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768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文官里面,可能也就参知政事汤思退依旧精神奕奕,毕竟他现在还不到四十岁。

  都说杨沅平步青云,速度奇快,可这汤思退也是个有大气运的。

  他是绍兴十五年中的进士,不到十年就官至礼部侍郎、继而升端明殿学士了。

  秦、万两奸相垮台,牵累了一大批官员,致仕的致仕,流放的流放,腾出了很多空缺,他又顺理成章地被提拔为执政。

  杨沅去年刚中的进士,如果每个职位上盘桓两三年,不断往上升,十年内都未必能达到汤思退的高度。

  吴书、朱倬、张方旬这三位法司大佬年纪都不小了,其中朱倬都是个七十岁的老人家。

  皇帝御驾前行,后方的兵马还没走完,他就两脚发酸,不得已唤过自己的贴身小厮,叫他跪趴在身后,借他的后背当椅子,这才勉强支撑着。

  待晋王下令各自归衙,朱倬忙不迭让自己小厮搀扶着,将远远随行的车轿唤到近前。

  朱倬爬上车子,脱了官靴袜子,把酸痛欲裂的双脚直接放在清凉的地板上,刚刚舒坦地吁了口气,就有人到了车外,轻轻叩了叩轿厢。

  朱倬掀开轿帘儿,就见一个小内侍站在外面,欠身道:“大王请亚相到晋王府一叙。”

  “唉!”

  朱倬叹了口气,摆一摆手,把轿帘儿放下,有气无力地吩咐道:“去晋王府。”

  然后他便蜷起身子,侧卧在座位上,利用这回城的时间短暂休息一下。

  老东西真想乞骸骨啊,可是之前向官家递过两回辞呈,官家却一再极力挽留。

  如今他已是七十高龄的老人家了,却还是不能回家养老,实也无奈。

  ……

  “近来,官家施行了一系列清理弊政的措施,推行的过程尚还叫人满意。”

  晋王府里,赵璩请三法司大佬入座,奉上茶水后,连一句客套话都没,就切入了正题。

  他从小就没想过要当皇帝,虽然希望他当皇帝的人,远比支持他大哥赵瑗的多的多。

  所以,他虽聪明绝顶,却是懒得去研究帝王心术,也不需要摆出一副“圣心莫测”的模样来驭下。

  “欲行新政,莫不从整顿吏治开始,整顿吏治,莫不从清理贪腐入手。”

  赵璩看看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方大佬:“就如那张宓,此人道德败坏、目无法纪,诸般恶行,劣迹斑斑,早该被人发现才对。

  而此人原为秦桧门下走狗,依附秦氏,受其包庇,当今圣上登基以来,内政外交,诸般事务缠身,一直也没顾得上清理这些奸佞余孽。”

  赵璩端起茶来,却没有喝,而是加重了语气道:“现在看来,秦桧余孽,远没有清理干净,不知遗下了多少漏网之鱼!

  朝廷推行新政,有赖诸司衙门,诸司衙门若想顺利贯彻新政,少不得你们去清理蠹虫、揪出祸害。

  都察院需从清理秦桧余孽、查办贪腐着手,给朝廷来一场大清扫。都察院该查的查,不管他是多大的官。

  大理寺该判的判,尽依《皇宋刑统》,从重从快。刑部核刑要快,执刑也要快,官家回京之后,是要举行盛大阅兵之礼的。

  到时候,本王希望,朝堂之上,站着的都是衣冠,而无禽兽!”

  三法司大佬心里全都清楚,这位晋王殿下虽然做事不太着调,但他虽然恣意狂放,其实行事却有分寸。

  今天召集他们三个,说出这番话,绝不是晋王一时心血来潮,恐怕官家离京之前就已有所安排了。

  官家出巡,随侍大臣是谁来着?

  次相魏良臣,参知政事张浚,兵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沈虚中。

  这三位……

  此时再想想他们一贯的立场和行为,显然他们是官家要保的人,不想他们受牵连,所以才带走。

  那么留下的大臣中,又有哪些是官家让晋王磨刀霍霍,想要针对的人物呢?

