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那第三块收入呢?”

  “第三块收入就是军队屯团收入,主要是粮食、水果、羊只、鸡鸭鱼之类,这些收入还是补贴给士兵,逢年过节,我们也可以分一些肉奶和粮食作为福利。”

  “就这么多吗?”

  张显犹豫一下,“就这么多吧!”

  李邺看出了张显的犹豫,便冷冷道:“那怕我只做几个月的兵马使,张主簿最好对我也不要所有隐瞒!”

第258章 烫手之银

  张显压低声音道:“还有块收入是违法收入,节度使有没有告诉过将军?”

  “是不是和采矿有关?”

  李邺忽然想起高仙芝确实提了一下,安西军在碎叶也有金银矿,难道这就是给自己的暗示?

  张显点点头,“安西军在碎叶北部的保大军城附近有一座银矿,朝廷不知道这座银矿的存在,由高帅直接派人管理,每年产多少银子我们都不知道,但高帅每年会给陈兵马使一万两银子,三年来,这批银子陈兵马使一直封存,一两银子都没有动过。”

  “为什么?”

  张显叹口气道:“老陈说,银矿的事情连边监军都不知道,一旦事发,高帅肯定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头上,他若敢动这笔银子,他就死定了,只要不动这笔银子,就算事发,他也能说清楚。”

  李邺很理解,以高仙芝的贪性,他怎么可能每年送一万两银子给陈奉忠,很显然就是准备让他背锅,陈奉忠在这一点上很清醒。

  李邺忽然若有所悟,陈奉忠拼命想调回去,恐怕和这个银矿有很大关系,高仙芝让自己出任碎叶兵马使,是不是也和这个银矿有关?让自己祖父在关键时刻保他。

  “这批银子在哪里?”李邺立刻问道。

  “在仓库内,被陈兵马使封存起来了,兵马使要去看看吗?”

  李邺立刻站起身道:“带我去看看!”

  官署内有两座仓库,一座叫税库,专门存放税钱,士兵的军俸也会存放这里,还有一座叫例库,存放属于官署的钱财和物品,当然,还有粮草仓,还有官方的羊马场等等。

  李邺跟随张显来到例库,例库由三间大屋组成,库房外面看起不大,但进来后却感觉不小,堆放着各种物品,羊皮、布匹、木材、药材,还有大量其他物品,李邺甚至还看到一套救火工具。

  “怎么没有兵器?”李邺问道。

  “兵器在专门的兵甲库,和粮草库在一起,在城西!”

  这时,张显用钥匙打开一扇铁门,铁门有些生锈,吱嘎嘎推开,十分刺耳,里面是一间小屋,约二十几个平方,放在地上的木箱子里全是钱,不光是唐朝开元通宝,其他各国的钱币都有,架上还有两大袋第纳尔金币,足有几千枚。

  张显指着墙角十几口贴着封条的大箱子道:“就是这个,一共三万两白银,都是高仙芝送来的,老陈根本不敢动,若是动了,以后就说不清楚了。”

  这时,李邺看见旁边墙上还挂着一本交接记录,他翻到最后一页,果然是离任清点,有陈奉忠的张显的签字交接。

  张显连忙道:“只要李将军和卑职办一个交接签字,这些银子就和卑职无关了。”

  陈奉忠谨小慎微,但李邺可不在意,他正发愁怎么给三百手下发俸禄,三百名手下奖赏有,但俸禄没有,他们不在兵部的军册内,虽然裴家可以替自己支付一年半载,但不能一直让裴家支付,李邺还得自己想办法。

  这三万两银子简直就是及时雨,替他解决了军俸的大问题。

  这批银子对前任陈奉忠是烫手之银,对李邺可不是。

  张显又低声道:“卑职建议把这三万两银子交给节度使,请他以后不要再送银,就彻底和将军没有关系了。”

  李邺却摇摇头道:“我们办一下交接,这三万两银子我要用来支付军俸!”

  李邺随即来到军营,和将士们见面,碎叶城有驻军一千五百人,加上李邺的三百士兵,那就有一千八百人,另外还有五百士兵分别驻扎在贺猎城、裴罗将军城、冻城、叶支城和保大军城,每座小城驻兵一百人。

  大帐内,李邺和众将济济一堂,大家都知道李邺,拔汗那一战,李邺名震河中,粟特各国都知道他,碎叶的唐军将士们自然也知道。

  “我们不是碎叶唐军,我们是碎叶农垦军!”

