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找不到水源了,原来我们离开游魂南道,误入戈壁深处了。」观童恍然道。
「现在怎么办?」蓝玉皱眉问道:「返回游魂南道的话要多久?」
「不好说,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偏转方向的。」刘祥道:「最保险的方法是回到上一处水源地。」
「上次取水是四天前了。」王弼沉声道:「人马撑不了那么久。」
「他妈的!」蓝玉狠狠啐一口。没想到他们这些百战老兵,居然也能发生迷路,这种致命的错误。
但主将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些突如其来的难题。他很快冷静下来,
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原地休整待命。
「问你个问题,我们所在的这片戈壁,跟游魂南道是一体的吗?」蓝玉问观童。
「是,我们管哈达陶勒盖尔南边这片荒漠叫浑善达克戈壁。」观童答道。
「既然是一体的,难道只有游魂南道有水吗?」蓝玉沉声道:「怎么可能那么巧,所有的水源位置正好连成一条直线?」
「游魂南道也不是直线。是先人们找到了水源,然后依着水源地,连出了一条通过荒漠的路线。」观童道。
「不管怎么说,这么大的戈壁滩,不可能光游魂南道一带有水,别处肯定也有水源!」蓝玉指着远处飞快略过地平线的一群黄羊道:「不然它们早都渴死了!」
「将军言之有理。」刘祥点头赞同道:「这戈壁滩上虽然土地贫瘠,不见水源,但还有随处可见的植被,说明至少地下一定是有水的。」
「嗯。」观童这时也赞同道:「游魂南道是当年成吉思汗,率兵南下时探出来的道路,之后世世代代便守着这条路,也没必要再探别处了。所以找一找是有可能找到的。」
「既然铁木真能找到水,那本将军也一样能找到!」蓝玉豪气勃发道:「传我命令,把所有斥候都派出去,以营地为中心,在方圆百里之内寻找水源!」
「是!」东川侯胡海沉声应道。
「我们也同去!」观童自告奋勇道:「我们虽然也没来过这片戈壁,但好歹有丰富的找水经验。」
「嗯。」蓝玉点点头道:「一起去吧,通力合作,尽快解大军燃眉之急!」
「遵命!」两人沉声应下,赶忙各自召集人手去了。
大军便
在原地驻扎等待。
蓝玉之所以不让大军原路返回,一是这样太浪费时间。二是对军队损害太大,将士们节省到极点,也只剩下一天的水量了。而返程要走四天,途中一定会出现严重缺水。
通常来讲,人可以三天不喝水。但在沙漠里,一天不喝水就要死人的。一旦出现大量人马渴死的情况,将会极大打击全军的士气。没了士气还打个屁仗。
三是静止不动的时候,人马消耗最低,可以把宝贵的淡水匀给找水的斥候。
为了能支撑至找到水源的一刻,留在原地的将士们也是拼了。他们不舍得喝最后一点水,而是喝马尿以及自己的尿液,来维持生命。
他们还杀掉一部分驮马,来减少用水量,但蓝玉严禁生喝马血。
一是马血解渴效果并不好,二是在这种酷热烦躁,甚至绝望的环境中,生喝鲜血这个行为,弄不好就会引起军士们发狂,万一营啸就哦豁了。
当然这么珍贵的物资也不能浪费,将士们把马血加热凝固做成血豆腐,将马肉切成细条烟熏以便长期保存。就连马皮也做成了浑脱水袋,虽然不知道还能不能用得上,但梦想总还是要有的……
除了节流之外,开源也很重要。
蓝玉听取了刘祥的建议,命人在军营附近那些植被覆盖的地面往下挖坑,植被下的土壤是湿润的,运气好的话,挖着挖着就能有水渗出来。
就算挖不出水来的也不要紧,只要将帐篷罩在潮湿的坑上,然后再将油布铺在帐篷下,这样就可以利用昼夜温差取水了。第二天早晨能接大半碗水呢。
虽然这两种方法都是杯水车薪,但对士气的提振却是极大的。将士们一齐上阵,到处挖坑,积少成多,竟能勉强维持住生存了。
当然还得继续喝自己的尿液和马尿……
「王爷,别喝了。」张玉等人实在不忍心,看着自家王爷跟他们喝一样的东西。
「我们这么多人还是供得上你喝水的,用不着非跟我们一样。」
「我说了多少遍了,我这次是用普通士兵的身份出来的。」朱棣却很执拗,猛灌一口自己刚制造的饮料,脸皱成一朵黑菊花。
「我发现这玩意儿不能趁热喝……」朱棣打个激灵道:「再说我不喝,你们也不喝,光让军士们喝?他们能没意见吗?」
「王爷说得是。」朱棣一上升到军心的高度,张玉等人还能说什么?
