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384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守军做梦也想不到,燕军已经将大谷关做了守将,可怜百名唐军没有从梦中醒来,便被燕军杀死在睡梦之中。

  一万燕军在大将孙孝哲的统领下,从南面的朱氏县疾速杀来,穿过了大谷关,一举占领唐军存放粮食的阌乡县,切断了近二十万唐军的粮草供应。

  与此同时,正疾速东进,企图走出崤山的王思礼两万大军在崤陵关遭到了崔乾佑五万大军的痛击,王思礼军队大败,向西撤离,前面谷道忽然浓烟滚滚,整个谷道内浓烟弥漫,燕军忽然从西面放箭,双方爆发了大战,杀了一夜,双方死伤惨重,待天亮时,浓烟散去,才发现双方都是唐军,他们竟然自相残杀。

  这时,崔乾佑的数千军队从山上向山谷内投掷巨石和燃烧的大木,数万燕军从西面杀来。

  唐军人心惶惶,士气低迷,这时,后面又传来粮道被断的消息,唐军军心彻底崩溃了,近二十万大军全线败溃,争先恐后向西逃命,互相践踏,哭声震天,哀嚎遍地,死者不计其数,数万士兵向黄河内逃命,被燕军追杀,全部淹死在黄河内。

  鸿胪水也被唐军尸体填满,河水断流,想逃去虢州也不可能了,通道被燕军切断。

  王思礼抢到一艘物资船,率领数十名手下逃进黄河中,逃向了黄河对岸。

  哥舒翰则被困在湖城县,后路被孙孝哲切断,东面唐军被杀得血流成河,伏尸数十里。

  杀了一天一夜后,二十万唐军最后只剩下两万余人,和主将哥舒翰一起被困在湖城县内。

  哥舒翰望着远处一里外的燕军大旗,大旗遮天蔽日,不知有多少军队,洛阳主力根本就没有撤离,说明一切都是猜测,没有确切情报支持,自以为是的猜测,从天子到杨国忠,到朝廷百官都小看了安禄山的叛军。

  他们这场惨败,就输在情报不足上,哥舒翰又恨又悔,望着远处堆积如山的唐军士兵人头,燕军在用人头造京观了,哥舒翰忍不住放声恸哭。

  这时,一群将领在大将火拨归仁的率领下来到哥舒翰面前,火拨归仁很不客气道:“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只剩下城中两万弟兄,大将军也想让他们死去吗?”

  “你们什么意思?”哥舒翰怒道。

  火拨归仁冷冷道:“我们商量过了,只有投降才能挽救弟兄们的性命,请大将军带头举旗投降吧!”

  哥舒翰拔剑大怒,“放你娘的狗屁,我哥舒翰也是堂堂的亲王大将军,会投降安禄山那个狗贼!”

  众人一拥而上,抱住哥舒翰的胳膊,将他按倒在地上,用绳索将他捆绑起来,将领随即开城门,押着哥舒翰去投降。

  崔乾佑望着按倒跪下的哥舒翰,忍不住仰天大笑,对严庄道:“相国高计,果然是上兵伐谋,若封常清在,让他们出击,还真不容易。”

  哥舒翰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中了离间之计。

  历史上,李隆基三番两次逼哥舒翰出潼关决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河北局势大好,使唐朝统治者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想法。

  不排除唐玄宗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以为安禄山主力回援幽州,洛阳空虚,李隆基才会急于出兵想收复东都洛阳。

第596章 谈判本钱

  崔乾佑率领大军兵临潼关城下,监军边令诚下令开关投降,燕军兵不血刃占领了潼关。

  但崔乾佑并没有立即杀向长安,而是盘桓在潼关,像蛇一样的盯着长安。

  黑夜中,李邺率领三百骑兵,正风驰电掣般赶往长安,从哥舒翰派王思礼出兵试探进攻开始,李邺便知道潼关完蛋了。

  历史虽然提前,但并没有拐弯,依然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包括封常清,自己以为救了他一命,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逃过命运之轮的碾压,这是他的宿命。

