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亚德听说对方有三万军队,心中暗暗吃惊,他在木鹿的军队不足一万人,其他军队都调到埃及去了,如果唐军忽然对呼罗珊发动攻势,让他怎么抵挡?
李邺既然能够通过商会传信给哈里发,也一定能通过商会得到木鹿的情报,李邺现在要求谈判时什么意思?难道是要先礼后兵吗?
齐亚德忽然觉得自己很被动,对方掌握了他们的情报,相比之下,他却对碎叶一无所知。
齐亚德暗暗下定决心,‘如果这次真是达成和平协议,大食必须在碎叶建一个商会!’
其实齐亚德是想多了,李邺也同样不知道呼罗珊的情况,他现在面对的是吐蕃人西扩,暂时顾不上黑衣大食。
齐亚德住进了驿馆,他的军队在城外驻扎。
李邺随即询问钟辉,事先了解一些情况。
“他一路向我试探!”
钟辉笑道:“他很关心碎叶的唐军兵力,看得出他比较紧张。”
“钟司马怎么说?”李邺问道。
“我就告诉他,河中有三万唐军,所以粮食紧张,看样子他深信不疑。”
旁边独孤应笑着猜测道:“他是不是害怕我们以谈判为借口,向大食发动攻势?”
李邺点点头,“有这个可能,齐亚德亲自来碎叶谈判,其实是他底气不足的表现,否则双方完全可以约定一个中间地方谈判,比如石国拓枝城,这才是一种比较对等的、公平的谈判,而他现在屈尊来我们的地盘谈判,只能说明一件事,他底气不足,同时他有求于我们。”
长史谢缙迟疑一下道:“难道是他们急需战俘?”
李邺冷笑道:“一定是这样,我听默多国王说过,黑衣大食在埃及以西战事不利,呼罗珊从来都是大食的兵源之地,木鹿应该没有军队了,他们才急需把战俘接回去。”
“明天都督准备怎么谈判?”
李邺淡淡笑道:“我会给他一个很公道的价格!”
第404章 讨价还价
次日一早,双方在河中都督府举行了正式谈判,谈判有两个内容,一是双方划定边界,签署互不侵犯协议,第二便是讨论战俘的赎回问题。
可以说第一个协议是第二个协议的基础,没有第一个的协议达成,战俘的谈判就很难进行。
但划定边界从来都是在战争的基础上完成,就像南北朝鲜的三八线,就是战争的结果,双方势力的自然分界线。
唐朝和大食也一样,怛罗斯之战后,唐军的兵锋已经抵达阿姆河东岸,那么双方边界自然就是阿姆河,如果大食不接受,那么就再战,恐怕最后的结果,连呼罗珊都要被唐军攻占了。
事实上,唐军攻占康国后,逃到木鹿的阿布.穆斯林派人来找过高仙芝,恳请唐军不要渡过阿姆河,他也保证不再入侵河中,高仙芝便答应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口头边界协议。
那么就看现在齐亚德承不承认这个协议,如果承认,那么今天的谈判就很简单了。
齐亚德是阿布.穆斯林的副将,当时是呼罗珊副总督,这个口头边界协议他很清楚,他还专门去巴格达,向哈里发汇报过这个边界协议,阿拔斯才放心,全力调兵对付拉赫曼。
所以,李邺提出将去年的口头边界协议落实,齐亚德没有犹豫,当即同意了。
齐亚德很清楚,实力才是一切,如果大食强大了,哪怕这座边界是用生铁浇筑,他的军队也会把它敲得粉碎。
齐亚德也想通了,唐军绝对没有三万人,如果他们有三万大军,他们怎么可能止步于阿姆河?早就杀进木鹿抢掠财富去了。
李邺笑道:“很高兴我们能面对现实,大唐朝廷已经准备了一份文本,原本是希望你们使者去年来大唐时签署,但曼苏尔殿下因为有事没有来,我还是用这份文本,基本上就是刚才我们达成的共识,有两国的文字,你看看吧!”
