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372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几天后,安庆绪收到了洛阳送来的情报,李岱父子躲过龙武军的抓捕,提前赶往长安,目前襄阳军政大权已被李环掌控,唐军士气低落。

  天子安禄山命令燕军抓住这个机会全力进攻,务必拿下荆襄。

  安庆绪大喜,喝令全军不惜一切代价夺取鲁阳关。

  一万五千燕军全面进攻,尽管守关唐军也拼尽全力反击,但进攻的燕军士兵都明显感觉到唐军微妙的士气变化,没有之前那么斗志昂扬了,这种细微变化只有攻城士兵才能体会到。

  到傍晚时,守城唐军似乎感觉到大势已去,开始迅速撤离。

  “咚——”

  两百名燕军抱着攻城槌撞击关门,这一次没有火油抛下,唐军的火油似乎已经用尽,城头上也没有雨点般滚木礌石砸下。

  远处,安庆绪眯着眼睛望着关城,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他们即将夺取鲁阳关。

  他对身后将领笑道:“没有李邺,唐军明显失去了灵魂!”

  众人都跟着附和,“殿下说得对,看得出唐军没有了前些天那种死战到底的决心,他们开始撤退了。”

  城门口的攻城槌已到最后关头,为首将领大喊,“最后一击,我们撞开它!”

  “一、二、三!”

  两百名燕军士兵齐声大喊,抱着巨木向城门冲去,又是一次强烈的重击,“喀嚓——”城门发出巨大的折断声响,城门再也承受不住万斤之力的撞击,轰然被撞开,上千名燕军冲进了关城。

  城外上万燕军一起欢呼起来。

  六万燕军耗时二十余天,伤亡近两万人,终于攻破了鲁阳关。

第575章 滴水不漏

  夺取了鲁阳关,燕军随即对关内进行全面搜查,很快,燕军搜查队从地窖里抓出一名没有穿军服的瘦小男子。

  瘦小男子吓得跪地哀求:“我只是一名马夫,不要杀我!”

  整个关城内只搜到这一个活人,燕军当然不会杀他,几名士兵把他揪到安庆绪面前。

  “启禀殿下,搜遍全城,只抓到一名活口!”

  瘦小男子跪下连连磕头求饶。

  安庆绪笑道:“我不杀你,你老老实实回答我的问题就行了。”

  瘦小男子战战兢兢道:“小人一定老实!”

  “你怎么没有穿盔甲?是脱掉了吗?”

  “回禀将军,小人是马夫,睡着了,醒来时发现大家都跑了,小人跑不掉,只好躲进地窖里。”

  安庆绪点点头又问道:“你们主将出了什么事了?我是说李邺。”

  “这几天关城内都在谈论此事,听说他被皇帝的军队抓走了,关城内人心惶惶,有人夜里逃跑了。”

  安庆绪精神一振问道:“真的有人逃跑了?”

  “有!小人是马夫,夜里基本上都在闸草喂马,小人看见好多士兵夜里从仓库那边翻墙逃跑,一夜都不停。”

  安庆绪又问了一些,马夫知道得也不多,安庆绪索然无趣,便挥挥手,马夫被带了下去。

  安庆绪迟疑着对张通儒道:“士兵们撤退这么快,我有点怀疑.”

  张通儒微微笑道:“士兵撤退得快倒不是问题,说明他们都无心恋战,殿下,士气这种东西很微妙,假装不了,更重要是,我们本来就要夺取鲁阳关,下一步我们该怎么走就怎么走,根本不用管唐军有没有什么伎俩!”

  安庆绪豁然醒悟,他笑道:“军师说得对,管他李邺被抓还是没有被抓,我们按照既定计划实施就是了!”

