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李邺是来常乐坊查看新宗祠的修建进展,正好遇到了李洵。
李洵考过了州府秋试,排名京兆府第七名,得到了明年春天参加科举的资格,这两天是他难得休息日。
李邺端起酒杯问道:“刚才在祠堂门口向我行礼的那个人是谁?我好像没有见过他。”
“他叫李洌,十四郎,九叔李巍的长子。”
李邺摇摇头,“确实没有见过,他父亲我也没有听说过。”
李洵给李邺斟满一杯酒,解释道:“九叔原本是跟三叔李屿的,咸阳田庄的大管事,第一次分家时,他没有过来,这次李渝出事,对家族影响很大,李巍就决定改族了。”
目前李岱和李岫两派叫做同宗不同族,族就是派系的意思,不同族就意味着有两个族长,同宗自然是共同的祖宗了,这个不难理解。
李邺端起酒杯笑道:“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你给我说说,我感觉好多人都过来了,墙上挂的族人牌明显增多了。”
李洵笑道:“你说得没错,这次李渝事件影响太大,我爹爹说,大家都开始理解了祖父分家的真正意图,嫡长子必然是族长,但嫡长子无法带来家族繁荣,他又不愿让位,那么就把能带来繁荣的族首分出去自立家族,所以很多人开始选择五叔,原本只有五兄弟支持五叔,现在增加到十二人了。”
李邺默默计算一下,一共二十五兄弟,去掉老大和老五,再去掉四个早夭的兄弟,实际上只有十九人分配,再去掉必然支持李岫的三个嫡子李崿、李屿和李岷,剩下十六个庶子。
这十六个庶子中,支持父亲的有十二人,支持李岫的庶子只有四个。
“那是不是要把大部分财产划归我们?”
“也不是,还有三个祖爷,他们那边还有三大家子人,他们支持嫡长子。”
李邺把李林甫的三个兄弟给忘记了,那边加起来也有十四五户族人,这样的话,还是李岫那边占大头。
“财产定下来怎么分配了吗?”李邺又问道。
“你不在那几天,为这件事吵翻天了,主要是祖父的藏宝阁给你了,让几个嫡子极度不满,三个嫡子带着儿子去强抢揽翠阁,发现已经空无一物,包括阁楼内和地库的藏宝全部被转移走了,听说他们跪地大哭,痛骂李岫无能!”
李邺忍不住大笑起来,他可以想象李屿等人痛不欲生的表情。
揽翠阁的藏宝实际上是在他临走前,从后门走漕河运走了,三百四十口大箱子全部运去了宝记柜坊,租下了宝记柜坊的第七号仓库,这是宝记柜坊的特大型仓库,一共有五座仓库组成,通过三道铁门重重加锁。
包括第三道铁门唯一的铜钥匙和储存凭证以及半个玉珮,都在自己手上,除了自己外,谁也提不走藏宝,就连宝记柜坊的人也不进去。
“然后呢?其他财产怎么分配?”
“族产是六四分,主府六,次府四,京城内的店铺全部归主府,五座大酒楼和三座客栈归次府,七座庄园主府拿四座,我们拿三座,十万贯族钱我们也拿到了四万贯,另外,祖父的私人财产除了揽翠阁外,其余各种金银钱布都对半分,一边一半,这样比较公平。
五叔成为东房族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族会,提高了例钱,所有族人都提高到每人八贯钱,孩童减半,包括寡妇。
又给三家租房的叔父在常乐坊各买下了一亩院,保证家家都有自己的房子,足以让主府那边羡慕死,几个祖爷家的孩子都在租房住,听说他们为这件事闹得很厉害。”
李邺点点头,父亲还真会收买人心,解决了大家最关心的收入和住房问题,这样一来,父亲的族长之位就坐稳了。
回到家里,母亲裴三娘迎上来道:“刚才高力士派人来通知,让你明天上午去他官房一趟。”
“没说什么事吗?”
“没说,只是说比较重要,让你早点过去。”
“我知道了!”
李邺向自己院子走去,裴三娘追了几步问道:“邺儿,吃饭没有?”
“吃过了,中午在常乐坊和李洵一起吃的。”
李邺回到自己院子,在书房坐了片刻,望着空空荡荡的书房,这才叫上小红,开始拆箱子,把东西一一拿出来。
次日一早,李邺穿上官服,骑马向大明宫奔去。
很快,他来到了高力士朝房,高力士已在等他了,李邺连忙行礼,“参见高翁!”
