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伟笑着安慰道:“三叔放心,我根本就没有和盗匪见面,他们也不知道是谁出钱,中间人也不知道我的身份,而且我把他干掉了。”
宇文通松了口气道:“不知怎么回事,天子又下旨调查郃阳县的屠农事件,我担心一查就会露陷,要不要我们做一点补救?”
宇文伟沉思片刻道:“天子下旨调查,必然是李家找关系说情通融,我们这时候不能轻举妄动,李家一定怀疑到我们了,我们一动,很容易被他们抓住把柄。”
宇文通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只要我们平安无安无事,我们还可以再等下一次机会!”
一连几天的阳光都很温暖和熙,这天中午,几名家仆将李林甫抬到院子晒太阳,李岫也陪同着父亲。
李林甫看了长子一眼,声音微弱问道:“怎么不去上朝?”
“孩儿专门请假照顾父亲!”
李林甫轻轻点头,虽然长子能力平庸,但在孝道上很不错。
这时,院子外面传来老二李崿和老三李屿的争吵声,“你太过分了,老五的院子你怎么能一人独占,我们让父亲评理!”
李岫大怒,父亲病成这样了,还居然当着父亲的面争夺房产,简直该死!
李岫大步走出院门,怒斥两个兄弟,“你们两个混账东西,整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要影响父亲养病,快滚!”
李崿被骂得有点恼羞成怒,他恶狠狠道:“你管好自己的儿子吧!脑袋都要掉了,还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们!”
“你你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
李岫忽然吓出一身冷汗,父亲就在院子里啊!这话他一定听到了。
李岫急忙奔回院子,只见父亲浑身发抖,急得李岫跪下道:“父亲,渝儿没事,三十八郎已经出手帮孩儿了。”
‘三十八郎‘’四个字就像速效救心丸,刚才还气得浑身发抖的李林甫慢慢平静下来了。
“怎么回事?”李林甫平静问道。
“启禀父亲,是宇文家族对渝儿下手,他们挑起农民闹事,又冒充官府镇压农民,农民伤亡不小,渝儿被弹劾问罪,三十八郎去求高力士帮忙,天子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李林甫闭上眼睛,半晌又慢慢睁眼问道:“老五呢?”
“他也要去郃阳,他也是调查组成员。”
李林甫微微叹了口气,“回屋吧!”
第343章 抵达郃阳
李岱也着实没有想到儿子的能力这么强大,才一天时间,天子就下旨调查李渝的案子,这无疑又给了李渝一线生机。
只是旨意中提到了自己的名字,高力士又明确表态,天子是让自己参与调查,是信任自己的清廉公正。
评价虽然让李岱激动,但又着实让李岱有点为难,临近年关,是京兆府最忙的时候,简直忙得鸡飞狗跳,他哪里有时间去郃阳?
再说,他作为叔父,去调查侄儿的案子,确实不妥,大家虽然不敢说什么,但心中肯定不服。
“邺儿,让我参加调查组,是你的建议吧!”
“父亲怎么知道?”李邺笑问道。
李岱叹口气,“一般都是三司会审,哪有四个部门参与的,显然是把我强塞进去,让人感觉很怪异,估计会很有多人说闲话!”
李邺摇摇头,“关系到李渝的性命,管其他人说什么?这个案子张均必然要插手,杨国忠也会推波助澜,虽然主审房琯是太子派系,但谁知道太子会不会落井下石,若父亲要想保李渝的性命,就必须参与调查!”
李岱为难道:“我确实没有时间!”
李邺微微笑道:“我向天子提出要求,父亲也参与调查,并不是说父亲一定要本人去,主要是考虑到如果只提京兆府,而不提父亲的名字,那一定是京兆尹鲜于仲通做主,他可是杨国忠的心腹,但提到了父亲的名字,就算父亲去不了,也可以自行安排人替代,鲜于仲通不好插手。”
李岱点点头赞道:“这样考虑很周全,虽然安排官员也要通过鲜于京兆尹同意,但至少他无法越俎代庖,不错!一般人还真想不到这个细节。”
“父亲准备让谁去?”
“你认识的,刘彦和彭海盐,两人都是我的人,尤其彭海盐,思路清晰,擅长查案,刘彦是棉里针,表面温和,但暗藏杀机。”
李邺笑道:“听说他们升官了?”
李岱苦笑道:“云阳一案处理得好,刘彦升为判官,彭海盐得到天子的赏识,破例从吏提升为官,现在是司法参军事。”
“但父亲也升了官阶,太中大夫是从四品上阶吧!”
李岱感激地对儿子笑道:“这次升官也多亏你啊!要不是你及时赶到云阳县,那我就惨了。”
这时,院子里母亲裴三娘在叫他们吃饭。
李岱起身问道:“你什么时候出发?”
李邺沉吟一下道:“明天一早我去见一下李渝,然后下午就出发!”
李渝被关押在千牛卫的军营内,这是一个特殊的监狱,只有一大一小两顶帐篷,四周被高达两丈的栅栏包围,四周有士兵站岗,每天只有一名送饭的士兵进去,提审的官员也会进去,小帐篷就是审问区。
一般不允许家人探望,但李邺有高力士的特别许可,他也进去了。
李渝只有二十余岁,他是嫡长孙,但他不是长孙,他上面还有三个堂兄,但都是庶子所生。
李渝虽然和他父亲一样对李邺充满嫉妒,认为祖父偏心,但现在他落难了,他也知道只有三十八郎能救自己,能不能活下去,就指望眼前这个兄弟了。
“为什么要认罪?”李邺不满地质问道。
李渝低下头小声道:“我想把罪责自己承担下来,不想牵连到父亲和祖父。”
“你不知道一旦认罪了,你会被天子下旨处死吗?”
