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369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张献撬开书房的后窗,翻了进去。

  张献的姐夫是襄阳县主簿,叫做陈铸,张献因为行窃被抓去县衙多次,都是得到姐夫庇护,打一顿后便放了出来。

  可惜张献已经无可救药,非但不感恩,今天还偷到了姐夫的头上。

  进了书房,张献便开始翻箱倒柜,把几件低档的玉器和不值钱的漆器往布袋里塞,虽然卖不了几个钱,但总比没有好。

  没有找到钱财,正失望之时,张献忽然发现柜子有夹层,他连忙打开夹层,里面居然是十几锭黄金,还有一只精美的扁盒,金光灿灿把他眼睛都照花了。

  张献心中狂喜,把黄金和一只锦盒一起装进布袋内,又把柜子恢复原样,几件低档玉器和漆器也不要了,放回原处,他背着三百两黄金仓惶逃走。

  次日一早,张献来到了内卫官衙,内卫将军关沛亲自接见了他。

  “小人听说举报奸细有五百贯钱重奖?”张献的小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关沛点点头,“如果消息确切,且帮助我们抓到奸细,我们确实会重奖五百贯钱!”

  张献将一只锦盒递给关沛,“这是在我姐夫的书房里发现的,我觉得它值五百贯!”

  关沛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张黄麻纸,再细看,竟然是一份安禄山的任命书,任命陈铸为襄州刺史,下面有安禄山的宝印。

  “襄阳陈主簿?”关沛吃了一惊。

  “正是!”

  张献装作义愤填膺道:“他是我姐夫,我昨天在他的书房里发现的,我决定大义灭亲,当然,我也是为了重赏。”

  大义灭亲是狗屁,为了钱把姐夫出卖才是真的。

  但此事非同小可,关沛想了想,吩咐左右道:“准备一桌酒席,好好招待张公子!”

  张献大喜,屁颠屁颠地跟随士兵吃席去了。

  他要先稳住张献,查清楚他的背景再说,一旦此人嘴不牢,就会前功尽弃。

  张献名声在外,很快便查清楚了,此人竟然一个地痞无赖,气死父母,还出卖姐姐和姐夫,士兵当即在张献的临时住的窝棚内搜到了三百两黄金,这应该也是从主簿陈铸的府中偷出来。

  关沛随即下令将张献拘押起来,他随即去找了观察使李岱。

  陈铸并不知道自己书房已经被小舅子光顾了。

  他得到传信,观察使请他过去一趟,陈铸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匆匆赶去了观察使府。

  观察使府又叫三使司府,包括了观察使、都转运使和都团练使,都由李岱一人兼任,李岱同时还兼任的襄州刺史。

  李岱本来要去其他各州巡视,但安禄山大军南下,他便取消了巡视计划,亲自坐镇襄阳。

  李岱已经得到关沛的汇报,主簿陈铸居然被安禄山收买,让他极为恼火,李岱本来还很看重这个陈铸,出身平民,精明能干,李岱准备提拔他当县令,没想到.

  着实让李岱失望。

  这时,有从事在门口禀报,“使君,陈主簿来了。”

  “让他进来!”

  李岱目光阴沉地注视着陈铸走进来,在他身边站着内卫将军关沛,旁边桌子有一块布盖着一只盘子。

  陈铸快步走进来,躬身行礼道:“参见李使君!”

  李岱叹了口气,“陈主簿家里出了什么重大事故吗?急需用钱那种。”

  陈铸愕然,“卑职家中并无异常!“

  “既然无异常,为了要收这么多黄金?”

  李岱扯开桌上的布,露出下面的盘子,盘子里整整齐齐叠放着十五锭黄金,共三百两,旁边还有一只锦盒。

  陈铸顿时如五雷轰顶,扑通跪下,连连磕头,“卑职知罪!卑职知罪!”

