就彻底散了,队伍还怎么带?所以徐达判断,只要围困住纳哈出,就一定能引来北元小朝廷。所以才制定了这个围而不攻,招降为主的方略。

  “打一下不要紧。”朱桢思来想去,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北元小朝廷自身难保,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出现的。只有把刀架在纳哈出脖子上,他们才有可能现身。所以打他一下,对我们的计划非但无害,反而有利。”

  顿一下,他看着傅友德道:“至于会不会把纳哈出吓的投降,只要北元小朝廷能给他希望,他就不会投降,大不了就往北逃嘛,去漠北找他们皇上。纳哈出要是投降,就说明他已经对北元小朝廷失望了,我们等到天荒地老也等不来的。”

  “哎,王爷说的在理。”傅友德被说服了,缓缓颔首道:“那就再打他一下,让他知道知道厉害!”

  “打,狠狠地打!”朱桢重重点头。

  ~~

  两位前线总指挥下定决心后,作战命令便很快下达给了庆州主将蓝玉。

  蓝玉闻命大喜过望。这几个月整天带着手下,在庆云山外转悠来转悠去,却不能寸进,可把他憋坏了。

  当天晚上,他便迫不及待率领五千选锋连夜出城,直奔庆云山麓!

  天亮时,五千明军已经穿行在山中孔道之中了。说是孔道都十分勉强,其实这只是一道狭窄的河谷,仅容一人一马单向而行。

  两侧崖陡壑深,异常险峻,若是有敌兵提前埋伏于此,蓝玉这五千选锋,全都得交代在这。

  幸好沿途密林遮盖,十分的隐蔽。更绝的是,那条河流在快出山时便成了地下河,所以并没有入口在山外,非得翻越两座高山,才能找到它。

  元军根本没想到明军能找到这条隐蔽的通道,自然也就没有设防。

  ()

第1291章

  其实这条隐蔽的通道,就是纳哈出手下的全国公观童,数次秘密离开庆云山的路线。

  明军能知道这条路线,自然也是拜观童所赐。

  但观童不是主动透露给明军的,而是明军在他身上用了点追踪手段。凡走过必留下痕迹,观童还带了那么多人马,他们留下的痕迹,在追踪高手眼中,就像黑夜的灯光一样明显。

  其实以这个年代的蒙古人强烈而特殊的体味,都不用什么追踪高手,一条训练有素的猎犬便足矣。他们因为天天啖食腥膻,又常年不洗澡,身上的味道之重,就连其他的草原民族都受不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7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2/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