李邺把一份有大食文和汉文对照的协议递给齐亚德,齐亚德大概翻了翻,内容差不多,他便不再细看,他今天屈尊来碎叶的目的不是达成什么边界协议和友好协议,这些东西都是靠实力说话的,写得再天花乱坠也没用。
他要的是战俘,战俘才是他此行的唯一目的。
“协议需要交给哈里发审阅签署,我会尽快转交,下面我们谈一谈战俘的事情吧!”
李邺却摇摇头,毫不含糊道:“我们先签署了这次会谈的备忘录,再谈战俘之事。”
齐亚德是没有权力签署边界和平协议,但他必须签署这次谈判的备忘录,要不然双方白谈了,这些双方谈判的备忘录实际上也是边界和平协议的基础。
就像我们现在签署的两国边界协议一样,草拟协议的依据是什么,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谈判备忘录。
这时,钟辉把写有两国文字的备忘录递给李邺,李邺细细看了一遍,随即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都督大印,一式两份,交给齐亚德。
齐亚德也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和当初达成的口头协议完全一样,他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总督大印,双方各执一份。
“李都督,现在可以谈一谈战俘问题吧!”
齐亚德是个典型的军人,他不太懂得商场中的谈判技巧,不能过早暴露自己的底线,他身边几名文官再三向他使眼色,他也视而不见。
李邺笑了起来,笑得像一只狡猾的狐狸。
“唐朝和敌军谈判交还战俘,一般都是用赎回制度,之前我们向粟特各国交还战俘,也是用赎回的办法,一百枚第纳尔金币换一名战俘,大食军战俘也一样。”
旁边谢缙和钟辉差点喊出声来,简直太黑了,什么时候一百贯一个人,都是十张羊皮,折合二十贯钱。
谢缙等人也立刻意识到,这是都督的漫天要价。
翻译过去后,齐亚德脸立刻阴沉下来,“一百枚金币不可能,我们买卖青壮奴隶最多也就十枚金币。”
李邺摇摇头,“但他们不是奴隶,他们是为哈里发浴血奋战的大食军战士,你用奴隶价格是对他们的侮辱。”
“我也知道,所以哈里发答应二十枚金币赎一个人。”
李邺还是摇头,“我并不是欺骗总督阁下,你可以去询问康国和其他粟特小国,我们确实是以百枚金币赎回一名战俘。
当然,我一直尊重大食军队,这样吧!我稍作妥协,五十枚金币赎回一个人,不能再少了,再少就是对大食战士尊严的侮辱。”
“李都督,如果我能做主,两百枚金币我都愿意,我的战士是无价的,但哈里发只肯给我每人二十枚金币,这还是我再三争取来的,王朝刚刚建立,没有税收,巴格拉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你就宽恕一下这些可怜的士兵吧!”
谢缙忍不住,写下‘差不多了’四个字递给李邺。
李邺却不为所动,他依旧笑眯眯道:“虽然不能从哈里发那里得到更多的钱,但我相信,这些士兵的家人一定愿意为他们的亲人慷慨解囊。”
“太无耻了!”
谢缙暗骂一声,低下头去。
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了半天,最后李邺勉强再让一步,以每个战俘三十五枚第纳尔金币的价格,双方达成了赎回协议。
这也是李邺知道,对方最多只能拿出这么多钱。
齐亚德虽然不懂谈判,但他绝不愚蠢,他很清楚哈里发急需军队,只要能得到军队,每人多付十五枚他最终也会同意,至于让战俘家人拿赎金,这种事他齐亚德做不出。
就在齐亚德刚走三天后,李邺的大军也出发了,他留副都督独孤应率领两千军队守碎叶,自己亲自率领一万军队和两万头骆驼,浩浩荡荡向俱战提方向杀去。
军队都是骑兵,里面还包括一千重甲步兵,李邺之前跟随高仙芝远征过俱战提,他知道怎么样才能拿下俱战提。
俱战提有个最大的破绽,就是俱战提河将城池一劈两半,通过水路就能攻进城去。
相信粟特联军真想拿下俱战提,完全轻而易举,关键是城主哈米尔的靠山是大食,粟特人不敢得罪大食,只得默认哈米尔对俱战提的占领。
