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唐军呐喊着冲进了武关,武关由此陷落。
次日天刚亮,李邺率领大军也浩浩荡荡进入武关。
裴琇将守城副将魏文忠带了过来,魏文忠被唐军堵在西城,不得不率军投降。
“罪将魏文忠叩见鲁王殿下!”
魏文忠跪下磕头,他是潼关降将,着实害怕被清算。
“守军不是幽州军?”
李邺见投降一千多士兵惶惶然跪倒,完全不像悍勇的幽州军士兵。
“回禀殿下,我们原本是陇右军,潼关之战中走投无路,被迫投降燕国。”
“那商州的其他军队呢?”
“都是潼关之战降军,只不过我们陇右军用来守关城,其他军队都是临时哥舒翰临时招募的军队,用来守县城。”
“有多少人?”李邺又追问道。
“大概一万人左右,主要在商洛县和上洛县,主将是严瀚海,同时也是商州刺史,他是宰相严庄的长子。”
这个情报很重要,商州刺史居然是严庄的长子,这可难得的好事。
李邺立刻命令南霁云率一万骑兵疾速北上蓝田关,不要管县城,要切断商州敌军的退路。
南霁云当即率领一万骑兵风驰电掣般北上,李邺命令鹰击郎将陈连胜率两千人继续守武关,陈连胜之前就是武关守将,燕军从关中杀来,他守不住武关,只得弃关南撤,李邺没有责罚他,还是命令他继续守武关。
李邺随即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继续北上,杀往商洛县。
第663章 严庄之子
目前商州刺史严瀚海正是严庄的长子,安禄山原本打算任命他为户部侍郎,但严庄知道自己儿子经验不足,需要在地方上再历练两年,安禄山同意了他的请求,便任命严瀚海为商州刺史,同时兼任商州兵马使,掌控一万军队。
严瀚海年约三十岁,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品性也不错,他出任商州刺史只有三个月,基本上约束住了军队,商州没有发生严重的军队害民事件,当然,小偷小摸难以避免,士兵们喝酒不给钱也是常事。
商州的州治是上洛县,而不是商洛县,严瀚海目前就在上洛县内,这天上午,严瀚海忽然得到消息,商洛县被一支军队攻占了。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严瀚海呆了半晌,忽然反应过来,这一定是李邺的军队杀来了。
自己该怎么办?一时间,严瀚海竟茫然不知所措。
这时,幕僚王少玄提醒他,“使君,这个时候应该赶紧去和安将军商议对策!”
“你说得对!”
严瀚海转身向堂外走去。
刚走到院子里,迎面看见副兵马使安守礼快步走了进来。
安守礼是安禄山心腹大将安守忠的堂弟,在安禄山军队体系中属于二级将,一级将就是史思明、蔡希德、崔乾佑、安守忠这种,叫做独当一面,安守礼就是二级将,叫做镇守一方。
安守礼名义上是副指挥使,但严瀚海主要担任刺史,又是文官,基本上不过问军事,安守礼还是实际上的掌军者。
安守礼急声道:“使君,李邺亲率数万大军北上,商洛县投降,我们要立刻北撤。”
严瀚海愣了一下,“我们不应该严守城池,然后向长安求援吗?”
安守礼摇摇头,“连武关都守不住,上洛县怎么可能守得住,我就害怕手下将士献城投降,商洛县有三千守军,他们就献城投降了,而且李邺是冲着长安而来,我们必须及时向长安报告!”
安守礼很清楚他的军队,非常拉垮的一支军队,充当门面可以,但遇到真的战争,他们绝对没有一点战斗力。
最后一句话起作用了,严瀚海想想也对,自己确实应该及时向长安汇报。
“请安将军稍等片刻,我收拾一下行李。”
“使君,来不及了,李邺的前锋已经出现四十里外,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就能杀到上洛县,被他们缠住就走不掉了,”
“那我收拾一下重要信件文件,一刻钟就好!”
“行!我安排一队骑兵在官衙外等候,使君尽快收拾,我们北城门外汇合。”
安守礼转身走了,严瀚海连忙吩咐幕僚王少玄赶紧回家收拾重要物品,并带上家眷,一刻钟后出发。
王少玄匆匆跑回家,家里只有妻子和女儿,儿子却不见,他顿时急问道:“武儿呢?”
“他和几个同窗去先生家了,晚上才能回来。”
王少玄急得直跺脚,先生家在城南,一来一去至少要半个时辰,这可怎么办?
妻子惊讶问道:“夫君,发生什么事了?”
“李邺马上就要杀来了,使君让我回来收拾东西,一刻钟后撤退,武儿却不在,该如何是好!”
妻子顿时急道:“要不夫君先走吧!安定下来再送信给我们,我在带孩儿们来投奔夫君!”
王少玄这时冷静下来了,他搂着妻子和女儿道:“现在是乱世,我们一家人怎么能分开,李邺不是嗜杀之人,我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我决定不走了。”
“可李邺不是传闻他是地藏魔呢?”
