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1216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不愧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女子,胸襟胆魄,非常人可比。

  “乖~”

  杨沅展颜一笑,想到她方才满面孺慕,说曾把他当父亲一般。

  便也拿她当小时候一样,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头发,柔声道:“放心吧,你的命,我救过两回。

  往后,我还会像从前一般,保护你的。

  只要我活着,你便无恙,永远如是!”

  杨沅这番话,自是有感而发。

  这句话他不再称赵宁儿为公主殿下,也是大有深意的。

  他要通过平稳的过渡,顺其自然地改变这江山的姓氏,前朝的皇室,他也会善待的。

  只要他活着,便一定会庇佑赵家,毕竟赵家人也不是个个都面目可憎。

  可这话听在赵宁儿眼中,却又不免产生了岐义。

  人家还当小杨将军他心中只有天下,人家在他眼中一文不值。

  原来他是既要、又要,终是不肯放过人家。

  心里是这么想的,偏偏没了半分羞恼,慌张中竟满是甜蜜的喜悦。

  大概是因为她最担心的事,已经从杨沅口中得到了承诺。

  所以,此时赵宁儿的反应,反而最是纯粹。

  “那……大王说的话,宁儿可是记在心里了。”

  赵宁儿向杨沅甜甜一笑,突然又满面红晕。

  “咳!那宁儿,这便去回禀太皇太后。”

  ……

  吴氏确实把后果想的很严重。

  她以为,赵宋皇室,马上就要迎来灭顶之灾了。

  这也怪不得她。

  她从十四岁陪伴在赵构身边,经历的那重重事变,哪一次不是后果极为严重?

  一旦对方得逞,所要面临的,可不就是这般结局?

  她是可以去向杨沅求情,搭上她的老脸和璩哥儿的情面,为赵宋皇室求得一线生机。

  但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中,她不会天真的以为,能够得到多少宽赦。

  既然如此,她何必连最后的一点尊严,都替祖宗丢光了?

  不得不说,老赵家多生怂蛋子孙,但是老赵家的媳妇,倒是多有节烈英勇之辈。

  比如宋钦宗赵恒的皇后朱氏,在金国兵临城下时,亲自带人给城头守军运送物资,一同守城。

  城破被俘,投河自尽,年仅二十六岁,刚勇节烈,愧煞徽钦二帝。

  赵构一个从身到心,都被金人吓痿了的货色,偏偏他的皇后吴氏,也是个一生要强的女人。

  赵宁儿满心欢喜回到皇太后的寝宫。

  此时皇太后谢氏已经苏醒,正坐在殿上默默垂泪。

  而太皇太后吴氏,沉着脸色一言不发。

  她已心萌死志了,现在只是等着杨沅亲自来或者派人来,告知要给他们的结局,选择一个体面些的死法而已。

  赵宁儿欢欢喜喜进殿来,立即把她与杨沅“交涉”的结果,告诉了吴氏和谢氏。

  谢氏一听大喜,这和她预料的结局,实在是不知好了多少倍。

  “我儿巾帼不让须眉,真好,真好……”

  谢氏紧紧拉住赵宁儿的手,欢喜的语无伦次。

  吴氏也没想到杨沅竟有这样的安排。

  只不过,她不能确定,杨沅这么做,是想以更稳妥的方式,渐渐完成权力的完整过渡,还是……

  真的想做霍光?

  霍光的妻子做出毒死大汉皇后的事后,霍光就知道,霍家该亡了。

  但以当时的他来说,是有能力做出篡国夺天下的事来的,可他没有做。

  那杨沅呢?

  但是不管杨沅到底是怎么打算的,目前的结局,都已大大超出她的心理预期了。

  眼下,于赵家人而言,这已是最好的结局。

  想到这里,吴氏点了点头:“燕王所言,本宫……都准了!”

