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是当事人,有想法正常,朕能理解。”
李亨停一下又问道:“仆固怀恩那边有什么消息?”
“回禀陛下,暂时没有消息,应该没有这么快,昨天才围剿了灞上士兵,就算有动静也在四五天之后,微臣相信仆固怀恩会推卸责任,表示他一无所知。”
李亨冷哼一声道:“朕就想听听他怎么解释?”
裴旻又想起一事,躬身道:“陛下,陇右来人了,还是刘晏,他今天上午抵达了长安,好像有极重要之事要向陛下汇报。”
李亨心中一激灵,连忙道:“立刻和他接触,朕要了解究竟是何事?即刻向朕汇报!”
“微臣遵令!”
刘晏是上午抵达长安,住进了进奏院,没想到一到长安就遇到了长安政变未遂,叛乱官员被大规模清洗。
进奏院主官颜泉明给刘晏大概说了一些消息,但他也不是很清楚,刘晏随即取出一份名帖,让颜泉明派人去给独孤明送信,请他到进奏院一叙。
刘晏发现进奏院很热闹,自己住在右院,很安静,但左院那边似乎住了很多人。
刘晏负手来到左院,去左院的门被锁住了,透过门缝,刘晏发现这边基本上住满了,似乎还有不少胡商。
副主事王甘连忙给刘晏解释道:“这其实是殿下的要求,说我们进奏院空着太可惜了,让我们开放一部分,让河陇过来的商人住宿。”
刘晏主管财政,他很赞成这种方式,便笑问道:“这边大门锁住了,是不是另开了一道门进出?”
王甘点点头,“正是,把这扇门锁住,基本上就不影响进奏院了,另外开了一扇门,客人可以从东面小巷进出。”
“收入不错吧!”刘晏笑问道。
“回禀司马,收入颇丰,进奏院基本上不需要陇右拨付财物了。”
刘晏摇摇头,“这是两回事,客栈的钱要建帐,收入如数上缴节度府,我会酌情考虑,返回一部分给你们作为奖励,但进奏院是河陇的进奏院,开支都由节度府负担,收支绝不能混淆,明白吗?”
“卑职明白,颜主事也是这个意思。”
这时,颜泉明带着独孤明匆匆走进了进奏院。
独孤明抱拳笑道:“刘司马,好久不见了!”
“其实也没几个月,独孤兄请!”
刘晏笑着把独孤明请到了自己住的大堂内。
副主事王甘望着他们走远,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神色。
第915章 中间之人
刘晏和独孤明在客堂内坐下,独孤明微微笑道:“刘司马是想问我今天朝中之事吧!”
刘晏点点头,“听说因为造反清洗了不少官员,是谁要造反?”
“准确是太上皇想复位,拉拢了朝中一批官员,以卫王李珍为首,还包括薛王李璲、驸马杨洄、薛履谦,还有齐王殿下的大伯李岫,二伯父李屿,还有仆固怀恩为外援,还涉及了相国萧华和左散常侍张镐,四五十名官员,昨天下午开始审问,人证物证确凿,今天就批斩了,除了薛王李璲和李岫被流放,其他四十二名官员全部被处斩,相国萧华和张镐被贬黜。”
“仆固怀恩呢?”刘晏急问道。
独孤明摇摇头,“目前只知道他儿子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灞上,准备为外援,昨天被五万神策军包围全歼,他儿子也死了,但仆固怀恩态度不明。”
刘晏叹口气道:“殿下去年就说仆固怀恩会造反,很可能会被殿下说中。”
“殿下怎么会猜到?”
“殿下不知道李珍之事,但他知道仆固怀恩对朝廷不满,加上他是草原胡人,在仆固部地位很高,一旦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他就会有异心,这次他儿子死了,他出兵就有借口和理由了。”
独孤明沉吟一下道:“需要我转告朝廷,做好准备吗?”
“不用,明天我要面见天子,我亲自告诉他。”
“刘司马要见天子?”
刘晏点点头,“这次我是代表齐王殿下而来,太上皇也联系了齐王殿下,想和他合作,但被齐王殿下婉拒了,太上皇还给齐王殿下天子信宝,就在我手中,齐王打算用它和天子交换一些利益。”
独孤明笑着点点头,“信宝意义不大,要是受命宝和传国神宝,建议殿下自己留下。”
“我们都是这个意思,我会把兄长的意见转告给殿下!”
说到这,刘晏从随身小箱子里取出一只檀木盒子,交给独孤明,“这就是信宝,暂时放在兄长那里,我明天要见天子,信宝放在进奏院,我担心不安全。”
独孤明能感觉到刘晏的信任,他点点头,“我一定会收好它!”
这时,颜泉明在堂下道:“启禀司马,右相国裴冕求见!”
独孤明起身道:“那我就先走一步,有什么事,直接来找我!”
他把信宝放在怀中,起身告辞了。
不多时,颜泉明把裴冕引进右院,刘晏笑着迎上前,“裴相国吩咐一声,我上门拜访就是了,何必烦劳相国亲自上门?”
裴冕笑眯眯道:“天子让我来的,别看今天的事情一团糟,但听说陇右来人,天子特别关注,催着我来拜访,刘司马可别让我失望啊!”
裴冕也是一个官场老手,他不仅抱了李辅国的大腿,还想在天子心中占据重要位置,那么他就要有拿得出的东西,如果能主导和陇右的关系,那就是他的本钱了。
刘晏笑了笑,“这里说话不礼貌,请堂上坐!”
堂上的茶盏已经收走了,独孤明从侧门出去,没有和裴冕相遇,虽然外面停着一辆马车,裴冕显然没有放在心上。
两人坐下,裴冕试探问道:“今天朝廷发生的事情,刘司马还不知道吧?”
