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将领坐下,李邺又让士兵上茶,对五人道:“去年的怛罗斯之战,我是右军主将,或许你们还认识我。”
“我记得你!”
一名将领盯着李邺道:“你在战场上杀戮很凶狠,我弟弟阿齐兹就死在你的刀下。”
“我很抱歉,但我们是军人,应该都明白,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杀了你兄弟,但你兄弟也一样杀了唐军士兵。”
将领沉默了,李邺又道:“曼苏尔已经和大唐皇帝达成了和平协议,双方以阿姆河为界,互不侵犯,大唐和大食已经成为兄弟之国。”
笑了笑李邺又继续道:“我现在是大唐河中总督,很快会和呼罗珊总督谈判,商讨你们何时回家?”
一名最年长的将领问道:“将军要释放我们了吗?”
李邺点点头,“战争结束已经大半年了,你们回家的日子也快到了,希望你们坚持最后几个月。”
众人面面相觑,都露出喜色,为首将领又问道:“我们具体什么时候能被释放?”
“我已经派人去通知哈里发,你们哈里发应该会派呼罗珊总督齐亚德来和我谈判,主要是路上会耽误时间,一来一去都要几个月时间,希望你们耐心等候。”
停一下,李邺又道:“如果我是你们,我就不会那么急着回去。”
“将军为什么这样说?”
李邺淡淡道:“我得到消息,大食军攻打埃及不利,军队损失惨重,呼罗珊到处在抓壮丁去和西大食军作战,你们回去,肯定会被送往战场,在我这里至少还能保住性命,去埃及就难说了。”
五人都沉默了,他们都知道李邺说的是实话,拉赫曼王子逃往埃及,建立了西大食,势力强大,他们也都去过埃及,知道那边环境艰苦,战争残酷,若真去了南面战场,他们很难活下来。
当战俘虽然辛苦一点,但至少没有性命之忧,他们五人也不用干活,有自己独立大帐,每人身边还有个女仆,日子过得很滋润。
为首将领叹了口气,“我们只是很思念家人!”
李邺笑了笑道:“你们可以给家人写信,我会让拔汗那商人送去呼罗珊,你们家人都会收到你们信件,知道你们平安。”
“感谢将军的宽恕,我们会耐心等待,只希望每天中午再给我一点时间祈祷。”
“可以!”李邺一口答应。
李邺站起身道:“我已经给你们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但我也希望你们遵守大唐皇帝和大食哈里发达成的和平协议,耐心等待释放回家。
不过我要先警告你们,如果你们闹事,我的数万大军会毫不犹豫将你们屠杀殆尽,这里就会成为你们的坟场,我是军人,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五名将领回去了,徐建急道:“启禀都督,他们每天祈祷的时间太多了,早上起来要祈祷,天大亮才磨磨蹭蹭去上工,下午回来又要祈祷,如果中午又要祈祷,那基本上就不要干活了。”
李邺摇摇头道:“现在干不干活已经不重要了,我只是希望他们老老实实再呆上几个月,他们毕竟是三万青壮男人,一旦造反,你们人太少,挡不住他们,他们真的会把拔汗那灭国,我现在要先稳住他们。”
“卑职明白了!”
李邺又嘱咐二人道:“但任何造反都会有先兆,比如开始不满,情绪焦躁等等,如果发现这些迹象,你立刻用飞鹰通知碎叶,我会马上会率军赶来。”
徐建和余长阳一起躬身道:“我们一定配合都督将他们斩杀殆尽?”
“斩杀殆尽?”
李邺笑了起来,“别开玩笑了,今年大伙儿的几十万贯俸禄我就全指望他们了!”
李邺没有再返回渴塞城,而是向西行数十里,抵达千泉山峡谷入口,再穿过千泉山大峡谷,折道向东而行,从这里前往碎叶只要七天时间,其实是一回事,从千泉城去渴塞城还要两三天时间。
约走了六天后,距离碎叶城只有五六十里了,他们抵达一条小河,叫做图图河,李邺停下马,问一名士兵道:“是这里吗?”
