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383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那人‘扑通!’跪地哀求道:“将军,我只是去送礼。”

  “给谁送黄金?”

  “给给封常清将军。”

  黄玄手一挥,“搜他全身!”

  士兵们搜他的全身,不多时,从他的头发里搜出一张纸条,又搜到一块腰牌。

  那人猛地挣脱士兵,拼命逃跑,黄玄心中冷笑一声,张弓搭箭,一箭射去,“噗!”正中后心,那人惨叫一声,一头栽倒,士兵们奔上去道:“黄将军,此人已经气绝身亡!”

  黄玄看了看腰牌,“无所谓死活,我已经知道他是谁了。”

  他当即令道:“把尸体送去县衙,我们去大明宫!”

  战争时期,朝廷每天晚上都会有一名宰相当值,巧得不能再巧,今晚当值的宰相正是杨国忠。

  杨国忠听说金吾卫巡逻时抓到了一名安禄山的奸细,他顿时大感兴趣,立刻召见黄玄,黄玄把三百两黄金、一封信和一块腰牌呈上,“这是从奸细身上搜出来,那人武艺高强,我们活捉不了他,只好放箭将他射杀了。”

  “那人是谁?”杨国忠问道。

  “他是刘骆谷手下郑七虎,卑职知道这个人,是刘骆谷的左膀右臂,这是他的腰牌。”

  杨国忠看了看腰牌,点点头,又拾起纸条细看,竟然是刘骆谷写给封常清的信,要求他尽量阻止唐军出潼关。

  杨国忠有点不解,为何要阻止唐军出潼关?

  他吩咐道:“去把王先生找来!”

第594章 再度离间

  片刻,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赶来,此人叫做王清,是杨国忠的幕僚谋士,他擅长阴谋,很符合杨国忠的要求。

  王清躬身行礼,“卑职参见相国!”

  “先生看看这个!”

  杨国忠把纸条递给王清道:“这是今晚金吾卫抓到的一名奸细,是刘骆谷的手下,但我不明白的是,为何对方要求封常清劝阻唐军出潼关?”

  王清想了想道:“卑职认为,应该和河北局势有关,唐军在河北大胜,安禄山老巢幽州危在旦夕,这种情况,安禄山肯定要救幽州!”

  杨国忠顿时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安禄山的洛阳的兵力空虚?”

  王清点点头,“只能这样解释,卑职认为,很可能潼关在虚张声势,洛阳兵力空虚,安禄山的主力军队已经返回河北,所以才会有今晚的事情发生。”

  杨国忠越想越对,当即道:“我要进宫面圣!”

  李隆基刚刚睡下,袁思艺把他叫醒,说宰相杨国忠有大事禀报。

  无奈,李隆基只得起身接见。

  杨国忠让宦官让盘子端给李隆基,盘子里便是黄金、信和腰牌。

  “这是什么?”李隆基不解问道。

  “陛下,刚才金吾卫巡街时在崇贤坊抓到一名安禄山的奸细,这是从他身上搜出来,是刘骆谷的手下,他是去崇贤坊封常清的府宅,结果错过关门时间,他想翻墙时被巡逻士兵抓住。”

  “封常清?”

  李隆基眉头一皱,“就是那个瘸腿瞎眼的安西将军?”

  “就是他,他现在在潼关出任哥舒翰的副将。”

  李隆基的脸色沉了下来,他本来就很不喜欢封常清,对他充满了成见,要不是哥舒翰再三要求,他绝不可能再用封常清,现在封常清居然和安禄山暗中有往来,收受安禄山的贿赂,他想干什么?

  李隆基拾起信看了看,也是一怔,“怎么要他阻止唐军杀出潼关?”

  “陛下,微臣认为应该和河北局势有关,李光弼和郭子仪在河北屡屡大败贼军,即将杀入安禄山老巢幽州,贼军将士的家眷都在幽州,安禄山怎么能不急?微臣认为安禄山已经率领主力北上幽州,洛阳是一座空城,他们假装攻打潼关,实际上是害怕唐军杀出潼关,夺回洛阳和中原,所以他们才会贿赂封常清,让他阻止唐军出潼关!”

