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行!”
李岱一下子跳起来,“绝不允许他娶胡女为妻!”
汉人对血统看得极重,我们总是批评历朝送公主去和亲,却不娶对方的公主回来,好像我们很屈辱,其实不然。
比如让唐朝某个亲王娶回鹘公主为王妃,亲王愿意吗?当然不愿意,谁都不愿意,妻子生的儿子是嫡长子,结果嫡长子是个拥有胡汉血统的混血儿,换哪家都接受不了。
历史上,唐朝敦煌郡王李承寀为了求回鹘出兵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不得不迎娶回鹘毗伽公主为妻,他就深感屈辱,第二年就病死了。
虽然独孤家族等关陇贵族也不完全是汉人,而是鲜卑族和汉人的混血,但实际上经历了北周和隋唐三朝,他们已经完全汉化了,尤其他们属于统治阶级,唐朝人都已把他们视为汉人,没人把他们视为异族。
裴三娘又道:“朱雀姑娘父亲是独孤烈,你知道的,今天我才知道她母亲居然也是闻喜裴氏。”
李岱点点头,“你这样一说,我就想起来了,独孤娶了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韦氏,生了三个儿子,后来病逝了,他又娶了第二任妻子裴氏,好像不到两年也去世了,生了一个女儿,应该就是独孤朱雀了,她外祖父是汾州刺史裴倩,她有个舅父,叫裴士淹,现任河北巡访使。”
“那我们什么时候找媒人去求亲!”
李岱有点为难道:“我先请人去摸摸底,我担心独孤家族不一定会答应。”
“为什么?”
“当初独孤烈要保宇文靖,结果没保下来,他对父亲颇为不满,上次他率军来云阳县,我已经感受到他的冷淡,他对邺儿还挺赏识,但他对我们家族不满。”
裴三娘心中一沉,这下有点麻烦了。
第370章 心生妒念
亲仁坊,一名黑衣男子在安禄山府门前翻身下马,匆匆向府内走去。
后堂上,安庆绪正心烦意乱地看着几名舞女跳舞,他越看越烦,忍不住怒吼一声,“都给我滚!”
几名舞女和乐师吓得连滚带爬跑掉了。
这时,黑衣人匆匆走进来,躬身行礼道:“启禀少主,卑职监视朱雀姑娘,发现她回来后确实和李邺在一起,已经好几天了!”
安庆绪气得狠狠将茶盏砸在地上,顿时粉碎,咬牙骂道:“敢抢我的女人,我要杀了这个狗娘养的!”
虽然上次独孤老夫人过寿,朱雀对安庆绪态度冷硬,让安庆绪着实没有面子,但并不代表安庆绪就对朱雀死心了。
安庆绪认识朱雀是在五年前,大哥安庆宗迎娶荣义郡主的婚礼上,朱雀和荣义郡主私人关系很好,她当了伴娘,而安庆绪做了傧相。
那时朱雀才十三岁,但已经出落得颇有几分国色天香之貌,安庆绪一眼就看中朱雀,认定她为自己未来的妻子,为此,他极力讨好朱雀,曲意奉承,使朱雀也对他颇有好感。
后来通过各种机会,安庆绪又见了几次朱雀,朱雀对他印象都不错,后来随着朱雀年纪渐长,出落得愈加美貌,加上她性格活泼,经常参加各种社交聚会,她身边的追求者开始多了起来,最多时曾有近二十人在追求她。
年轻公子们对她百般献殷勤,朱雀也不胜其烦,便开始带上了面罩和纱幔,并通过其他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她只会对自己喜欢的人摘下面罩。
这个时候安庆绪还是有希望的,朱雀对他的印象不错,认为安庆绪稳重、谦虚、自律,如果安庆绪能够坚持下去,朱雀可能就会给他机会了。
但事情就坏在猎鹰身上,天宝八年三月,洛阳名妓柳三香夺得花魁,随即跟一名太学生私奔,一时轰动洛阳。
要知道,柳三香可是安庆绪包养的女人,花了一万贯钱助她夺得花魁,居然跟人跑了,安庆绪顿时暴跳如雷,命令手下追杀二人,最后在巩县太学生老家找到已经成婚的二人,并将二人沉入洛水淹死。
不料事机不密,太学生的父母跑来洛阳告状,安庆绪报复杀人的名声再次传遍了洛阳,但最后安庆绪花了大钱,加上官府的偏袒,总算把事情摆平了。
而猎鹰当时正好在洛阳,他得知了这件事,为了争夺朱雀,他便把这件事告诉了朱雀,安庆绪的真面目彻底暴露,朱雀从此不再理睬他。
当然,安庆绪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猎鹰出卖,他还以为是朱雀长大了,开始变得矜持,所以也没有把朱雀的态度变化放在心上,直到安庆绪听说朱雀去掉了面罩,他才意识到真正的竞争对手出来了。
朱雀是安庆绪认为最合适自己的良配,长得国色天香,身材婀娜多姿,性格温婉大气,家世更好,这几年安庆绪一直就在等她,没想到最后居然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安庆绪咬牙道:“去把独孤问俗给我找来!”
