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多虑了,这里是后方,咱们来来回回这么多趟了,一個元军的影子都没见过。”泰康笑着对平安道。
谁知话音未落,平安却瞳孔猛缩,下令全军停止前进,然后翻身下马,拿个听子伏地倾听,少顷猛地站起身来,厉声道:“不好,有埋伏,全军结阵!”
“啊?不会吧……”泰康吃惊道。
“不会个屁!”平安一指两边山坡的半空:“你看那烟尘都起来了!”
“啊?还真是……”泰康也看到两侧山岭背面有黄色的尘土飞扬,那是大队骑兵走过的迹象!
~~
尖锐的警哨声中,明军士兵赶紧解开靷绳,分开骡马和粮车。把马匹集中到最中央,再用粮车在外围围成内外两圈车阵。以守护阵中的粮草、马匹和车夫。
中原王朝用车阵对抗游牧骑兵是有传统的,从卫青的武刚车,到桓道济的锁连车,及至大明时期,车阵已经发展为完整的战术体系。
是辎重部队对抗骑兵的不二法门。但不管是哪朝的车阵,都有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行军状态,到摆好阵势,少说得半个时辰。
而绝大多数时候,两军都是遭遇战。
极少有双方约好了时间地点,各自摆好了阵势,然后游牧骑兵那边冲锋,中原王朝这边靠着坚固的车阵防守,这种准备充分的场面。
骑兵永远是机动灵活,出其不意的,根本不会给你充分准备的机会。
这次也是一样。当元军的骑兵出现在两侧山坡上时,大明的车阵才组了一半,乱七八糟的根本形不成战斗力呢。
这种时候,就要靠骑兵主动出击,来牵制元军骑兵,为车营列阵争取时间了!
这是大明车阵跟宋朝车阵最大的不同。宋军的车阵以弓弩为主,并不倚重骑兵,结果导致看似火力强大,但每次还没摆好阵型,就被打个稀碎。
这也是强国军队和弱国军队最大的不同。
不管什么情况下,强国的军队都不会放弃主动进攻。哪怕是再混乱的局面,也要用进攻稳住阵脚!
平安便和泰康分别率领两千骑兵,从左右两路迎上了山坡上冲下来的元军。
平安在北坡上,对上了洪伯颜帖木儿率领的一万骑兵。
双方一通迎面互射后,元军仗着兵多,又是俯攻,便直接冲上前来,主动进行白刃战。要以肉搏快速消灭这两千明军……
明军将士夷然无惧,纷纷举起马槊,跟着他们的主将,以锋矢之阵狠狠撞上了铺天盖地而来的元军!
一时间,金铁交加声、惨叫声,喊杀声震动山谷,惊得飞鸟四起!
然而让洪伯颜万万没想到的是,双方一通肉搏,被杀穿的居然是自己的中军。明明他的兵力是明军的几倍,却依然被快刀割豆腐一般,从中间剖成两半。
原因无他,那个他口中‘平平无奇’的平安,可是足以媲美巅峰期双刀王的存在!
十六年后,平安一次又一次的杀穿了靖难军的中军,冲到燕王朱棣面前。要不是想法过多,好几次都能把朱棣斩于马下……这可是朱棣亲口所说。
现在的平安刚刚三十岁,身体机能正值巅峰,单论冲锋陷阵的能力,比十六年后还要恐怖。
仰攻不利又如何,兵力不足又怎样,就像当年的张文远,当进攻锐利到一定程度,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
只见平安手中铁枪快如闪电,所有当面之敌,通通一枪刺倒。元军手中的弯刀,根本无法抵挡他的神枪,就连那些平素以勇武自诩的将领,也不是他的一合之敌。
所有元军冲到他面前,然后就惨叫落马,后头的元军还没反应过来,又被他冲到面前,一枪刺倒!
这谁能遭得住?元军大骇,纷纷退向两旁,竟无人敢挡他去路……
洪伯颜眼看着自己身前的部队都闪开了,那个白马银枪的明军将领,朝着自己就冲了上来!
()
第1288章
洪伯颜帖木儿还没反应过来,平安已经杀出一条血路,冲到他面前!