  一名将领开玩笑道:“碎叶城的商人和民众都是这样称呼我们。”

  “有这么夸张吗?”李邺笑问道。

  校尉杨续宾笑道:“还真不夸张,我们种了三万亩麦田,养了三十万只羊和六千头牛,还有一千多头骆驼,还有无数的鸡鸭,还在碎叶河和热海内捕鱼,我们用羊奶做奶酪,酿羊酒,还种了一千多亩的甜瓜,将军说说看,我们是不是农垦军?”

  李邺点点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在和平时代不是坏事,可以改善将士们和家眷的生活,不过接下来,大家都要开始着手训练了,我提前给大家说一声,今年恐怕要爆发一场大战,大家心里要有数。”

  “和谁开战?”众人纷纷问道。

  “应该是大食军,之前的拔汗那之战就是一场预演,估计在下半年吧!大食军要全面进攻河中,所以从明天开始,军队要开始训练,三个月后,我会把三千拔汗那骑兵拉过来,和大家进行对抗训练,希望各位不要败在拔汗那骑兵的手中。”

  “将军还能指挥拔汗那骑兵?”几名将领都惊讶问道。

  李邺点点头,“高帅把拔汗那的三千新军正式命名为宁远军,根据我的官阶宁远将军来命名,所以这支宁远军的主帅就是我,我可不光是碎叶兵马使,同时还是拔汗那国的护国叶护,也就是他们国师。

  各位,我希望碎叶唐军不仅在装备上强于拔汗那军队,在军队的战斗力上,我也希望唐军要远远强于拔汗那骑兵。”

  一连几天,李邺都在巡视中度过,他先后去了碎叶城附属的五座小城巡视,这些小城其实都不小,如果有足够的军队,每座小城都能驻扎两三千人,但现在碎叶军镇的总兵力只有两千,所以每个小城也只能像撒胡椒面似的驻扎一百士兵。

  在巡视之余,李邺也开始了朱雀心法的强化训练,和两年前相比,他不仅心智和身体上都更加成熟,体格更加强壮有力,而且对朱雀心法的理解也愈加深刻。

  他自己也能感觉到,朱雀心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可以说是进入了成熟期,也就是晚期。

  这天,李邺来到叶支城巡视,叶支城紧靠热海,这里有一处浅水湾,叫做叶支湾,水不深,平均只有六七米,但热海的水极深,平均深达两百多米,比很多浅海还要深。

  入夜,李邺潜入了浅水湾,热海就是今天的伊克塞湖,名字叫热海,但实际水温依旧十分冰冷,由高山冰雪融水形成,它的水色呈深蓝色,意味着水很深,也比较冷。

  李邺在热海湖底训练,仅仅是一处水湾,湖水就深达六七米,湖水极为清澈,他站在一块大石上挥舞破甲槊训练,劈出一股股强大的水流激波,一条条深水大鱼被惊扰,惊恐地逃窜而去。

  从他最早在井底用马球杆训练,去年他在河底用刀槊训练,今年他在热海湖底用沉重的破甲槊训练,水中速度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加快了,这就是裴行俨在朱雀心法中所说的跃成了,在停止训练一段时间后,再次练习,如果没有出现退步,反而变得更加强大,一炷香内能劈出九十刀,朱雀心法基本上就成功了。

  但还要继续苦练三个月左右,让它稳定下来,就能达到大成的境界。

  李邺一口气挥舞了二十八下,他脚一蹬,如鱼一般向水面上冲去,双腿的力量很大,哪怕他拎着六十斤的破甲槊,也无法把他压在水底,在去年都还无法想象。

  李邺冲出水面,大口大口呼吸空气,稍微喘息片刻,他又一次向水底潜去。

第259章 回京述职

  长安,李林甫和往常一样,在黄昏时分返回了府宅,刚进府门,管家上前行礼道:“相爷,五郎回来了!”

  李林甫呵呵笑道:“让他来书房见我!”

  五郎就是李邺的父亲李岱,他目前出任润州刺史,这次他是回京述职。

  听说父亲回来了,李岱连忙来到父亲书房,一眼看见老父亲瘦成一把骨头,李岱心中一酸,连忙跪下磕头,“孩儿参见父亲!”

