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358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李邺关闭了密室大门,这才带着众人,赶着马车离开了桥陵,几名守陵官员跑来查看情况,但什么都没有发现,但地上很凌乱,估计大木箱子内的厌胜之物都埋在地下了。

  众人不敢吭声,连记录都不敢写上去,想活命,就得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

  几个月后,飞龙来取财富,发现箱子被调换,他气得暴跳如雷,抓了守陵官员审问,却让他一头雾水,是一支拿着尚方天子剑的龙武军来过。

  飞龙并不知道李邺手中有尚方天子剑,他一度怀疑是天子把财富运走了。

  当然,这是后话,暂时不提。

  上了官道,李邺要和独孤饶阳分手了,独孤饶阳带着一百二十名死士和两名李邺的亲兵前往襄阳,他有父亲给他的兵部金牌,一路上肯定畅通无阻,虽然兵部金牌管不了文官,但它对各个关隘威力极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尚方天子剑。

  李邺目送独孤饶阳的队伍远去,他一调马头,带领八名亲兵向东北方向奔去,奉先县的隔壁就是同州白水县,他将从白水县走洛水道北上,在坊州的中部县折道向西,那边有一条商道穿过子午岭,能进入泾源道,然后可以继续沿着泾源道北行去河西走廊。

  这一天是三月初五,安禄山也结束了河东之行,开始返回幽州,安史之乱的大幕即将徐徐拉开。

第552章 返回河西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河西走廊的春天也来得稍晚,到三月中旬时,春天的气息终于浓厚起来,冰雪融化殆尽,河水完全解冻,梨花、桃花、杏花等等纷纷盛开,红白粉黄、姹紫嫣红,空气中充满了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独孤新月带着孩子住在裴府的一间小院里,丈夫不在,她不想一个人住在空空荡荡的宅子内,正好裴老夫人请她过去居住,她索性就搬去了。

  独孤新月的母亲也是裴家人,尽管不是一房,但也是同枝同脉,裴家上下都对她很不错。

  更重要是,裴家也有两个一岁左右的婴儿,一个是裴伽的孙女,一个裴健的孙子,孩子有了伴,大家在一起也有话题了。

  星官已经十个月了,刚刚断奶,开始吃米粥和面糊糊,喝羊奶,蔬菜和鸡蛋也能吃一点点。

  小家伙依旧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嘴里咿咿呀呀说着什么,而且能独自扶着栏杆站立,再过一个月,她就能蹒跚学步了。

  这天上午,独孤新月正带着孩子和几个裴家孙媳妇聊天,裴健的孙子叫做裴洵,已经一岁两个月了,养得比较粗糙,手中拿着小点心在啃,馋得星官口水直流,伸手要去抢。

  一名侍女慌慌张张跑来禀报,“夫人,公子回来了。”

  独孤新月腾地站起身,顾不上和其他人打招呼,抱着女儿便向外面奔去,迎面遇到李邺走进来,李邺大喜,一把将她们母女二人抱住。

  星官也认出了父亲,伸出小胳膊要爹爹抱,李邺抱过宝贝女儿,重重在她小脸蛋上亲了一下,又把孩子高高举在半空,星官欢喜地尖叫起来。

  独孤新月也想让丈夫亲自己一下,但看着几个裴家媳妇都在,她不好意思,连忙把丈夫拉进院子。

  侍女们都忙碌起来,烧了几大桶热水,李邺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洗去长途跋涉的困乏,洗完澡,换了一身宽松的新衣,他一头倒在床上竟然睡着了。

  醒来时已经是下午时分,醒来时,李邺发现自己盖着被子,女儿也在旁边小床上睡得正香。

  他慢慢坐起身,肚子一阵咕噜噜响,妻子新月走进房间,两人这时才紧紧相拥,忘情地轻吻在一起。

  好一会儿,新月摸着丈夫的胡茬笑道:“我的男人开始留短须了,你坐下来,我帮你修一修!”

  虽然说身体须发受之父母,不可随意去除,但也不代表任由其生长,乱蓬蓬一脸扎人,古人还是很讲究仪表,男人的须,女人的眉,都是要精心修饰的,胡须一定要留,但也一定要修,不留胡须的男人一般是太监,而不修胡须那是张飞。

  “这次不会再丢下我们娘俩了吧!”

  李邺一时没有吭声,独孤新月急了,在丈夫的脑袋上敲一下,“莫非你还要丢下我们母女?”

  李邺踌躇片刻道:“我想让你们先去襄阳。”

  “那你呢?”

  “我在甘州等河中军的主力过来。”

  “不行!”

  独孤新月一口拒绝,“这次无论如何我要和你一起走,别想再丢下我和孩子。”

  “我也不想丢下你们,我是怕不安全。”

  “让我们先走就安全了?”

