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沉吟一下,“这是我们的机会。”
李泌叹了口气,“大将军真要这样干,为了一场战争的胜利,不惜和皇权对抗,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我还有选择吗?”
李邺冷笑一声道:“天子要杀我们父子,难道我要伸长脖子,等着他的刀砍下来吗?”
李泌点点头,“关键是要把握分寸,如果成为第二个安禄山,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知道,我不会走出那一步。”
得到了李邺明确的表态,李泌这才一颗心放下。
他想了想道:“从武关的报信来算时间,这支龙武军骑兵应该已经到了襄阳,估计会立刻赶往邓州,大将军有想法吗?”
“我想听听军师的建议!”
李泌笑道:“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只是难度比较大,需要精心策划,滴水不漏,利用对方认知上的缺陷,能做到一箭双雕。”
李泌给李邺低语几句,李邺连连点头,英雄所见略同,李泌竟然和他想到一起去了。
李邺命令安太玄率六千军队继续镇守鲁阳关。
他亲自率领一万河中军向南阳杀去。
龙武军的突然到来,让整个都为之襄阳震动,很多仇恨李岱父子的人都暗暗兴奋,期待着李岱父子授首的那一天,但龙武军在襄阳城内找不到李岱父子,又掉头向邓州方向杀去。
卢记绸缎店掌柜金楠也颇为激动,这个消息太让人振奋了,一旦李岱父子被押回长安,这边必然是襄王李环做主,整个荆襄都要断送在李环手上了。
他急忙让人去把陈铸找来,不多时,陈铸心事重重来了,金楠笑道:“怎么,你还为李岱担心?”
陈铸叹口气道:“毕竟他提拔了我,我不希望他遭遇厄运!”
“那没办法,他儿子太自以为是,居然敢挑战皇权,把皇子软禁了,他要么造反,要么就老老实实去长安听候发落,说不定唐朝天子只杀他儿子,饶李岱一命。”
陈铸点点头,“李使君是忠厚长者,他儿子死有余辜,只是希望他能逃过这一劫。”
“听说李岱先一步逃了,陈县令知道他逃到哪里去了吗?”
陈铸摇摇头,“听说他带着家人逃去邓州了,他儿子在邓州,大家都在传言,如果李岱父子被逼急了,说不定会投降安禄山。”
金楠一怔,“会吗?”
“不知道!”
陈铸苦笑道:“只是传言而已,现在没有任何可靠的消息,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那陈县令自己觉得呢?会是什么结局?”
陈铸想了想道:“我觉得最大的可能是父子二人抢在龙武军之前赶往长安,找关系向天子求情。”
“他们父子会造反吗?”
“怎么可能?”
陈铸冷笑道:“安禄山造反准备了十多年,他们父子才来荆襄半年不到,谁会跟他们造反?再说李邺软禁皇子,本来就不占理,就算我受了李岱恩惠,也绝不会跟他去做没有道义之事。”
“看样子,所有人都不看好李氏父子?”
“事实摆在这里,除了安禄山,天子还没有第二个敢挑战皇权之人。”
“好吧!有什么最新消息,要立刻通知我!”
陈铸告辞走了,金楠随即给洛阳发了一份紧急鸽信,汇报龙武军的情况。
李国玄率领三千龙武军沿着淯水一路向北疾奔,赶往南阳县,这天下午,他们距离南阳县还有五十里,天色已晚,李国玄下令全军原地驻营休息。
龙武军士兵都是长安的富裕人家子弟,都是冲着待遇优厚才千方百计进龙武军当兵。
他们虽然一个个盔明甲亮,装备精良,无论弓马刀矛都是最上等的兵器,但他们战斗力却十分薄弱,没人上过战场,平时训练也不多,体能也不行,所以这次长途跋涉来荆襄抓人,士兵们都被折磨得精疲力尽。
吃得不好,天天啃干粮喝凉水,睡觉也没有营帐,正好是盛夏时节,野外蚊虫极多,折磨得他们整夜整夜都睡不好觉,一路怨声载道。
李国玄也知道士兵们不满,但他也没有办法,抓不到李岱父子,他就没法回去交差,反正只要带人头便可,他决定把父子二人的首级带回长安,省得半路上夜长梦多。
整个队伍中就扎了一顶营帐,是主将李国玄的行军帐,他是主将,当然可以享受特权,士兵们也没什么可说的,指望能和士兵们同甘共苦的将领,简直少之又少,当官不就是为了发财享受吗?
