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349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忙了四五天,又重新回到了原点,让李琮怎么不恼火?

  说到底还是他的情报能力太弱,李琮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大发雷霆,大骂武士首领余华。

  张通儒坐在一旁喝茶,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天子为什么不立李琮为太子,能力不行,谶书案都立案了,天子也终于同意抓人,忙了四五天,居然连人在哪里都不知道?

  要知道这个案子经不起推敲,机会一旦错过,就会不了了之。

  张通儒捋须眼珠直转,他可是安禄山的心腹谋士,发现李琮这个蠢货后,在考虑怎么利用李琮挑起大唐内讧,为安禄山出兵夺取江山创造机会。

  就在这时,一支箭‘嗖!’地射进大堂,钉在堂柱之上。

  所有人呆了一下,侍卫顿时大喊起来,“有刺客!”

  李琮也呆了半天,忽然怒吼道:“还跪着干什么,还不快追!”

  侍卫首领余华跳起来,向外面追去.

  张通儒摇摇头,一支箭就把所有人都调走了,万一是调虎离山之计,王爷不就死定了吗?

  他眯眼看了片刻,走上前道:“王爷,这是一封箭信,让他们不要追了!”

  李琮也看清楚了,箭杆上插着一封信,他回头大喊:“都回来!”

  侍卫们都回来了,有侍卫搬来一把梯子,爬上去把箭拔下了,将信递给了李琮。

  李琮打开信看了一遍,顿时脸色一变,回头对张通儒道:“他们早就从泾源道走了!”

  “不可能!”

  张通儒也吃了一惊,沿途那么多关卡,他们走泾源道,朝廷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有。

  “糟了!”

  张通儒忽然反应过来,对李琮道:“他有尚方天子剑,还没有收回去,所以一路畅通无阻。”

  李琮的脸色也极为难看,张通儒提醒过他,必须把尚方天子剑收了,才能对李邺下手,他把这件事忽略了,结果恶果出来了,李邺居然跑了。

  “先生,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李琮没辙了,只能求助地望向张通儒,张通儒缓缓道:“从时间上算,他们现在应该还在泾源道内,殿下立刻禀报天子,用飞鸽传信的方式,封锁各处关隘,不准他们通过,如果有必要,再通知哥舒翰,封锁金城县,他们一定是前往甘州,甚至让哥舒翰大军将他们包围,他若不束手就擒,就视为造反歼灭。”

  这就是张通儒挑起大唐内讧的毒计,李邺可是安西节度使兼河中都督,一旦朝廷对他动武,那就是逼他造反,李邺率军杀进关中救妻儿父母,安禄山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李琮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他一心想抓住李邺,证明自己的才能,他点了点头,“我这就去向父皇汇报!”

  李琮匆匆走了,张通儒看了看信,又负手看了看木柱上的剑痕,心中却在想,到底是谁射出的这一箭,是谁在给他们通烽报信?

  李隆基听说李邺走了,也着实很生气,他不满地对高力士道:“一千多人离开长安为什么没有任何人通知朝廷?为什么朕一无所知?”

  高力士不慌不忙道:“陛下,他是安西节度使,他来京城述职是朝廷允许的,沿途各个关卡也有兵部颁发的牒文,所以在没有新的牒文之前,只要他的一千军队不进长安城,那么他进关中也好,出关中也好,肯定都是畅通无阻,简单说,只要他在一月底之前准时述职,那么这期间,只要不犯罪,他去哪里都是他的自由,请陛下明鉴!”

  李隆基重重哼了一声,“没有朕的许可,他不得离开长安,立刻飞鸽传信到泾源道的各个关卡,不准放李邺出关,违者严惩不贷。”

第538章 勇闯关卡

  进入泾源道的第八天,李邺的队伍渐渐抵达了制胜关,制胜关所在之处是穿越陇山的一条峡谷,峡谷约二十里长,关隘就修建在峡谷东入口上,是一座周长三里的军城,所有商队必须穿关城而走,才能进入峡谷,最后穿过陇山。

  制胜关同时也是去兰州的一条捷径,而且官道平坦,对马车很友好,李邺当然会选制胜关出泾源道。

  距离制胜关还有二十里,李泌叫住了李邺,他笑着对李邺道:“我有个想法,将军可以派百名士兵扮作商旅先过去,分批走,一旦对方不让我们过关,我们就可以里应外合抢关过城。”

