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笑了笑又继续道:“这帮吐蕃贵族的意图是掠夺人口和财富,并不是要占领并经略陇右河西,所以他们点状部署军队,这就是典型的各部落分散掠夺式部署,这就和吐蕃赞普的意愿相违背。
所以吐蕃赞普找到机会撤销了尚结息的主帅之职,任命马重英来陇右,但马重英刚上任不久,还没有来得及改变,或者说他找不到理由改变。
殿下这时候出现了,利用对方点状式部署兵力的缺陷,用各个击破的方式消灭了两万吐蕃军,马重英趁机抓拢军权,把所有军队都捏在自己手中,集中于鄯州。”
李邺叹息一声,“军师看得非常透彻,从目前吐蕃军的表现来看,确实就是这些问题。”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李泌卖了个关子,笑道:“殿下不妨猜一猜,应该猜得出来。”
第757章 三吏三别
李邺摇头,“我猜不到,军师直说吧!”
李泌微微笑道:“以前唐军都是在高原和吐蕃军作战,唐军不适应高原地区,体力不足,力量下降,才导致唐军士兵远不是吐蕃士兵的对手。
而现在是陇右腹地和吐蕃军作战,唐军士兵恢复了正常,战力大大增强,又有装备上的优势,所以唐军完全战胜吐蕃军,把他们赶回高原是迟早的事情。”
李邺竖起大拇指,笑道:“有军师在我身边,我就像猛虎又添了翅膀。”
李泌笑眯眯道:“可我听说,殿下给自己起的绰号是飞鲨,并不是飞虎!”
李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虎字不是犯忌吗?若起名飞虎,对外就得改名飞大虫才对!”
李泌也呵呵笑道:“那虎贲郎将呢?殿下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犯忌的问题,但朝廷也不管,说明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了。”
这时,午饭时间到了,李邺起身和李泌一起吃饭了去了。
官衙对面有一座华山酒楼,档次算是中等偏上,但生意很好,基本上都是岐王麾下的官员,尤其中午,这里提供立办,立办就是唐朝的快餐,按照档次和价格分好,取了相应的名字,几百份很快就能端出来。
华山酒楼的立办花色有二十余种,基本上都是各种面食,卖得最火的是羊肉胡饼佐小菜、三色馒头和炸肉酱面片,其实都是套餐,一盘主餐,几盘可口小菜、一小葫芦酒,几十文钱就能吃饱。
李邺和几名高官在三楼雅室就坐,他们也是吃立办,但档次比较高,有米饭、酱汤、烤肉、煎蛋、煎鱼、小菜和清酒,每人一份,用朱漆盘子端着送来。
李邺没有要米饭,他把米饭换成了胡饼,但一样快速,基本上就是点好饭,马上就送来了。
“这一份要多少钱?”李邺笑问道。
今天是陈焕请客,他笑道:“殿下这一份要三百五十文,两份的量,正常是两百文,我怕殿下不够,全部都加了双倍的量,除了酒是一份。”
“为何做得这么快,刚点好就端上来了?”
李泌微微笑道:“诀窍就是做什么,吃什么,而平时是吃什么,做什么,所以他们就可能提前准备,胡饼做几百张,鸡蛋煎几百个,肉酱熬一大锅,各种小菜都是泡在坛子里,点的人多,就多准备,点的人少,就少准备一点。”
王昌龄也笑道:“不想来酒楼也可以,提前一天打个招呼,酒楼会集中一批送到官衙去。”
李邺吃了一块胡饼,感觉很一般,没有长安的味道好,长安是现烤现上,这个是烤好后放在蒸笼里保温,自然就有点变软了,当然,快餐也没有办法。
“咦!李白呢?”
李邺发现李白不在,这两天似乎都没有见到他。
王昌龄笑道:“他去洋州西乡县了,那里有一个长安太学教授,叫方立德,三经讲得通透,之前请他来,他不肯,太白便亲自上门去请了。”
李邺点点头,“人才很重要,我们要尽可能收罗各种人才,天下名望大才我们需要,各种优秀匠人也同样需要,我建议成立一个人才招揽司,专门寻找招揽各类大才。”
从古至今,各个雄才伟略的王者都会搜罗天下名望之士为自己效力,哪怕没事可干,养着也行,这样,天下人提到某某某在为谁效力,自然而然,这些名人效力的君王也就有了天下名声,众望所归成为天下之主。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软实力。
说到搜罗人才,王昌龄取出一卷诗文,“这是一个朋友从寄给我的,杜甫写的‘三吏三别’,写的就是安阳之战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轰动了长安,殿下看一看。”
三吏三别,李邺当然知道,他上辈子都会背,杜甫原本名气不大,但他在安史之乱后写出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篇,在他去世后,人们才发现他的价值,在宋朝尤其受到推崇,被誉为诗圣,三吏三别就是他从洛阳返回华州途中目睹的各种人民苦难。
“他现在在哪里?”李邺问道。
李泌接口道:“好像是在华州为官。”
王昌龄摇摇头道:“听说他写的《三吏三别》触怒了天子,已经被免去了华州司功参军,带着家人不知所踪。”
李邺点点头,“尽量把他找到,咱们陇右虽然庙小,但也能给他一间屋子,给他一碗饱饭。”
五天后,李邺再度出发,带着一万骑兵,满载粮草物资的四万头骆驼以及一百多名官员和他们家眷前往兰州金城县,路程遥远而艰难。
