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368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金楠对做生意没有兴趣,每天都会把伙计派去酒楼茶馆打听情报,他确实也得到了不少重要情报,比如他知道李邺现在在襄阳,也知道李邺新成立了江汉军,同时也知道襄阳军队有三到四万人。

  这天中午,伙计顾三郎从外面匆匆回来,进门便道:“掌柜,紧急情报!”

  金楠狠狠瞪了他一眼,顾三郎连忙捂住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两人走进里间,顾三郎压低声音道:“卑职得到消息,李邺率领两万军队北上了。”

  “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是陈主簿告诉卑职。”

  襄阳县主簿陈祚的兄长陈载是洛阳留守府仓曹参军事,洛阳失守后投降了燕军,被封为太府寺少卿,兄长投降封了高官,主簿陈祚自然有了心思,他成了第一个被燕军探子收买的荆襄官员,向金楠出卖了不少重要情报。

  金楠听说是陈祚的情报,便不再怀疑,连忙写了一封鸽信,到后院用信鸽送出了襄阳城。

  六万燕军进入汝州后,这天傍晚,大军抵达汝州梁县,安庆绪下令就地驻扎休息。

  大帐内,安庆绪正和几名幕僚和大将商议对策。

  户部尚书张通儒指着地图道:“都畿道和河南道西部都被我们控制,关中和长安的黄河漕运已经被切断,长安只能通过巴蜀和江汉漕运,但蜀道道路艰险,运粮不易,关键还是江汉,船队通过长江、汉水直到商州,再从商州陆运到长安,一旦我们切断江汉漕运,关中就会爆发粮食危机,这一点我们都心知肚明。”

  安庆绪点点头道:“张尚书言之有理,现在荆襄的守将居然是李邺,真是出人意料,那么他的军队也是河中军或者安西军,都是硬骨头,首先我们不能轻敌,但更不能有畏敌情绪,需稳扎稳打。”

  另一名谋士牛介庭道:“殿下说得有道理,不能轻敌,也不能畏敌,在稳扎稳打的同时,卑职也建议抢占时机,我们必须尽快抢占鲁阳关,只要夺取鲁阳关,便可长驱直入攻打南阳。”

  安庆绪看了一眼张通儒,张通儒点点头道:“我同意牛侍郎的建议,根据襄阳最新情报,李邺率两万军三千出襄阳,现在还没有到南阳,那么鲁阳关应该兵力不多,我们可以派一支轻兵,火速南下抢占。”

  大将田承嗣指着沙盘道:“南面是伏牛山,山势连绵,山高林密,东面是方城山,峡谷众多,携带辎重行走极为缓慢,耗费时日,如果没有拿到鲁阳关,我们攻打关隘会非常吃力,卑职推荐骠骑将军武令南率领六千轻骑兵携带干粮南下。”

  众人都一致认为要抢占鲁阳关,安庆绪便同意了大家的意见,当即令大将武令南率六千骑兵火速赶往鲁阳关。

  夜色中,六千骑兵在大将武令南的率领下冲出大营,如一队长龙般向南面疾奔而去。

第569章 火烧蛇谷

  邓州北部的地形是西高东低,伏牛山脉延绵千里,而东面则是延绵百里的方城山,实际上,方城山就是伏牛山的余脉,两座大山之间有断裂带,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峡谷,正是这些峡谷形成了一条条南下的通道。

  鲁阳关便位于峡谷最南面,扼守必经的官道,南面便是地势低平的南阳盆地。

  从梁县到鲁阳关大约有五百里路程,六千骑兵要奔行三天,最后一次补给在叶县,过叶县后就是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带,也没有补给,需要一口气奔行两百里。

  这天黄昏时分,骑兵队伍到了长蛇谷,长蛇谷长约二十余里,比较狭窄,顾名思义就像一条长蛇。

  主将武令南一摆手道:“放慢速度!”

  队伍缓慢下来,后面的骑兵也纷纷跟上来,原本十几里长的队伍在很短的时间内压缩到三里左右。

  队伍进入了山谷,这里距离鲁阳关还有六十里,尽管不可能有敌军,但出于将领的本能,武令南还是很谨慎,命探子在前面探路,队伍则缓缓推进。

  大约走了十几里,这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武令南打量着两边山林,两边阴影重重,暗藏杀机,他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忽然,左边山林上空一片惊鸟乱飞,武令南脸色顿时一变,大叫道:“不好,有埋伏!”

  话音刚落,只听一阵急促的梆子声响起,“梆!梆!梆!”

