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524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李邺点点头,“我估计上方开凿了一条缓坡,对方才能在缓坡上向下扔火油罐,要破解敌军的火攻,最重要就是把头顶上先攻下来。”

  这时,段秀实在旁边道:“殿下,当年我们攻打小勃律时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吐蕃军在头顶上砸滚木礌石,狭窄的通道我们过不去,我们只好爬上悬崖,干掉了吐蕃军!”

  “怎么爬上去的?”李邺问道。

  “用粗绳网,先在悬崖峭壁上打了上百根钢钉,粗绳网固定在钢钉上,士兵们就能沿着粗绳网爬上去,甚至还可以放弩箭!”

  “好办法!”雷万春竖起大拇指赞道。

  李邺点点头,他想到也差不多,他是想用软梯爬上去,不过绳网更好。

  “就这么干,找工匠编绳网,先控制山崖,攻打娘子关就容易了。”

  雷万春军营内也有几百名工匠,他当即让行军司马安排工匠制作绳网,当然不是制作一整张绳网,可以做很多张拼起来。

  又按照李邺的要求制作大型挡车,挡车是什么?就是放在重型投石机前面那个巨型挡板,加上轮子就叫挡车,其实就是一面巨盾。

  制造这些攻城器械需要时间,李邺当即带着众将前往井陉内军营。

  从大营走了数里就看见了一座关隘,那就是故关,唐朝叫做故关,明清改名为固关,这边地势还比较开阔,但过了故关后,道路就越走越窄,宽大概一丈,正好可以通过一辆大车,这也是井陉成为最重要战略之地的原因,这是整个太行山唯一走大车的通道,其他通道只能牵着骡马而行。

  无论它的商业价值和军事价值都体现在这辆大车上,一路走过去,经常出现四面峭壁的天井,这就是井陉名字的由来,这些天井其实也是军事要塞。

  队伍走了两天,傍晚时分,前面出现一片开阔地,是一条潺潺河流,两边都是大山,相距约十里左右,河流北岸都是唐军的帐篷,这里就是唐军的营地了。

  雷万春指着远处十几里外一条蜿蜒的上山小道,“殿下,那条道就是去娘子关的山道。”

  李邺眉头一皱,用马鞭指着河流道:“沿河流走不行吗?”

  “殿下,河流其实是从北面流过来,再走几十里就到头了,是一个瀑布水潭,向东面走必须要翻过前面那座大山,娘子关就在山腰尽头,过了娘子关就开始下坡走,只有这一条路。”

  李邺骑马上了山,山道蜿蜒盘旋,但并不陡峭,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是断崖,山道宽只有一丈,道路被大车碾压千年,形成了深深的车辙痕迹,走出数里后,绕到了大山的另一面,前方一座关隘豁然出现在眼前。

  娘子关实际上是秦长城的一部分,但又经过历朝历代修葺,全部用石块砌成,异常坚固,它不仅是一座关隘,而是一个防御体系,包括关隘、城墙、哨塔和里面的建筑物,甚至山脚下还有一座哨卡,作为预警,但这种哨卡作用不大,已经被拆除了。

  李邺眯着眼打量右侧山崖,不是九十度的悬崖,而是六十度左右,都是坚硬的花岗岩,裂缝里长出了很多藤蔓植物,把整个山崖都覆盖了。

  上方应该有一条人工凿成坡道,大概一里长,燕军士兵才能从顶上抛下火油罐,就算不抛火油,抛滚木礌石也一样对攻城唐军产生重大的威胁。

  现场形势和沙盘前思虑完全一样,要想攻下娘子关,先夺取头顶上坡道才是关键。

第846章 东败西成

  两天后,唐军士兵送来了挡车和绳网。

  当天晚上,唐军就开始行动了,一百名武艺高强的斥候士兵开始在悬崖上打桩铺网,到四更时分,铺网渐渐到了上方。

  铺网行动很快被上方燕军士兵发现,双方在山道上方发起了激烈的弩矢对攻,不断有人从山坡上翻滚下来。

  就在这时,山道上方的网绳忽然燃烧起来,绳网上的唐军士兵纷纷下撤,不多时,整个山崖上一片火海,李邺在远处看得清楚,心中沉了下来,火起则意味着网绳方案失败。

  这时,一名将领在李邺身后恨恨道:“老子就不信,一把火能把山道都烧光?”

  李邺眼睛一亮,脑海跳出来一个办法,他有破敌之策了。

  大营内,李邺久久注视着山道沙盘,他用小木片在山道上排成一条线,小木片背后就出现了一条狭窄的通道,李邺眼睛眯成一条缝,他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李邺回头对雷万春道:“立刻赶制三架排筏梯,前端要装上铁钩!”

  “卑职遵令!”

  李邺又缓缓道:“让大家振作起精神,明天晚上我们攻破娘子关!”

