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919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藤原姬香一听,更来劲了:“何况刘氏她可不是皇帝的嫂子,她是皇帝的小妈。”

  矢泽花音悄悄往旁边挪了挪,和这个有点“神头”的神主离远了些。

  藤原姬香思维发散,说的更来劲了:“鹿溪夫人是当今皇帝的义妹,而刘氏是当今皇帝的小妈,那刘氏跟了二郎以后,她是鹿溪夫人的……”

  后知后觉的椿屋小奈马上也离藤原姬香远了一些。

  只有藤原多子依旧站在姬香身畔。

  原来,就算是大宋的皇妃,那个男人也敢公然纳进房的么?

  多子轻轻舔了舔仿佛樱花所化的柔美的唇,目中露出了一缕精光。

  ……

  刘家嫁女,杨门纳妾,双方对外都很低调。

  但再低调,刘家也是大宋豪门,杨家更是炙手可热。

  这消息在大约半个月后,就在临安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悄然传开了。

  然后,皇城司在搜集临安风闻的时候,就把这件事记下来报给了皇帝。

  赵瑗看了大吃一惊,马上把赵璩召进了宫。

  “璩哥儿,这是你想出来的主意?”

  匆匆而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鹅王一呆:“啥?”

  赵瑗哭笑不得,道:“这……人都进了杨家的门儿了,确实比调戏了你的王妃可信。只是……,璩哥儿,你不觉得尴尬吗?”

  “哦!”

  赵璩恍然,原来是为了这事儿啊。

  能不尴尬吗?

  就是因为觉得尴尬,所以捱了这么久,他也没跟大哥说啊。

  说什么呢?

  怎么说呢?

  说“大哥,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一个?”

  好消息是,现在杨沅有了一个绝对可信的“罪名”,可以把他派去川峡,而不会引起西军三帅臣的抵触了。

  坏消息是……

  我张不开嘴啊哥。

  赵瑗见他不语,误会了,以为真是他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主意,杨沅也是受逼不过这才违心地背了锅。

  赵瑗不禁顿足道:“你呀你,你让大哥说你什么好。你要是嫌调戏你的宠妾丢人,你跟大哥说呀。大不了,哥让他去调戏我的妃嫔。”

  “啊?”

  “啊什么啊,仁宗皇帝做过的雅事,朕也可以啊。”

  宋仁宗时候,有个大臣叫宋祁,一日饮宴回府,路遇皇家车队,便避让到路旁。

  他是翰林学士,常在御前行走,那车中皇妃认得他,便掀帘向他打了声招呼,唤了一声“小宋”。

  唤他小宋倒不是因为他年纪有多小,而是因为他哥也在朝里作官,故而他这个弟弟就被称为“小宋学士”了。

  宋祁抬头,就见车中美人向他粲然一笑,美不可言。

  宋祁心旌摇荡,久久难忘,遂写了首词纪念这次邂逅。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新词一出,立刻在京师传唱开去,后来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

  仁宗得知经过,就打趣宋祁:“蓬山并不远呀。”于是就把那个妃子赏赐给了他,一时传为佳话。

  赵璩听了赵瑗的话不禁苦笑,如果就此将错就错,原也无妨,这个错他就背了也没甚么。

  不过,赵璩不想瞒他大哥,他也相信大哥只是觉得尴尬,心中并不恼恨杨沅无礼。

  于是,赵璩就对赵瑗说了实话:“大哥,此事与我不相干。我本来就是按照与大哥的计议去做的,人我都安排好了,结果……,人家确实是两情相悦,便迎了过门,不是我的安排。”

  “这样吗?”这回换作赵瑗发呆了。

  赵璩安慰道:“刘妃已经遣散出宫,与我皇家再无干系。任凭嫁娶的旨意中,原也没说官宦不许啊。大哥,咱们糊涂糊涂,也就过去了。”

  赵瑗苦笑。

  赵璩道:“其实,咱们原来的主意也不是特别经得起推敲,可这回不一样了,人可是真的进了杨家,他还给睡了。

  谁也不会相信,这是官家为了消除西军三帅臣的戒心,就把前皇妃送给他了吧?所以……”

  “行了行了,你快别说了。”

  赵瑗嫌弃的不得了,牙疼似的咧了咧嘴:“事已至此,朕就算不想糊涂,又能如何?”