而且确实让朱棣说着了,他们就是不想喝这玩意儿了。可王爷非要喝下去,他们有什么办法,只能陪着一起干了这杯马尿了。
第1315章
其实最郁闷的是平安,他非要带着手下的弟兄们来凑热闹,现在这种吃苦的时候,当然不能往后缩了,不然非得让人骂死不可。
所以他非但也得喝,而且还得当众喝,让大家伙都看到,自己跟他们同甘共苦才行。只是心中难免哀鸣,前年在齐王手下吃了人中黄,现在又跟着蓝玉喝了人下泉,人生也算是完整了。
可没想到他刚刚当众一饮而尽,就听远处响起欢呼声:「找到水了!」
「呕……」平安差点当场吐出来。
正如蓝玉所料,游魂南道之外也有水源。明军斥候地毯式搜索了两天,就在距离军营六十里处寻到了一处地下泉。
说起来这还是观童的功劳。他第一天搜索无果后,见天色黑沉,只好在戈壁上宿营,等天亮再继续寻找。
谁知半夜万籁俱寂时,他竟在睡梦中听到了微弱的流水声。
起先他以为自己在做梦,但醒来之后再用斥候的箭囊听枕一听,这下水声居然更清楚了!
观童等人欣喜若狂,连夜用听枕寻声探查,天亮时找到了水流最大的地方。然后立马开掘,不到半天时间,就挖出了汩汩的水流!
观童捧起一掬水,也不顾里面的泥土便尝了一口,然后在众人的注目中欣喜的宣布:「是淡水!」
两族斥候欣喜若狂的欢呼声中,水流奔涌而出,旋即就溢满了土坑,如小溪般流淌开来……
等大军闻报赶来时,斥候们已经再接再厉挖出了四个泉眼,并将水流引入一处洼地,汇聚成一个小湖。
人马痛饮湖水彻底解渴,连日来的疲惫和不安也一扫而空,蓝玉便趁机高声道:「此朝廷之福天之助也,可见此番出征,上应天意,必可成功!」
「天助我也,必可成功!」将士们欢呼雀跃,士气彻底恢复到顶点。
趁着各卫将士轮番饮水取水的功夫,蓝玉又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跟上次那种焦虑紧张的气氛截然不同,这回所有人都斗志昂扬,再没有任何困难能难得住他们!