士兵点点头,“回禀都督,就是这里,沿着河再走十几里就到了。”
李邺要去的地方自然是当年高仙芝在碎叶偷偷开发的一座银矿,从天宝六年开始,高仙芝掌权后便安排人进行开矿,运到碎叶进行冶炼,每年产十万两白银,延续了五年,去年高仙芝被调走,银矿就停止了开采。
这些白银可不是给将士们的补贴,安西将士一文钱都拿不到,每年高仙芝都要回一趟长安,就是为了向朝廷重臣进贡,要不然李林甫、高力士的藏宝楼哪来的钱财进行收藏?
这座银矿实际上是高仙芝的私人银矿,连监军边令诚都不知道,碎叶兵马使陈奉先是高仙芝的心腹,他替高仙芝隐瞒这件事。
安西军那边也只有封常清知道,但封常清也是闭口不言。
李邺催马沿着小河向山区内而行,很快路不好走了,李邺又弃马跟随向导士兵步行,大概走了十五六里,前面空地处出现了几座木房子。
向导士兵指着木房子道:“就是那里了!”
这里木屋里走出一个老者,望着他们高声问道:“你们是高元帅派来的吗?”
向导士兵低声对李邺道:“这个王老头是高帅从碎叶请来看矿山的,估计他不知道矿山已经废弃了。”
向导士兵快步上前,给看矿老人介绍了李邺。
李邺走上矿山,向四处打量,矿山位于半山腰,地面还算平整,远处一角堆积了大量矿渣,应该是先在矿山进行了粗炼,再运去碎叶精炼。
这时,看守矿山的老王头上前行礼,“小人参见李都督!”
李邺点点头笑道:“你还一个人守在矿山上,难为你了。”
“高帅每月给我一贯钱,三月份就到期了,我想走呢!但我一走,这些工具都完了,所以再等两个月,这个月再不来,我也没粮食了,我就真的走了。”
李邺笑道:“你继续留下吧!我会把欠你的钱补上,粮食物资补给也会给你。”
“谢谢李都督!”
李邺指着周围几个矿洞问道:“这就是采矿点?“
“回禀李都督,其实一共发现六个矿点,这只是第一个,其他五个还没有开采,这个已经开采差不多,说是今年准备开采第二个,那边木屋里有图纸。”
向导士兵将厚厚的一叠图纸取来,果然有矿点分布图,都在山区,最远一个矿点距离这里至少还有二十里。
“矿工都是什么人?”
“都是从几个突骑施部落招募来的,每人每天给一百文呢!他们都愿意干,去年就没给钱了,他们都回去了。”
“塔拉斯河的突骑施人?”
“对!就是他们。”
李邺又简单巡视了矿面,一间大棚里还有几堆采出的银矿石没有冶炼。
这座矿山李邺极为看重,他的军队一年耗费六十万贯,如果只产出十万两银子,肯定不够,但如果每年能产出四十万两银子,再从别的渠道每年搞到二十万贯,就勉强能解决最令他头大的军费问题了。
第403章 大食使者
回到碎叶城,李邺立刻召集高官们议事,向他们汇报了自己拔汗那之行的成果。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还有大量的战争红利没有兑现,难怪都督一点都不着急。
尤其当众人听说即将有大批金银运来,都大喜过望,都督府已经开始正常运转了,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没有财税收入。
每月还要支付大量军俸,整个都督府只剩下几千贯钱,根本就是车薪杯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家都眼巴巴指望都督李邺呢!
“拔汗那运来的黄金白银也只能维持几个月,我们必须要建立长期的财源,而维持这个财源是我们都督府最重要的事情,河中的胡人不需要我们管理,碎叶几千户汉人,建一座县衙就足够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统一认识,不要本末倒置。”
李邺的话就是一个意思,大家集中精力搞钱,其他的就暂时别管了。
长史谢缙道:“都督不在的时候,我们也商议过,我们有几万头骆驼,我们完全可以每年去一趟中原,从朝廷手中购买丝绸、瓷器和茶叶,运到碎叶卖给胡人,至少能获利二十万贯,但我们首先需要本钱,这笔金银来得正好,解决了本钱的难题。”
李邺点点头,“贸易是我的三策之一,现在是六月份中旬,正好可以回去一趟,五千头骆驼就足够了,也不用买什么货物带回来,金银就是最好的货物,另外碎叶的宝石很便宜,可以再买一些宝石,但需要有一名官员跟随驼队回去。”
刚刚才来几个月又要回去,想想长途跋涉的辛苦,大家眼中都露出畏难之色。
这时,仓曹参军事兼营财使杨韶华举手道:“这是卑职分内之事,卑职回去吧!”