“哎!那些都是胡说八道,我知道他不杀平民,相反,他是平民的保护者。”
王少玄随即写了一张纸条,让随从带给严瀚海,他丢不下家人,暂时留在上洛县,以后再来投奔他。
严瀚海已经收拾一个大包,骑马在门口等候王少玄一家,他的妻儿在洛阳,自己准备在商州娶一房小妾,但还没有遇到他喜欢的女人,他目前是独身一人,随时可以走。
时间已经过了一刻钟,王少玄一家却迟迟不露面,严瀚海心急如焚。
这时,随从骑马飞奔而来,严瀚海迎上前问道:“王先生呢?”
“他儿子外出了,赶不回来,他给了使君一张纸条。”
随从将纸条递给严瀚海,严瀚海匆匆看了一遍,只得叹了口气,“我们走吧!”
他一催战马,百名骑兵护卫他向北城门疾奔而去。
北城门外,七千军队已经列队等候,基本上都是步兵,一共只有三百名骑兵,都是安守礼的亲兵。
安守礼远远看见严瀚海到来,立刻喝令道:“出发,去蓝田关!”
队伍浩浩荡荡沿着官道向北方奔去。
半个时辰后,裴琇率领一万两千前军杀到了上洛县城下。
长史李儒林率领一众官员在南城门外投降,“商州长史李儒林率众官迎接朝廷大军入城。”
裴琇马鞭一指喝问道:“严瀚海何在?“
“启禀将军,他半个时辰前跟随叛军跑掉了,城内已无一兵一卒!”
裴琇可不敢大意,回头令一名手下将领道:“带五百弟兄进城查看!”
“遵令!”
手下将领率领五百手下向城内奔去。
裴琇又对众官员道:“你们各自回去,各司其责,鲁王殿下自有安排,县令留下!”
官员们都各自回去了,县令上前道:“卑职上洛县县令张薄,参见将军!”
“我需要知道城内有多少粮食和物资?”
“回禀将军,粮食卑职知道,军粮十万石,官粮两万石,都没有来得及带走,其他仓库主要是军方的兵甲军械仓库,还有州物资仓库,具体物资卑职不清楚,一共就四座仓库。”
裴琇点点头又问道:“商洛县令说你是原来上洛县主簿,是吗?”
“正是!卑职是本地人,燕军杀来,卑职辞官回家,但又被他们强行请出来任县令,若不答应,我族人就要遭殃,卑职无奈,只得上任。”
裴琇又问道:“刚才一帮官员中可有严瀚海的心腹?”
县令张薄摇摇头,“这些官员都是从外面调来的,神秘莫测,他们的底细卑职不知,整个上洛县州县官员中,只有卑职一人是原来的官员,其他都是外面派来。”
停一下,县令张薄又道:“好像严瀚海的心腹幕僚没有来得及撤走,卑职刚才看到他了。”
裴琇大喜,“你等鲁王大军到来后,把他请来,鲁王殿下想了解一些情况,让他不要害怕!”
“卑职遵令!”县令张薄去了。
这时,手下将领回来禀报,“启禀将军,城内确无敌军!”
裴琇命令两千士兵进城,控制上洛县了。
他则率领一万骑兵,继续向北方追去。
按照李邺的部署,南霁云率领一万骑兵已经在前方百里外等候了,然后是裴琇的一万骑兵从后面包抄,两万骑兵一前一后夹攻,安守礼的军队将无路可逃。
第664章 攻心为上
傍晚时分,李邺大军抵达上洛县,县令张薄带着王少玄来见李邺。
李邺安慰张薄几句,表示他出任县令事出有因,不会追究他的罪责,命他继续出任上洛县令,张薄这才长松一口气告辞走了。
李邺随即又请王少玄坐下,笑呵呵道:“先生不用担心,我只是打听一些情况,然后就让你回家。”
“殿下请问,小人知无不答!”
李邺见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心中倒是挺欣赏他,便笑问道:“你做严瀚海的幕僚有多久了?“
“回禀殿下,刚刚三个月,之前小人是严庄的幕僚,替他整理各种文书档案。”
“原来如此!”
李邺点点头又问道:“严庄有几个儿子?”
“两个,长子严瀚海,是发妻所生,次子严翰林,是小妾所生,但严翰林比较愚笨,读书不行,改行经商了,经商好像还不错,赚了不少钱,当然也是严庄的面子。”
“那严庄喜欢长子还是次子?”李邺又笑问道。
“当然是长子,他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长子身上,长子在幽州当过几年县令,安禄山想任命他为户部侍郎,但严庄反对,他说长子还没有出任过州官,所以他任命儿子为商州刺史,希望在商州历练两三年,然后回朝廷做侍郎,这样就稳了。”
李邺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安禄山对严庄如何?”
“当然很信任,一直就把他和高尚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据我所知,严庄对安禄山怨恨很深?”
王少玄一怔,“殿下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