  李岱痛心疾首道:“我那么看重你的能力,还准备破格提拔你为襄阳县令,可你居然投降安禄山,太让我失望了。”

  陈铸呆了一下,忽然痛哭起来,“卑职出身卑贱,没有后台背景,一直升职无门,所以才鬼迷心窍,被兄长所劝,接受了安禄山的伪任命,卑职认罪,恳求放过我妻女,她们什么都不知道。”

  李岱心中难过,对士兵道:“你们先把他带下去。”

  几名士兵上前,将陈铸架了下去,李岱叹口气,对关沛道:“我能不能替他求个情,念他是初犯的份上,从轻发落!”

  关沛笑道:“使君这么看重他?”

  李岱缓缓道:“他是明经科出身,原本家境贫寒,襄阳名门蔡家想招他为婿,但他已经成婚,他不愿休掉发妻,便拒绝了蔡家,结果仕途就断了,在襄阳做了整整八年主簿。

  我来襄阳后,发现他能力很强,把襄州二十年的各种文档资料整理得整整齐齐,丝毫不错,我便打算重用他,但因为忙别的事情,暂时顾不上他,结果就被安禄山乘虚而入,把他争取过去了,着实令人痛心。”

  关沛沉吟一下道:“如果他肯立功赎罪,配合我们,立下大功,或许大将军会给他一个机会。”

  李岱点点头,“我和他谈一谈,然后就把他交给你们!”

  陈铸被带到了内卫官衙,关沛请他坐下,缓缓道:“观察使虽然替你说情,但我们也有制度,你必须要立下大功,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你才能洗刷掉自己的污点。”

  陈铸默默点头,心中懊悔万分,他一时糊涂,被兄长拉上贼船,他也知道,跳下贼船容易,但洗刷掉上贼船的污点,实在是难于上青天,他忍不住长叹了口气。

  关沛看出他的万分沮丧,又微微笑道:“我们大将军虽然一向铁腕杀伐,但他不是不讲理之人,更不是冷酷无情之人,就看你的表现吧!如果你确实能痛改前非,而且能立下大功,那我们就会反过来记录,是我们派你加入安禄山阵营,伪装奸细,提供错误情报,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陈铸看到了一线希望,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可以吗?”

  关沛点点头,“当然可以,但有三个前提,第一,你还没有犯下大错,第二,大将军能看到你的诚意,第三,你必须要立下大功。”

  陈铸有点担心道:“之前我告诉他们,大将军率两万人出征,那个会有严重后果吗?”

  关沛笑道:“那个不是机密,大张旗鼓出征,谁都知道,那实际上是个假消息,大将军早在几天前就秘密率军出征了。”

  “啊!那对方岂不是上当了。”

  关沛点点头,“现在要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真实情报告诉对方,当然这是过时的情报,然后观察使会破格提升你为襄阳县令,使对方更加看重你。”

  “但对方要我写一份效忠书,我该怎么办?”

  “你写了吗?”

  陈铸摇摇头,“我不敢写,还在犹豫中。”

  “你可以写,先给给我们过目,我们批准后,你再抄写给他们,这样意义就不一样了,明白吗?”

  陈铸感动,“卑职明白!”

  陈铸被释放了,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当天晚上,告密者张献被关沛秘密处死,以保证陈铸不会暴露。

第571章 激战鲁阳

  入夜,陈铸来到了卢记绸缎铺,找到了掌柜金楠,金楠连忙道:“我正要去找你,主簿就来了,快进来!”

  金楠把陈铸请到后堂,陈铸叹了口气道:“我刚刚得到一个情报,可能有点晚了,在李邺出兵的前几天,大将安太玄便率领五千人秘密北上了。”

  金楠一惊,连忙道:“这么重要的情报为何不早说?”

  陈铸摇摇头,“这是军方的绝密行动,连李岱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我了,这还是李岱今天告诉我的,他也是刚刚才知道。”

  金楠又连忙问道:“那之前李邺率两万军北上,情报是真的吗?”