李邺欣然道:“辛苦杨参军了,这一趟我记你首功!”
首功就是破格提拔,对官员意味着升职,对杨韶华这样的幕僚官就意味着转正。
去一趟走三个月,回来再走三个月,半年都耗在路上了,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杨韶华拿首功,大家都没有意见。
长史谢缙又笑问道:“不知都督另外理财两策是什么?”
“另外两策,一个是开矿冶炼白银,另一个便是从河中小国收取进贡,加上之前的贸易,三策同下,我们的财政就无忧了。”
司马钟辉有些担忧道:“收取小国进贡,恐怕朝廷不肯?”
小国每年都要向大唐进贡,一般是给朝廷,李邺准备直接拦截,官员们担心也很正常。
李邺冷笑一声道:“那朝廷就说服安西北庭,把税让给我们!”
粟特商人去长安都要交税,既有入境税,也有出境税,一般都是交给安西和北庭,算是朝廷对安西和北庭的支持,但成立河中都督府,这笔税该交给谁,朝廷却没有进行协调。
当然,李邺完全可以拦截入境税,但这必然会得罪安西和北庭,李邺暂时还不想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
他不好拦截税收,那他就要拦截进贡,各国只要给他交保护费,就没必要去朝廷进贡了。
粟特九国加上吐火罗各国以及拔汗那、葛逻禄等等,几十个小国,每年二三十万贯的保护费是收得到的,加上采矿和贸易,他们不仅自给自足,财政还会有赢余,大家日子都好过了。
李邺把各种收入详细给官员们解释了一遍,虽然有点风险,但想到自己有好处,而风险也是由都督承担,众人都不再反对了。
这时,李邺又淡淡笑道:“实际上,我们还会有一大笔战争红利,足够我们一年的军费支出。”
李邺随即安排仇玄负责采矿之事,仇玄主管情报,但现在暂时不需要情报,赚钱第一重要。
次日一早,仇玄便带着百名士兵以及十几名探矿工匠前往矿山了,还有数百头骆驼带着大量补给也一同前往。
之前高仙芝是私人采矿,害怕动作太大被监军发现,所以只敢偷偷开一点矿,规模很小。
但李邺就没有这种顾虑了,他准备从突骑施部落中招募上千矿工,大张旗鼓采矿。
大唐哪个节度使不采矿?朝廷负担不了那么多军费,只能给各个节度使各种经济权力,采矿权只是其中之一。
时间渐渐到了七月,这天上午,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来到了碎叶城,这支军队护卫之人,正是呼罗珊总督齐亚德。
哈里发阿拔斯正全力以赴和西大食的拉赫曼军队开战,无暇顾及河中地区,他得到拔汗那人传来的口信,这才猛然想起河中地区还有数万战俘。
正面临兵源十分紧张的阿拔斯顿时喜出望外,立刻下令齐亚德去碎叶谈判,把三万战俘赎回大食。
李邺说的一大笔战争红利就是战俘赎金了,大食急着要赎回战俘,这个机会自己怎么能放过?
司马钟辉和法曹参军事李登前往热海迎接大食使者,齐亚德还是第一次来碎叶,他也知道这里是河中唐军的老巢,他对一切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这座河谷真不错!”
齐亚德对长达一百余里的楚河河谷由衷赞叹,“地域广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确实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还有一望无际的森林。”
法曹参军事李登是碎叶本地汉人,能说一口流利的粟特语,碎叶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池,最大的好处就是每个人都会说几门语言,包括这里的胡人也都会说汉语。
李登把齐亚德赞美翻译给钟辉,钟辉点点头笑道:“我们这里距离中原太远,中原的粮食过不来,只能自力更生!”
李登翻译过去,齐亚德笑道:“但我听说,你们还从河中购买小麦,连大食的小麦都卖给你们了,你们需要养多少军队?”
钟辉故作叹息道:“我们要养三万大军,光靠碎叶的农田还是不够,只能向河中购买粮食补充。”
齐亚德随口而问,钟辉随口而答,看起来很自然,实际上是一个在试探唐军人数,一个人在故意夸大军队数量,双方都在玩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