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444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次日一早,李邺在临时鲁王府和京兆尹崔光远举行了一个交接仪式。

  他们之前成立的临时京兆节度府已经解散,崔光远恢复了他京兆尹的职务,他本来就没有被免职,苏震也被天子李亨任命为京兆少尹,协助崔光远维护长安秩序。

  李邺将一份长安府库清册交给了崔光远,笑道:“所有府库我已封闭,贴上封条,详细物资清册都有,崔使君有空可以一一清点。”

  崔光远虽然是各为其主,但他人不错,通情达理,善于变通,苏震为人也比较宽厚,崔光远见清册中军械库和内库都标注已空,他便提笔在后面写了两行备注,军械库备注‘战争耗尽’,而内库备注‘大部被贼军所掠,余钱犒赏三军。’

  其实崔光远和苏震都知道被李邺带走了,但毕竟他们并肩抗战二十余天,李邺待他们不薄,这个人情他们要给。

  崔光远和苏震分别在交接清册上签了字,同时,李邺和崔光远、李晟也移交长安防务,双方签字完成,这就意味着长安和李邺没有任何关系了,他随时可以撤走。

  “殿下把粮库交给了我们,那军队路上的给养怎么办?”崔光远担心问道。

  李邺笑道:“军中还有一些粮草,百姓也送来不少猪羊,倒是要烦请崔使君替我动员几千辆大车,运送粮食物资到武关。”

  旁边苏震笑道:“这是小问题,我们之前征用的几千辆大车还没有解散,相信他们都很愿意为殿下效力!”

  崔光远沉吟一下问道:“估计天子也很快会抵达长安,殿下不面见天子吗?”

  李邺苦笑一声道:“还有八万洛阳的燕军在攻打襄阳,我必须尽快回援襄阳,崔使君替我解释一下吧!”

  “最好殿下给天子写份奏折,比较正式一点。”

  “也对!”

  李邺点点头,“我今天就写好,明天一早我就率军出发!”

  书房内,李邺正在给天子写一份奏折,可以说是详细军报,他之前就写了,但还没有写完,正好可以作为正式报告上奏天子。

  这时,亲兵在门口道:“外面有人从汉中来送信,说是殿下父亲写来的信!”

  李邺连忙放下笔,迎了出去,果然是刘武通,刘武通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殿下!”

  “快快起来,我们到大堂坐!”

  李邺带着刘武通在客堂坐下,刘武通取出一封厚厚的信递给李邺,“卑职走的是子午谷,半路上遇到了鱼朝恩率领的三万大军,幸亏我反应快,从小路绕过了他们,否则被他们抓到就麻烦了,老爷再三交代,信件很重要,不能被外人得到。”

  李邺打开信大概看了看,基本上父亲这些年官场的感慨,以及他对朝廷下一步行动的推断,以及对自己的建议,父亲已是堂堂的朝廷左相国,早已非当年的吴下阿蒙,看问题透彻老道,完全不亚于祖父李林甫了。

  李邺点点头又问道:“我母亲怎么样?”

  “夫人已经启程去襄阳了,有商人过来说襄阳燕军已经北撤,已经完全了。”

  “糟糕!”

  李邺心中暗叫一声不妙,母亲去襄阳,万一遇到杨玉环,那可怎么办?

第705章 三娘相媳

  一场大雪突袭而来,从黄昏时开始,便开始下雪了,到了夜里,雪越下越大,一团团雪球铺天彻地落下,天地之间变成了灰茫茫一片。

  天亮了,雪还在漫天飞舞,长安城已是银装素裹,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

  四万唐军开始列队出发,要离开长安返回襄阳了,同行的还有两千辆大车,满载着路上消耗的粮草。

  尽管唐军只想悄然离去,但还是有无数的长安百姓出城相送,从最初的几百人,很快增加到几千人,越来越多的百姓顶着大雪跑出城,人数迅速增加到几万人,最后二十余万人奔出城来相送。

  唐军已经离去数里,可望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出城,哭声遍野,李邺心中不忍,让军队停下,他带着将领们回来告别。

  数十名高寿老人上前跪下泣道:“殿下一走,我们又要被胡虏欺凌杀戮了!”