“大王快走!”亲兵猛拉洪伯颜的马缰,他这才回过神来,拨马就逃。
他身边的亲兵则策马上前想要抵挡一阵,被平安一枪一个,全都刺下马去……不过好歹让洪伯颜逃出了平安的魔掌。
洪伯颜逃出一段,回头一看,只见那白马银枪的明军将领又冲过来了,吓的他亡魂皆冒,马鞭猛抽马腹,在山坡上疯狂逃窜,再也不敢停留。
平安在后头紧追不舍,无奈总有不知死活的元军阻拦,元军虽然都不是他的一合之敌,却也影响了他的速度。结果追来追去,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他虽然没抓住洪伯颜,但这番如入无人之境的横冲直撞,早就把元军的阵型冲的乱七八糟了。
明军骑兵紧跟在他身后,反复冲杀,居然把数倍的元军打的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要不是南坡战场上,泰康和他麾下骑兵陷入元军重围,形势岌岌可危,平安都能带着两千骑兵,把这一万元军骑兵彻底击溃。
平安率众前往南坡支援时,洪伯颜已经被赶出了北坡,躲进山林里了。
看到那个白马银枪的杀神远去,他这才惊魂稍定,从林子里出来,声音仍止不住的发颤道:“此乃何人?怎如天神下凡,这般的凶猛无匹?”
“他应该就是那个姓平的……”亲兵低声道。
“艹……”洪伯颜想到自己对他‘平平无奇’的猜测,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摇摇头,把恐惧和羞臊甩到脑后,沉声道:“趁着他去北坡了,赶紧重新集结,进攻明军车队!”
~~
按照二王预先的计划,高八斯帖木儿的任务是对付明军骑兵,所以他这边的兵力要强不少。
泰康也没有平安那种万夫不当之勇,跟麾下的两千骑兵陷入了重围,几次率众冲杀都没办法突围。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弟兄死在元军刀下,急得他目眦欲裂,手中铁槊都快抡出残影了,想要杀出一条血路。但越是着急就越容易出现漏洞,他光顾着大开大合杀敌了,却冷不防被元军一箭射中了右肩。
噗的一声,利箭射穿了他的肩甲,深深扎进了他的肩头,泰康惨叫一声,险些握不住兵刃。
元军看到明军将领受伤中箭,登时如见了血的饿狼,从四面八方扑上来。明军将士见状,纷纷策马上前,想要营救指挥使,但元军实在太多,把他们牢牢的挡在外围,跟泰康隔开。
泰康单手握着铁槊,咬牙切齿的横扫,抵挡着四面八方劈来的弯刀。元军士兵怪叫着策马绕着他转弯,单臂伸直,平举着弯刀,在他身上划了一刀又一刀。
精良的山文甲替他挡住了大部分攻击。但战马可没有多少防护,终于在元军的攻击下哀鸣着倒地。泰康也随着战马一起坠地,不禁暗叹一声我命休矣。
谁知就在此时,包围他的元军却纷纷惨叫坠马,其余元军也顾不上他了,赶紧拨马逃窜,躲避那突如其来的凶猛攻击。
泰康定睛一看,只见那位白马银枪,浓眉大眼,杀穿元军防线的猛将,正是自家上司平安。平安看他一眼,便继续拨马与元军战在一处。
他的亲兵赶紧上前,把他扶上马,然后护在他的左右,跟在平安身后突围。
这时候,身后传来一阵密集的锣声,那是明军车阵布置完毕,骑兵可以撤回的信号。
平安便又率领部下杀出了重围……
把在远处观战的高八斯鼻子都气歪了,要不是这個锐不可当的明军将领,他就能吃掉那两千明国骑兵了。
但现在不是懊恼的时候,高八斯强迫自己保持清醒。提醒自己今天也没打算跟明军一决生死,只是想烧了他们的粮草而已。
按照原本的计划,他这边缠住明军骑兵,另外一边的洪伯颜率众烧粮车,结果洪伯颜被那个明军将领远远撵出了战场,军队也打散了黄。等他们重新集结起来回到山坡上,明军车阵已经布置完毕了。
高八斯见状,骂一声‘废物’,便命令自己的部下也一起冲向明军车阵,同时点着火把,准备发射火箭。
然而元军还没有进入火箭的射程,对面的明军先开火了。
一道道火舌喷出,惊天动地的轰鸣声响彻山谷,冲在前头的元军,像被镰刀割过的麦子一般,齐刷刷人仰马翻,惨叫落地。
待那浓浓的硝烟散去,高八斯才发现明军的大车上都安装了碗口铳。
这种火炮身管短、射程近,射速也不快。但胜在轻便,每具炮不过三十斤重,加上弹药也不到五十斤,后坐力也不像虎蹲炮那么大,装在马车上正合适。
“不要怕!明军装填火炮需要时间!”高八斯率先回过神来,朝着部下大喊道:“赶紧冲上去,不要再给他们开第二炮的机会!”
