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殿下,卑职发现了朝廷在成都的情报站!”
“什么?”
李侦一骨碌坐起来,追问道:“什么时候发现的?”
“就今天发现的,卑职发现一只可疑信鸽,一直跟踪它,发现它落入一家客栈的后院,鸽子腿上有东西!”
陈载年想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不想说情报来历不明,那会惹起不必要的麻烦,他刚才去观察片刻,确实发现一只信鸽落入东升客栈后院。
“已经包围了吗?”
“已经包围了,就等殿下下令!”
李侦心中激动起来,自己终于立下功劳了,他当即站起身道:“带我去看!”
事实上,东升客栈已经被梅花卫捣毁了,李侦赶来时,正好遇到梅花卫将几名情报站管事和手下反绑着推出来。
东升客栈是受李辅国管辖的情报点,前年才设立,进度不是很高,只拉拢了几个州县普通官员,还没有打入高层核心。
尽管如此,情报管事也颇为能干,收集了大量的重要情报,这些重要情报在成都基本上都是公开秘密,比如太上皇和李璘的斗争,太上皇被移送通天观,再比如前几天太上皇驾崩等等,这些对长安来说是很重要情报,管事都通过信鸽发送去了长安。
今天,情报于管事得到了李璘紧急调兵的消息,他估计是哪里出事了,还没有等他深入探查,梅花卫就将客栈包围,把他和伙计都抓了起来。
紧接着梅花卫士兵搜出来大量情报,李侦高兴得仰头大笑,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向父王邀功了。
就在不远处的一家酒楼二楼,苗琦坐在窗前喝酒,冷冷地看着梅花卫士兵把抓获的情报探子押上马车。
他早就知道这家东升客栈是朝廷的情报点,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动手,就是在执行齐王殿下的指令,切断成都和朝廷的一切联系。
不能让朝廷知道,河陇军已经夺取剑门关。
李邺此时已经率领八万大军悄然抵达兴州,他并没有急于南下,他在耐心等待朝廷的消息,李邺相信,一旦天子结束太上皇的追悼,一定会迫不及待对李璘动手。
李邺就在等待天子的那份诏告天下的旨意,他就能名正言顺夺取巴蜀。
李邺这次准备把剑南节度府降为剑南都督府,他亲自出任都督,段秀实出任副都督,陈涣出任长史,另外李邺还要出任山南西道观察使,陈涣兼任副使。
这样一来,就把整個东川和西川都置于河陇节度府的管辖之下。
当然只是临时安排,李邺已经在筹建齐王府,这和唐初的天策府是一样,一旦齐王府建立,河陇节度使就取消了,改为陇右道、河西道、朔方道和剑南道、东川道,他就彻底坐大了。
城头上,李邺扶着城墙望着远处的崇山峻岭,他长叹一声对身边的陈涣笑道:“我习惯于看沙盘,总觉得天下并不是很大,可这一刻我忽然发现天下之大,我眼前一眼望不见底的尽头,也不过是一州而已。”
陈涣微微笑道:“别人可以感叹天下之大,唯独殿下不可以!”
“为何?”
“殿下可是在西部见过大海的人,难道还需要感叹天下之大吗?”
李邺呵呵一笑,“使君不说我都差点忘记了,回想起来,仿佛已经过了很久的事情了。”
“殿下,我们的大军还会西进吗?”
“一定会!”
李邺缓缓点头,“有件事陈使君可能还不知道,俱战提还有我的五百驻军,碎叶还有一千驻军,依旧效忠于我,只要军队在,那片土地就依旧属于我,我怎么能不回去?”
这时,远处奔来几名骑士,很快奔到城下,李邺一眼认出为首之人,是独孤明的心腹手下,他当即对士兵道:“把骑马之人都带上来!”
士兵转身飞奔而去,陈涣低声问道:“是朝廷有消息了吗?”
李邺点点头,“应该是!”
不多时,一队骑兵被带上来,为首骑士单膝跪下行一礼,将一封信呈给李邺。
果然是独孤明的亲笔信,李邺拆开信看了一遍,又问道:“你家主人还有口信吗?”