  李邺连忙下面扶起众老人道:“各位老丈快快请起,李邺不敢受此大礼,敬告各位父老,安禄山的军队已经退出潼关,不会再回来了,很快天子将率军返回长安,大家将恢复正常生活,襄阳还被八万贼军包围,我也要回去救援妻女。”

  众老人感动之极,再次跪下痛哭,“殿下再造之恩,我们子孙都将铭记于心!”

  李邺翻身上马,不断向众人挥手告别,他走出一里,再回首,望着数十万人跪地雪地里痛哭,李邺眼睛也红了。

  他忽然想起父亲在信中之言,‘帝王的猜忌,绝不会抹杀救援长安之功,救援长安,功在天下,功在整个民族,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这一刻,他心中涌起豪情万丈,几天来的郁郁不乐被一扫而空,他仰头长啸一声,加速向南方而去。

  安禄山东撤,安庆绪的八万大军也随之北撤,襄阳城恢复正常生活,这天下午,两辆牛车在十几士兵护卫下驶入襄阳,在鲁王府前停下。

  裴三娘从马车下来,打量着府宅,和上次相比,府宅气派了很多,门口有八名士兵站岗,大门上方挂着天子亲笔金边牌匾,‘鲁王府’三个大字。

  而且大门似乎也改造过了,更高更宽。

  见有八名士兵站岗,裴三娘稍微犹豫一下,这时,忽然听到了儿媳独孤新月的声音,“婆婆!”

  裴三娘一回头,只见不远处停着一辆宽大的马车,儿媳独孤新月就坐在车窗前,车窗看起来有点怪异。

  这时,车门开了,独孤新月从车里走出来,望着儿媳的大肚子,裴三娘眼睛瞪大了,“新月,你又怀身孕了?”

  独孤新月点点头,“有六个月了。”

  “那怎么不发信告诉我们?”

  “夫君怕婆婆担心,所以暂时没有说。”

  裴三娘一拍巴掌,“哎!幸亏我过来。”

  她忽然反应过来,连忙问道:“我的小宝儿呢?”

  从马车又走出一个女子,抱着孩子,头上戴着纱幔,遮住了脸庞。

  裴三娘以为她是乳娘,连忙接过孩子,孩子睡得正香,阳光照在她红扑扑的小脸蛋上。

  裴三娘紧紧搂着孙女,“外面冷,别冻着孩子了。”

  她忽然觉得不对,这个女子不像乳娘,气质不像,而且乳娘哪有带着面纱的,隔着面纱她都能感觉到这个女子的绝世姿容。

  “新月,她是”

  独孤新月笑道:“婆婆,她是我的姐妹!”

  裴三娘一下子反应过来了,这是儿子的妾,儿子纳妾了?

  一转念,她又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儿子可是亲王,堂堂的鲁王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女人,逃去灵武的王爷们,哪个不是十几个、几十个女人,自己儿子多一个女人有啥关系?

  更何况自己连个孙子都没有,只有一个孙女,女人矛盾之处就在这里,裴三娘虽然不准丈夫纳妾,可她又恨不得儿子娶一大群女人,给自己生一堆孙子。

  她连忙笑道:“好事情,我们进去说话,外面太冷了。”

  杨玉环着实尴尬,她没想到这个时候遇到了婆婆,虽然她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但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突然。

  如果不认识倒也罢了,偏偏她认识裴三娘,夫君去碎叶时,她还特地把裴三娘召进宫里叙话。

  她硬着头皮向府内走去,心中只能祈祷婆婆别认出自己。

  走进内宅的起居房,房间里很温暖,众人都脱去外袍,杨玉环也摘去了面纱,裴三娘把孩子放在小床上,把被子盖上。

  转头看见了杨玉环,裴三娘顿时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不是贵妃娘娘吗?

  她心中惊骇之极,也顾不上失礼,连忙拉着独孤新月进了里屋。

  “婆婆,怎么了?”