  次日三更时分,山道上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惊动了守城士兵,他们纷纷向山道上望去,只见山道出现了无数的身影,足有数千人之多,正列队向关城缓缓而来。

  “有敌情!”燕军士兵大喊起来。

  山道上方的士兵见下方山道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士兵,立刻将数百坛火油向下方山道砸去,又扔下去数十支火把。

  山道上顿时烈火腾空,浓烟滚滚,山道上响起一片凄厉的惨叫声,望着山道上熊熊烈火,燕军士兵忍不住哈哈大笑。

  但如果下方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是夜间,看不清楚,实际上,山道上排列着二十几架平板车,每架平板车约一丈宽,两丈长,上面插满了五十个身穿旧皮甲的稻草人,二十几架平板车那就有一千多个稻草人,平板车另外还数百捆麦秸。

  每架平板车由十名士兵推动前行,他们都是重盾军士兵,当上方投下火油坛,他们迅速背靠山崖,蹲在地上,举起盾牌连成一线,形成一道盾墙,抵御着烈火,每个士兵都披着湿漉漉的毛毯,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大喊大叫,叫声惨烈。

  这是一个很高明的策略,山道上看起来烈焰熊熊,连成一片,但烈焰都集中在平板车上,草人、麦秸等燃料都在车上,但旁边却没有多少火焰,只是被烟雾覆盖,燕军看不到这个漏洞。

  盾墙抵挡住了火焰,使靠山崖最边上出现了一条无火通道,很快,数十名士兵抬着两架长长的筏梯在狭窄内的通道内奔跑,他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头奔跑,在他们身后是五十名重甲步兵,山道上的烟雾弥漫,遮挡住了关城上士兵的视线。

  这就叫成也烈火,败也烈火,烈火挫败了唐军攻城的意图,但烟尘同样也遮蔽了城头上士兵的视线,使唐军在烈火中开辟出了一条通道。

  烟雾中忽然出现了两架攻城排筏,就在二十几步外,不等守城士兵反应过来,排筏梯便冲到关城下,挂在城头上,顶端的铁弯钩牢牢钩住了城头。

  “唐军杀来了!”

  关城上的燕军顿时吓得大喊大叫,五十名重甲步兵手执陌刀冲上了排筏,城头上士兵也举着长矛冲上来,但他们那里是陌刀军对手,瞬间被砍得身体断裂,血浆喷射.

  后面三百名重甲步兵也列队跑来了,山道上依然烈火滔滔,但唐军却源源不断从边上的通道里冲出来,令燕军始料不及。

  五十名重甲步兵已经冲上城头,大开杀戒,杀得燕军人头滚滚,血肉横飞。

  一百多名燕军士兵被血腥斩杀,其他士兵被吓得胆寒心裂,连滚带爬冲下城头逃命。唐军士兵打开关城,第一批三百名重甲步兵冲进了关城内。

  三千燕军大部分都驻扎在山脚下,娘子关最多能容纳五百人,当关城失陷的幸存者仓皇逃下,燕军纷纷后撤了。

  天亮时,山道上的火已经灭了,唐军已经将山道清扫干净,李邺率领众将进入了娘子关。

  雷万春等将领彻底心悦诚服,还得岐王殿下亲自出手,不伤一兵一卒就把娘子关夺下来了,关键是方案之妙,让人拍案叫绝、

  李邺下令军队休息一天,次日大军继续出发,杀往土门关.

  过了娘子关,继续向东而行,一路上虽然也有一些小的险关,但都被唐军不费吹灰之力夺下,两天后,大军抵达了土门关。

  土门关是井陉的东大门,是井陉的出口,出了土门关,下山后就是广袤的华北平原了。

  土门关也是修建在一座山岭缺口的最高处,和娘子关很像,但不同的是,娘子关一面是悬崖峭壁,而土门关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坡。

  此时已是秋天,两边山坡上都是灌木枯草,李邺打量山体片刻,当即下令道:“点火烧山!”

  数百名士兵举着火把冲上前,点燃了枯枝败草,只片刻两边山上浓烟滚滚,一片片野火迅速向上蔓延,燃烧后变得焦黑一片,没有发现敌军士兵逃跑。

  “殿下,山上应该没有埋伏敌军!”雷万春小声道。

  李邺点点头,“按照既定计划,挡车压上去!”

  他们一共制作了十五架挡车,每架挡车宽约两丈,高一丈,前面形状不是平板,平板容易被石块砸碎,而是金字塔型,用生牛皮覆盖,不怕滚木礌石,也不怕火烧,两侧和前端共安装了三个轮子,每架挡车背后有三十名士兵,推动挡车向山坡上缓缓而行。

  这实际上就是一部巨型盾牌,沿着四十度斜坡向上而行,五千攻城士兵躲在挡车背后,前面五架是灭火士兵,他们携带大量湿漉漉的厚重被褥,放在挡车上推动前行。

  后面便是攻城士兵,还携带了大型排筏,然后还有重甲步兵和重弩手,。

  距离关隘还有百步左右,土门关内的滚木礌石如冰雹一般砸了下来。

第847章 杀入河北

  滚木礌石重重砸在挡车上,发出‘嘭!嘭!’的闷响,生牛皮并不是直接覆盖在木板上,像鼓一样绷在木架上,弹性极大,挡车金字塔型的结构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巨石砸在挡车牛车上,就像砸在棉花堆一样,力道被卸掉了大半,石块和滚木向两侧滑落,沿着边缘骨碌碌滚下去。

