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1217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尤其是武臣的地位,肉眼可见地提高了。

  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却几乎没有流血,便完成了新与旧的蜕变重生。

  对于诸多前朝老臣,皆以宽赦其罪,罢黜为民的方式,遣回各自祖籍荣养了。

  这也凸显了杨沅对于朝政的掌控能力和强大的自信心。

  他根本不担心这些老臣散落于地方之后,会对他造成什么威胁。

  临安之变,天下震惊。

  坊间黎庶,议论纷纷。

  但是得益于杨沅在民间有着极好的声誉,再加上有太皇太后吴氏和皇帝赵惇给他做背书,尤其是二大王赵恺进入权力中心……

  如此种种,使得杨沅在民间威望更隆,几乎没有什么人把他视为乱臣贼子。

  只有士林中、官场上,有一群文官哀鸣不已。

  但是,哪怕是与杨沅并不曾打过交道,以前也没什么来往的地方驻军将领们,对于这种变化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这就确保了杨沅日日可以安枕,根本不用担心他们能掀起什么风流来。

  而士林大宗师“木易”先生,近来于吴山学宫的讲学,也较之前频繁了起来。

  钱家星若姑娘,时时还是会换上男装,跑去听讲。

  只是与她从前听所不同的是,她看着端坐台上,戴着帷幔的木易先生,常常托腮痴笑,眸意甜甜。

  杨沅打算,在明年八月十八观潮会上,再让木易先生和当朝丞相合二为一。

  江上风大,不小心吹落了木易先生的帷幔。

  于是木易大宗师就是当朝丞相的“真相”,便被满朝文武、皇亲国戚、乃至临安万千百姓亲眼得见……

  很合理吧?

  大批的官员或下台、或上台,有功之臣加官进爵,自不待言。

  随后,杨沅便以丞相的身份,颁布了一纸榜文。

  “本王受命,拜为丞相,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

  施政不外清吏治、循律例、依法令、筑驿道、修水利、治屯田、兴学校、倡文教、促工商。

  如今四方不靖,各屯官、守将、缙绅、乡宦,当各负其责……”

  这就相当于一张安民告示了,意味着大动荡已经结束,余波虽然仍在荡漾,但已不会涉及太多层面。

  人心倒是迅速安定了下来。

  毕竟国家还是那个国家,皇帝还是那个皇帝,中枢官员们的变动,对于偌大的国家来说,所产生的动荡也就有限。

  但,刚刚被拜为丞相,大权独揽的杨沅,却并没有什么意气风发、春风得意。

  因为,巨大的挑战,已经降临。

  先是一个大好消息,那就是凉山州之乱,真的是传檄而定了。

  这自然是对杨沅威望的极大提升。

  但是,坏消息随后便接踵而来。

  先是,有陇右大都护之誉的刘锜老将军,死了。

  刘老将军不是在与西夏叛军交战中死去的。

  事实上,叛军占领了河套平原之后,并没有试图攻打河西走廊,似乎仍在观望着什么。

  刘老将军是病死的。

  刘锜汲取了吴璘将军病死于前线的教训,在病重时便匆匆做起了安排。

  一番调兵遣将,在河西走廊布下了重重防线。

  哪怕是他不在了,朝廷也没有及时派来新的统兵大将,河西驻军只管坚守不出,也不会轻易为人所趁。

  但是,消息传到朝廷,却无异于一个炸雷。

  之前西夏叛军如果说还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的话,那么刘锜之死,会不会让他们的胆子大起来,谁又能确定?

  就连杨沅都不敢确定,他们的野心,真的不会变大。

  时势的改变,就会造成人的改变,它会推着你往前走。

  就如杨沅,曾几何时,他何曾有过今日这样的野心和想法?