  裴三娘指指外面,满脸震惊道:“新月,我的眼睛没花吧!她.她不是贵妃娘娘吗?”

  独孤新月平静反问道:“婆婆觉得她会是贵妃娘娘吗?”

  “我想应该不可能是吧!”

  裴三娘自言自语,“但但她分明就是啊!她那样的绝世姿容,除了贵妃,还会有谁?”

  独孤新月也知道这件事不可能瞒过自己的婆婆,叹口气道:“她曾经是贵妃娘娘,但贵妃娘娘已经死了,她是夫君的小妾,是我的姐妹,婆婆可以叫她阿竹。”

  原来真是的,裴三娘惊得目瞪口呆坐下,半晌,她拍拍额头,忽然哈哈笑了起来,“我的儿子厉害啊!居然把全天下男人梦寐以求的女人收入房中,简直做梦都想不到。”

  “婆婆,要不然等阿邺回来给您解释?”

  裴三娘摆摆手笑道:“解释什么,只要不是胡人公主,我都能接受,这样的极品女人,难道只能皇帝享受,我儿子就享受不了?”

  裴三娘忽然觉得自己说得过分了,连忙改口道:“我的意思是说,只要你能接受,我的意见就不算什么了。”

  独孤新月一颗心稍稍放下,其实她也知道婆婆是个与众不同的女人,别人觉得叛道离经的事情,她却不当回事,婆婆肯定能接受,倒是公公可能无法接受。

  “婆婆,要和她说两句吗?”

  裴三娘点点头,“行,你让她进来吧!”

  独孤新月出去了,裴三娘忍不住捂嘴偷笑,贵妃娘娘居然成了自己的儿媳,给自己下跪行礼,这种感觉很爽啊!

  片刻,杨玉环硬着头皮进来了,跪下给裴三娘行大礼,“儿媳阿竹拜见婆婆!”

  裴三娘笑眯眯道:“起来吧!我这人很容易相处,只要阿邺接受,我就能接受,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以前事情咱们就忘掉它,以后我就叫伱阿竹,只希望我们婆媳能和睦相处,更希望你早日生下孩子。”

  “谢谢婆婆!”

  杨玉环也长长松了口气,没想到最让她担心的事情居然这么轻易解决了。

第706章 凯旋归来

  行军半个月后,李邺率大军返回了襄阳,此时,燕军已经完全撤离了邓州,大军返回了洛阳,商洛道上的商队开始多了起来,商人对战争最敏感,战争刚有苗头,他们便消失了,战争一结束,他们就出现了。

  不少商队原本都是关中和长安的商队,因为战争的缘故,不得不滞留在襄阳,一旦发现战争结束,商人们便立刻抓住机会上路了。

  在襄阳城外的汉水上还专门搭建了一座浮桥,这也是为方便长安大军的归来,之前第一批三万军队就已经渡过浮桥返回襄阳。

  大军渡过浮桥抵达了襄阳城,城外,李泌带着众官员出城来迎接李邺的归来。

  “欢迎殿下归来!”

  李邺点点头笑问道:“大家辛苦了,安庆绪的军队有没有渡过汗水?”

  李泌也笑道:“只有一次占领了江心洲,但一夜后,几万大军又撤退回了江北,我们有几百艘万石战船封锁水面,怎么可能让他们渡过汉江,想都别想!”

  众人簇拥着李邺入城,城内繁荣依旧,热闹非常,李邺笑了笑又问道:“战争期间城内没有什么意外事件吧?”

  “我们在夜间实行严格戒严,防止城内有敌军的探子,各种迹象表明,城内一定有燕军探子。”

  “什么迹象呢?举个例子说说。”

  “王妃被人刺杀,但没有成功。”

  这个消息让李邺一惊,他连忙勒住马问道:“怎么回事?”

  李泌迟疑一道:“王妃去大云寺上香,马车半路上被数十支箭射穿,但巧的是,那辆马车只是去送寺院供品,王妃身体不太舒服,推迟到第二天去,躲过一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4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4/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