  杨国忠的一番话有理有据,合情合理,李隆基确实收到监军鱼朝恩从河北发来的捷报,李光弼在恒州大败史思明军队,斩敌三万,郭子仪的朔方军也从滏口陉进入河北相州,连续攻占河北南部数州,和颜真卿的军队会师,即将收复河北,攻打幽州。

  杨国忠又道:“陛下,哥舒翰是胡人,我们要吸取安禄山教训,不可过于相信,微臣建议派副将王思礼率大军攻打洛阳。”

  李隆基点点头,他也感觉到哥舒翰很骄横,甚至比安禄山还要强势,逼自己杀安思顺时也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当即对袁思艺道:“速派人去通知监军边令诚,将封常清免职拿下,与高仙芝同样处理,然后私下告诉王思礼,他若攻下洛阳,朕封他为郡王!”

  四天后,宣旨宦官抵达潼关,对监军边令诚交付了天子命令。

  边令诚随即将封常清免职,押送长安,封常清大呼冤枉,边令诚冷冷道:“封将军,咱家只是执行旨意,你有冤屈,去向天子述说。”

  封常清当即被剥去官服,押上囚笼,哥舒翰急了,急跑来向边令诚求情,“边公公,封将军经验丰富,头脑清醒,是不可多得的良将,为何要将他免职?”

  边令诚淡淡道:“哥舒大将军,咱家不会干涉军务,咱家只是执行天子的旨意,如果我没有猜错,封常清被免应该和飞龙或者荣王有关系,他可是高仙芝的心腹,高仙芝为什么出事,哥舒大将军应该也知道吧!”

  听说和飞龙及荣王的造反有关,哥舒翰及时闭嘴了,他再可惜封常清,也不能让自己也卷进那个案子里。

  “好吧!希望一路上好好待他,不要虐待。”

  “大将军放心,毕竟身份在这里,不会虐待他,是非曲直,让他自己去给天子解释。”

  封常清被押走了,边令诚心知肚明,封常清一定会在华阴县畏罪自尽,天子已经表态,和高仙芝同罪,那只能是这个结果。

  找了一个机会,边令诚派人把副将王思礼找来,片刻,王思礼来到边令诚大帐,抱拳道:“监军找我有事?”

  边令诚取出一份折子,“天子密旨!”

  王思礼吓一跳,连忙单膝跪下道:“微臣在!”

  边令诚缓缓道::“若王思礼率军攻下洛阳,可封为郡王,钦此!”

  王思礼又是激动,又是惶恐道:“微臣遵旨!”

  边令诚随即上了潼关城头,又命人把哥舒翰和王思礼请来。

  边令诚道:“天子得到消息,河北大捷,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和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已在河北会师,唐军即将进攻幽州,安禄山极可能已率大军北上幽州,洛阳空虚,燕军对潼关是虚攻,实则兵力已空,所以希望你们抓住这个机会,光复洛阳和中原。”

  哥舒翰有点犹豫,如果洛阳真的空虚,那襄阳李邺应该最先知道才对。

  他昨天才刚刚才收到李邺的飞鸽来信,让他坚守潼关,不要中了敌军的诱敌之计。

  “监军,如果洛阳空虚,李邺的军队就应该北上了。”

  边令诚最恨听到李邺这个名字,边令诚冷冷道:“他一向心怀叵测,大将军怎么能信他的话?”

  旁边王思礼道:“大将军,安禄山率大军北上,确实很有这个可能,燕军大将的家眷都在幽州,肯定人心惶惶,而且这几天燕军没有攻潼关,不如卑职率少量军队试探进攻陕州,如果不力,卑职向虢州撤退。”

  边令诚又淡淡道:“哥舒大将军,如果最后李光弼夺了幽州,而郭子仪取了洛阳,你拥有二十万大军却没有抓住机会,恐怕你会悔之不及的。”

  边令诚的这番话打动了哥舒翰,他可不希望最后平乱大功归郭子仪和李光弼。

  哥舒翰点了点头,对王思礼道:“你可率两万军队进攻陕州,如果不利,可立刻返回!”

  “卑职遵令!”