  燕军一个简单的反间计就把潼关的防御破了,可见天子李隆基对手握重兵的大臣不信任到什么程度了,人往往就是这样,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李邺进入了关中,但并没有急于前往长安,反而前往鄠县。

  鄠县县尉陈致正是大将军陈玄礼的小儿子,陈玄礼有三个儿子,长子未成年就死了,次子陈果在龙武军中为将军,替父亲掌控龙武军第一军,三子陈致为小妾所生,陈玄礼中年得子,现在也三十岁了,目前出任鄠县县尉,但次子陈果没有儿子,生了三个女儿,只有陈致生了一个儿子,叫做陈继嗣,是陈玄礼唯一的孙子,今年只有七岁,和父母住在一起。

  李邺早就通过独孤明打听到了,陈玄礼最大的命门就是他这个孙子。

  李邺赶到鄠县时,正好潼关失手,长安还没有得到消息,但一些高层已经得到消息,他们开始紧急撤离长安。

  李邺抵达鄠县,五更刚过,天色还是一片漆黑,李邺派了两名武艺高强的手下,用搭人梯的方式,翻城进去打探消息,盯住县尉陈致。

  李邺心里清楚,陈玄礼一定会安排自己儿孙撤离。

  不多时,黑暗中,城墙上出现了一个人影,是一名手下翻墙回来了,其他士兵连忙上去接应,很快,把手下带了回来。

  “启禀节度使,陈致家里正是收拾东西,马车停在门口,马上就要出发了。”

  李邺点点头,立刻将骑兵一分为二,一部分埋伏在北城外,一部分在西城门外,但凡有马车出城,立刻拦截。

  李邺亲自在西城门外等候,这个时候,陈玄礼肯定让儿子直接去成都躲避。

  一刻钟后,城门开启,一辆马车驶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两名骑马武士。

  李邺一挥手,一百多名骑兵冲上去,将马车团团包围,两名护卫当即被打晕过去,马车内正是陈致一家三口,都吓得魂不附体,一名士兵拉开车门喝问道:“可是县尉陈致?”

  “正是.”陈致吓得结结巴巴道。

  “他叫什么名字?”士兵又指着旁边小男孩问道。

  “他是.我儿陈继嗣!”

  这时,李邺上前笑眯眯道:“陈县尉不用害怕,我们不会为难你,确保你们一家三口的安全。”

  “你是.你是李邺?”陈致忽然认出了李邺。

  李邺淡淡道:“其实我只是想和你父亲谈个交易。”

  纸毕竟包不住火,潼关失守的消息还是在长安城悄然传播开了。整个长安城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之中,风声鹤唳,各种小道消息传遍全城。

  首先是米价暴涨,一夜之间,斗米一百二十文暴涨到斗米五百文,与此同时,金银价格也跟随暴涨,银价涨一比五,黄金价格也涨到一比五十。

  但官府也在拼命辟谣,再三宣布,潼关安然无恙,河北大捷,安禄山军队已经撤回幽州等等。

  真真假假的消息充斥坊间,让百姓也迷茫了,不知孰真孰假。

  傍晚时分,李邺来到务本坊裴旻的家,开门的一名老者,估计是府上的管家,他不认识李邺。

  “你是.”

  李邺笑了笑问道:“你家主人是我舅父,他在吗?”

  “他在,你稍等!”

  管家进去禀报,片刻,裴旻疾步匆匆出来。

  “阿邺,你怎么在长安?”

  “这个时候,我应该在长安?”

  裴旻点点头,“进来坐吧!”

  李邺进了府宅,两人在客堂坐下,裴旻问道:“去见过你父母了?”

  李邺点点头,“刚去了,他们正好不在府上,我晚点再过去。”

  “现在长安很乱,传闻说潼关失守,是真的吗?”

  李邺叹口气道:“这可不是传闻,是真的,舅父赶紧带着家人去襄阳吧!”

  裴旻点点头,“我们也在收拾了,准备明后天出发。”

  这时,裴旻的妻子王氏端茶进来,她是李邺妻子独孤新月的师姐,李邺只见过她一次。

  李邺连忙起身行一礼,王氏笑问道:“朱雀现在如何?”