  安庆绪当即留三千人守鲁阳关,他带着三万七千大军兵分三路,直扑南阳县。

  第一路以上将军李承福为主将,率一万骑兵为前军,火速杀往南阳,如果唐军放弃南阳,前军便立刻占领。

  第二路安庆绪亲自率一万五千军为主力中军,骑步兵混和,以步兵为主,在当天下午出发,同样杀往南阳。

  第三路由田承嗣率领一万两千军为后军,押送辎重在后方缓行。

  南阳县虽然不是邓州的州治,但它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主要是从鲁阳关下来一马平川,周围盛产粮食,占据了南阳,进可攻,退可守,向西直通商洛道,特别适合南下军队以它为后勤重地。

  相比之下,邓州的州治穰县更偏重于守,它距离襄阳比较近,可以说它是襄阳的北大门。

  安庆绪的军队一路南下,他们已经摆脱了北部的山区,进入一个盆地,虽然盆地内还有一些低缓的丘陵,但大部分都是农田和树林,还有村舍、县城等等,比起北方那种一望无际地崇山峻岭,这里就是江南。

  从鲁阳关到南阳大约有两百里的距离,骑兵奔行两天便可抵达,但步骑混和军队速度要慢得多,最快也要走三天,而辎重后勤队伍更慢,至少要五天以上。

  这种快中慢三段结合的行军方式非常经典,兼顾了速度和谨慎,几乎所有军队都会采用这种行军模式。

  但任何模式都有利弊,这种三段模式也不例外,因为距离拉得比较长,队伍分散,容易被敌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尤其是兵力较少的前军和后军。

  所以这种行军一般都不会出现两军战斗胶着的区域内,而往往会在自己的地盘内,或者是乘胜追击的时候。

  安庆绪使用这种三段行军,显然是把目前的局面定性为乘胜追击。

  一万骑兵前军已经过了中间的向城县,直扑南阳,次日上午,一万五千中军也过了向城县,向百里外的南阳奔去。

  燕军士兵确实训练有素,一万步兵在官道上列队奔跑,外围是骑兵,行军队伍比较紧凑,一万五千人只有三里长。

  离开向城县约三十里,他们渐渐进入一片山区,这里有一片丘陵山峦,叫做丰山,山不高,都是丘陵,地势起伏,分布大片森林。

  安庆绪见这一带地形复杂,心中略略不安,下令道:“加快行军速度!”

  他的话音刚落,只听一声梆子声,两边树林内万箭齐发,外围的骑兵措不及防,纷纷中箭落马,步兵也有很多人被箭矢射中。

  与此同时,前面数千人的官道上忽然火光熊熊,数千士兵被迅猛燃烧的烈火吞没了。

  官道上的燕军乱成一团,安庆绪已经被亲兵用盾牌严密保护。

  “呜——”

  唐军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两边树林内杀出无数骑兵,足有上万骑兵之多,为首大将正是李邺。

  安庆绪一眼看见李邺,顿时瞪大了眼睛,他立刻意识到,他们上当了。

  “殿下!弟兄们太乱了,撤退吧!”

  安庆绪拔出剑大喊:“谁敢言退,我必杀之,给我吹号顶住!”

  “呜——”

  燕军集结的号角声也吹响了。

  很快原本准备逃跑的燕军又纷纷折转回来,迅速集结。

  唐军的骑兵俨如洪水一般,冲毁了对方刚刚集结起来阵型。

  燕军始终无法集结,开始各自和唐军激战。

  一旦军队无法形成规模,或者被对方冲散,他们往往就会面对数倍于己的唐军,在瞬间被唐军士兵消灭。

  这就是阵型的重要性,阵型是集体作战,三十人的军阵可以迅速消灭三十个分散的敌军。

  阵型同时涉及到作战效率的问题,结阵作战往往更有章法,三十人的军阵在十分钟内能激战两次,而三十名分散的敌军在十分钟内可能只激战一次。

  原本是一样的兵力,但因为作战效率不同,唐军的人数就相当于翻了一倍。

  所以无数支唐军骑兵将燕军分割撕裂后,燕军一直处于劣势之中,渐渐地支持不住了。

  就在这时,李邺在混乱中人群中找到了安庆绪,安庆绪恰好也看到了李邺。

  他见李邺纵马向自己疾奔而来,安庆绪惊得手中的剑都落下地,调转马头便逃,数十名亲兵紧紧跟随着他。

  主帅逃走无疑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燕军士气顿时崩溃了。

  “殿下跑了!殿下跑了!”

  士兵们大喊大叫,纷纷调头跟着安庆绪拼命奔逃。

  燕军士兵全线崩溃,骑兵和步兵争先恐后逃命,一万河中军骑兵在后面掩杀,杀得敌军人头滚滚,尸横遍野,十几里后到了平原地带,骑兵更加占优势了。

  步兵跑不过骑兵,纷纷被骑兵追赶屠杀,这一战追出近三十里,一万五千人只剩下一千余骑兵跟随安庆绪逃命。

  安庆绪刚逃到向城,忽然有士兵指着后面大喊:“唐军在后面追来了!”