  独孤新月一针见血道:“万一经过关中时被发现,天子扣下我们当人质,你怎么办?”

  李邺一时哑口无言,其实妻子说得也有道理,穿过关中并不是坦途,一路要穿州过府,光重要关隘就是三个,制胜关、蓝田关和武关,还有沿途的十几个临时哨卡,一旦蓝田关不允许通过,强攻又没有那个能力,很可能会被困在关中了。

  万一真被天子扣为人质,那自己就麻烦大了。

  “好吧!你不想先走,那就和我一起走。”

  独孤新月大喜,低头在丈夫脸上亲了一下,“这就对了嘛!”

  李邺心中一荡,顺势搂过她的腰,独孤新月连忙低声道:“晚上呀!现在仆妇丫鬟都会听到的。”

  这时,侍女端着茶进来了,李邺笑问道:“从长安跟来的仆妇还有多少?”

  “还有七人,其他几人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我已经让他们回去了。”

  一般人家的家仆有两种,一种是合约式,一种是家奴式,像裴三娘府上的家仆基本上都是合约式,按月付工钱,期满就走人,如果主人去外地,他们就会解散,那一笔遣散钱回家。

  而李邺府上的家仆主要来自独孤府,基本上都是没有人身自由家奴,一般主人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

  但这一次却反过来了,这次裴三娘举家去襄阳,她所有的家仆都愿意跟随她一起走,原因是大家都听说安禄山要造反,觉得关中不安全,都想去南方,那些侍女丫鬟的父母都要求孩子跟随主人去南方。

  独孤新月来河西,家奴们都回了独孤府,只带了十人和她同行,还有一个乳娘是特殊情况,实际上只有九人,其中三人前两天已经回去了,只剩下六名侍女和一名乳娘。

  李邺算了算,人不多,如果能和他们一起走就一起走,实在不行,就托大舅派人送她们回关中。

  吃罢午饭,李邺找到了李泌。

  李泌没有跟随去襄阳,留在了张掖,这几个月他暂时在甘州州学任教。

  甘州州学就裴府不远处,李邺很快找到了李泌,李泌埋头正在给学生批阅试卷。

  李邺站在门口半晌,李泌抬头见是李邺,哑然失笑道:“我还以为是哪个学生来求我高抬贵手。”

  李邺走进房间,坐下笑道:“甘州的学生比长安学生如何?”

  李泌笑道:“书法和文笔方面的基础差一点点,但思路开阔,感觉言之有物,这次我布置的考题是西域贸易,每个学生都说上几句,我一直以为张掖的粟特人是没有西迁的原生民族,现在才知道,他们还是从河中过来的,只得来得早,两晋南北朝时代就从河中过来定居,只是和汉人打交道的时间很长了,所以才和现在的粟特人感觉不太一样。”

  李邺笑道:“你这个题目对他们太简单,你应该出一个大唐是否会有人造反,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这里山高皇帝远,消息闭塞,大部分学生不可能知道幽州的事情。”

  李邺笑了笑又问道:“河中军有消息吗?”

  李邺不在甘州,他让李泌负责和河中联系。

  李泌取出一份鹰信,递给李邺,“这是三月初收到的北庭发来的鹰信,河中军已经抵达庭州,半个月过去了,我估计再过几天就能抵达甘州了。”

  李邺看了看鹰信,是独孤峻发出的,八千河中军带了两万头骆驼,那速度就不会太快,李邺心中算了算,应该在三月底左右抵达甘州。

  李邺沉吟一下道:“我感觉安禄山造反就是这个月了,一旦安禄山造反,朝廷肯定会全面加强关中防御,我有点担心,到时我们可能无法借道穿越关中。”

  李泌笑道:”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其实可以解决。”

  李邺大喜,这个过境问题让他很头大,没想到李泌居然能解决。

  他连忙问道:“怎么解决?”

  ====

  【今天家里有点事,只写了两章,中午一章没有,下午一章正常。】

第553章 惊悉谋反

  李泌取出一幅地图,摊在桌上道:“我们不用进关中,从兰州南下进入渭州,再向南进入成州,沿连云西道进入汉中,其实就是沿着西汉水走,走三天就到达汉中的兴州,到了汉中后,我们就可以沿着汉水向东走,最多一个月就能抵达襄阳,从而绕过了关中。”

  李邺大喜,这条路不错,以后安西过来的军队如果去襄阳,都可以走这条路了。

  他连忙问道:“沿途有关隘吗?路况如何,能不能走骑兵和骆驼?”

