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吉温行一礼走了。

  李邺一直坐在一旁,默默关注祖父李林甫的部署,学习他的权谋斗争,冷静、睿智、绵密、滴水不漏,用宇文嗣武恶行来树靶,用宫妃有染来攻坚,最后用临汾庄园私藏武器来彻底摧毁对方,三支箭环环相扣,狠辣无比,宇文靖莫说当宰相,能保住性命就已经是万幸了。

  “临汾庄园之事,祖父准备交给谁去揭发?”李邺忍不住问道。

  李林甫还在沉思之中,听了孙子的疑问,李林甫笑道:“那个就得我亲自出手了,等圣上召见我,我再寻找机会提一提!”

  李林甫又问道:“我记得你前两天给我说,射杀孙济良的刺客在你手上?”

  李邺点点头,“他的武艺很高,也懂医术,孙儿想招揽他。”

  “招揽他没有问题,但他一定知道谁是杨铦的幕后策划军师?”

  李邺连忙道:“我之前问过他了,是一个叫做汪鉴的文士,好像就是长安人。”

  李林甫负手走了几步,对李邺缓缓道:“伱要尽快找到这个人,我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必须逼他替我做一件事。”

  祖父要做什么事,李邺心如明镜。

第187章 精准狙击

  也是中午时分,同样在光宅坊的山水大酒楼三楼雅室内,杨铦也在请宇文靖饮酒。

  宇文靖官任兵部尚书,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并非如此。

  兵部尚书名义上是兵部主官,但它又是一个很尴尬的职务,一般的兵部日常事务由侍郎负责,重大军国政务相国才是主导,轮不到尚书。

  如果需要向上申请批复的奏折,并不是递给尚书,而是由兵部侍郎交给尚书左右丞,至于兵部内的人事变动,那是吏部的职权,尚书也没有权力过问。

  总之,兵部尚书上不着天,下不挨地,很尴尬悬在空中,完全是一个摆设职务,当然不光兵部尚书,六部尚书都一样。

  但尚书也有优势,那就是等级高,正三品高官,和相国、大将军等同阶,一般提拔相国,往往就会首先考虑尚书,说到底,六部尚书就是相国的候选人。

  宇文靖主动给杨铦斟满一杯酒,关切问道:“刚才杨侍郎所说,提拔一个军方出身的高官为相国,这个消息属实吗?”

  杨铦端起酒杯笑眯眯道:“当然属实,这是虢国夫人传出来的消息,怎么可能有误,增加三个副相,实行政事堂制度,宇文尚书难得就没有想过军方代表会是谁吗?”

  杨铦知道杨家将有一人要入政事堂为副相,他当然以为是自己,杨国忠被贬为益州长史,还不到一年,怎么也轮不到杨国忠。

  这两天杨铦兴奋之极,做梦都想着自己当相国之事,他今天也是按照虢国夫人的要求,和宇文靖谈一谈,给宇文靖一点暗示。

  “难道圣上的第三人选是考虑我吗?”宇文靖激动得倒酒的手都颤抖起来。

  “圣上还没有宣布,具体是谁,大家都不知道,不过条件摆在这里,要出身军队,同时也要有足够的文官资历,能胜任相国,宇文尚书考虑一下吧!朝中有多少高官符合这个条件?另外,胡人不考虑。”

  宇文靖脑海里迅速搜索,关陇贵族中符合条件的就只有自己,其他都是军职,没有文官资历,地方上倒有几个资历深厚的,比如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洛阳留守张齐丘、河东节度使韩休琳,但他们入相都还差了一点朝廷高官的资历。

  宇文靖忽然明白了,这个相位完全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难道是天子给自己的奖赏?

  杨铦压低声音笑眯眯道:“夫人说,只要你竭心尽力帮助杨家扳倒李林甫,右相归杨家,左相归你!”

  宇文靖腿一软,坐不住了,他忽然有一种跪在地上赌咒发誓的冲动。

  下午时分,张均失魂落魄来到驸马府,找到了他的兄弟张洎,张洎娶了宁亲公主为妻,官任太常卿。

  内堂上,张洎听完兄长的诉说,顿时埋怨他道:“杨慎矜差点因为谶书而死,教训摆在这里,你不吸取,反而把谶书藏在外宅书房,还乱写什么心得,这不是取祸之道吗?”