“嗬呼!”元军骑兵再次鼓起勇气,扑向明军车阵。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在远处放火箭的计划又泡汤了。
明军的火炮果然没了动静,但明军可不止有火炮,他们还有弓箭。
待元军近到五十步以内,明军将士纷纷弯弓搭箭,向元军射去,元军也同样开弓射箭,予以还击。双方便进入互射阶段!
这么近距离的射击,自然需要瞄准了打,而要瞄准的话,在颠簸的马背上,比脚踏实地瞄准,不仅困难的多,还慢上很多。
而且明军还有车阵掩护,只露了小半截身子……所以这轮对射下来,元军明显吃了大亏,纷纷中箭落马。
元军连人都射不过来,哪还有功夫射火箭?再说火箭的效率也不高,在有明军看守的情况下,想要点燃他们的粮车,是很困难的。
结果最后元军只能仗着人多一拥而上,想要直接用火把点火。
战斗便进入了肉搏阶段。
双方便隔着车阵激烈的厮杀起来。
这种时候明军的长枪自然大占便宜,元军的弯刀就显得太短了。好在他们的任务只是掩护放火,等后面的人用火把,将粮车点着了就可以撤了。
()
第1289章
“明军怎么连车夫也这么勇?”高八斯帖木儿看的直皱眉,明军的车夫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依靠车阵的掩护,打的他手下元军毫无脾气。
“不知道啊,怎么看都像是正规军!”一旁的副将也摸不着头脑道:“明军不都是用民夫赶车的吗?”
“我怎么知道。”高八斯没好气的骂一声,他本来想捡个软柿子捏,没想到一口啃在硬骨头上,直接把牙给崩掉了。
这时,明军的火炮再次发射,这次双方距离更近,明军几乎是贴着元军的脸开炮!一轮轰鸣过后,冲在前头的元军悉数连人带马倒伏于地。
紧接着,明军的骑兵再次发起冲锋。洪伯颜部的元军已经被平安吓破了胆子,一看到那白马银枪的明军将领又冲上来了,便丢下火把调头就跑,根本顾不上什么烧粮车了。
高八斯刚点着了几辆明军的粮车,平安赶跑了洪伯颜部,又带着部队杀过来了。
刚才高八斯还在骂洪伯颜废物,现在才发现,自己的部下也不比对手强多少。
在明军骑兵和步兵的夹攻之下,他的部队也很快败下阵来,前头的士兵纷纷拨转马头,想要逃离明军的绞杀,后头的士兵勒住马缰,不敢靠近已经杀红了眼的明军。
“撤吧。”高八斯叹了口气,下令道。
“大王,我们还有很多人呢。”副将忙道。
“没用了,我们从上到下的心理准备都不足,已经被明军打懵了。”高八斯又叹了一声道:“洪伯颜已经跑了,我们还在这里干什么?”
“唉,好吧。”副将只好吹响了收兵的号角,元军骑兵如蒙大赦,第一时间便拨转马头,撤出战场。
按说那明军的任务是押运辎重,骑兵最多象征性的追一追就罢了。
而且兵法有云:‘逢林莫入’,所以高八斯估计,明军最多追到山林边也就拉倒了。
谁知那白马银枪的明军将领,居然一直把元军撵进山林深处,还跟在后头穷追不舍!
这下可要了元军的命了,山林深处的道路狭窄崎岖,无法跑马,大量军队被堵在路上难以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