李邺没有走西连云栈道,而是走褒斜道,关键是褒斜道可以走马车,这对李邺的家眷和官员家眷都十分重要。
尤其西连云栈道太窄太险,骑在马上都让人害怕,必须牵马而行,李邺还有一个才几个月的小女儿,她怎么受得了如此长途跋涉。
马车里铺着厚厚的地毯和褥子,就算颠簸一点,也不是很难受。
此时已经是盛夏时节,但秦岭山区里却很凉爽,没有一点暑气,早晚甚至还有一点凉意。
这天下午,队伍在一片开阔处停下宿营,士兵们扎下营帐,开始埋锅造饭。
李邺的家人也下了马车,住进大帐内,几个女人住在一顶大帐内,十二名女护卫住在四周的小帐内,将大帐严密保护起来。
在前面有一片不大的湖泊,水质十分清澈,湖边都是大片草原,四周却是巍巍群山。
看起来风景不错,实际上居住并不舒适,夏天蚊虫太多,好在军队有专门防蚊虫的药膏,用艾草和其他药物一起制成,效果非常不错,加上大家都穿得比较严实,又带了蚊帐罩,蚊虫虽多,睡觉倒也安稳。
只是可怜了骆驼和战马,没办法,士兵们只好用艾草熏蚊子,也只能稍稍缓解一点。
李邺家人们所住的帐篷是梅花王帐,占地很大,中间是公共区域,边上又有五座分帐,就像花瓣一样,所以又叫做帐中帐。
小帐内还有一顶很大蚊帐罩,实际上就是一个细纱大罩子,用竹条和细纱制成,制作非常精细,价格不便宜,长安皇宫和大户人家都用这种罩子,要不然夏天就难过了。
夜已经很深了,众人都已入睡,李邺坐在湖边,身后就是家人的大帐,
这时,一个苗条的身影悄悄从大帐出来,来到了李邺的身边。
第758章 湖畔小叙
来人竟然是清羽,她跟随师父和师姐们一起跟随军队北上,裴三娘非要让她和自己住在一起。
清羽在李邺身边坐下,她抱着膝盖注视着湖水。
“我师父夸赞李大哥是天下英雄,保住了大唐西北江山。”
李邺笑了笑,“我只能算天下枭雄,在西北开创自己的基业。”
“天下英雄和天下枭雄有什么区别呢?”
“英雄是给皇帝做事,枭雄是给自己做事。”
“哦!师父说安禄山是天下奸贼,天下枭雄和天子奸贼又有什么区别呢?”
李邺微微笑道:“天下枭雄为了自己过得更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天子奸贼也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却对百姓杀戮掠夺,陷百姓于水火。”
“我明白了,那我还是更喜欢天下枭雄,为自己也为百姓。”
李邺轻轻揽住她肩头,清羽俏脸一红,却没有推掉他的手。
她咬一下嘴唇,又低声问道:“李大哥为什么不喜欢独孤启明呢?”
李邺淡淡笑道:“我和她本来就没有什么关系,我都快不记得她是什么样子了。”
“为什么?”
“我想这就是缘分吧!有缘的人哪怕只见过一面都不会忘记,无缘之人哪怕见过很多次,最终也会记不得她的模样。”
“我听独孤大姐说,启明被太子选为良娣了。”
李邺点点头,“这就是她的缘分,她的缘分在太子那里,而不在我这里。”
李邺心中忽然一动,难道独孤启明就是历史上的独孤贵妃吗?应该是,如果太子即位,良娣都要封妃,甚至还有机会做皇后,现在张皇后就是从前的张良娣。
“那我呢?”
清羽有点含羞地小声道:“李大哥觉得我和你有缘吗?”
“当然有缘!”
李邺笑道:“我们第一次见面,你就用剑刺我,还被我打得满脸开花,我一直忘不了你满脸血的样子,这就是我们的缘分。”
清羽忽然抱着李邺的胳膊,在他胳膊上狠狠咬了一口气,起身跑掉了,跑了几步又回头娇笑道:“伱娶我会后悔的,我会天天咬你,报当年的一拳之仇。”
“你会咬谁?”独孤新月从大帐里出来。
清羽顿时羞得满脸通红,一溜烟地回大帐去了。
独孤新月走过笑道:“很晚了,夫君怎么没有睡觉?”
“睡不着,出来透一下气。”
独孤新月在丈夫身边坐下,将头靠在他肩上,笑道:“小妮子春心萌动了,一路上都在偷偷地看你,你不知道吗?”
李邺摇摇头,“我没有注意!”
独孤新月笑道:“我的夫君年轻有为,名震天下,哪个小娘子都会被你迷得神魂颠倒,何况是清羽呢!”
“我已经老了!”
独孤新月笑着捶了他肩头一拳,“你还比我小一岁,你老了我算什么?”
李邺仰头望着天空吟道:“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襄洲。”
独孤新月听得都痴了,她半晌道:“夫君把它写下来给我,好吗?”
“你喜欢,我写给你!”
“我喜欢,我现在终于明白夫君为什么要离开襄州了,夫君心在天山,想做一番大事,不愿在襄阳富庶之地老去。”
“温柔乡乃英雄冢,一点没错!”
李邺笑了笑又道:“刚才清羽告诉我,你妹妹启明被太子看中,选为良娣了?”
独孤新月叹息一声,“其实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太子看中的原本是裴冕的孙女裴芳芳,但张皇后却出手干涉,把裴芳芳安排给了越王李系,把启明安排给了太子。”
李邺点点头,“太子应该娶启明,他可以得到关陇贵族的支持!”
独孤新月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我的家族并不看好太子?”
李邺一怔,“为什么?”
独孤新月摇摇头,“我不知道,只是父亲写来的信中,似乎他对启明的婚事并不太满意,说了一句吉凶难料,我不知道他是说启明吉凶难料,还是太子吉凶难料。”
李邺心知肚明,独孤家族也看出了宦官集团不支持太子,所以才说吉凶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