  “她很好,她让你们一家赶紧去襄阳,形势很不妙,再晚几天,贼军就要入城了。”

  王氏叹口气:“我们是想走的,但皇宫不肯放人,你舅父又比较迂腐,一定要得到宫里批准才肯走。”

  裴旻连忙辩解道:“我哪里迂腐,只是消息不知道真假,现在阿邺确认了,我们明天就走。”

  李邺沉吟一下问王氏道:“舅娘还能进宫吗?”

  王氏原本是杨贵妃的贴身侍卫,她因为生孩子辞职了。

  王氏点点头,“进宫没有问题,前段时间飞龙事件,我还进宫指点女侍卫们。”

  李邺取出一封信递给王氏,“麻烦舅娘替我把这封信交给贵妃娘娘,事关她性命,一定要亲自交到她手上。”

  王氏看了一眼丈夫,裴旻点点头,王氏立刻答应了,“好吧!我等会儿就进宫。”

  李邺又连忙道:“你们今晚去我父母家,明天跟随我父母一起撤离,不能再拖延了。”

  裴旻虽然很敬业,但他毕竟要考虑自己的妻儿的安全,他可以留下,但妻儿必须先走。

  “好!晚上我去找你父亲。”

  从裴旻府上出来,李邺又前往父母的府宅,他这次进京就两件事,安排父母南撤,营救杨玉环。

  曾经有一段时间,李邺以为历史已经被改变,不会再发生马嵬驿兵变,但李邺很快发现,尽管安禄山造反提前了半年,但很多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依旧一件不落地发生了,尤其是封常清的命运,李邺以为他躲过了历史的车轮,但没想到最后他还是逃不过被杀的宿命。

  现在李邺基本上肯定了,马嵬驿兵变一定会发生,这是必然的,是太子李亨夺取皇位的兵变,是他早就策划好,一直在等待机会,而天子李隆基在马嵬驿过夜,那就是太子李亨最好的机会。

  长安很乱,李邺带着手下骑马走在大街上,甚至连面具都不用戴,已经没有人管他了。

  来到宣平坊父母府宅前,很巧,正好一辆马车停下,父亲李岱和母亲裴三娘一起从马车里出来。

第597章 未雨绸缪

  裴三娘忧心忡忡,她已经从丈夫那里得到确切消息,潼关失守了,但丈夫却明确表态,他绝不会丢下朝廷私下逃跑,这让裴三娘很焦虑。

  忽然看见儿子出现,裴三娘又惊又喜,连忙拉住李邺问道:“邺儿怎么在长安?”

  李邺笑道:“当然是来带你们老两口离开长安!”

  裴三娘心中感动,回头瞪一眼丈夫,“你爹爹这个老顽固,他就死活不肯走,我真的拿他没有办法。”

  李邺笑眯眯道:“我来劝爹爹,他肯定会走!”

  李岱笑了笑道:“邺儿是不是带来了什么新的消息?”

  裴三娘连忙推父子二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们爷俩进去说!”

  父子二人来到书房坐下,裴三娘跟着端了两盏茶进来,也坐在一旁,“你们说,我就听听!”

  母亲往旁边一坐,李邺倒不知该从何说起了。

  李岱很理解妻子的心情,他笑道:“有什么话你坦诚说吧!你母亲也很担心局势。”

  李邺沉吟一下道:“父亲可知道太子和陈玄礼暗中勾结之事吗?”

  李岱点点头,“我以前有所怀疑,但现在我又有点困惑了,陈玄礼几十年来对天子忠心耿耿,他怎么可能背叛天子?

  就算他为了子孙着想,他也只要不参与迫害太子,保持中立,将来太子即位也不会亏待他,所以你说陈玄礼勾结太子,我觉得这里面是不是飞龙在从中挑拨?”

  李邺摇摇头,“飞龙还真没有挑拨,陈玄礼确实秘密勾结太子了,主要原因是安禄山造反,陈玄礼对天子彻底失去了信心,我之所以现在说陈玄礼,我估计,陈玄礼和太子很可能要发动兵变了。”

  李岱脸色大变,“这只是你猜测,还是独孤家把什么消息告诉你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3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4/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