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出,他们四大家族之间并不是想象中的铁板一块。
第779章 老姜弥辣
李邺点点头笑道:“我大概知道了,罗家和辛家的纠纷是典型的民不告,官不究,如果能内部解决,那最好内部解决,我就不过问了。”
两人又聊一会儿牧政,辛政便告退下去了。
走到门口,李邺微微笑道:“家有一老,俨有一宝,家族重大事务,如果拿不定主意的,可以多多向老人请教,绝对错不了!”
“感谢殿下提醒!”辛政行一礼,转身走了。
李邺负手走了几步,吩咐温景年道:“去把内卫李统领请来。”
不多时,李成华匆匆赶来,李成华娘家姓李,丈夫姓王,丈夫去世后,为了表明自己不改嫁的决心,改名王成华,后来效忠李邺后,又恢复了本姓,叫做李成华,这里面也暗含了效忠李邺的意思。
李成华其实还有一个女儿,一直没有对外人说,怕仇家对她女儿不利,由她父母替她抚养,她家在鄠县乡下,战火烧不着,一直倒也平安无事,女儿是她继续当赏金猎人奋斗的源泉,也是她不改嫁的真正原因。
“卑职参见殿下!”
李邺微微笑道:“内卫已经完全运转了吧!”
“回禀殿下,内卫已经正常运转,但我们还需要几名文职官员。”
原本都是有文职官员,因为迁徙陇右,很多低层文吏都是襄阳本地人,他们不愿随迁陇右,纷纷辞职,以至于现在各个部门都有文吏缺口,不光是内卫。
李邺点点头,“等过年后,我们将招募一批文吏,内卫也会有。”
停一下,李邺又道:“刘家调查有进展吗?”
李成华躬身道:“回禀殿下,我们仔细调查过刘家在吐蕃占领期间的表现,我们发现一个叫庞武元的人,他是吐蕃军占领兰州后的汉人主管,但这个人出现得很突然,消失得也很突然,我们就怀疑,这个人不叫庞武元,应该是姓刘。”
李邺笑道:“如果是姓刘,其他家族应该知道才对吧!”
“对!他们其实都知道,只不过都保持了沉默。”
李邺负手走了几步道:“这个人很重要吗?”
“殿下,我们一直在查找吐蕃在金城县的情报点,我们认为一定有,但很隐蔽,而且一定是利用原有的人脉建立的,否则很难,也没有这么快建立。”
李邺沉吟片刻道:“我们大军进入秦州,兰州的四大家族应该都知道,如果庞武元是刘家的人,那么吐蕃就不会上当,调狄道县的军队去支援洮州。”
“殿下,这个庞武元消失的时间就是我们大军进入秦州的那时,说明刘家害怕了,才从吐蕃的统治中退出来,他们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李邺笑了笑道:“如果是这样,倒也问题不大,我也愿意给他们一个知错改错的机会。”
“可如果刘家在继续帮助吐蕃呢?”
李成华极为冷峻道:“帮助吐蕃建立情报点,我们才会一点都找不到这个情报点的蛛丝马迹。”
“如果本来就没有这个情报点呢?”李邺笑了笑,反问道。
李成华叹口气,“殿下,在吐蕃人抵达金城县之前,六合寺塔顶的五彩吐蕃旗不就是最好的解释吗?”
城东六合寺塔顶在吐蕃军到达前一天,出现两面五彩吐蕃旗,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吐蕃仪式,用来祈祷胜利,也就是这件事证明了城内有吐蕃探子。
李邺点点头道:“今天西市罗家粮铺被刘家抢了,你们去调查这件事的幕后,我怀疑有些事情他们是知情的,但他们不说,现在有个机会出来了,罗家可能是突破点,你和罗家联系,看看罗家知道点什么?”
“卑职之前询问过罗家,他们一无所知!”
李邺淡淡一笑,“我今天和辛政谈过了,你傍晚再去问一问,说不定就会有收获了。”
李成华躬身行礼,“卑职明白!”