「将军,让将士们装满水之后,我们就可以立即启程返回游魂南道了。」东川侯胡海高声道:「浪费了这么多天,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不,正因如此,我们不能走回头路了!」蓝玉却断然摇头,然后一招手,刘祥便将一张地图摆在众将面前。
「这几天我跟刘魁首一直在合计,认定我们只要向东北方向继续行军,一样能抵达捕鱼儿海!」蓝玉说着指了指那个巨大的湖泊道:「无非就是我们原先抵达湖东,现在可能是要到湖西岸了。」
「而元廷是在不断移动的,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东岸西岸还是北岸,」蓝玉沉声道:「所以只要到了就行,至于到哪里没什么区别。」
「而且这样还有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出其不意!」蓝玉接着提高声调道:「北元朝廷也好,那个吴王朵儿只也罢,在他们的认知中,从漠南只有一条游魂南道能过来。所以必然会广派探马赤军,监视这条道路的动静。」
「是,我们这么大的规模,要是从原先的路线走,很难不被提前发现。」王弼点头赞同道:「以北元朝廷的尿性,一旦发现我们来了,必定第一时间就拔营逃跑。」
「那是,北元皇帝和他那些王公大臣,跑的肯定比兔子还快。」赵庸苦笑道:「一旦惊动他们,再想抓住他们就太难了。而且我们大军奔波于草原,一直追不上他们的话,很容易师老兵疲,陷入到他们的反击中,那样就太痛苦了。」
「所以我们就从这里斜插过去!」蓝玉用手指重重一点,地图上那条指向捕鱼儿海的红线道:「只有这样才能躲开他们的探马,出其不意杀到北元王廷面
前!」
「好是好,可要是路上再缺水怎么办?咱们不会每次都这么好运。」怀远侯曹兴问道。
「那就快点走,日夜兼程!」蓝玉断然道:「在水用光之前抵达捕鱼儿海湖畔!」
「这段路再远也远不过五百里,四天时间赶到没问题吧?」说着他目光凌厉的看向众将。
「没有!」众将忙齐声道。
「有问题也得给我咬牙克服!」蓝玉蛮横道:「不睡觉不休息,也必须赶到!听明白了吧?」
「明白!」众将再次应声。
「去吧,把能装水的家伙都装上水,明日天亮就出发。」蓝玉看看渐黑的天色,骂一声道:「这贼老天,黑的越来越早了。」
张玉也在刚才开会的将领中,不过他人微言轻,只有听着的份儿。
散会后,他并没有马上返回自己的驻地,而是找到了晋王殿下。
「哟,张兄弟,稀客啊。」看到张虎把张玉带过来,老三笑着打了声招呼。
「卑职拜见王爷。」张玉先给老三行个礼,然后低声道:「卑职有要事禀报。」
「放心,这都是自己人。」朱棡笑道:「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
他就没有朱棣、平安那种觉悟,他是监军,没必要跟将士们同甘共苦。
所以一直喝的都是水,而且嫌水质太差,还泡茶喝。
「我家王爷也来了。」张玉便道。
「噗……」老三一口茶水喷在张玉身上:「你胡说什么,他插上翅膀飞来的吗?」
「不是飞来的,就是跟着咱们骑着马走来的。」张玉不由自主压低声音道:「现就在我军中,化名洪基,扮作卑职的亲兵……」
「……」朱棡原本目光闪烁,一瞬间想出了折腾老四的法子,但听到老四的化名后,目光却一下子柔软下来。
「洪基,好怀念的名字啊……」老三喃喃重复一遍老四的化名,问道:「他知道你来找我吗?」
「知道。」张玉点点头:「卑职觉着大战将至,不能再隐瞒下去,所以想要将此事告知蓝将军,但王爷不让我告诉他,说非要说的话,就告诉晋王殿下。」
「你不告诉他就对了。」老三淡淡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是,卑职告退。」张玉应一声退下,心中充满错愕,他万没想到晋王殿下的反应会如此……正常。
第1316章
装满水之后,明军再次上路,这次他们带的水,可比之前多多了。
吃一堑长一智,明军之前杀了那批驮马,又赶制了一批浑脱水袋。
所谓浑脱就是将整张皮完整剥下来的意思。浑脱的猪马牛羊皮都可以用来做水袋,自然牛马皮做的浑脱水袋能盛更多的水,可以贮水三四石,只不过驮马背不了那么重,所以只能装个半满。
但哪怕只装一石水,也足有两百斤了,每个将士每天配给两斤水,足够十个将士喝十天了。只可惜还有马匹这个无底洞,最多也就够四天的量。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蓝玉要求四天时间务必赶到捕鱼儿海边。
将士们日夜兼程,吃喝都在马背上……当然行军的时候不能在马背上打瞌睡,那样太危险了。他们便趁着马匹吃草的功夫,赶紧下马补一觉。
就这样高强度连续行军三日,他们走出了满地砂砾的戈壁,重新进入了黄绿相间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