独孤问俗是安禄山的幕僚谋士,安庆绪特地把他叫到长安来辅佐自己,就是为了让他替自己向独孤家求婚。
独孤问俗也是刚到长安没有多久,还没有来得及替安庆绪向独孤家求婚。
独孤问俗当然也是独孤世家的一员,不过他属于独孤世家的洛阳房,虽然和独孤烈同一个祖先,但他们各有各的宗祠,六十年来只大聚过三次,平时也没有什么往来,何况独孤问俗还只是一名庶子,不是嫡子,在独孤烈面前,他抬不起头。
独孤问俗匆匆赶来,望着满地碎瓷片笑眯眯道:“少主何必为这点小事发怒?”
他刚才已经从黑衣人那里知道事情原委,他又劝道:“虽然朱雀姑娘和李邺交往,但并不代表李邺就得到了朱雀,朱雀的婚事最终还是要她父亲做主。”
安庆绪负手走了两步道:“万一朱雀和他有了那种关系,那岂不是什么都没了?”
“少主放心,独孤家家风底蕴深厚,子女向来自律,虽然独孤家子弟一向比较自由,但你什么时候听到过独孤家的丑闻?况且朱雀若是那种轻易放弃原则的女人,少主还会看重她吗?”
“说得有道理,但看见他们在一起,我心里就不舒服!”
独孤问俗笑了起来,“少主不是告诉我,李邺下个月中旬就要走了吗?”
“是兵部说的!”
“那就对了,还有二十天,李邺就要走了,一走两三年,朱雀姑娘的年纪也摆在这里了,她想等,她家里也不允许她等,少主的机会就来了,这段时间少主要尽快找一个合适的说媒人。”
“你不行吗?”
独孤问俗摇摇头,“我在独孤家族的地位低了,我去说媒,会拉低少主的身份,会让独孤烈轻视,我确实不合适!”
安庆绪想想也有道理,独孤问俗出谋划策可以,但他只是自己的家臣,要他帮自己的说媒,确实把自己拉低了。
“那你觉得谁合适?”
独孤问俗缓缓道:“杨家!”
安庆绪顿时吓了一跳,“杨家和我们有杀子之仇,他们怎么可能帮我说谋?”
独孤问俗冷笑道:“这样说起来,那五万贯钱白送了吗?”
安庆绪也反应过来了,“先生是说虢国夫人!”
独孤问俗点点头,“正是!”
安禄山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后,也在尽力弥补,缓和与杨家的关系,他也知道和杨国忠有杀子之仇,关系很难和缓,那就换一个方向,和虢国夫人和解。
杨国忠和虢国夫人并不是亲兄妹,只是同族而已,而且虢国夫人十分贪赂,只要钱送到位,关系就能打开,第一笔五万贯钱已经送了,新年后准备再送第二笔五万贯钱,相信就能和解了。
而且一石二鸟,不仅缓和了与杨家的敌对关系,而且还能通过虢国夫人影响天子。
现在大家都知道天子和虢国夫人有一腿,贵妃不问政务,但虢国夫人却热衷于权力,经常干政,天子对她基本上言听计从。
所以十万贯钱虽然让人心痛,但也值得。
安庆绪被说服了,他点点问道:“那我该怎么做?”
“少主要做三件事,第一,立刻写一封言辞诚恳的信给父亲,请他进京为少主求婚。
第二,要去拜访虢国夫人,给她送一笔重礼,表示自己想娶独孤家女儿为妻,请她帮忙,事后无论成与否都送五万贯钱为酬劳,这样她就能正大光明收礼了。
第三,少主要尽量表现得大气一点,接近朱雀姑娘,给她留个好点的印象,独孤烈对女儿很歉疚,他肯定会征求女儿的意见,至少不要让朱雀姑娘对少主很反感。”
安庆绪嘴角神经扯了一下,第三条恐怕很难。
“好吧!我去拜访虢国夫人,先生说我送什么礼物比较好?”