高力士摆手笑道:“坐下吧!”
李邺在他对面坐下,高力士伸手笑道:“先把天子金牌交给我!”
李邺也知道自己没有理由再保留了,取出金牌交给高力士,高力士淡淡道:“小子,你要领情,上次朝会结束后,天子就让我把金牌收回来,我又拖了几天,让你有机会在华阴县和郃阳县使用,现在我实在拖不下去了,明白吗?”
李邺连忙道:“感谢高翁护佑之心。”
高力士又道:“处理李渝的初步意见出来了,你要听听吗?”
“晚辈洗耳恭听!”
“是我草拟的方案,不出意外,就是最后的结果了,李渝处理民情不力,重大事件隐瞒朝廷,革职为民,剥夺其爵位继承权,可继续拥有勋官,李岫调任太子右庶子。”
这个结果也算是在李邺的意料之中,只要能证明李渝是被人陷害,那他的罪名就是失职,失职主要是贬黜,但李渝隐瞒朝廷的性质太严重,所以被革职,而且还被剥夺了爵位继承权,也就是说,他将来的当县公的机会就没有了,祖父李林甫的爵位到他父亲这里就结束了,这个也就比流放好一点点。
严格说起来,这个处罚还是偏重,应该是照顾了杨国忠和张均的情绪,至于他父亲李岫改任太子右庶子是平调,不过他还有机会,一旦太子登基,东宫的官员都会得到重用,李渝肯定又会重新走上仕途。
“这个方案你能接受吗?”高力士问道。
李邺点点头,“在晚辈的意料之中。”
高力士又道:“回去告诉他,让他好好做人,好好反省,等将来太子继位,他还会有机会的。”
“晚辈明白!”
“好了,该说今天的正事了,今天找你来可不是为了李渝,而是你自己的事情,我想知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去碎叶?”
李邺连忙躬身道:“回禀高翁,晚辈已决定正月十七出发,阿罗列他们也和我一起出发。”
高力士点点头,从橱子里取出一个描金紫檀木长盒子,打开来,里面竟然是一个长约三尺金黄色圆筒,不知是何物?
李邺微微一怔,这是要干什么?
第357章 河中建制
高力士不慌不忙道:“虎符和令箭暂时还不能给你,不过你应该都知道,在你辖区范围内,军队由你调动,但跨了军事辖区,就需要虎符,也就是说,只有朝廷的另一半虎符送来,你的军队才能跨界。”
“那去安西四镇呢?”
高力士摇摇头,“也不行!”
李邺糊涂了,“卑职不是安西节度府下的河中都督府吗?”
高力士冷笑一声道:“谁告诉你的,你是属于安西节度府管辖?”
李邺想了想,还真没有人告诉自己,因为自己之前是安西节度府下碎叶兵马使,他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还是属于安西节度府管辖。
“卑职不明白,请高翁告之!”
高力士缓缓道:“成立了河中都督府后,它管辖范围极为广阔,西到乌浒河,东到伊丽河谷最东端,北到夷播海,南到吐火罗,这个范围原本属于北庭都护府管辖,但考虑到北庭都护管辖范围太广,以前是虚管,现在是实管,所以河中都督府专门拉出来,由天子授节管辖,明白了吗?从前是十大节度府,现在变成十一个了,不过它是都督府,排名最低,在岭南五府经略府之后。”
李邺又惊又喜,这其实就是祖父最初的想法,设立河中经略府,但朝廷没有同意,改为都督府,但本质上还是经略府,不再隶属于安西或者北庭,而是属于天子直辖,由此可见天子对河中地区的重视。
“卑职明白了!”
高力士又取出金黄色圆筒,“这就是授予你的旌节了,旌为文,节为武,对内,旌以专赏,节以专杀;对外,四邻不敬,持节讨之,四邻不安,持旌安抚,你那面金牌只是临时小用,这个才是真正的节度大权。”
高力士把圆筒打开来,里面是一只碧绿色的绢袋,再打开,里面又是两只紫绫囊袋,打开囊袋,里面取出两件物品,一件是金铜螭虎头,下面是黑红色的铜杆,顶上有木盘,上面绘制白虎。
“这就是旌,持它有提拔将领,赏赐三军之权,也可以出使安抚四邻小国。”
高力士又取出另一件物品,也是一件红黑色铜杆,但上面装饰有铜叶,顶上有圆盘三层,金光闪闪,圆盘四周装钉了一圈红绿色牦牛尾。
“这就是节,将有不遵,持之以杀,国有不敬,持之讨伐!”