中午时分,辛政回到父亲的府宅,找到了大哥辛奉。
内堂上,辛奉听了兄弟的话,笑道:“岐王殿下不是说不再关注吗?”
辛政摇摇头,“这件事人人皆知,他找谁都可以问到刘罗两家的矛盾,为什么要找我去问?”
辛奉沉吟一下道:“伱这样一说,是有点奇怪,你觉得是什么缘故呢?”
辛政压低声音道:“岐王殿下是在试探我们和刘家的关系,他一定在盯着刘家,刘家那些事情,估计被他发现了。”
辛奉负手走了几步,他也感觉事关重大,便道:“既然岐王提醒我们问问父亲,我们就去向父亲请教吧!”
两人的父亲便是前兰州刺史辛默,辛氏三兄弟的老大,今年七十岁了,长得鹤发童颜,他信奉道教,基本上不出门,大部分时间都在一座小院里修炼求道,几个月前李邺还上门探望过他。
兄弟二人向父亲见了礼,把事情经过详细告诉了父亲。
辛默闭眼听完二人的诉说,半晌道:“岐王知道你们领悟不了他的意图,才提醒你们,让你们来问我!”
“孩儿确实愚钝!”
辛默微微叹口气道:“你们可知道李邺为什么重用辛家,而不是李家?”
兄弟二人对望一眼,辛奉摇头道:“孩儿不知,望父亲明示!”
辛默笑了笑,“这里面其实是有原因的,我以前没有告诉你们罢了,岐王的祖父是李林甫,而我就是李林甫一手提拔起来,包括云京的父亲,你们的二叔,都是李林甫一手提拔,上次岐王来拜访我,就是陈焕陪同,你们没有看出来吧!陈焕是李林甫的心腹幕僚,一定是他告诉李邺,辛家和他的祖父的关系。”
辛奉和辛政面面相觑,原来还这个关系,他们竟然一无所知,难怪李邺要提醒他们,大事不决询问老人。
辛政又问道:“父亲,那李家呢?”
“李家一直是太子派系,现在太子登基为天子,重用李揆为刑部侍郎,李家自然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有点看不起岐王,所以李家没有在河陇节度府内出任任何官职,他们的目标是朝廷。”
辛政点点头,“这就对了,孩儿听说岐王曾拉拢李晟,被李晟婉拒了。”
辛奉又问道:“那刘家之事,父亲怎么看?”
辛默冷冷道:“王者从不做小事,什么吐蕃探子之类,那是内卫的事情,岐王不会关心,他的目标其实是李家,他收拾刘家的真正目的,来要敲山震虎,警告李家不要和天子勾结,损害他的利益。”
兄弟二人这才恍然,暗暗佩服父亲看得透彻,辛政又问道:“孩儿现在该怎么做?”
辛默缓缓道:“殿下找你,其实就是表明了一个态度,希望辛家能帮他一把。”
辛奉也道:“既然辛家和岐王渊源这么深,那我们确实应该出手相助。”
辛默沉思片刻道:“让罗家出头!”
第780章 罗家突破
罗胜非是金城县本地人,他的祖父曾给辛家做了三十年的大管家,深得辛家器重,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开始自立创业,做点粮食生意,在辛家的帮助下,粮食生意越做越大。
在罗胜非接手父亲生意时,他们已经是陇右最大的粮商,在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下,罗家不仅仅是大粮商,社会地位也得极大提高,罗胜非不仅有三品勋官,女儿还嫁给了辛家长子为妾,另外,岐王在黄河酒楼宴请兰州百名缙绅,他也荣获邀请。
但家家户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罗家也不例外,罗胜非的小儿子叫罗甘,从小就溺爱异常,结果长大后性格叛逆,整天和一群狐朋狗友鬼混在一起,他虽然不偷盗,但吃喝嫖赌少不了他。
罗甘尤其好赌,把父母给他的钱输得干干净净,半年前被人下套,把西市的粮铺输掉了,价值万两银子,才抵赌债一千两银子。
今天一早,罗家粮铺被刘家强行霸占了,当然,刘家也是合理合法地占有,他们手中有地契,不让也得让。
在永登门大街上还有一家罗氏粮铺,这是罗家八座粮铺中算得上是最大的仓库。
罗胜非此时就在这座仓库内查看粮食,脸色阴沉,生着闷气,西市粮铺被夺,让他无计可施,辛家也没有办法帮自己。
黄昏时分,一名伙计来报,内卫女首领来了,点名要见自己。
罗胜非心知肚明,立刻让伙计把内卫女首领请进来。
之前,罗胜非见过一次女首领李成华,今天是第二次见了。
不多时,李成华带着两名手下来到粮铺后堂,李成华微微笑道:“又来打扰罗东主了!”