  张均满心委屈道:“我养韩氏已经七年了,从未有人知道,我怎么会想到李林甫忽然间就查到了。”

  张洎恨兄长的大意,痛心疾首道:“怎么可能不知道,我就知道!这种事情知情者一般都会睁只眼闭只眼,没有人找伱麻烦罢了,关键是你参与杨家栽赃李林甫的孙子,所以他就对你出手了,这是用脚都想得到的事情,你还不当回事。”

  张均心中懊悔万分,半晌道:“事到如今,我也没有办法了,所以才来找你帮忙。”

  张洎着实很无奈,涉及谶书从来都是大罪,而且株连极广,一旦兄长因谶书被问罪,自己也会被牵连,而且父亲的身后之名也会被毁。

  张洎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你能确实是李林甫得到了谶书?”

  张均摇摇头,“我不能确定,但他既然提到了永达坊,我想也只能是他了。”

  “万一不是他呢?”

  张均也不知该怎么说才好,就在这时,管家在堂下道:“启禀驸马爷,府外来了一人,说奉李相国之令,给驸马爷送几件礼物。”

  张洎和张均对望一眼,张洎连忙问道:“东西在哪里?”

  “东西抬进府了,是口大木箱,那人已经走了。”

  “把木箱抬过来!”

  不多时,两名家丁抬来一口箱子,张洎快步走出内堂,亲自打开箱子,兄弟二人都同时愣住了,箱子里正是白玉三宝,白玉屏风,白玉麒麟和白玉镇尺。

  上面还有一张素笺,张洎拾起,上面写了一行字,“君先人之物,吾偶然得之,特此奉还!”落款正是李林甫。

  张洎和张均面面相觑,张均不解道:“李林甫是什么意思?”

  张洎半晌苦笑道:“这是先礼后兵,给我们一个人情,如果我们不领情,谶书案就事发。”

  “莫非他是想用谶书来控制我们?”

  “我也看不透,或许他只是不允许你向杨家靠拢吧!至少他现在不会用谶书发难。”

  张均点点头,“既然看不透他的意图,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张洎沉思片刻又道:“但有一件事,你要去做,让张岩向李邺道歉,这件事很重要,必须要做。”

  宇文靖的官房也在兵部,位于兵部最里面的一间小院内,平时也没有什么事,就是喝喝茶,看看《邸报》,天子已经五六年没有开早朝了,也没有什么朝议内容要准备。

  说起来宇文靖也快六十岁,再过几年,他就该申请仕,回家养老了。

  不过今天中午和杨铦的一番谈话,使宇文靖兴奋万分,他心中快要消泯的雄心壮志又再一次被激发起来。

  宇文靖回到官房,刚走到院门口,只听院子里两名从事官在闲聊。

  “这下子宇文尚书要倒大霉,罢官免职都是轻的,搞不好爵位都要被剥夺!”

  “可不是,太恶劣了,光灭门案就有三起,养了一个恶魔啊!”

  宇文靖听得汗毛倒竖,快步走进院子,怒斥道:“你们在说什么?”

  声如雷鸣,两名随从吓得手足无措,连忙站起身低下头去。

  宇文靖一把揪住两人,恶狠狠道:“我刚才听得清清楚楚,我要倒什么大霉,快给我说!”

  一名从事战战兢兢道:“我们听到一个说法,御史台上书弹劾尚书,纵孙行凶,恶贯满盈,大家都在谈论这件事,朝廷都传遍了。”

  宇文靖瞪大了眼睛,御史台弹劾自己?

  他顿时急道:“我纵什么孙?”

  “好像是您的孙子宇文嗣武,他做了很多不良之事,我们都听说了。”