李邺记得很清楚,上一次夺取俱战提的战术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高仙芝假装渡河,明修栈道,然后由自己率三百军队从南面上城,暗渡陈仓。
现在的守军已经不是当初的大食粟特军团了,换成了从步师国过来的吐火罗人。
那么,自己完全可以故技重施,再来一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405章 碾压之战
哈米尔.巴特是个不折不扣的吐火罗人,但他信奉大食教,早年在大食东方军团服役,因为作战勇猛的缘故,他被提拔为百夫长,率领百名士兵镇守步师国南面的哈伊堡。
他的好运似乎就到此为止,欣赏他的主将病逝,连续几任东方军团首领都极为看重出身血统。
因为出身卑贱的缘故,哈米尔再也得不到重用,在哈伊堡一呆就是十五年。
三年前,阿拔斯在呼罗珊横空出世,举起了推翻伍麦叶王朝的大旗,对腐朽的伍麦叶王朝早已痛恨之极的哈米尔毫不犹豫投身到了起义的大潮之中。
阿拔斯胜利了,哈米尔也因论功行赏成为东方军团的第三号人物,率领五千军队镇守步师国。
但人性情的变化的往往就在一夜之间,短短几个月时间,哈米尔便堕落得比他之前痛恨官僚还要腐败百倍。
他仿佛在弥补过去二十年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开始疯狂敛财,疯狂地霸占女人。
短短三年时间,步师国的财富被他吸吮一空,东方军团十几年积累的财富最后也落入他手中,他的妻妾也达数百人之多,光儿女就生了二十几个。
当然,他不敢把财富全部占为已有,他把其中一半送去了木鹿,就算这样,他收敛的财富依旧富可敌国。
而就在这时,怛罗斯之战爆发,大食军被唐军击败,大食军开始全线收缩,阿布.穆斯林命令哈米尔率军撤回呼罗珊。
哈米尔知道自己的财富早就被阿布.穆斯林盯住了,只要自己撤回去,必然是死路一条。
他不甘心,四处寻找出路,他的目光最终盯住了俱战提。
俱战提被唐军占领,驱赶了所有信奉大食教的居民,随即唐军撤走,而曹国不敢收回,俱战提便成了无主之地。
哈米尔率领两千忠诚于自己的军队毫不犹豫占领了俱战提,成为了俱战提的新一任城主。
而这时,阿布.穆斯林被处死,齐亚德成为新一任呼罗珊总督,他改变了策略,开始暗中支持哈米尔对俱战提的占领。
哈米尔对俱战提的占领只是他本人的一次战略转移,但俱战提的数万居民却如坠地狱。
哈米尔不仅残酷剥削俱战提居民,还逼迫居民把他们的妻女送进军营,供他的士兵享乐。
另外,他还切断了吐火罗和河中诸国的商道,这却是执行齐亚德的命令,切断吐火罗和河中的联系。
他把一百多名吐火罗商人挂在大树上吊死,便再也没有商人敢来俱战提了,同时也就切断了吐火罗和河中的贸易。
八月的最后一天,一万两千唐军抵达了俱战提以东约二十里的巴沙小镇。
一万两千军队包括一万正规军,一千陌刀军和一千名协助陌刀军的后勤士兵,他们同时也负责照顾骆驼。
唐军驻扎在小镇外休息,李邺听取了斥候的报告。
“启禀都督,小镇内原有一支二十人的小队驻扎,我们到来时,发现小队已经撤离,我们询问居民,对方已经知道我们的到来。”
李邺制定了几个方案,其中最好的一个方案就是对方不知道他们带来,他们偷袭俱战提,一举攻占城池,但很显然,对方没有他想的那样弱智。
裴琇在旁边道:“都督,应该是我们过河的时候,被他们发现,他们一定在渡口部署了暗哨。”
李邺沉吟不语,他也是这样认为,他们走古渡口过河有点失策。
王玄武道:“都督,偷袭是不可能了,只能正面攻城!”
李邺看了一眼众将缓缓道:“不用偷袭,我也一样能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次日五更时分,裴琇和安太玄的四千军队便先行出发了,他们不是攻城,而是埋伏在南面的峡谷内,一旦敌军后撤,他们负责伏击拦截。
李邺的命令是全歼这支军队,不留活口,不准他们逃回大食。
天色大亮,李邺命令骆驼暂留在巴沙镇,由一千后勤士兵看守,他率领其余七千士兵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