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846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小姑娘忽然就烦躁起来。

  自从下了船,乘了车,哪怕是走的官道,颠簸的也厉害了,屁股都坐酸了。

  “姑娘,咱们明天这时辰就能抵达临安城了。”

  小姑娘听了,脸上不耐的神情便换成了雀跃的欢喜。

  明天就到临安了,真好。

  她可以见到贝儿老师了,还可以见到虽然有时候很讨厌,但是离别久了又挺想念的小青棠,还有虚情假意地说要照顾她的杨二叔。

  李凤娘浑然忘了,父亲这次让她回临安,主要目的却是为了和晋王府保持关系。

  李凤娘的父亲李道是一个将军,而且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当初在岳飞麾下,那也是一军主将,官位还在肥天禄之上。

  但是和大部分军伍中的将领不同,李道有着精明商人般的灵敏嗅觉,也有着精明商人般的圆滑手段,更是有着精明商人般的投资眼光。

  所以,岳家军将领不肯归顺秦桧的,大多遭受了清算,他却能提前跳出漩涡,毫发无伤。

  甚至,他还保全了他的副手肥天禄。

  也是他,一眼就相中了杨沅的潜力,所以死乞白赖地想把女儿和他送作堆,奈何女儿太小,人家没看上呀。

  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谁能想到,女儿竟然住进了晋王府,受到了晋王妃的调教。

  这关系,不走动就会生疏了,必须得保持下去。

  就不说万一能和晋王的儿子扯上姻缘吧,只要晋王妃把她像女儿一样看待,那李家不就抱上了一条大粗腿?

  所以,接了女儿回家过年,又在家中小住了几个月,李道就把女儿送回临安来了。

  李凤娘也愿意回来,她在临安时,说是把她交给杨沅叔父照看了,可杨沅完全放养,真是个“大好人”。

  除了在晋王府那段日子,如同噩梦一般,临安值得她留恋、回忆的美好,还是更多的。

  所以,李凤娘对于父亲的安排一点都不抵触,拍拍屁股就跑了。

  眼下,临安将至,李凤娘的心忽然就激动起来。

  端坐车中扮小淑女,是在晋王府时学来的风韵。

  可是心里一高兴,她就装不下去了。

  “喂,停一下!”

  车厢中探出一颗螓首,李凤娘向着一员家将吩咐道:“下马,你到车里坐着,换我骑骑!”

第619章 一尺鲈鱼新钓

  肖鸿基被抓回都察院后,犹自愤愤不平。

  因为他对吏部李建武的关照非常隐晦,你从程序上是找不出他什么破绽的。

  至于说实际的物质方面的好处,肖鸿基还真没收过。

  肖鸿基“投资”李建武,要的是一种政治资源的交换,可不是为了从李建武这儿勒索多少钱财。

  所以肖鸿基除了刚刚得知自己被查时,因为心虚的震惊与慌乱,在想到自己没有露出任何明显把柄之后,便迅速稳定了心神。

  都察院拿不出任何真凭实据指证他有罪,就敢轻率地对他动手,那就别怪他趁机反击了。

  到时候,看都察院不顺眼的所有官员,都可以成为他的奥援。

  在这种声势之下,朱倬老匹夫也许会因为引咎辞职?

  那么我是不是就可以……

  只可惜,他的如意算盘,只打了一晚。

  次日,他被客气地带到了二堂。

  他毕竟是本衙的原二三把手地位的高官,还是要给他留些颜面的。

  但,朱倬亲口告诉他的话,却让肖鸿基当场崩溃了。

  他是没有收钱,可是他的侍妾收了。

  李建武非要给钱,倒不是想就此买断亏欠肖鸿基的人情。

  这个人情他愿意欠着,这种人脉本就是相互的拓展。

  可是,这笔钱不给,他不放心。

  毕竟是他有把柄在肖鸿基手上,如果不给钱,他就永远是被动的一方。

  所以,在肖鸿基坚辞不受的情况下,李建武就把主意打到了他的侍妾身上。

  肖鸿基的这个侍妾便瞒着他收下了李建武的馈赠,那是一幢绸缎铺子。

  肖鸿基听到这个消息,目瞪口呆半晌,苍白的脸色突然涨的通红,一口老血差点儿喷出来。

  按照《皇宋刑统》,直系亲属因为官员本人的权力而收受的贿赂,即便官员本人毫不知情,也一样有罪,只是比照直接受贿会减一等处罚。

  而且,他的侍妾收了李建武的好处,也就证明他之前对此案的处理,并不是秉公而断,而是实实在在的有意包庇。

  等肖鸿基从二堂出来,已经是面如土色。

  被卢承泽提去继续讯问的李建武,与被押解下去的肖鸿基在天井里碰了个正着。

  看到被司狱署的差官押解着,如丧考妣的肖鸿基,李建武不禁暗暗庆幸:“老肖果然出事了,幸亏我抢先一步,主动举告了他!”