  两边埋伏的唐军举弩疾射,箭如雨发,燕军骑兵躲闪不及,纷纷中箭落马,惨叫声一片。

  反应过来的士兵慌忙举起盾牌抵挡,武令南挥刀大喊:“跟随我突围!”

  剩下的五千骑兵纷纷加快马速,跟随着武令南向南面狂奔。

  奔出数里,前面忽然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原木堆,足有数百根之多,阻断了去路。

  武令南见两边陡峭,骑马上不去,便回头大喊道:“速将木头搬开了!”

  数百名士兵跳下马,拼命搬运木头,就在这时,一名将领惊呼道:“脚下怎么都是黑泥?”

  士兵们都发现了,地下都是厚厚一层黑泥浆,气味刺鼻。

  忽然,数支火箭从两边射来,正落在黑泥上,黑泥浆轰地燃烧起来。

  数千骑兵顿时陷入火海,士兵们惊呼,战马惊恐惨嘶,后面的士兵纷纷掉头向北奔逃。

  这时,无数根燃烧的大树向山道上砸来,士兵们乱成一团,后面退路也被巨木堵住了,山道上全是燃烧的大木,浓烟滚滚,烈焰飞腾。

  燕军士兵们陷入了极度恐慌,纷纷跳下战马,手脚并用向山坡上爬去。

  但很快,山坡的松林也一样起火了,火势越烧越烈,蔓延得极为迅猛,远远超过了士兵们奔跑的速度。

  刚刚爬上山的三千多士兵逃不过烈焰蔓延的速度,在一片绝望的惨叫中被熊熊烈火吞没了。

  下方的官道上同样沦为了地狱,整个官道上浓烟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士兵们呼吸不过来,被呛晕过去。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火攻埋伏战,只用了三百桶火油,烈火便将一座十几里长,两边长满松柏的山谷吞没了,同时被吞没的,还有六千燕军轻骑兵。

  执行这次火攻任务的是安太玄率领的五千军队,他们在点火后,便迅速向鲁阳关方向撤退。

  夜色中,李邺站在鲁阳关关城上,眺望着远处的一点点火光和浓烟,火势冲天,但相隔六十里,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很小的火点。

  “军师怎么知道他们会轻兵南下?”李邺笑问道。

  旁边站着李泌,他负手微微笑道:“说到底,还是一个轻敌问题,他们肯定会以为我们来不及北上,鲁阳关没有兵力,还有情报告诉他们,大将军刚刚率两万军队北上。”

  “轻敌和假情报?”李邺笑了起来。

  “对!”

  李泌淡淡道“别小看这两点,这几乎是所有失败的根源,轻敌加上假情报成功地骗过了燕军将领和谋士们,他们还以为我们尚在南阳南面奋力北行。”

  李邺点点头,他命令裴琇打着自己的旗号,率一万军队装扮两万大军,声势浩大北上,但他自己却在六天前率领一万骑兵悄悄北上。

  虽然不知道对方情报点在哪里?但只要把自己人都骗过去。

  那么对方也一样能骗过。

  “是啊!安庆绪凭什么会认为我们将放弃鲁阳关,如果他有轻敌之心,那他们必败无疑。”

  三天后,安庆绪接到了快报,他的六千轻骑兵中了埋伏,全军覆灭,这个消息让安庆绪暴跳如雷,破口大骂手下谋士和将领。

  “都是一群饭桶,我说要稳扎稳打,你们偏偏都要去轻骑偷袭,是谁了解李邺,是我还是你们!”

  众谋士和大将都惭愧低下头。

  副将田承嗣上前道:“启禀殿下,我们确实轻敌了,鲁阳关很重要,我们知道,对方也知道,李邺骗过了我们的情报探子。

  情报探子发来一个假消息,反而把我们给坑了……”

  田承嗣想把责任推给情报探子,安庆绪不耐烦摆手打断他话,“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想想下一步怎么办?”

  田承嗣有些尴尬,只得勉强道:“殿下说得对,我们确实要稳扎稳打,现在要考虑怎么打鲁阳关,怎么建立后勤之地?”

  安庆绪狠狠瞪了几名谋士一眼,“你们说吧!这次不要再轻敌了。”

  张通儒惭愧道:“还是殿下了解李邺,鲁阳关卑职曾经走过,这道关隘还是很险要的,这就意味着不可能短时间攻下来,那么我们大军的后勤就需做好保障,可以把叶县作为后勤重地,但叶县距离鲁阳关两百里,卑职建议可以沿途修建两座中转仓库,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运输后勤物资的难度。”

  田承嗣担心道:“修建中转仓库就怕唐军偷袭!”