  李邺点点头,有道理,他当即命令全军原地休息,随即把旅帅阿普斯叫来,他的一千军队中有八十余名拔汗那的士兵,由旅帅阿普斯统领,队伍中还有一千多头骆驼。

  李邺仔细嘱咐了阿普斯片刻,阿普斯立刻将手下召集起来,换上了拔汗那的长袍和小帽子,一下子就变了样,和粟特胡商完全没有区别了,这里面还夹杂着两名武艺极为高强的汉人士兵,他们牵着五百多头骆驼,向制胜关走去。

  行贿了几十枚金币,守将便没有为难他们,直接让这支拔汗那商队过关了。

  等候了大约两个时辰,时间便到了一更时分,李邺率领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关下,守关士兵在几里外便发现了他们,早早将关门紧闭,吊桥也拉了起来。

  制胜关的主将叫周巍,在这里当了十几年的镇将,油水也捞足了,就在两天前他接到了用飞鸽传送的天子手谕,令他十分紧张,手谕中要求他阻止李邺出关。

  周巍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李邺几次出关入关都是从他这里走的,李邺要去河西走廊,从这里出去最方便,这一次,李邺极可能还是从他走。

  周巍年约四十岁,他向杨国忠递交了投名状,三千两银子,从此就算是杨国忠的人了,杨国忠许诺他,再过两年便升他为泾州都尉,让周巍心中充满了期待。

  制胜关一共只有三百士兵,守一座高大坚固的关隘,其实足够了。

  制胜关城头上插满了火把,将关内外照如白昼。

  李邺率领七百士兵来到关下,校尉胡昆上前高声道:“安西节度使、河中都督、高昌郡王李大将军过关,请放下吊桥,开启关门!”

  周巍干笑一声道:“不好意思,我收到天子手谕,关闭关城,请节度使立刻返回京城!”

  胡昆高举尚方天子剑怒喝道:“尚方天子剑在此,若再不开门,大将军可以凭天子斩之!”

  周巍心中暗暗叫苦,口谕和手谕都是一种非正式的命令,最正式是圣旨,对军队而言,尚方天子剑如天子亲临,权力效果要比口谕和手谕大很多。

  如果不开城门,李邺就有权用天子剑斩杀自己,可如果开了城门,天子也绝不会轻饶自己。

  这时副将李寒道:“将军,尚方天子剑的权力可是大于手谕,不如让他们过关,如果朝廷追问起来,就说我们没有收到手谕。”

  “胡说!朝廷又不是傻子,一旦查下来,我们怎么可能没收到手谕,这么多人都知道。”

  他忽然警惕地瞥了一眼副将李寒,这小子是不是想取代自己,故意挖陷阱让自己跳!

  “你不要啰嗦了,到一边去,我只有分寸!”

  周巍此时已经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顶下去,他举起天子手谕高声道:“天子手谕,不得放李邺出关,违令者严惩不贷,李将军,我不敢违抗圣令,对不起了!”

  周巍话音,躲在战旗下的李邺出手了,一百二十步外,两支连珠箭射出,经过数年的磨砺,李邺的箭法已经出神入化,不敢说天下第一,但天下前三是没有问题的。

  箭速快如闪电,眨眼便到了眼前,周巍大吃一惊,本能地向右甩头躲闪,他的武艺很高,反应也极为敏锐,躲过第一支箭,箭擦耳而过,蹭破一层皮,火辣辣疼痛。

  但第二支箭已经出现在眼前,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太快了,‘噗!’一箭正中额头,箭矢射穿了头颅,周巍惨叫一声,仰头倒地,当场毙命。

  城头上顿时一阵大乱,李邺催马而出,一箭箭射出,每一箭射出,必然有一支火把熄灭,李邺一口气射出二十支箭,整个城墙左边的二十支火把全部熄灭,顿时变得一片漆黑。

  十几名士兵冲了上去,用飞爪甩上城头,开始奋力向上攀爬,一名守城士兵举刀要斩断绳索,‘嗖!’一支箭射来,正中士兵咽喉,士兵闷叫一声倒地。

  李邺一连射杀了七八名企图斩断绳索的守军士兵,但还是有两根绳子被斩断,两名士兵从城头坠落,受了轻伤。

  就在这时,制胜关后门被拔汗那的士兵偷袭得手,八十余名李邺的士兵一涌而入,副将李寒见势不妙,奔上城头大喊道:“李大将军,我们愿意开启城门!”

  李邺厉声喝道:“立刻开门,否则全部斩杀!”

  李寒连忙命令士兵放下吊桥,开启城门,李邺回头令道:“吹响号角!”