李国玄年约四十岁,长得高大魁梧,勇力过人,做了十几年的太平将领,他这个武将也养了很多文官的习气,李国玄有三大爱好,好酒好马好女人,又被戏称为不动将军,就是闻到好酒走不动,看见好马走不动,遇见美人走不动。
入夜,士兵们都裹着毯子悄然入睡了,行军帐内还亮着灯,李国玄独自在帐中饮酒。
就在这时,西北方向忽然一阵骚动,似乎有人大喊大叫,李国玄一怔,起身向帐外走去,走出大帐,月光下,只见一队骑兵冲进了龙武军的宿营地,正风驰电掣向这边杀来,被惊醒的士兵吓得屁滚尿流,手脚并用向两边逃窜。
李国玄大吃一惊,进屋拎起他的大刀,又冲出大帐,翻身上马,这时,闯营骑兵队已经杀到他眼前,为首大将金盔金甲,手持蟠龙槊,目光凌厉,正是鲁王李邺。
身后跟着九十九名骑兵,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骑兵。
李邺冷笑一声,“李国玄将军,你不是要我的人头吗?我送来了!”
李国玄知道情况不妙,李邺可是出了名的猛将,他已经没有选择,只得硬着头皮催马疾冲,大吼一声,手中大刀拦腰斩去。
“当!”一声巨响,一刀砍在槊铁杆上,震得李国玄双臂发麻,大刀被弹飞。
李邺一声冷笑,纵马疾冲,手中蟠龙槊闪电般向对方脖子劈去,速度来得实在太快,李国玄大吃一惊,想躲已经来不及。
“噗!”李邺的槊刃将李国玄的人头斩飞出去,无头尸体咕咚落马。
亲兵们抢过人头,李邺纵马疾奔,向西南方向奔去,龙武军士兵们都心中胆怯,无人敢阻拦他们,见他们杀来,纷纷躲开。
不多时,李邺随即率领九十九名手下全部杀出了宿营地。
===
【今天老家亲戚在苏州玩最后一天,陪他们去了周庄和同里,累得筋疲力尽,今天再请一更假,只有两天,恳请大家包涵,明天一定三章。】
第574章 关城沦陷
就在李邺率领手下刚刚冲出龙武军大营,一万河中军从四面八方将三千龙武军包围了。
有将领大喊道:“唐军不打唐军,放下兵器,放弟兄们回家!”
三千龙武军士兵人心惶惶,不知所措,之前李邺率领百名骑兵杀进大营,斩杀了他们主将李国玄,随即扬长而去,强悍无比,着实将龙武军士兵们吓得胆战心惊,士气皆无。
将领们也不想送命,他们聚在一起商量片刻,反正主将李国玄已死,把责任推给他就是了,众人便推举副将耿怀忠去和李邺谈判。
这便是李邺要斩杀龙武军主将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威慑龙武军将士,同时也是为了督促龙武军尽快投降。
一般都是主将承担责任,若主将在,主将不会选择投降,他承担不起投降的责任,但主将死了,那他就成了最后的背锅人,将士无论怎么选择,就容易多了,反正责任归主将。
耿怀忠找到了李邺,上前行礼道:“卑职是龙武军中郎将耿怀忠,参见鲁王殿下!”
李邺打量他一下问道:“你可是众人推举的将领代表?”
耿怀忠陪笑道:“卑职正是!”
李邺缓缓道:“我的要求不高,把兵器和盔甲都交出来,我的军队会礼送各位进武关。”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完全可以接受,耿怀忠还以为李邺会把龙武军士兵编入他的队伍,现在看来果然是放自己回去。
耿怀忠点点头,“我们可以照办,但是”
李邺微微笑道:“耿将军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耿怀忠叹了口气道:“我回去怎么向天子交代?”