为首骑士沉声道:“我家主人说,长安亲朋都安好,请殿下不用担心,别的就没有了。”
李邺点点头,“辛苦了!”
李邺让亲兵带他们下去休息,这才对陈涣道:“天子五天前下旨,认定李璘操纵太上皇,有欺君犯上之罪,正式废除了李璘的皇太弟,我们可以南下了。”
当天下午,李邺率领八万大军以及三万头骆驼浩浩荡荡向利州开去。
此时利州已经被河陇军占领,由荔非守瑜率八千军队镇守利州和剑门关。
在这场抓住战略机会的角逐中,河陇军已经牢牢占据了上风。
====
【今天到亲戚家拜年去了,只码了两章】
第951章 迟到抉择
太上皇驾崩给李亨带来的冲击无疑是天宝五年韦坚案后最沉重的一次,甚至超过了太子去世,父亲去世令他痛彻心扉,一连好几天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但悲痛归悲痛,李亨还是要强打精神面对他眼前的两大难题,一是皇太弟问题,其次便是巴蜀的归属。
处理皇太弟问题,李亨没有半点犹豫,毫不犹豫下旨废除了皇太弟,准备重立太子,皇太弟本来就是一个荒唐决定,朝臣们之所以能容忍,也是因为它是一个临时决定,所以在废除皇太弟上,朝臣集团和权宦集团都出奇的默契,高度配合。
巴蜀的归属同时也意味着要出兵铲除李璘,但这绝不是出兵歼灭一支割据军队那么简单,李璘还有近十万大军,地盘广阔,不是派出一支两三万军队就能剿灭。
李亨很清楚,他至少要派出十万大军,还要进行粮草、军资准备,至少要准备两三个月,可这样一来,河陇那边会不会趁机出兵,剿灭李璘,占据巴蜀。
如果李邺只是出兵帮忙剿灭李璘,不占据巴蜀,李亨当然千肯万肯,就算再给李邺一些权力,比如提高他的封爵权,允许他封国公,李亨都愿意。
但李邺会老老实实从巴蜀撤军,把巴蜀完整交给自己吗?
李亨心知肚明,李邺绝不会把巴蜀还给自己,所以李亨要抢在李邺之前进兵巴蜀,尤其还有大唐皇帝的另外六枚玉玺,绝不能落在李邺手中。
这时,鱼朝恩建议道:“陛下,我们可以先向利州派出一支军队,加强利州各个关隘的防御,甚至我们还可以先夺下剑门关,不急于进攻成都,等战备完成再全线进攻李璘军队,这样既有时间战备,同时也能阻挡李邺军队趁机南下。”
李亨负手走了几步道:“鱼爱卿的方案虽好,却只能解决汉中道的问题,三峡道那边呢?雷万春的军队一样能从三峡道杀入巴蜀。”
旁边李辅国道:“陛下,雷万春的实力还不足以应对李璘军队吧!”
鱼朝恩也道:“陛下可以命令梁崇义率领大军南下,牵制住雷万春,一旦雷万春有异动,就命令梁崇义不惜代价攻下峡州,夺取夷陵县,阻止雷万春军队进入三峡道。”
李亨点点头,“那朕派谁为主将比较好?”
鱼朝恩道:“陛下微臣建议赵王为南征主帅,一旦他灭了李璘,迎回太上皇之灵,他的威望必然大涨,陛下便可顺理成章封他为太子。”
李辅国心中顿时十分不满,谁为太子一事,他们还没有正式商定,鱼朝恩怎么能擅自把机会给赵王?
他急忙道:“陛下,赵王领兵恐怕有所欠缺,卑职建议派郭子仪或者李光弼率军南征。”
李亨摆摆手,“赵王只是名义上的主帅,朕决定命李光弼为副帅,鱼爱卿为总监军,率十万大军南下,先进入利州,待粮草物资齐备后,大军再正式南征巴蜀。”
就在这时,有宦官在御书房外禀报,“陛下,李副元帅到了。”
“快宣他觐见!”