  李泌微微笑道:“这条路还是粟特人告诉我的,我特地找了走过这条路的商人询问,他们说成州那边有一座铜谷关,其他就没有关隘了,粟特人都是带骆驼而行,那肯定骆驼可以走,骑马也可以走,我们找几个向导带路就行了,问题不大。”

  李邺一颗心落地,这个方案不仅完美地解决了过境问题,还给他打通了一条连接襄阳和甘州间的战略通道。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十天,这天上午,李邺前往军衙打探消息,刚走到军衙门口,迎面遇到了外公裴方从军衙出来,裴方满脸严肃,一见李邺便道:“刚刚收到你岳父的紧急快信,安禄山公开举兵造反!”

  这个消息虽然在李邺的意料之中,但还是也让他感到震惊,历史只是稍稍改变了时间,但依旧按照原来的路径推进了。

  裴方命人取来鹰信抄件递给李邺,李邺接过细看,举兵时间是五天前,安禄山打出的口号是‘除国贼,清君侧’,向天下发布讨逆檄文,要求天子诛杀杨国忠,下罪己诏以谢天下。

  不管事诛杀杨国忠,还是下罪己诏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安禄山公开造反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天,安禄山的军队应该攻入了河北。

  李邺拿着鹰信抄件匆匆去找李泌

  李泌看了鹰信,点了点头道:“这一天终于来了。”

  李邺沉吟一下问道:“我有点不明白,既然安禄山是河东节度使,他完全可以把军队带到河东,在河东南部部署一支奇兵,在宣布造反的同时,攻占蒲津关,关中大门就打开了,然后大军杀进关中,派数万铁骑以最快的速度夺取长安,天子很可能就逃不掉了。”

  李泌微微笑道:“节度使这个偷袭长安的策略确实很高明,甚至还可以派上千士兵事先混入长安,然后里应外合拿下长安,或许天子能仓皇出逃,但其他皇亲国戚一个都跑不掉,这其实就是我之前说的势和策的问题,也就是公子所说的战略和战术的问题。

  节度使想想看,如果安禄山这样做了,他确实可以占领关中和长安,但幽州他还保得住吗?河东的唐军一定会切断他的后路,切断井陉通道,河北唐军会杀进幽州。

  安禄山就等于是把造反根基地从幽州迁到了关中,关中百姓支持他吗?唐军从四面八方杀进关中勤王,安禄山还能支持多久?

  如果安禄山这样做了,他的策能成功,但大势必败,高尚和严庄绝不会同意他用这个策略,甚至不会同意他先攻河东,节度使知道为什么?”

  李邺着实惭愧,他想得太简单了,李邺点点头,“愿听先生教诲!”

  李泌缓缓道:“此事还得从几百年前说起,从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后,北朝就被分割为两大部分,关陇系和山东系,北魏也跟着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然后又被北齐和北周取代,他们的根基就是山东士族和关陇贵族。

  到了隋朝,隋朝执政的重点是在弥合南北,比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三下扬州,都是为了融合南北,甚至皇后萧氏也是南朝贵族之女,可见隋朝统治者对南北关系的重视。

  隋朝同样也重视东西关系,隋炀帝迁都洛阳就是为了化解关陇派系和山东派系的敌视,但可惜时间太短,作用也不大,最后几支反隋的大势力都是山东系,像山东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等等。

  唐朝建立已经一百多年,东西敌对消失,但东西歧视还在,而且非常严重,天下人都知道,所以安禄山造反,在政治上一定会走东西对抗这条路。

  我断定他绝不会走河东,一定会夺取河北道、河南道和都畿道,加上老巢幽州,定都洛阳,建立一个新王朝和关陇对抗,就像北周和北齐的对抗。”

  李邺点点头,李泌看得很透彻,历史上,安禄山造反确实是这样走的,这就解释了自己多年的疑惑,明明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他为什么不在河东造反?

  同时也解释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基础,根子还是东西方对抗,藩镇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

  李泌冷笑一声又道:“不过呢?安禄山是胡人,他的军队也以胡兵为主,残暴是他们的本性,就算高尚和严庄懂得要笼络河北士族,但他们控制不了军队,只要安禄山的军队侵犯到士族的利益,那么河北的局面很快就会扭转,毕竟唐朝建立一百多年,根基已深,关西和山东最多只是歧视,并不是敌对,所以只要朝廷应对得当,安禄山的造反最多也就一两年。”

  李邺沉默无语,他知道朝廷腐败太深,要朝廷应对得当,怎么可能?

  两天后,由裴琇和安太玄率领的八千河中军抵达了张掖,同来的还有两万头骆驼,这些骆驼背负的不仅仅是粮草,还有大量物资兵甲,其中最让李邺期待的就是六千桶火油。

  大军驻扎在张掖城外,这支军队的将领基本上都是当年他从甘州带走的三百裴家军,通过他们,李邺对河中军控制得非常牢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3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8/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