  ……

  方老太爷带着方虎、方蛟,从临安县离开,便去了临安府。

  临安府这边,已经提前收到徐知县送来的消息了。

  这桩葫芦案发生的时候,现任临安府尹乔贞和通判汪紫瑞、李净尘都还不曾走马上任。

  那是前任府尹曹泳断的案子。

  已经被都察院抓走的刘以观,当时任司法参军事,也曾参与其中。

  但临安府现任的一正两副三位大官人,谁也不曾参与此事,又有谁愿意揽这一摊子麻烦呢?

  不要说沾不溜丢的乔老爷了,汪通判和李通判也一样不愿意。

  恰好原本负责司法口的刘以观已经进去了,而继任者还没委派。

  所以方老太爷一家三口的状子,连临安府的大门都没递进去,就被扔出来了。

  叶学士派来的人微微一笑,临安府的反应,早在他们的预判之中。

  原本租来的牛车还没退掉呢,直接把方老太爷搀上车,一行人便又奔了晋王府。

  方氏族亲三人,跪堵在晋王府大门口,扯开白布横幅,大声哭诉朝廷大臣奸人遗孀、谋人遗产。

  这等消息本就非常吸引眼球,更何况杨沅两个字比控诉横幅上其他的字大了一倍不止。

  顷刻间,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消息便轰传开去。

  直学士吕柱维、叶荃及其党羽等此事一传开,马上就把弹议奏章递了上去。

  这一次,他们不是递交给监国,而是递交给众参政。

  一章劾,杨沅宠妾的父母兄弟横尸杨府门前。

  一章劾,杨沅置“拈花小筑”以藏娇,私蓄胡姬蕃娃二十数人,大逞私欲,伤风败德。

  果然如杨沅所料,这幢宅子是当时的临安府尹曹泳,找户部尚书特事特办给办理的过户。

  为了避免扩大化,把户部推到杨沅一边,所以对于“拈花小筑”的来历,他们绝口不提。

  一章刻,杨沅被抓入临安狱期间,在牢中享受特权,完全不似一个坐监的嫌犯。

  而且,还有小轿载少女入监,与之同处一室时,四下便张挂了布幔,这一男一女在其中做何勾当,不言而喻。

  这就有点恶心人了,嘉国小公主什么身份,而且小小年纪。

  他们知道那是嘉国公主,却佯作不知其人身份,义愤填膺进行弹劾。

  他们料想皇室为了小公主的清誉着想,绝对不敢公开“入监听书”的少女身份。

  既便公开了也不打紧,谣言一旦传开,再想辟谣所花费的气力何止十倍。

  到那时候,他们的目的早就达成了。

  一章又劾,杨沅与地方大臣过从甚密,该地方大员为了谗附杨沅,竟将爱女送到杨沅身边。

  杨沅当时就是怕把李凤娘养在自己府上会招来闲话,才让她去“拈花小筑”住下,随贝儿学习骑射。

  但是人家就是想“鸡蛋里挑骨头”的时候,你又如何能够避免?

  现在他们已经把“拈花小筑”编排成杨沅金屋藏娇之地,住在那儿的李凤娘自然也不能幸免,被硬生生编排了进去。

  李凤娘正在兴冲冲返京的路上,什么都还不知道呢,已然躺枪了。

  一道道奏章送到了众参执的公署,作为参政之首,汤思退立即请来众参政商议此事。

  汤思退也知道,这些弹劾虽然看着有鼻子有眼的,不过想就此扳倒杨沅,让他去坐冷板凳,还是有些困难的。

  所以,他提出了一个各参政觉得可以接受的意见:外调。

  既然关于杨沅的非议如此之多,既然杨沅私通新金的疑虑不能消除,又不好寒了功臣之心,那么,不如把他调去地方任一方正印官,以息争议。

  比如……泉州。

  泉州知府三年任满,当地百姓上了万人书挽留,朝廷本来是想再许他干上一任的。

  这时为了妥善安置杨沅,汤思退就提议让杨沅去泉州做知府。

  不到三十岁的上州知府,的确罕见,但是加上他三元及第的状元光环,再加上他的赫赫功劳,而且他的京官已经做到了五品,似乎……

  主政一方,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了。

  众参政听了,都觉得这个处理方案充分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对杨沅来说,这也不亏,而是赚了。

  都察院如果配员满额的话,在杨沅上面还有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他是第五号人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8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6/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