  “那个是真的,李岱还去送行了,当然假不了。”

  金楠顿时松了口气,“洛阳那边发来消息,指责我提供了假情报,现在看来,情报并不假,只是一明一暗两次出兵,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暗的出兵。”

  “应该是这个缘故,给洛阳方面解释一下吧!”

  金楠点点头,“我明天就发信解释,上次让你写的效忠书,你准备什么时候给我?”

  “本来我已经写好了,准备今天拿过来,但今天发生一件事,我可能要稍微修改一下,后天给金掌柜。”

  “发生了什么事?”金楠连忙问道。

  “今天李岱找到我,他准备破格提拔我为襄阳县令。”

  金楠大喜,“已经确定了吗?“

  “应该确定了。”

  这个消息很不错,陈铸一旦升为县令,也就意味着他们能得到更机密的情报了。

  鲁阳关的激战已经打响,号角声声,战鼓声轰隆隆作响,一万燕军弓弩手在两百步外列阵,一起向城头发射弩箭,箭矢如暴风骤雨,将守城的三千唐军士兵死死压制住。

  虽然城下箭矢很厉害,但想攻下鲁阳关也并不容易,鲁阳关高大坚固,全部是用大石砌成,城门也刚换成了新的,整个关城易守难攻。

  随着数十架攻城梯搭上城头,城下的弓弩也停止了射击,燕军士兵蜂拥而上,城头上的反击开始了,数十名唐军士兵对付一架梯子,燕军士兵刚爬上城头便被十几支长矛戳翻下去。

  就算燕军士兵很强悍,但双拳难敌四手,何况守城的唐军一样强悍。

  一名唐军士兵用斧头斩断了攻城梯前端的铁钩,梯子便无法固定,士兵们用铁叉顶住梯子,奋力顶起,一起大喊:“一、二、三!”

  梯子被推了起来,重心向外移,最后向外摔去,梯子上的二十几名士兵惨叫着跟随梯子一起重重摔砸在地上

  攻城战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攻城士兵伤亡三千余人,守城一方也付出了近三百人的伤亡。

  田承嗣见关城久攻不下,心中着实有点烦躁起来。

  这时,一名骑兵疾奔而来,高举令箭喊道:“太子殿下有令,进攻城门!”

  田承嗣本来想过两天再使用攻城槌,既然太子殿下有令,他也只得遵从,他厉声喝令道:“攻城槌准备!”

  “呜——”

  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一架攻城槌缓缓推出,这是一架中型攻城槌,下面是底盘,两边有八个木轮,上面还有屋檐一样的棚顶,就像一座亭子,中间用铁链挂着一支三丈长的大型攻城槌。

  攻城战还在继续,三百名士兵举着盾牌掩护,其他百名士兵推动大型攻城槌缓缓前进。

  城头上,李邺一眼看见了攻城槌,他冷笑一声道:“火油罐子准备!”

  十几名士兵先后抱来了数十只陶罐,这便是从拔汗那运来的火油,数量有限,只能用在刀刃上。

  攻城槌渐渐接近了城门,田承嗣眯眼望着攻城槌,他心中有种不妙之感,唐军太安静了,连箭矢都没有,完全不符合常理。

  就在这时,城头上扔下了十几只土陶坛子,都砸在攻城槌的顶棚上,坛子碎裂,火油四溢,一支燃烧的火把紧跟着扔了下来。

  “轰!”攻城槌瞬间被烈火吞没了,站在攻城槌两边的二十名士兵也一起被烈火吞没,惊得其他士兵们连连后退,城头上数百支弩箭射向士兵,燕军士兵一片惨叫,倒下了五六十人。

  田承嗣狠狠一拳砸在马鞍上,他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又有骑兵奔来传达安庆绪的命令,“殿下要求撤军!”

  田承嗣点点头,大喊道:“传令收兵!”

  “当!当!当!当!”收兵的锣声敲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3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9/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