  宇文靖顿时张大了嘴,他忽然明白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林甫出手了。

  下午时分,御史台传出一个轰动朝廷的消息,御史台弹劾兵部尚书宇文靖纵孙行凶,戕害无辜百姓。

  这个弹劾来得太及时,天子李隆基刚刚草拟了三个副相国人选,但还没有公布,他准备明天上午和现在的两个相国商讨一下,然后正式发布。

  没想到三个候选人之一的宇文靖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被御史台弹劾了。

  李隆基又不露声色将草案名单放回了抽屉,静观其变。

第188章 雷霆之怒

  天子李隆基有两个处理朝务的御书房,一个位于紫微殿后面,这里叫做外御书房,还有一个位于内宫的麟德殿,这个则叫做内御书房。

  从天宝三年后,李隆基便渐渐沉溺于文娱享乐,春秋之季和杨贵妃厮混在梨园中,沉迷于音乐和戏曲,冬天搬去兴庆宫赏雪,夏天则去曲江池避暑。

  不过偶然他也会出现在麟德殿,听高力士给他汇报一些重要的军国政务。

  但无论如何,李隆基还有几件大事是不会放松,一个是对太子的监视,一个是军权的掌控,还有一个便是重要人事权。

  尤其是人事权,三品以上高官由皇帝任命,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则由相国任命,五品以下则由吏部任命。

  所以李林甫任命韦见素为吏部侍郎,李隆基虽然很生气,但也没有办法,吏部侍郎是四品朝官,属于宰相的任命职权。

  直到唐代宗李豫登基后,他把所有的职官都提一级,侍郎就变成了三品官,他用这种办法扩张了君权。

  当然李隆基也有他的办法,你不按照朕的意思去做,那朕就换相。

  所以中唐的兴衰就和李隆基的性格有关,年轻时心胸较宽,容忍度较高,就会出现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这样的名相,但李隆基到晚年后,猜忌心愈重,心胸也就越来越狭窄。

  尤其大唐开国至今,大部分皇帝的上位都始于宫廷政变,这个时候李隆基越来越憎恨敢于抗拒他的相国,他开始使用能顺他心意,确保他皇位的宰相,李林甫由此取代张九龄上位。

  开元二十五年诛杀太子李瑛,天宝五年韦坚案、天宝六年杜有邻案,李林甫奉旨发动了三次大案,牢牢稳固住了天子李隆基的皇位。

  李林甫的宰相位子之所以能做近二十年,很大程度上就是他迎合李隆基的心意来处理朝政,任命高官。

  所以李林甫从不直接任命官员,都是先写建议,把建议递进禁中,等天子批复建议后,他再任命。

  而李隆基大部分时间都沉迷于风花雪月,所以对各种建议的批复权,就落在了高力士手上,这也是高力士权势滔天的原因,天宝以后,基本上就是由他代行天子之权。

  而李林甫也有他的精明之处,虽然只是建议,但他会做好功课,比如韦见素出任吏部侍郎,他便把方方面面都写全了,让李隆基无可辩驳,只能任命韦见素为吏部侍郎,提前卡住了杨国忠的位子。

  这可以说是李林甫极少一次对抗天子的意图,他也是被逼到墙角了,杨国忠任吏部侍郎,杨铦任户部侍郎,驸马杨锜任太府寺监,朝廷的人、财、物都被杨家控制,他李林甫就是一个空头宰相了。

  李隆基也心知肚明,他生气归生气,警告归警告,也并没有将李林甫罢相,当然,这也是高力士劝说的结果,‘杨氏尽掌权脉,于国事不利。’

  次日上午,高力士匆匆走进麟德殿内书房,一名小宦官战战兢兢小声道:“启禀阿翁,圣上在大发雷霆,砚台都摔了两个!”

  高力士点点头,他当然知道圣上为何发怒,李林甫在关键时刻出击,使圣上打算任命宇文靖为相的想法落空了。

  高力士走进御书房,只见满地墨迹和碎片,天子李隆基负手站在窗前,看得出他内心的愤怒。

  高力士回头向几个小宦官摆摆手,小宦官连忙将满地的碎片收拾走,悄悄带上门。

  “李林甫欺朕太甚!”李隆基望着窗外恼恨道。

  “陛下,容老奴说句公道话,陛下这次考虑宇文靖,确实有不妥之处!”

  同样的话从高力士口中说出,就不一样了,高力士的劝说,李隆基稍稍能听进几句。

  李隆基看了一眼高力士,“宇文靖孙子作恶之事,朕记得你给朕说过?”

  “是!那时宇文靖之孙纠结一群恶少,对教坊女子进行摧残,老奴严重警告了宇文靖,他才把孙子的双腿打断。”

  “然后呢?”

  “然后宇文靖的孙子腿好了以后,进宫当了侍卫,结果作恶更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