  “呜——”

  号角吹响,这是进攻暂停的命令,刚刚上城的十几名士兵手执盾牌和长矛,结成阵型和对方对峙。

  李寒率领士兵出城投降了,李寒上前呈上天子手谕,“大将军,卑职劝周巍开城放人,他死活不肯听劝,我也没有办法,请见谅!”

  李邺点点头,“我能理解你的难处,除了主将周巍外,其他阵亡守兵,我每人补偿两百枚金币,李副将大义替我开门,我另外再赠一千金币给李副将,希望李副将妥善处理。”

  李邺倒不管朝廷会怎么想,他只担心自己在军方的名声,毕竟都是唐军,杀将可以,但杀了普通士卒,肯定会多多少少影响到自己在军中的名声。

  李寒是聪明之人,一点就透,连忙道:“周巍对抗上方天子剑,被大将军斩首,其他弟兄皆无伤亡。”

  他又低声道:“感谢大将军慷慨,卑职保证一文不少送到阵亡士兵家属手中,但给卑职的一千金币,就不用了,卑职开启城门,绝不是为了钱。”

  李邺闻弦知雅意,欣然点点头,“希望将来有一天,李将军能成为我的左膀右臂!”

  李寒连忙躬身道:“愿为大将军效力!”

  李寒出身寒门,没有背景后台,他知道李邺是独孤家族的女婿,这个机会他当然要抓住。

  他又问道:“卑职必须要向朝廷汇报,请问大将军怎么安排?”

  李邺想了想道:“三天后再汇报,就说周巍对抗尚方天子剑,已被斩杀!”

  “卑职遵令!”

  李邺随即命令胡昆去安排马车过关,不多时,骑兵护卫着几辆马车过了制胜关,出了泾源道,继续向兰州方向而去。

第539章 急转直下

  三天后,李寒向朝廷发送了鸽信,制胜关主将周巍对抗尚方天子剑,已被李邺斩杀,李邺率军已过了制胜关。

  兵部收到了制胜关发来的鸽信,呈递到尚书独孤烈的桌案上。

  独孤烈沉思良久,随即拿着鸽信来见高力士。

  高力士连忙请独孤烈坐下,独孤烈取出鸽信缓缓道:“高翁,是天子下令各个关卡拦截李邺吗?”

  高力士点点头,“天子发了手谕,不准李邺离开京城。”

  独孤烈叹口气:“卑职想不通,李邺去年成婚后,就没有再住过园宅,那两个所谓告密的仆妇是今年三月份才过去的,这分明就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摆明了是诬告,天子为什么要找这么一个拙劣的诬告来处置李邺,就不怕天下人不服吗?”

  “或许天子是害怕李邺造反吧!”

  独孤烈摇摇头,“怕他造反,可以免去他的军职,让他出任一个文官都可以,一道旨意就解决了,干嘛非要杀他,如果把他逼急了,他会真的造反。”

  说完,独孤烈把鸽信递给了高力士,“他已经斩杀了制胜关守将,出关去了,高翁要提醒天子,以李邺的武艺,任何人都拦不住他,哥舒翰就算把他的一千军队扣下,他单枪匹马一样能走脱,赶紧让天子下旨安抚住他,不要逼他做傻事,被安禄山利用。”

  “安禄山利用是什么意思?”高力士不解问道。

  独孤烈叹口气,“高翁不知道李琮的幕僚张通儒其实是安禄山的心腹谋士吗?”

  高力士吓一跳,“我真不知晓!”

  “庆王李琮已经被安禄山控制了,安禄山挑起朝廷内乱,他就会浑水摸鱼,借口平乱杀进长安,这不就是董卓第二吗?”

  高力士点点头,“我明白了独孤尚书的意思了,我尽力劝一劝天子吧!”

  停一下,高力士又道:“关键还是谶书案,我怕冯县令保不住那两个妇人,会被人灭口,烦请独孤尚书安排几个厉害的武士把两个妇人保护起来。”

  独孤烈一口答应,“我这就安排人手!”

  次日一早,高力士见到了李隆基,李隆基休息了几天,刚刚才好一点。

  “陛下,制胜关那边传来的消息,李邺用尚方天子剑斩杀对抗的守将,已经过关走了。”

  李隆基顿时勃然大怒,“好大的胆子,他竟敢杀将过关,他一点也不把朕放在眼里,朕还有陇右军和河西军收拾他!”

  高力士连忙躬身道:“陛下若再逼迫他,他恐怕真的造反了,某人可是一直在等这一刻。”

  李隆基一怔,心中的怒火顿时被一盆冷水扑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3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9/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