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175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李邺注视他片刻,命令左右道:“把他头袋解开!”

  士兵解开了昆都石的头袋,露出一张的苍白的脸庞,虽然年近中年,但看起来还是异常俊美,容貌比女人还要漂亮。

  昆都石重重呼吸了几口空气,这才注意到眼前的唐军将领。

  “该死的狗杂种!”

  昆都石咬牙切齿大骂,他当然不是在骂李邺,而是骂他的兄弟彻毕石,竟然把自己交给了唐军。

  “宝册上的火药内容你藏在哪里了?把它交出来,我不杀你!”

  昆都石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你们和大食人一样,都想千方百计得到火药配方,我会让伱们找到吗?看你也是聪明人,你应该清楚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

  李邺点点头,和自己的猜测一样,昆都石这么防备别人,必然是把火药记录毁掉了,然后记在自己脑海里,这样,大食和唐朝都不敢轻易杀他了。

  他说的最安全地方就是他的脑海。

  走了几步,李邺又冷冷道:“石都是你儿子吧?”

  昆都石蓦地瞪大眼睛,盯着李邺道:“你是什么人,我儿子怎么了?”

  “你儿子杀死了明松真人,你应该认识吧!”

  “我儿子怎么样了?”昆都石又急又慌。忍不住咆哮起来。

  李邺比出一个划脖子的动作,淡淡道:“他运气不错,我没有斩掉他的脑袋,给他留了全尸!”

  “你这个王八蛋!你这个恶魔!”

  昆都石跳起来要向李邺冲去,却被士兵按住了,用绳子将他困在椅子上,双脚也捆死,昆都石眼睛死死盯着李邺,目光无比怨毒,就恨不得一口将他吞掉。

  昆都石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次子石杰在他出征拔汗那时,代掌国王大权,但已经在彻毕石夺位时被乱箭射杀,在唐朝的长子石都就是他唯一活着的儿子,也是他子孙延绵的唯一希望。

  没想到长子居然也被眼前之人杀了,这一瞬间,昆都石无比绝望和愤怒。

  李邺摆摆手,让士兵都退下,他慢慢走到昆都石面前,冷冷道:“死到临头了,我就让你死个明白吧!我是飞龙的传人,压根就不需要什么火药配方!”

  “难怪.”

  昆都石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半晌,他满脸阴毒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背叛他吗?那老妖怪收我为徒就没安好心,他有龙阳之好,自从那天下午之后,我无时无刻都在等待杀他的机会,可惜天不遂人愿,居然让他从桥陵逃出来了。”

  李邺这才明白飞龙为什么会收一个异族王子当弟子,还那么宠爱他,原来男人长得太俊美也不是好事。

  昆都石忽然又盯着李邺,满脸震惊道:“你怎么会是他的传人,难道你和他一样,也是”

  李邺忽然一伸手捏住了昆都石的脸颊,痛得昆都石张大了嘴,李邺从怀中摸出一个红色小瓶子,用手指抹掉瓶塞,直接将一瓶毒酒倒入了昆都石的口中。

  李邺放开他,昆都石拼命咳嗽,想把毒酒呕出来,没有丝毫作用。

  “你你想毒死我灭口!”昆都石恶狠狠盯着李邺。

  “你知道得太多了!”

  昆都石忽然歇斯底里大笑起来,“那老妖怪在半夜时告诉我,他居然是从八百年后转世而来,他是元朝的一个道士,他要杀了唐朝皇帝,夺走那个女人,哈!哈!哈!”

  他笑声忽然一收,脸上露出了极度痛苦的表情,连人带椅子一起翻滚在地上,疼痛得浑身蜷缩起来,整个脸都变了形,他体内的剧毒发作了。

  李邺冷冷地看着他,等待他死去。

  过了好一会儿,昆都石不再挣扎,气息微弱道:“飞龙的秘密我都知道,我告诉了很多人,彻毕石是我兄弟,我们无话不谈,我把这些秘密都告诉了他,还有彻毕石的儿子,他也知道.”

  他出气多,进气少,最后说不出话来,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李邺摇了摇头,这个石昆到最后了,还想借自己之手杀彻毕石。

  李邺当然不会相信,这种事情他怎么会告诉兄弟,他若说了,也就轮不到他坐上王位了,这个秘密只能烂在肚子里。

  李邺命人斩下昆都石的人头,将他的人头泡在药水中保存,但李邺还是不放心,他又下令士兵在昆都石的卧室内搜查密室,再次审问了那个昆都石的心腹宫女,确定昆都石没有密室,才了结这桩公案。

  虽然昆都石是因为自身的利益而严守火药之秘,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保住了火药秘密没有扩散。

  至于宝册,只要没有火药的记录,倒是可以保留下来,大食人拿走了军事卷副本,那就应该在唐朝大力推广才对。

  李邺又找到了彻毕石,对他道:“高帅本来是打算亲自来石国问罪,但被莲花生大师劝住了,但他对我有两个交代,第一,把昆都石带走,昆都石已经畏罪自杀,我会把他的首级带走,还有他的个人财产,我也要带走!”