  安庆绪见后面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他顿时心惊胆战,原本打算进向城县休息,此时也不敢入城了,绕过向城继续向北奔逃。

第576章 短兵相接

  安庆绪率领千余残军一口气奔出三十余里,前方迎面遇到了一万后军。

  安庆绪稍稍松了口气,又忍不住心中怒火升腾,将谋士张通儒叫上前,一阵大骂,“我听信你这个蠢货的建议,又上当了,李邺根本就没有被抓,他率军伏击我的中军,一万五千中军全军覆灭,这是第二次了,一头猪都比你强,快滚!给我滚回洛阳去!”

  这时,田承嗣上前劝道:“殿下息怒,这次反间计本身是成功的,但李邺敢和皇权对抗,我们始料不及,不说张军师,我们所有人都误判了,加上李邺连自己军队也欺骗,连鲁阳关守军都相信了,更不用说我们,卑职认为,问题还是出在襄阳的情报点,他们连续送出假情报,严重误导我们,首要责任襄阳是情报点,而不是我们。”

  牛介庭也说情道:“卑职刚开始有点犹豫,但后来我也相信了,只能说李邺的计谋滴水不漏,我们不可能不上当,我们也是正常行军,就算攻下鲁阳关也会大军南下,确实不能怪张军师。”

  张通儒叹口气道:“殿下,我们这次失败主要败在行军方式上,其实对方也是在赌,赌我们会采用乘胜追击的行军方式,分三段行军,但细细想来,我们必然会采取这种行军方式,说明李邺身边有高人,他策划细密,不惜让李邺对抗皇权,各种悲情气氛渲染等等,所有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有获胜的心态,然后采用三段式行军,他们才能各个击破。”

  张通儒也算是有本事之人,虽然他事先没有看出,但事后他却一下子明白过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们就输在一个心态上,他有了一种获胜者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他们就会缺乏畏惧,就会轻敌,说到底,他们还是败在轻敌上。

  这时,远处传来咚咚咚的战鼓声,士兵们惊呼起来,“殿下,追兵杀来了!”

  “田将军,我们是战还是不战?”安庆绪问道。

  田承嗣犹豫一下道:“如果战,利用对方战马疲惫,我们还有三成获胜的机会,但对方是李邺的话,他绝不会和我们迎战,而会让将士休息,等对方休息好了,他再一举出击,我们必败!”

  牛介庭也道:“田将军说得对,撤退的话,我们虽然狼狈一点,但还能保住一万军队,如果迎战,悲壮是悲壮了,但我们肯定会全军覆灭。”

  安庆绪已经没有士气了,他长叹一声,“传令全军撤回鲁阳关!”

  燕军丢下辎重,全军败退,向鲁阳关迅速奔逃,不多时,李邺率领骑兵杀到,缴获了对方丢下的粮草辎重,足足有两千辆大车,大车上都是粮草、铜钱以及攻城梯。

  李邺没有再追赶,下令军队将辎重押进向城县,他留下一千军队守向城县,便率领其余大军向南面奔去。

  南阳那边还有一支敌人的前军,足足一万骑兵,李邺没有先攻击前军,而攻击中军,就是为了把前军也留在邓州一举全歼。

  就在唐军丰山伏击敌军中军的同时,一万骑兵也抵达了南阳县,但让燕军失望的是,南阳并没有城门大开,望风而降,城头上居然有守军。

  燕军没有携带攻城武器,只得后退数里等候中军到来,主将李承福又派骑兵去附近乡下劫掠粮食,一时间,南阳县周围陷入了黑暗恐怖之中,燕军士兵到处烧杀劫掠,奸淫妇女,数万百姓恐慌地拖家带口奔逃。

  南阳城内有唐军约一万一千人,由裴琇率领,正是之前裴琇佯装两万人带来的军队,加上南阳县原有的一千守军。

  南阳的守军中有八千人是荆襄各州原来的州兵,已被改编为江汉军,这八千人训练得还不错,但他们没有上战场的实战经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3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2/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