  李林甫已经一年多没有看见这个儿子,见他气质愈加从容冷静,目光深邃睿智,前几年那种窝囊畏缩的模样已经完全消失了。

  李林甫仿佛又看到了二十年前的儿子,那个最让他疼爱和器重的儿子。

  李林甫着实感到欣慰,也暗暗感叹,娶一个好妻子,作用竟如此之大,完全改变了气质。

  “坐下吧!”

  李岱在父亲对面坐下,李林甫笑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禀父亲,今天上午回来的。”

  “还住在太平坊那边?”

  李岱有些歉然道:“三娘也和孩儿一起回来。”

  李林甫笑着摆摆手,“不用道歉,你想独立成府,为父完全理解,也支持,你大哥也在外面独立成府,我也没有责怪他,能够自立开府,这就表示你们有出息了。”

  “孩儿惭愧,那宅子还是邺儿挣的。”

  “呵呵!伱就一个儿子,他就一个父亲,儿子挣钱老子花,天经地义嘛!”

  这时,侍女进来上了茶,李林甫细细嘬了口茶,又感慨道:“时间过得好快,你去润州上任已经有一年多了吧!”

  “孩儿从前年十月上任,已经上任一年半多了。”

  “怎么样,为官如何,刺史当得顺畅吗?”李林甫又笑眯眯问道。

  “刚开始有点不顺,但从去年年初吴长史被调走后,一下子就顺畅了,新来的谢长史很注意职权分工,官场配合很默契。”

  李林甫点点头,“看来你是成熟了,官场默契最重要,大家各司其职,各谋其政,彼此的利益也井水不犯河水,这就是默契了,但你记住,你是主官,小权可以放,但大事不能糊涂。”

  “父亲教诲,孩儿铭记于心!”

  李林甫又叹口气道:“我现在也想透彻了,杨国忠想要权,我就给他,不和他争,我也七十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整天怄气对身体没好处,也没有意义。“

  “那天子是什么态度?”李岱又小心翼翼问道。

  “说来也好笑,我现在当了甩手掌柜,天子反而倒看重我了,很多重要之事都找我商量,上个月我提出退仕回家养老,天子怎么也不肯答应,就是邺儿说的那句话,有时候退一步,反而海阔天空。”

  “父亲睿智!”

  李岱沉默片刻又问道:“有邺儿的消息吗?”

  李林甫点点头,“前几天高仙芝回来了,带回一封邺儿的家信,又给我讲述了他在安西的情况,那孩子简直像妖孽一般,屡立奇功,又在危难时挽救了拔汗那国,被拔汗那尊为国师,高仙芝又任命他为碎叶兵马使,准备和大食王朝争夺河中。

  连天子都公开称呼他为大唐之霍去病,要知道天子可不会随便夸耀别人,每一个字都会深思熟虑。”

  “啊!他当碎叶兵马使了,那岂不是好几年都回不来?”

  “也不会太久,最多一两年吧!”

  李林甫淡淡道:“再说你也不在京城,他回来你也一样见不到他,我倒觉得应该趁年轻,在安西好好建功立业。”

  “只是他母亲很想念儿子。”

  “是啊!才十六岁,就一个人在万里之外率军征战,我李林甫有这样的孙子,也能瞑目了。”

  停一下,李林甫又微微笑道:“回去告诉你娘子,邺儿出任碎叶兵马使,是我专门写信给高仙芝,让他安排的,这是为了邺儿的前程,虽然你们骨肉会分离一段时间,但一定是值得的。”

  父亲精力不足,李岱没有多过打扰父亲,又简单汇报一下润州的情况,便起身告辞了。

  他坐马车回到了太平坊府宅,回到后宅,妻子裴三娘迎上前,一脸神秘对丈夫道:“夫君,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你跟我来!”

  裴三娘拉着丈夫的手走进儿子房间,指着书房道:“你有没有发现,书房很小,但外面很大。”

  李岱微微一怔道:“你是说,这里面有密室?”

  裴三娘拍了拍墙壁,“这里面还有一个房间,但门在哪里?”

  李岱沉吟一下道:“这座宅子是飞龙送给邺儿,这应该是飞龙的密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