刘晏笑了笑,“裴相国太小看我们进奏院的能力了。”
裴冕‘哦!’了一声,沉吟一下他又问道:“听说河陇军和吐蕃交战了?”
刘晏点点头,“我就是为此事而来,我们已经把吐蕃暂时赶出了鄯州,恢复了天宝十三年的边界,吐谷浑愿意重新依附大唐,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册封问题,齐王殿下让来我和朝廷商议。”
“原来如此,有书面奏报吗?”
刘晏取出一份文牒,递给了裴冕,裴冕看了一遍,心中大喜,他急着回去向天子汇报,便起身告辞。
刘晏心中冷笑一声,也没有多说什么?一直送他出门。
“刘司马回去吧!吐谷浑之事,我会尽快汇报天子,有什么事情,我会及时和你联系。”
刘晏淡淡道:“那就辛苦裴相国了!”
马车走了,刘晏回到书房,写了一封短信,叫来一名自己的心腹,低声对他道:“去一趟韦相国的府宅,把这封信交给他,一定要给他本人。”
“卑职明白!”
手下匆匆去了,刘晏冷笑一声,这个裴冕想成为陇右的联络人,想得太简单了,而且太自以为是,居然把自己撇在一旁,不让自己和天子见面,这种人心眼太小,算计太深,成不了事,难怪殿下压根就看不上他,要自己和韦见素联系。
韦见素其实才六十岁,正是年富力盛之时,可惜他当相国的时间太长,天子已经无法容忍他对君权的限制,终于以两期任期届满的机会,把他从相国位置上拿下了。
韦见素也很无奈,他并不想就此结束仕途,但他也知道,自己想再重归相位,几乎不可能了,首先李辅国那一关他就过不去,其次天子也不希望他再回去。
没有了他的束缚,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大,比如这次惩处叛逆者,居然只饶过两人,其他全部杀了,完全是按照天子的想法,这才一天一夜不到,如果自己为右相,怎么可能?
这些可是太上皇的人,不分主次,不管首犯从犯,不分青红皂白把他们全杀了,这会让多少朝臣寒心!
韦见素心中叹息,他想到了李邺,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太宗的影子,如果他能为大唐天子,大唐中兴指日可待。
这时,管家在书房门外道:“老爷,陇右刘司马派人给你送一封信!”
“啊!人在哪里?”
“在外面,要带去客堂吗?”
“不!不!请他到我书房来,”
管家心中有点诧异,虽然是外书房,可一般人进不了,至少也是侍郎以上高官,老爷居然让一個送信人进他书房。
片刻,送信人进门躬身行礼,将一封短信呈给了韦见素,韦见素没有细看,微微笑问道:“刘司马来长安了?”
“回禀老相国,今天上午刚到!”
“有没有访客?”韦见素又不露声色问道。
送信人不知道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他想起刘司马的嘱咐,便道:“下午裴相国来过,他刚走,刘司马便让我来送信。”
韦见素点点头,裴冕和陇右从无交集,他来见刘晏会有什么用?
“我知道了,辛苦你跑了一堂!”
韦见素又让管家赏十两银子,送信人连连感谢,骑马走了。
韦见素看完了信,他心中大概明白了,李邺是希望自己成为陇右和朝廷的中间人,而不是裴冕。
“准备马车,我要进宫!”
第916章 收买小人
天子李亨听完裴冕的汇报,心中着实有些失望,他其实是很担心太上皇拉拢李邺,太上皇利用了永王李璘,又利用了卫王李珍,甚至连仆固怀恩都利用了,难道他会不利用李邺?
那才是真正拥有强大兵力的陇右势力,如果说太上皇没有想到李邺,打死李亨都不会相信。
原以为这次刘晏进京,一定和太上皇有关系,没想到居然是军报?
虽然把吐蕃彻底赶出大唐是值得庆贺之事,但李亨现在压根就没有这个心情了,他所有的心思都在和太上皇的争夺皇位之上。
太上皇利用他至高无上的影响力操控着大唐所有的势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他唯一欠缺就是自由,要是他有自由,他早去江南了,可惜太上皇的自由被儿子李璘控制住了。
李亨的帝位不是很稳定,他也知道自己得位不正,天子八宝他只得了一宝,当时陈玄礼告诉他玉玺是受命宝,他没有细看就匆匆离去,后来才发现是天子行宝,让他懊悔万分,但已经来不及了,他由此恨透了陈玄礼,陈玄礼回长安后立刻被免职回家养老,要不是李亨要收买人心,他早就把陈玄礼杀了。
但李亨也有优势,他现在是天子,至少是天下人公开承认的大唐皇帝,坐镇长安,只要太上皇不公开发难,暂时没有人能推翻他的帝位。
“陛下,卑职愿意为使者去金城,犒劳河陇军,恳请陛下恩准!”
裴冕还沉浸在陇右中间人的梦想之中,他不知道此时天子心情早已大变。
李亨不耐烦地摆摆手,“除了和吐蕃作战之事,没有别的事情吗?”
裴冕一愣,“陛下,别的事情暂时没有,难道吐蕃之战不重要吗?已经恢复了天宝十三年边界线,值得天下人庆贺啊!”
“有什么值得庆贺?”
李亨恼怒起来,厉声道:“大唐和吐蕃打了近百年,从来都是反反复复,什么时候结束过?他今天把吐蕃赶走,明天吐蕃又杀回来,是不是要把赏赐犒劳收回来?”
“这这,陛下,最后的胜利也是一次一次小胜积累出来的。”
“行了,朕知道了,没有别的事情你就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