  王思礼当即率领两万大军杀出了潼关,浩浩荡荡杀向百里外的陕县。

第595章 兵败崤函

  从潼关向东到洛阳便是著名的崤函古道,尤其是陕州一段,南面是巍巍秦岭,北面是滔滔黄河,山道崎岖狭窄,车不能并辕,马不能并列,一旦山上掉几块巨石下来,便会阻塞道路。

  偏偏这条道路又是洛阳来长安的必经之路,军事地位极其重要,为兵家必征之地。

  崔乾佑在陕县耐心地等待消息,当他听到王思礼率军出潼关的消息,他心中大喜,计策一定成功了,没有封常清的阻劝,哥舒翰一定架不住王思礼和边令诚的劝说,一定会出兵。

  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他必须要按照计划行动,连自己人都要欺骗。

  王思礼一路东进,俨如小关卡望风而逃,唐军一口气向东推进了五十里。

  这天下午,王思礼派出的骑兵截断了一个哨卡的退路,十几名逃跑不掉,跪地投降,被押送到王思礼面前。

  王思礼立刻审问燕军战俘中的为首队正,队正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王思礼冷冷问道:“你是汉人?”

  “小人是河北相州人,他们用家人性命威胁,小人被迫参加燕军。”

  “我来问你,为何沿途燕军人数这么少?”

  “回禀将军,半个月前,大军就撤了,留下我们每天烧烽火,假装有几百人驻扎。”

  “大军为什么撤离?”

  “听说是洛阳那边的命令,具体情况小人也不清楚。”

  “陕县那边有多少军队?”王思礼又问道。

  “估计有万余人左右吧!小人只是大概听说。”

  王思礼心中有了一点底细,率领两万大军继续东进,一路势如劈竹,第二天抵达阌乡县。

  阌乡县是距离潼关最近的一座县城,一直都是燕军攻打潼关的指挥中心。

  阌乡县驻军已经跑掉了,无军队把守,王思礼的大军兵部血刃占领了阌乡县,县令出来投降,县令叫李如令,原本是唐朝的阌乡县主簿,燕军杀来,他来不及逃走,被燕军抓住,只得投降了燕军,成为燕国的阌乡县县令。

  王思礼暂时顾不得清算他,问他道:“倒底是怎么回事,军队都到哪里去了?”

  李如令苦笑道:“半个月前他们就开始撤军了,向东运送粮食,军队一半一半撤退,听说洛阳那边征集骡马,把我们县的骡马全部收刮一空,全县没有一头畜力。”

  “洛阳那边出事了吗?”

  “卑职有亲戚传来消息,说安禄山率大军北撤,各种财宝装满了几千辆大车,现在是太子安庆绪坐镇洛阳,以前都是天子令,现在是太子令。”

  王思礼终于相信安禄山大军北撤了,他当即派人去给哥舒翰送信,他自己继续率军东进,两天后攻下湖城县,得到不少粮食,两万大军随即兵临灵宝县的函谷关,函谷关内只有三千燕军驻守。

  王思礼率军攻打函谷关,城头燕军拼死抵抗,双方激战一天,唐军损失近三千人,对方伤亡已过半,没有了兵力,函谷关守不住了。

  当天傍晚时分,唐军用攻城槌撞开了关城门,函谷关终于被唐军攻克,夺下函谷关,也就意味着唐军打开的陕州大门。

  函谷关同时也是关中门户,意义十分重大,哥舒翰终于相信安禄山大军已经北撤,洛阳空虚,他必须抢到收复东都这个天大功劳。

  哥舒翰当即让监军边令诚和大将李承光率一万军镇守潼关,自己亲自率领十八万大军杀出潼关,浩浩荡荡杀向洛阳。

  阌乡县和桃林县都属于虢州管辖,虢州像个口袋一样挂在崤函古道南面,紧靠潼关,但它属于河东道,秦岭横穿虢州,将虢州一分为二,北面是极为狭窄的崤函古道,南面则属于伏牛山区,分布着很多小盆地,著名弘农县、朱氏县就坐落在这些小盆地中。

  从虢州南面前往崤函古道有两条路,一条是东线,沿着鸿胪水北上,抵达桃林县,然后沿着崤函古道向东去洛阳。

  另一条线则是西,需过一座大谷关,抵达阌乡县,这里距离潼关就很近了。

  大谷关城一座险关,关城不大,最多只能容纳百人,颇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大谷关自然已唐军占领,百名唐军镇守着这座险关。

  入夜,数百名黑影无声无息靠近了大谷关最西面,几名黑影靠近了城墙,他们很快将城墙上城砖一一取下,掏了一个三尺宽、三尺长的方洞,黑影直接钻了进去,很快,数百名黑影也一个接着一个钻进了城洞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3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3/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