  昆都石哪里是畏罪自杀?彻毕石不敢多说,只得点头答应,“他的个人财产都被查封了,还没有开启,除了土地外,将军都可以带走。”

  “第二个比较重要,就是石国的银库,高帅指明要银库!”

  彻毕石脸刷的白了,一句话说不出来,李邺笑道:“我不太了解,银库是什么,不是国库吗?”

  彻毕石叹口气道:“石国是河中地区最大的产银国,每年产银数十万两,大食之所以给了昆都石那么多承诺,也是看中了石国的银矿,粟特商人带着大量白银前往大唐,换取丝绸和瓷器,都是我们石国产的白银,我们留存了一百万两白银,作为石国危难时动用,所以叫做银库,高帅说的就是它。”

  李邺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银矿在哪里?”

  “在怛罗斯城附近,三座大银矿都在那里,所以怛罗斯城又叫白银之城。”

  李邺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唐军和大食军会在怛罗斯城爆发激战,原来是要争夺石国的银矿,当然,整场战争的本质还是大食和唐朝争夺河中,但高仙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更看重石国的银矿,他是为了争夺石国银矿才出兵怛罗斯。

  拔汗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黄金,应该也是自产的黄金,石国攻打拔汗那,就是为了掠夺拔汗那的黄金。

  李邺沉默片刻道:“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能破财免灾是石国最好的选择,高帅已经灭了俱战提,纵兵抢掠全城,如果他率大军来石国,恐怕整个石国都会有屠城灭国之忧。”

  彻毕石也相通了,银库没有了,可以再开采,可如果石国民众被屠杀光,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他便点点头,“好吧!银库我就交给李将军了!”

  【大唐和阿拉伯的战争在石国爆发确实和银矿有关,石国王城拓枝城就是今天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它北部的拉什凯雷克银矿唐朝之前就已经开采,是当时河中地区最大的银矿,同时也产黄金。

  高仙芝屠杀石国,也是为了掠夺该国的白银和黄金,另外安西唐军在碎叶城附近也开采金银矿,在整个中世纪,中亚地区号称白银帝国,丝绸之路的兴起,也和粟特各国盛产白银有关。】

第257章 新官上任

  李邺率领军队一路北行,队伍中还有近三百头骆驼,满载着百万两白银和昆都石的个人财产,三天后,队伍抵达了怛罗斯城,队伍在这里休息半天,再折道向东前往碎叶城。

  虽然是一笔很庞大的财富,但李邺心里也有数,高仙芝不可能私吞,大部分还是要上交朝廷,甚至一些珍贵的财宝还要献给天子李隆基和杨贵妃。

  历史上,高仙芝屠杀了石国,掠夺大量财富后,便直接进京了,向天子献俘,应该也上缴了财富。

  所以在怛罗斯惨败后,高仙芝并没有被过分追究责任,还被封为密云郡公,出任右金吾卫大将军,肯定是和他向朝廷上缴财富有关。

  李邺虽然并不赞成高仙芝屠杀无辜百姓,但对他掠夺财富这一点并不抵触,将士们卖命打仗可不是为了什么信仰,一定是有利可图才会如此卖力。

  这一百万两白银和昆都石的个人财富,肯定要分成五份,高仙芝自己、监军边令诚、安西将士、朝廷权贵、天子和贵妃。

  安西节度使的位置要想坐得稳,这些人情世故一样都不能少。

  怛罗斯是一座小城,这里也是石国冶炼银矿的地方,三座大银矿就在附近的千泉山脉中,把矿石开采出来,在矿山进行简单的粗炼,然后再把粗银块送到怛罗斯城进行精炼,才能得到一锭锭的白银。

  李邺没有时间去银矿考察了,休息了半天后,又启程继续前往碎叶城,五天后,队伍抵达了碎叶城。

  此时,高仙芝已经返回碎叶城,他就在耐心等待李邺的归来。

  这天上午,李邺终于率军从石国回来了,高仙芝大喜,连忙命令亲兵把所有箱子搬进他的大帐内。

  大帐内,士兵将一只只箱盖打开,箱子里整整齐齐摆放着白银,五十两一锭,加起来正好是一百万两,和高仙芝掌握的情报一样。

  让高仙芝惊喜的是,李邺将昆都石的个人财富也带回来了,也是几十个大箱子,上面贴着封条,还有一份清单。

  这让高仙芝有点不好意思,他笑着对李邺道:“李将军也挑几箱吧!”