  一时之间,他们想的还不是那么透彻,但心中已隐隐有了寒意。

  接下来,怕是不太平了。

  赵璩密授机宜一番,便叫人把三法司送出了王府。

  贪腐,当然是要抓的,但它不是朝廷亟需解决的主要矛盾。

  水至清则无鱼,眼睛里一点沙子都不揉的话,杨沅那小子也一样有小辫子可以抓。

  曾经依附秦桧的,也不尽是奸臣,也不尽是庸臣。

  当初只为自保,迫于形势,苟且于秦氏门下的,也不是一定就要清理出去。

  其中很多人,其实还是很能干的,留下来有大用。

  现在以清理秦桧余孽为借口,以查贪腐为理由,主要针对的就是保守派、绥靖派、投降派。

  这三个不同立场的派系,所要打击的力度也是不同的。

  投降派要坚决清除,绥靖派不能占据重要位置,保守派就得又拉又打。

  这里边,情况太复杂了。

  就比如那主战和主战,主和者有战略主和者、战术主和者、投机钻营主和者。

  主战派也有战略主战者、战术主战者,同样也有哗众取宠,以其为进阶捷阶的投机派。

  纯粹的同一派系者中,还有各自的小山头,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

  三法司只是一口斩乱麻的刀,斩哪个位置,斩断哪根线,这却需要掌握着这口刀的人,自己来把握了。

  鹅王只是一想,就觉得头大如斗。

  他忽然觉得,让大哥去西南躲一躲,由他来扮黑脸,简直就是自讨苦吃。

  ……

  汤思退送走皇帝之后,没有回衙门里去,而是以身体不适为由,直接回了自己的府邸。

  近来,汤思退正在闹情绪。

  他从中了进士开始,不足十年间,便如坐了火箭一般,青云直上,仕途顺利的简直如气运之子。

  这也让年不足四旬的他,养成了心高气傲、目无馀子的性格。

  可是前几天,在金殿之上,在讨论是否复《皇宋刑统》为祖制,辩论誓碑存在与否时,却被杨沅一个佥都御史当众呛声,这让汤思退有些下不来台。

  其实,赵构驾崩,新帝刚刚登基的时候,他还是非常谨慎的。

  因为他之前仕途一帆风顺,多有赖于秦桧的庇护和扶持。

  当初科举殿试时,汤思退考中的是博学鸿词科的第一名,这让“求贤若渴”的秦桧甚为欣赏,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秦桧也曾如是这般地招揽过状元张孝祥,但张孝祥没有接受,而汤思退的选择是:接受。

  也因此,他做为秦桧甚是器重的人开始被重点培养起来。

  秦桧佯装重病,以退为进,半年多不上朝的时间里,为了做戏做的更像,曾经把汤思退和他重点培养的另一位官员先后招至府上。

  秦桧对他二人各自馈赠以千两黄金,俨然有托付后事的意思。

  似乎,他真的要不久于人世了。

  当时,这两个官员做出了全然不同的选择。

  另一个官员选择了接受,他觉得,这是对秦相示之以忠。

  但,汤思退选择了拒绝。

  他声泪俱下地恳请秦桧收回成命,他说:若他接受这笔馈赠,无异于盼着秦相早死,所以万万不敢接受。

  这一次,他的选择又对了。

  秦桧垮台,受其牵连被贬谪的官员很多,但汤思退因为这件事而安然无恙,甚至还更进了一步。

  因为他拒受秦桧馈赠的举动,被解读为与秦桧划清界限。

  现在,他是执政中第一人,在他头上,只有沈该和魏良臣。

  这两个人年纪都很大了,所有人都清楚,或许就在三两年之内,他就能成为当朝宰相,甚至是首相。

  可能到那时候,他才刚满四十岁。

  年纪,也是一份重要的政治资产。

  所以,很多想要找一条粗大腿抱的官员,都纷纷投到了他的门下。

  他如今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和权势,已丝毫不亚于日暮西山的沈该和魏良臣。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杨沅区区一个佥都御史,竟然敢向他当众发起挑衅。

  杨沅只比他小十多岁,他当初依附的是权倾朝野的秦相,杨沅背后有无意政务却对皇帝有着极大影响力的晋王。

  他们两人的晋升速度和风格都有些相识。

  为此,汤思退对杨沅早已有了一丝敌意。

  只是两人的地位相差甚远,他作为当朝执政,堂堂的副相,实在没理由去主动针对一只小虾米。

  可现在小虾米主动向他发起了挑战。

  人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汤思退自忖气量也绝对不小,但是换个人忤逆他,他可以一笑置之,杨沅不行。

  因为别人忤逆他,那是蚂蚁撼树,他犯不上计较。

  可杨沅,真的让他感受到了威胁。

  他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今后的事情。

  杨沅,他现在就要开始盯住了,杨沅既然爱出风头,喜欢为了迎合上意而做些哗众取宠的事,总有出纰漏的时候。

  他会好好地盯着,只等杨沅犯错,才会出手。

  对这种人,不出手则已,出手就得是致命一击,将他彻底打翻在地,叫他永不翻身,才能永除后患。

  不然,焉知他拜相之后杨沅会不会紧跟着爬上来,成为他一生之敌?

  既然道不同,就得消弭祸患于未然。

  而另一件事,则叫他更困扰,一直委决不下。

  他现在又要面临一个重大选择了。

  高宗在世时,乃至新帝登基后,他都是坚定地站在主和立场上的。

  这和秦桧无关,他因为投靠和立场受到了秦桧的重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7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8/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