“太客气了,李统领请坐!”
虽然李成华是女子,但罗胜非可不敢怠慢,更不敢轻视,如果女子成为内卫统领,只会比男人更厉害,更心狠手辣。
李成华坐下,两名彪形大汉站在她身后,李成华不慌不忙道:“我们得到消息,今天一早,西市罗氏粮铺出了点事,你应该知道吧!”
“哎!家门不幸,出了逆子,价值万两银子的粮铺被他抵了一千两银子的赌债。”
罗胜非很痛心,尽管他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地契在人家手中,而且还是那么强势的家族。
李成华沉吟一下道:“我们调查过,你儿子是被一个绰号小黑狼的人设了局,和你儿子赌博的人都是一伙的。”
“我知道这个小黑狼,逆子承认坦白了一切,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个小黑狼把地契又贱卖给了刘升殿,人跑得无影无踪。”
“可如果我告诉伱,这个小黑狼是刘家的武士,是刘升殿让他设局骗取令郎的地契呢?”
“啊!”
罗胜非腾地站起身,“莫非李统领抓住这个小黑狼了?”
李成华点点头,“这个小黑狼躲在渭州,我们已经抓住他了,他交代了一切。”
罗胜非恨得咬牙切齿,“该死的狗贼,他窥视我的粮铺已经很久了,果然是他干的。”
“没错,但西市店铺只是开始,你所有的粮食都要被他吞掉,我可以告诉你,他的计划很简单,一旦你和长子突然去世,那就是你幼子继承家业,你所有的粮铺,会在三年内被你儿子赌博输给刘家。”
罗胜非颓然坐下,半晌他问道:“你们能帮我吗?”
李成华摇摇头,“没有人能帮你,只有你先出手把刘家先置于死地,罗东主,上次我来找过你,你却告诉我,你一无所知。”
罗胜非沉默了,上次他不敢说,是因为他担心辛家不准他乱开口,而今天下午辛政来找了自己,特地告诉自己,不需要有顾虑,可以知无不言。
罗胜非当然知道,一旦他开口,他就彻底得罪刘家了,以刘家的实力,罗家根本不是刘家对手,一旦官府打不死刘家,自己必然会遭到刘家的惨烈报复。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自己沉默,刘家就会放过自己?
就像眼前这位女统领说的,自己和长子突然去世,幼子接手家业,罗家真的就完了。
罗胜非长长叹了口气道:“庞武元就是刘升殿的次子刘元,他母亲姓庞,他自己小名武郎,所以改名庞武元,他精通吐蕃语,在鄯州时就投降了吐蕃人,跟随吐蕃军来了兰州,所以刘家才安然无恙。”
“那他怎么突然消失了呢?”李成华问道。
“这个我不知道原因。”
“你猜测呢?”
罗胜非想了想道:“我猜测和你们军队进入陇右有关,刘家害怕了,所以刘元才会突然消失。”
“吐蕃军会放过刘家?”
“据我所知,吐蕃军没有为难刘家。”
李成华又淡淡问道:“我很好奇,刘家为什么没有利用吐蕃军来夺取你的粮铺?”
“怎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