  李邺摇摇头,“我拿到了飞龙的宝册,别的我不需要!”

  高仙芝点点头,“宝册就由你保存吧!然后我统一安排,这里面也有会有你的一份。”

  “多谢大帅!”

  高仙芝拍拍李邺肩膀道:“大食恐怕要到夏秋之际才会出兵河中,我要立刻赶赴长安,向朝廷和天子请示,否则这场对大食的战争,我还真不敢擅自出兵。”

  这当然只是借口,历史上,高仙芝出兵石国和大食军决战,可没有事先向朝廷和天子请示,关键是他明年任期要满了,他拿到这笔石国的财富,他要回朝廷去打点。

  其实李邺也想通了,自己的是后世人,会考虑阻止阿拉伯人对中亚的入侵,继续维持大唐帝国对中亚的控制。

  但高仙芝哪里会有什么大局观?高仙芝这次率军队过来,就是为了掠夺财富,他和大食军的战争,无非是大食侵犯了他的利益,要霸占他的财富韭菜。

  如果认为高仙芝也会考虑地缘政治,简直就是想多了。

  在高仙芝的眼里,他的节度使位子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可以放弃,至于他能不能在大食出兵之前赶回来,那只能看天意了。

  李邺点点头,“我有一封家信,烦请高帅替我交给家人。”

  高仙芝笑道:“也对,你新任兵马使,要在碎叶呆一呆,等伱稳定下来后,有时间再回长安吧!”

  高仙芝当天下午就启程率领大军回龟兹了,李邺则留在了碎叶,他现在有了第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职务,碎叶军镇兵马使,整个热海地区和楚河流域方圆数千里都归他管辖。

  次日一早,李邺率领三十名士兵来到了兵马使军衙,主簿张显率领一群官员在门口迎接李邺的到来。

  军衙占地约二十亩左右,包括官署、仓库和一座三亩大小的附属官宅,前任兵马使陈奉忠就和他的两个小妾就住在这里。

  众人将李邺迎入大堂,办理了简单的印符交授手续,李邺拿到了军符和兵马使信印和以及兵马使令箭,有了这三样东西,也就意味着他正式成为碎叶军镇的老大。

  “以前的陈兵马使也没有什么事情,有时间会过问一些政务,但他主要精力还是在军队上,很多政务他不肯签字,让我很为难,很多事没办法向长史府汇报。”

  前任兵马使陈奉忠不想过问政务,对张显和其他文官而言并不是好事,兵马使不签字,没有经费,出了事情也没有人负责,最后做什么事都不了了之。

  这就像你自己垫钱辛辛苦苦做了很多项目,最后领导不承认,也不给报销,那就傻眼了,除非把财权下方,但陈奉忠又不是傻瓜,他可是把财权紧紧捏在自己手上。

  李邺在自己的官房坐下,问张显道:“碎叶镇有多少收入,多少支出?”

  “回禀兵马使,军衙的收入主要有三块,一个是两千士兵军俸和军粮的拨付,这里面有五百人的空俸。”

  李邺一怔,“意思就是说,碎叶实际兵力只有一千五百人?”

  “不!不!不是这样简单,碎叶的兵力还是两千人,只是其中五百人是府兵,不需要我们支付俸禄,但在朝廷那边全部都是募兵。”

  “碎叶还有府兵?”

  张显笑道:“碎叶军镇管辖的地方很大,热海周边、楚河流域以及伊丽河谷一部分,方圆几千里,里面这么多牧场都是我们的,葛逻禄人、突骑施人、吐火罗人等等,大大小小二十几个部落,他们要向我们缴税,每个部落还要出人当兵,五百人就是各个部落承担的兵源,当然不是中原的府兵制,只是类似府兵,实际上就是胡兵。”

  “那五百人的空俸怎么分?”

  “一半交给高帅,另一半按照三十三人名单来分,给大家补贴生活。”

  张显将一份名单交给李邺,名单上有三十三人,主要是官员和将领,上面还有陈奉忠的盖章,旁边是金额,陈奉忠每月领一百贯钱。

  李邺把这份名单收下,又问道:“收的税赋怎么处理?”

  “所有的税收都要上交给封长史,这一点是不能含糊的,封长史每隔三个月会派人来查帐,以封长史的脾气,眼睛揉不得一点砂子,有问题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卑职最大的事情就是收税。”

  李邺点点头,“继续说收支!”

  “去掉税赋不管,第二块属于我们的收入便是租金收入,碎叶城很多上商铺都是官方所有,租给商人,这一块收入主要用于政务开支,每月有一千五百贯钱左右,像官衙的日常开支、驿馆维持、监牢开支、衙役的俸禄,还有陈兵马使的几个幕僚的俸禄、还有城池修缮等等,都是靠这笔钱支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1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