独孤问俗微微笑道:“当然是投其所好,她喜欢什么?”
安庆绪想了想道:“听说她最近对宝石很有兴趣,我打算给她找一颗最顶级的宝石,讨她的欢心。”
第371章 宇文怀德
离新年越来越近,家家户户更加忙碌了,元旦是最重要的祭祖之日,正因为大家都忙着新年祭祖,无暇游玩和庆贺新年,所以把庆贺新年的时间向后推了半个月,用上元灯会来让大家尽情欢笑迎新。
今年的祭祖对李家又非同寻常,是李林甫家族分家以来的第一次祭祖,大家各祭各的,可谓井水不犯河水。
事实上,经过了一连串的家族各自站队后,形势已经渐渐明朗,所有家族成员都在分割书上签了字,不能再更改。
李氏家族分为长安东祠和长安西祠,长安东祠以嫡子李岱为族长,长安西祠以嫡子李岫为族长。
整个家族一共有三十五户人家,分为嫡庶偏三房,东祠由一户嫡房和十二户庶房组成,没有偏房。
偏房是什么意思,就是李林甫的三个兄弟,各自子孙后人就属于偏房,虽然有点歧视,但没有办法,三兄弟都靠李林甫生活,又不是李林甫的直系亲人,那就只能叫偏房。
西祠由二十二户组成,其中嫡房四户,庶房四户,偏房十四户,李林甫的三个兄弟全部支持李岫。
虽然西祠看起来人多势大,实际上面子足了,底子就薄了,很简单,人多了,人均利益就少了,所以东祠的福利待遇明显好,例钱高,家家都有住房。
西祠就比不上,大家怨声载道,李岫没办法,只得把每月例钱涨了两三贯钱,至于六户人家还在租房子,他实在解决不了,主要这六户都是偏房子弟,给他们买房子,庶房和嫡房肯定不干,唯一的办法,就是给这六户人家每家每月两贯钱的租房补贴。
也算勉强可以交代了。
临近新年,李岫也在忙碌着祭祀之事,他现在出任东宫右庶子,完全就是一个闲官,每天去官署露个面,然后就可以回家了,他儿子李渝也成了平头小民,李岫让他主管店铺,给他找点事做,让他除了每月例钱外,还另外有一份丰厚的收入。
东祠无论嫡庶,所有人的例钱都一样,每人每月十贯钱,十六岁以下减半,男女都一样,这其实是李岱牺牲自己的利益,赢得了大家的拥戴。
但西祠就完全不同,嫡子每月例钱二十贯,庶子每月八贯,偏房每月六贯,十六岁以下减半,小娘子再减一贯。
所以李渝每个月有例钱二十贯,担任店铺大管事,每月又有五十贯的收入,他还没有成婚,每个月就有七十贯的收入,比他当县令时高多了。
尽管收入丰厚,李渝还是郁郁不乐,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酒楼和茗铺里。
茗铺就是茶馆的意思,宣阳坊有一个万记茗铺,是长安十大茶馆之一,唐朝茶馆兴起于开元年间,很快就风靡各大都市,尤其长安最盛,虽然远没有宋朝那样繁荣,但已经发展起来,毕竟茶圣陆羽是唐朝人。
唐初以煮茶为主,到了中唐便开始流行煎茶了。
先将茶制成饼茶,然后又将饼茶碾碎成粉末,然后接着用火烤茶,期间还要一直翻炒,让它受热均匀。
烤好后还需要用布包将茶末起来,不能让茶的香气流失。
等茶末冷却之后就可以进行煎茶了。
水一沸时,适当加一点盐,调一调味道。
二沸时,先舀出一瓢水,然后开始往壶中投茶末,接着烧水。
等三沸时,再加入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这样就大功告成,必须趁热喝。
还有很多茶馆放牛乳,调整奶茶,也极受人欢迎。
一间雅室内,一名茶姬正熟练的烤茶煎水,李渝沉默地坐在小桌前,而在他对面也坐着一人,不是别人,正是宇文怀德。
宇文怀德还是李淮时,和李渝的关系就最好,这次他要返回家族,自然就要从李渝这里打开缺口。
“大哥,除夕我想回来参加祭祖!”
“祭祖?”
李渝抬头看了他一眼,“你不是开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