李邺沉声道:“你告诉天子,我正率军在鲁阳关抗击十万叛军,如果我失败,叛军将攻占荆襄,向北从商洛道杀进关中,向西占领巴蜀,向东顺长江而下,占领整个江南,那时大唐就完了,现在整个大唐的命运就在于我能否顶住敌军的对荆襄的入侵,他对我有任何意见,请等这场恶战结束后再说!”
耿怀忠抱拳行礼,“卑职明白了,一定向天子如实汇报!”
耿怀忠随即命令三军放下兵器,脱去盔甲,骑马向武关方向撤退,李邺派一千骑兵一直跟着他们,直到他们进入武关为止。
龙武军的装备被称为天下之冠,包括明光铠、制式长矛、夹钢横刀、弓箭和大盾牌,完整的一套兵甲,李邺便可以再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队伍。
李邺随即写了两封信,分别派人送给鲁阳关李泌和襄阳的关沛。
襄阳,一场盛大的游行正在举行,一万军队在大街上列队而行,大街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在游行队伍中间,有一辆装饰十分华丽的无顶马车被百名骑兵护卫着缓缓而行。
显然,这辆马车才是今天的主角,马车里站着襄王李环,头戴金冠,身穿皇服,腰配玉带,正志得意满向两边百姓挥手,他旁边站着长史柳洵。
金楠看了良久,挤出了人群,返回绸缎铺了,不多时,县令陈铸也来了。
两人在后堂坐下,陈铸叹口气道:“你看见了吧!襄王李环已经开始全面掌权,他已下令,要求各州县令以上官员在九月底之前都必须来襄阳觐见。”
“李岱父子现在情况如何?”金楠问道。
“正如我们之前的意料,他们选择了最明智的策略,抢在龙武军之前返回长安,现在龙武军也得到消息,向武关方向追赶去了。”
说到这,陈铸长长叹息道:“李邺是那么强势,可是在强大的皇权面前,他什么不算,反抗只会被碾得粉碎。”
“那军队呢?”
金楠问道:“是否已经向李环效忠?”
“差不多吧!听说李环明天就要去邓州接收军队了,你没注意到吗?旗帜都变了。”
金楠点点头,“我注意到了,从前是安西军的赤黄黑龙旗,现在是唐军正统的明黄黑龙旗,你说对,易旗就是改变效忠的标志。”
次日一早,金楠将一份鸽信发往洛阳,告知洛阳,李岱父子已被龙武军带走,襄王李环全面掌权,很快,所有军队也会被他掌控。
中午时分,关沛率领三百内卫士兵将卢记绸缎铺团团包围,士兵率先控制了后院的信鸽笼,其他士兵冲进店铺,将掌柜金楠和五个伙计全部按倒在地,用绳索捆绑起来。
金楠大喊道:“你们县令陈铸也是我们的眼线!”
关沛冷笑一声道:“我当然知道,否则我怎么会抓到你们?”
“他已向洛阳天子写了效忠书!”
关沛点点头,“他的效忠书开头称呼写错了,还是我帮他修改的。”
金楠这才明白过来,自己上当了,陈铸根本就是欺骗,给了他关键的错误情报,极可能会导致前敌兵败,一时间金楠懊悔莫及。
鲁阳关,细心的燕军发现了异常,鲁阳关的旗帜变了,由原来的赤黄黑龙旗变成明黄黑龙旗,虽然只是色调上的细小变化,但还是引起了安庆绪的极度重视。
他立刻率领谋士和众将赶到城墙前亲眼辨认,他们都曾经是唐军,当然知道旗帜变化的深意,明黄黑龙旗是唐军军旗,所有直属于朝廷的军队都是用这面军旗,而赤黄黑龙旗是安西军的军旗。
安庆绪已经意识到襄阳唐军发生变化了,他回头对牛介庭笑道:“牛军师的反间计果然起效了。”
牛介庭略有些担心道:“李邺一向狡诈,我担心其中会有变故。”
旁边张通儒对牛介庭颇为嫉妒,他忍不住道:“袁思艺已经给刘骆谷确认了,唐朝天子大怒,派三千龙武军去襄阳捉拿李邺,只要龙武军到襄阳,那李邺就难逃此劫,唐朝除了我们主公之外,还没有谁敢对抗朝廷。”
安庆绪点点头,“再耐心等几天,襄阳那边应该会有确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