第893章 天下易

  这一天,临安城里抓了很多人。

  抓人的不是三法司,而是军队。

  率领这些士兵的将领,包括吴挺、辛弃疾、杨泽、贾瑞、邓浔、李君成,安皓天、赵金柱、刘商秋……

  除了刘商秋、莫龙和罗克敌还有吴挺,全部都是山东系的人马。

  其中刘商秋只负责一个人的案子,那就是户部侍郎黄旭。

  黄旭成了罪恶之源,虽然一些官员也有其他罪名,但是在这一事件中,把所有人串联起来的,就只有一个案子:复辟案!

  诸多官员上下串联,意图废了当今皇帝陛下,拥逊帝赵愭复位。

  赵愭困于高墙之内,什么都不知道,就拥有了一大票“忠心耿耿的复辟大臣”。

  但是,由于签署逮捕旨令的是太皇太后、当今皇帝和右相杨沅,所以抓捕程序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政事堂被团团包围着,莫龙率兵围在外面。

  陈康伯站在政事堂自己的签押房门口,看了眼外边衣甲鲜明、持枪而立的禁军士兵,喟然长叹道:“诸公,我大宋……未来会怎样?”

  众宰执无一人能回答。

  晋王府被围住了。

  晋王府被围住的第一时间,府中下人便把消息飞快地报了进去。

  当赵璩知道率兵包围晋王府的是李君成,辛弃疾从北边带回来的一员猛将时,他就意识到了什么。

  李君成下马,向墙头上的赵璩下拜,声称是受杨丞相之命,保护晋王府安全。

  赵璩踩着梯子,登上墙头看了看,便吩咐府中人:“稍安勿躁,静候消息。”

  直到当天傍晚,才来了一个人。

  来人是宫里的一个宦官,面无表情地向他宣布了太皇太后和皇帝、右相,破获了涉及诸多官员的一桩复辟大案。

  赵璩当然不信,赵愭那小子才称帝多久,根本还没建立起自己的根基,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老臣,为了帮他复辟,不惜抛却头颅?

  不过,在宫里人传旨之后,李君成就带人撤了。

  晋王府的人试探了一下,确实可以自由出入,无人阻止、无人盘问。

  也就是这时,赵璩才想起,那个带兵来的李君成,对他说的是奉丞相之命。

  丞相和宰相,一字之差,意义却大有不同。

  虽然还不知道朝廷上具体发生了什么,但赵璩这时却已隐隐猜到了结果。

  他这才明白,杨沅为何没有亲自来见他。

  此情此景,两人只能相顾无言吧?

  三天后,局势终于彻底明朗。

  涉及复辟案的一众官员俱都判了绞刑,这其中囊括了一些宰执和六部中一些尚书和侍郎。

  皇帝下旨,由二大王赵恺监国共治,并拜杨沅为丞相。

  杨沅不仅是独相了,而是丞相。

  独相也可以是有好几个宰相的位置,但都空缺着,只有一个宰相在任上。

  而现在,杨沅是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丞相。

  如陈维清、马重远、乔贞这几位宰执,全部做了实缺的尚书。

  中间不设参知政事,也不再设立第二位宰相。

  权力的最高架构,就是皇帝,庆王和丞相。

  其下便是六部,直接对丞相负责。

  接着,丞相杨沅便上书天子,为判了绞刑的众复辟官乞命。

  天子又下了一道赦书,将陈康伯、张浚、赵密、陈俊卿还有一些尚书、侍郎由绞刑改为罢黜为民。

  唯有首恶黄侍郎,皇帝坚决不肯宽赦,依旧判处绞刑。

  那些被罢黜为民的,虽然在地方上依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

  但是和告老还乡,那待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在地方上不可能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

  至此,赵构朝时的老臣,尤其是北宋时候考中进士的老臣,已经从朝堂上一扫而空。

  由上而下的整个官僚体系的大洗牌,还将持续下去。

  恐怕没有个一年半载,不会彻底安定下来。

  而朝廷中枢的官僚队伍,则多样化、年轻化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12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6/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