  挡车继续向上而行,距离还有五十步,城头的杀手锏终于使出来了,三百坛火油砸下,黑油向向下流动,带着熊熊烈火,数百捆麦秸也抛下来。

  唐军士兵动作迅速,将一床床厚厚湿漉漉的被褥铺在燃烧的火油,隔绝了空气,这些被褥也形成一道坎,使火油不再向下流淌,集中在五十步内燃烧,浓烟滚滚,烈焰腾空。

  第一架和第二架挡车还是被烈火吞没了,士兵们撤到第三架和第四架挡车背后。

  山脚下,众将观战看得清楚,雷万春眉头皱成一团道:“我真搞不懂,他们到底有多少火油?”

  李邺冷笑道:“有没有都不重要了,不会再给他们机会!”

  众将愕然,李邺也不解释,当即令道:“传我的命令,向关城内全力射出火药箭!”

  李邺最擅长抓住敌军的破绽,在娘子关他抓住了敌军防御的粗陋,在烈火中创造出一条通道。

  在土门关也是一样,他发现敌军竟然投出了几百捆麦秸,那就意味着敌军一定在关城内堆积了大量麦秸,等于是给自己制造了极其危险的火灾隐患,这个隐患机会他当然要抓住。

  数千支燃烧的火药箭射上城头,射进关城内,城内堆积了五千多捆麦秸,立刻被火点燃了数百处,迅猛燃烧起来,蔓延得极为迅速,燕军士兵们顿时吓得惊慌失措,反应快一点的士兵,撒腿就像关城外奔逃,这时,关城上剩下的两百多火油坛子也被点燃,高温下,坛子接二连三炸碎,火油四溢,整个关城楼都被烈火吞没了。

  段秀实和白秀德都看得目瞪口呆,白秀德挠挠头问道:“殿下怎么知道里面全是麦秸?”

  李邺微微笑道:“敌军燃烧麦秸应该是跟我们学的,我看他们抛出了几百捆麦秸,这必然是从周围村庄里征集而来,你觉得他们只会征集几百捆吗?”

  “不会!”

  白孝德摇摇头,“一户农家就有几百捆,他们至少要征集几千捆甚至上万捆。”

  “问题来了,他们征集的麦秸放在哪里?把粮食搬出来放在粮仓里?肯定不可能,只能堆放在关城内,小小的关城堆满这么多麦秸,那我们几千支火药箭齐射,难道还点燃不了一捆麦秸?”

  众人大笑,李邺当即命令士兵全部撤下来。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第二天,火全灭了,李邺派斥候前去查探,很快斥候来报,关城内没有人,可以通行。

  李邺当即下令,大军列队穿过土门关,进入恒州。

  数百名斥候分成十几队奔赴各地探查燕军情况,唐军开始到处宣传回纥军明年开春将来掳掠汉人的消息。

  就在李邺打通井陉,进入河北的同时,洛阳也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濮滑节度使许叔冀被汴宋节度使梁崇义弹劾抢劫河陇粮船。

  天子李亨下旨免去许叔冀濮滑节度使之职,令他回京接受调查。

  许叔冀不肯遵旨,举兵投降了史思明,打破燕军和唐军的对峙,史朝义当即率军南下,没有了许叔冀军队的配合,汴宋节度使梁崇义仓惶逃走,汴州和宋州落入燕军之手。

  宋州失守,也就意味着燕军打开了南下江淮的大门,中原形势急转直下。

  而另一件大事是史思明和回纥使团缔结了共灭唐朝的协议,回纥承诺明年将派十万大军杀入唐朝,从北部向唐朝进攻,史思明大军则从东面攻打潼关,两军夹击,唐朝必灭。

  但作为出兵条件,史思明同意明年开春时,回纥军可以在河北道掳掠三个月的人口。

  洛阳皇宫御书房内,宰相高尚劝道:“陛下是天下之主,把自己子民送给回纥,有点不太妥,望陛下三思!”

  史思明本来就是以残暴屠城出名,在河北不知屠杀了多少城池,他对百姓才不会有半点怜惜,他哼了一声道:“用一点河北小民换来回纥十万大军联手,这是好事,有什么不妥的?”

  “就怕回纥人言而无信,掠夺人口后不肯再出兵。”

  史思明笑了起来,“那是相国情报不明,朕得到确切消息,回纥前可汗因为轻敌死在李邺手中,现在可汗登基后发誓报仇,他需要对唐朝发动战争来巩固他的可汗之位,所以朕完全相信对方大军将南下讨伐唐朝,甚至不止十万大军,二十万、三十万都有可能,回纥不是号称四十万大军吗?”

  这时,左相张通儒在一旁道:“陛下,听说李邺和朝廷达成协议,明年开春攻打洛阳,还承诺拿下洛阳,来者不善啊!”

  史思明仰头大笑,随即冷冷道:“好一个来者不善,朕倒要看看他怎么攻破洛阳?”

  就在这时,御书房传来急促的奔跑声,有侍卫高升禀报,“启禀陛下,河北紧急军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5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4/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