  所以,杨沅不能不防。

  朝廷一面追赠刘锜为吴王,赐太子太保,为他隆重料理后事,一面选派武将赴河西。

  杨沅一言而决,派淮东御前诸军都统制李显忠,赴河西接任刘锜老将军的职务。

  李显忠出身将门,原本就是西军军将。

  后来他又在金国和西夏分别任职过,把他调去河西,足以接过刘锜的重任。

  而淮东御前都统制的职务,他则交给了吴挺。

  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之前吴挺一直被约束在京城,哪怕是杨沅执掌大权后,让他担任了步军司的统帅,其实受的约束还是很高。

  杨沅虽然没有放他回西北,和他的堂弟吴拱各领一路大军,但是把淮东方面军司令的位置给了他,也算是真正的龙归大海了。

  随后,杨沅给坐镇四川的老丈人钱端礼下了一道密令,命令四川各地豪强,可以自行围剿域内山贼土匪。

  这是一步险棋,如果中央政权不稳,内乱频仍的时候,极易玩火自焚。

  但是只要中央政权强大,拥有绝对的掌控力,那就是一步妙棋。

  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最高的效率,迅速解决川峡四路的动荡。

  与此同时,杨沅也对自己的家人发出了一封封的家书。

  金泰熙、藤原姬香、尔咩伊萨、吴眉真、刀妃妃等之前安排出去的,全都开始召回临安。

  因为,杨沅现在对于临安拥有着绝对的掌控力,根本不用再担心生变。

  叙州深山里的研发基地,杨沅业已传令下去,迁往鄂州(武汉)。

  蓬州吴家的冶铁业,也开足了马力,恢复了生产。

  而鄂州的方面军司令李道,杨沅也给他去了一封信,请他赴临安一行。

  人家的宝贝女儿他都睡了好久了,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才行。

  咱杨丞相可是个讲究人儿。

  只是,这封信才刚送出去两天,杨沅便紧急追加了一封信,要求李道暂缓赴京。

  因为,完颜亮挥军南下了。

  完颜亮还是很有魄力的。

  他在获悉凉山州叛乱、川峡钱荒、西夏谋反之后,立即便明白,这于他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金国能否改变现在这种窘困的局面,在此一举了。

  于是,完颜亮毅然决定,北线全线进入防御态势。

  他则御驾亲征,亲自率兵,浩荡南来。

第894章 北风疾

  完颜亮以宰相张浩留守燕京。

  张浩是渤海族人,完颜亮的心腹大臣。

  完颜亮弑君自立、迁都燕京、清洗宗室,他都参与了。

  有他留守燕京,防范新金,完颜亮放心得下。

  而完颜亮自己,则亲自领兵南下了。

  其实以金国现在的状态,完颜亮留守燕京,派心腹大臣南征才更为稳妥。

  但是,完颜亮本是个好大喜功之人。

  如今于金国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认为此番倾金国全国之力南下,有极大可能突破长江防线,杀进江南腹地,一举消灭大宋。

  这样的丰功伟绩,当然该由他亲手来缔造。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这一宏图大愿,今日终于可以实现了。

  为此,完颜亮真是调动了举国之力。

  这是国战。

  十月二十二日,完颜亮驾临金国的南京府开封。

  完颜亮此来,带了李通和吏部尚书敬嗣晖两位文臣,武将方面则有徒单合喜、纥石烈志宁、完颜昂、苏保衡、萧玉、仆散忽土、耶律安礼等,战将如云。

  完颜亮驾临南京开封之日,山东路兵马大总管温古孙额都和南京路兵马大总管杨棠等也纷纷赶来,拜谒天子,听取南下计划安排。

  完颜亮踌躇满志。

  或许是因为杨沅一系列的骚操作,让金国这些年来饱受打击、气焰全无。

  所以完颜亮发展的没有历史上那么疯,对臣下的杀戮也没有历史上那般重。

  但,他的自负和野心,却是一点也没有变。

  “众臣工,依据我金宋两国如今之政局,结合宋国沿线防御部署,乃至山川地理之势,朕拟定战略决策如下。”

  众文武立即肃立在沙盘之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12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7/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