李渝抬起头,眼睛都是惊恐,“他们告诉我,最多是革职流放,从来没有官员因为镇压农民闹事而被处死。”
李邺忽然明白了,这个家伙还真以为那些农民是他下令杀死的,他居然没有发现里面的蹊跷,难道他手下官员在集体隐瞒他吗?
“事发时,你不在现场吗?”
李渝摇摇头,“本来我在现场,但当时场面很混乱,捕快们就保护我先撤离了。”
“那其他捕快没有告诉你,六十几个农民是怎么死的?”
“我没有细问,后来邹县丞告诉我,死了六十余人,很多捕快都害怕,跑掉了,当时我也很害怕,不知该怎么处理这件事,邹县丞和王县尉都劝我,先把消息封锁,以免全县民众激愤,从而引出更大的暴乱,等事态平息下来后,再向朝廷汇报。”
李邺点点头,“所以你下令封锁消息,是担心引起更大的暴乱。”
“正是!”
李邺明白了,这位李渝被县尉和县丞联手坑了,他居然一无所知。
李邺摇摇头,“如果我告诉你,那些农民根本不是你手下捕快所杀,你信不信?”
“什么?”
李渝一下子愣住了,“怎么会,那是谁干的?”
“应该是一群凶徒埋伏在半路,趁混乱时用弩箭射杀百姓,然后迅速逃走。”
“弩箭?”
李渝喃喃自语道:“我们可没有配备军弩。”
李邺淡淡道:“所以我才问你,你手下有没有告诉你,那些农民是怎么死的?”
李渝痛苦地抓着头发,“没有人告诉我,他们为什么不说?”
李邺望着他道:“希望下次审问时问你为什么认罪?你告诉他,你一直以为是自己杀的,心怀愧疚。”
“我记住了。”
李邺点了点头又道:“我现在就出发去郃阳,去寻找能让你脱罪的证据,但我想知道,整个郃阳县衙,你一个心腹都没有吗?”
李渝想了想道:“田曹陈焕是我带去郃阳上任,目前就只有他可以信任,其他人我不敢说了。”
“我知道了。”
李邺转身离去,李渝喊道:“三十八郎!”
李邺回头看着他,李渝感激道:“多谢了!”
李邺笑了笑,快步离去了。
李邺当天又带着张平以及上次的一批手下离开长安,再次向同州赶去,他身边又多了一个女下属,女猎手王成华。
与此同时,以刑部侍郎房琯为首的联合调查组也启程前往同州,御史台代表正是侍御史郑昂,杨国忠推荐了他,大理寺代表是由张均推荐,司直程晓,他是张均的心腹。
还有京兆府的代表原本是少尹李岱,但李岱事务繁忙,实在走不开,他便推荐刚升为判官的刘彦和司法参军事彭海盐以及十几名精干捕快前往。
其实都一样,刘彦和彭海盐都是李岱的心腹,他们代表李岱前往,反而不会落人口实,毕竟李岱是李渝的叔父。
明面上是官方的四方调查组,但暗中却又是另一番较量,张均派他的从侄张环率领十几名张家武士提前赶往郃阳,青山楼也没有旁观,杨建亲自带着五十余名手下也赶往了同州。
他们也是要赶在官方面前查找证据,但他们的目的是找到并消灭证据,尤其是张均,这次是收拾李林甫的嫡长子和嫡长孙,这么好的机会,张均怎么可能放过?
这不仅仅是向杨家交投名状的问题,张均还要报李林甫捏住他把柄的一箭之仇。
三天后,李邺带着十几名手下赶到了郃阳县。
中午时分,李邺带着手下在郃阳城外的一座酒楼内吃饭休息,酒楼很大,一楼摆了二十几张桌子,虽然是冬天,大地铺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但屋内却热气腾腾,基本上坐满了客人,酒保不断端着一盘盘还在吱吱冒油的烤羊肉出来。
同州的苦泉羊比较有名,导致同州的酒楼都在卖苦泉羊肉,真假就不管了,只要烤出来肉嫩味美就行了。
李邺和他同伴占据了两张桌子,李邺要了七八盘羊肉和十壶奶酒,众人吃得大快朵颐。
张平凑上前低声道:“大哥,刚才一名弟兄看见杨建了,就在我们斜对面酒楼!”
第344章 错失机密
“确定是他吗?”李邺不露声色问道。
张平点点头,“不会看错的,我们一直和他打交道。”
“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众人低头吃饭,片刻,张平还是忍不住问道:“大哥,我们该从何入手?”
李邺用帕子搽干净手上的油腻,又喝了口奶酒,不慌不忙道:“任何案子都要求人证和物证,而这个案子的关键就在于证明杀人者另有其人,而要证明它,则需要找到这些死者尸体,验他们的伤口,确实他们是怎么死的?当然还有别的办法,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们来做,而是由调查组来做,我们要做的是保护证据,保护证人。”
“杨建会破坏证据吗?”
李邺点点头,“肯定会,我估计不仅是他们,张均也会有动作,尤其是张均,这是他最好的机会,他绝不会放过,我们要做好发生冲突的准备。”
“那我们第一步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