李副元帅就是李光弼,他率军灭了刘展,扫荡了江淮和江南的民众造反,正好回朝述职,便接到天子的征召,命他立刻入宫觐见。
李光弼快步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李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李光弼站到一旁,没有理睬旁边的李辅国和鱼朝恩。
李亨缓缓道:“朕已经罢黜李璘皇太弟封号,同时宣布其有罪,接下来就是出兵巴蜀,消灭李璘叛军,李爱卿有好的建议吗?”
李光弼沉吟一下道:“陛下,兵贵神速,微臣推断齐王军队也一定会抢入巴蜀,我们陛下赶在他出兵之前,用大军封锁利州,不给河陇军南下的机会,但很可能李邺已经出兵,卑职担心从长安派兵去汉中已经来不及,建议驻扎汉中的军队立刻向利州集结,增兵守住利州的各個险关要隘。”
不愧是名将,这个建议非常及时,李亨欣然道:“说得非常好,然后呢?”
李光弼又道:“陛下,不一定非要等粮食物资战备完成,实际上只要有一个月的军粮,派五万精兵入蜀就足够了。”
旁边鱼朝恩冷笑一声道:“五万军队,李将军太轻敌了吧!”
李亨也皱眉道:“李璘至少有十万大军,五万大军如何够?”
李光弼笑道:“陛下,李璘可没有十万大军,之前在三峡道已经被歼灭了三万军队,他手中最多只有七八万人,至少要留五万人守成都,我们的五万大军根本不用急着攻打成都,先收复山南西道,相信山南西道十几州有粮食支持我们,官员和百姓也会支持朝廷,等我们调头过来,已经不止五万军队,也不止一个月的粮食,我们先扫荡外围的军队,整编战俘,此增彼减,等我们兵临成都时,恐怕已经十万大军了,还怕灭不了李璘?”
李亨大喜,竖起大拇指赞道:“此乃名将之言!”
李辅国和鱼朝恩对望一眼,两人心里都很不舒服,鱼朝恩连忙道:“微臣还是推荐赵王为主帅,率军南下。”
李亨点点头,对李光弼道:“赵王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他理应为主帅,爱卿可为副帅,率五万大军南下,朕即刻发一个月的粮食。”
“微臣遵旨,但微臣再提醒,陛下要先下旨命令汉中驻军集结利州,否则会被河陇军抢先。”
“放心,鱼司马会立刻调兵去利州!”
李亨看了一眼鱼朝恩,鱼朝恩点点头,李光弼这个建议还算是合理。
从御书房退出来,李辅国埋怨道:“我们没有明确太子的人选,鱼公公为何要说那些话?”
鱼朝恩笑道:“阿翁没有明白我的意图,我其实是在试探天子罢了,立太子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那帮文官还不知在打什么主意呢?”
李辅国点点头,“下次再说之前给我打个招呼,以免误会!”
“卑职明白!”
两人分头匆匆走了。
当天大元帅府下令,调集汉中各州驻军立刻向利州集结,由梁州兵马使武长陇统一指挥。
李隆基随即又下旨,封赵王为征南大元帅,李光弼为副元帅兼兵马使,鱼朝恩为总监军,率军五万大军于两天后向利州进发。
第952章 面临城下
李邺的大军也抵达了剑门县,白孝德得知齐王到来,让长史段秀实等候在剑门县。
目前剑门县由内卫副都统谢森控制,一千内卫士兵严查情报探子,抓获了多名巴蜀军探子。
这是为了防止齐王到来的消息传到成都。
李邺下令八万大军扎营休息,大帐内,众人围在沙盘前,听段秀实叙述目前的情况。
段秀实用木杆指着绵州最北面的一座县城道:“这里是魏城县,这里驻扎着一支三万人的军队,和我们梓潼先的两万军队对峙,双方都没有发动攻势,我们认为,对方更多是一种防御,或者说在为李璘争取时间。”
“为李璘争取时间是什么意思?”李邺问道。
“回禀殿下,目前李璘在成都大量招募军队,训练军队,他们需要时间。”
“还真是临时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