高力士把东西一一收好,肃然道:“奉天子口谕,高力士代天子授节,河中都督李邺受领旌节。
李邺连忙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受领旌节!”
高力士将描金紫檀木长箱子交给李邺,无奈地叹口气道:“本来应该是天子授节,但天子哎!他便委托我来授节。”
李邺明白高力士没有说出来的话,天子沉溺于享乐。
高力士又道:“明天一早,你持虎符和令箭前往兵部,兵部会正式替你建立军队。”
李邺一愣,“军队?”
高力士哑然笑道:“当然是河中都督府的一万两千军队,难道你要在河中地区自行招募?那也可以,但你招募得到吗?”
李邺挠挠头道:“在京城就把军队给我?有点不符合我的认知。”
“你想多了?”
高力士摇摇头笑道:“是让你去兵部办军队建立手续,现在还没有河中军的建制呢!然后带你去熟悉一下军队,没有虎符和令箭,没有人会听从你的指挥。”
李邺这才明白,原来只授节,不给虎符和令箭就是这个缘故。
“那军队什么时候移交给卑职?”
高力士摆摆手道:“不要着急,朝廷有完善的制度,现在不可能让你统领一万两千军驻扎在长安城外,那不乱套了?要是遇到一个野心者,他都就可以举兵造反了,所以你现在不要多想,明天会把军队交给你,但会限制部分权力,虎符和令箭目前掌握在文官手中,他会随军队去碎叶,然后正式把调兵权和讨伐权移交给你。”
“文官是指都督府长史?”
“一点没错,都督、副都督、长史、司马,这四大官员是由朝廷任命,司马以下官员由都督推荐,报朝廷批准,这是指文官,武将校尉以上,副都督以下,由都督推荐,报朝廷批准,校尉以下则由都督自行任命,报朝廷备案。”
和安西节度使府的职权一样,李邺是知道的,他现在有点按耐不住内心期待,连忙道:“那我今天就去兵部,可以吗?”
“今天去也行,就怕独孤尚书不在,需要他加印签字,不过你去吧!先把别的事情办好。”
停一下,高力士又道:“还有一件事,兵部不会告诉你,天子曾经默许安西、北庭和范阳三个节度府建立胡兵,不在编制之内,但胡兵人数不能超过编制的一半,我特地问过天子,天子说,河中都督府等同安西,明白我的意思吗?”
李邺默默点头,他明白高力士的意思,他可以把宁远军收于麾下了。
接待李邺的官员是兵部左侍郎萧华,他是宰相萧嵩之子,还不到四十岁,年富力强,他也是李林甫提拔起来,虽然杨国忠现在很强势,在大力清洗李林甫提拔的官员,但他毕竟根基不深,只能清洗一些没有后台的中低层官员,像萧华这种出身名门的高官,就算杨国忠想清洗也清洗不动。
萧华笑呵呵接待李邺,“小李将军太性急了,明年一月中旬才走,还有一个月呢!”
“想了解认识一下将士,心里有数吧!”
萧华点点头,“可以理解,不过虎符和令箭不能给你,这一点高翁告诉你了吧!”
“他说过了!”
“行,今天先给你办建制手续,创建河中军,明天一早带你去军营,正式宣布上任。”
虽然李邺今天就想去军营,但也没有办法,得按照别人的安排来实施,他点点头问道:“军营是专门的军营吗?”
“在东大营中的玄武营,兵部通过选调和自愿的方式,主要是自愿,挑出了一万两千人,这一万两千人几乎都是关中士兵,在河中驻扎期限是四年,四年后回来,然后再选调另一支军队去河中戍守,实行轮换制。”
“那能不能让他们带家眷去河中长驻呢?”
萧华微微笑道:“朝廷当然希望如此,但得一步步来,你现在让他们带家眷去河中,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保证谁都不肯去河中了,先得让他们去河中熟悉一下,然后觉得留在河中有利可图,他们会主动申请的。”
“卑职明白了,确实要一步步来!”
“好吧!你先填一堆文书表格,我让一名员外郎帮你,若有哪里不知道,你尽管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