  ……

  整个四川地区,现在划为六个部分,就如同把“四川”两个字叠起来,上四下川的形状。

  上边的这个“四”,把利州路分割成了利州西路、利州中路和利州东路。

  下边的这个“川”,川西是成都府路(原益州路),中间是潼川府路(原梓州路),东面是夔州路。

  川西的成都府路,现任的经略安抚使是乔贞。

  年底的时候朝廷有消息传出来,左谏议大夫杨沅屡上奏疏针砭时弊,往往切中要害,官家甚喜之。

  今年杨沅的考课评价又是上上等,官家遂提擢杨沅为右谏议大夫,紫袍金鱼,甚是威风。

  隆兴三年年初,现任潼川路经略安抚使告老还乡,官家又对杨沅委以重任,以其继任潼川路经略安抚使。

  现在的潼川路和原本的潼川路下辖州府已经不尽相同了。

  由于川北利州路上的三帅臣,实际上控制着原陕南的一部分州府,所以在这一年的陆续调整当中,利州南部的一些府县,划给了成都府路、潼川路和夔州路。

  相应的,成都府路、潼川路和夔州路南部一部分后世当属于云南等地区的府县,则提前划分了出去。

  因此,现在的潼川府路的北界,已经纳入了阆中、广元,以剑门为界。

  剑门一开,川北就在脚下。

  不过,潼川北有西军三帅臣,西有成都府路,东有夔州路,潼川路被夹在中间,最难出政绩。

  皇帝分明是把杨沅当宰执培养的,没道理这么快外放,而且去这样一处不易创造政绩的地方才对。

  朝廷上对此颇有议论,不解陛下用意。

  然后,便有一个小道消息传了出来:

  据说官家刚刚提擢杨沅为右谏议大夫,就听说杨沅把前皇妃刘氏收房为妾,官家气到吐血。

  不过,这既然只是小道消息,虽有人私下讨论,却也没有人敢把它搬上台面来讲。

  但是,不久之后传出的准确任命,似乎印证了官家对杨沅的不满。

  官家不仅任命杨沅为潼川路经略安抚使,他的右谏议大夫之职也没撤销。

  皇帝让他以右谏议大夫、潼川路经略安抚使的身份赴任,这样一来,杨沅可就不只是潼川路安抚使了。

  宋国这时候已经取消了“走马承受”一职,可杨沅以右谏议大夫的身份充任潼川路安抚使,这也就意味着,他对川峡诸路军政大员,负有监督、参劾之权。

  这还是培养宰执吗?

  谁会让一个想重点培养的心腹,以平级的身份去监督诸多权柄和实力比他还要大的同僚啊。

  如果他只是谏议大夫,又或者重启“走马承受”这一职务让杨沅就任,那倒也没有什么。

  我就是监军,我就是密探,我就是专门负责给你们找碴的,那就找呗。

  可问题是,杨沅还负责着川中地区的军政和民政。

  他想在任上干出点政绩来,是离不开与川西、川北、川东五方大佬合作的。

  现在朝廷就差敲锣打鼓地告诉川北,川西、川东五巨头,川中的杨沅随时可以打你们的小报告,快去踩他、排挤他吧。

  他在川中还能干出什么政绩来啊,只怕没两年就得拉下一屁股饥荒,灰溜溜走人吧?

  杨沅功勋卓著,遣散的妃嫔任凭娶嫁又是大宋的制度,皇帝又是锐意进取之君,不能无由惩诫,这是人为制造困难,给他上难度了。

  他在任上起不到谏议大夫的作用,那是失职。

  如果他起到谏议大夫的作用了,就会得罪把他围在中间的一众封疆大吏,作为川中节度他将寸步难行,毫无政绩,还是失职。

  到时候,官家自可拿捏于他。

  不知多少人家教育子嗣时,原本都是把杨沅当作“别人家的优秀孩子”来举例的。

  现在他却成了一个反面教材。

  自古红颜多祸水,英雄难过美人关。

  你看那杨沅,原本大好的前程,宰相的宝座已经在向他招手,却因为一个女子,错失了锦绣未来。

  吾儿,你切莫学他!

第674章 西行记

  隆兴三年三月三,杨沅启程,赴潼川路上任。

  此番前去潼川,绝非短期内会再有调动的。

  一方封疆大吏,朝廷绝不会频繁调动。

  尽管如此,杨沅也没有把家眷带上。

  主要是因为川峡地区的情况复杂,此去要想在当地扎下根来,要做很多事,家眷暂时顾不上。

  而且,他在临安有很多产业,这些都要安顿好。

  好在这些产业平时就是交给家眷们打理的,只消把她们留下,就能处理的有条不紊。

  这些产业,以前对于杨沅来说,只是增长了他的个人财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9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9/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