  张通儒摇摇头,“不能怕猪生病就不养猪了,多加一些兵力防御,中转仓修建得坚固一点,应该问题不大。”

  另一名大将武令瑜道:“不如寻山道绕过去,直扑南阳,一旦占领南阳,唐军必退!”

  张通儒冷笑道:“这就和之前偷袭鲁阳关同出一辙了,占领南阳当然好说,但李邺就不会有防御吗?一旦夺不下南阳,这支军队该怎么补给?没有后勤、没有援兵,人生地不熟,最后一样全军覆没。”

  安庆绪摇摇头,“在李邺面前,不要想着出奇兵,还是要稳扎稳打。”

  说到这,安庆绪看了一眼牛介庭,“牛侍郎今天为何很沉默?”

  牛介庭缓缓道:“卑职在想,其实唐朝皇帝派襄王李环坐镇襄阳,说明他不知道李邺在襄阳,我们应该把这个消息告诉李隆基,再挑拨李隆基和李邺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矛盾激化,李隆基一定会解除李邺的军权,把李邺召回长安,一旦李邺回了长安,襄阳由李环坐镇,那我们就会轻而易举夺取南阳和襄阳。”

  安庆绪点点头,“这个反间计不错,但不应该由我们来实施,我写一封信给父皇,让他安排刘骆谷实施,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攻打鲁阳关。”

  安庆绪决心已下,他写了一封信给父亲安禄山,让他实施反间计挑拨李隆基和李邺之间的矛盾,他则率领五万余大军和粮草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向叶城挺进。

  襄阳,柳洵来到了一座府宅内,这里便是襄王李环的软禁之地。

  柳洵最终选择了效忠李邺,被任命为襄州长史,成为李岱的左膀右臂。

  今天他来找李环,也是想劝说李环面对现实,保住性命要紧。

  李邺也不亏待李环,找了十几个妓女陪同李环吃喝玩乐,晚上还有一颗龙须丸供应,过着极为荒淫颓废的生活。

  李环见到柳洵吓了一跳,“先生没有被土匪杀死吗?”

  柳洵摇摇头,“我和殿下一样,被土匪俘虏上山,也被官兵解救,只是我被救时,殿下已经先走了。”

  “原来如此,那先生在做什么?”

  “我给观察使李岱做事,我倒是想为殿下效力,但似乎没有我的用武之地了。”

  李环叹口气道:“我被李邺软禁在这里,莫说军权,什么权力都没有,先生说说看,我现在该怎么办?”

  柳洵压低声道:“现在殿下处境非常危险,一旦天子和李邺反目,李邺第一个要杀之人,恐怕就是殿下了。”

  李环大惊,“那可怎么办?”

  “关键是要殿下有用,只要殿下有用,李邺就不会杀殿下!”

  这句话李环深有体会,正是因为他有用,山匪才没有杀他。

  李环一脸沮丧道:“我还能有什么用呢?”

  柳洵建议道:“殿下要向李邺正式表态,愿意当监军,然后殿下给天子上书,支持李邺守襄阳,殿下则愿意为监军,这样一来,殿下就不会威胁到李邺的军权,你们就能相安无事,天子如果为殿下着想,也会接受现实。”

  似乎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李环只得叹了口气,“好吧!我听先生建议,这就给父皇上书。”

  历史上是唐军埋伏在蛇谷,准备伏击叛军,都是新兵,埋伏没有经验,结果被叛军发现,反过来用火烧唐军,唐军惨败。

第570章 回头是岸

  襄阳城南有一户姓张的人家,有一儿一女,长女嫁得不错,但儿子张献却游手好闲,是一个出名的无赖混混,整天偷鸡摸狗,把周围邻居都偷了个遍,也不知道被抓住打过多少次,但就是屡教不改,他的父母受不了这样的儿子,几年前先后郁郁而终。

  没有了父母的管束,张献更加肆无忌惮,索性把祖屋也卖了,整天和一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

  这天下午,张献溜到姐姐家,他姐姐也因为父母被活活气死,所以对这个兄弟极为痛恨,和他断绝了往来。

  但张献欠了一屁股赌债,被债主逼急了,没办法,便趁着姐姐出门给父母上坟的机会,跑来偷东西。

  张献对姐姐家很熟悉,他知道钱财都被姐姐藏起来,他也找不到,但他可以偷姐夫书房里值钱的东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3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8/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