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今天只有两章】
第1042章 切实威胁
李邺颇为赞赏雷万春的新幕僚魏丰,思路清晰,目光老道,竟然能把自己的布局看得清清楚楚,更难得是魏丰救了田承嗣后,又放弃了垂手可得的富贵,其忠义之心可嘉可赞。
李邺当即封其为正六品承议郎,一旦魏丰不当幕僚,也能直接升为刺史。
临时行军帐内,魏丰笑着对李邺道:“殿下,田承嗣这个人可以说老谋深算,也十分奸诈狡猾,今天和你称兄道弟,明天就向你背后捅刀子,为人不可信,但他也有优点,那就是很圆滑、识时务,做事非常务实,从他对商人的态度就看得出来,只要给他交税,他绝不歧视,商人也会奉为上宾。”
李邺点点头,“先生觉得他下一步会怎么做?”
魏丰沉吟一下道:“田承嗣肯定会懂殿下给他们下战书的深意,我没猜错的话,他会派使者过来答谢,实际上是来试探殿下的态度,殿下可以直接把意图告诉使者。”
魏纪中凛然,躬身道:“卑职一定转告!”
现在魏纪中证实了李邺的猜测,不过这个魏纪中倒是一个可用之人,有他在田承嗣身边,自己可以随时掌握田承嗣的动静。
给李宝臣这样的枭雄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只有切切实实的威胁,他才会权衡利弊,才会意识到撤退是明智的选择。
“卑职告退!”
魏纪中走出行军帐,凉风一吹,他心中忽然有点愧疚,毕竟田承嗣待他不薄,他似乎不该这样背叛主公。
李邺向魏丰竖起大拇指,笑问道:“这个魏纪中和先生熟悉吗?”
李邺满意地点点头,忽然问道:“皇长孙李适,是田承嗣派人刺杀的吧?”
李宝臣也撤军了,向正北方向撤军,前往洺州,李宝臣只能向洺州撤军,正东是魏州,田承嗣的老巢,他不可能去,东北方向是贝州,也是田承嗣的地盘。
他只能先到洺州,然后再撤退到邢州,从邢州回自己的地盘,北面是他的地盘赵州,东北方向是他刚得手的冀州。
李邺点点头,“没有什么好说的,带兵撤出相卫四州,怎么来就怎么回去,然后向朝廷上书请罪,给朝廷一个面子,这件事就算了结,告诉田承嗣和李宝臣,回去后好好善待百姓,说不定将来我会看在这一点的份上,给他们留几個子孙。”
算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既然做了,就狠到底吧!
“多谢殿下成全!”魏丰感激地行一礼,退了下去。
李邺眯起眼睛冷冷道:“我之所以没有赶尽杀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你们没有纵兵抢掠,没有奸淫烧杀,这是我的大忌,请先生回去转告田使君和李宝臣,如果撤军时纵兵抢掠,那我一定会追杀到底,将他们所有军队斩尽杀绝!”
现在战事不顺,他急于撤回魏州,以后再夺相卫,殿下完全不用担心田承嗣,倒是李宝臣恐怕不甘心放弃邢州和洺州,殿下要关注李宝臣。”
李邺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机会是要靠自己争取的,不是我想给你就能给你!”
第二天晚上,李邺便得到消息,田承嗣已经率领大军离开了安阳县,疾速向东行军,应该就是魏纪中所说,田承嗣担心李正已趁机出兵棣州,又担心朱滔出兵沧州,而偏偏他现在的老巢空虚,只有五千人。
既然得不到相州和卫州,他便果断撤军了。
魏丰点点头,“他和卑职是同族,清河魏氏也是贝州有名的大族之一,不过他是读书人,卑职是牢头,我们从来就尿不到一壶去,也基本互不理睬,殿下,此人是田承嗣的心腹幕僚,深得田承嗣的信任,如果能拉拢他,就等于在田承嗣身边放一根眼线。”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六df
齐王的强势和霸道让魏纪中双股不由一阵战栗,他这次前来,其实也是有私心,原本以为很强势的田承嗣,居然如此惧怕齐王。
魏纪中明白齐王的意思,不是看他说什么,是看他做什么。
他沉声道:“回禀殿下,田承嗣原计划是速战速决,他很担心李正已会出兵棣州,也担心朱滔会夺回沧州,所以他在怂恿李宝臣夺取莫州,其实是把朱滔的祸水先引到李宝臣那边,他要做渔翁,等鹤蚌相争,他来得利。
他其实也是想亲眼看一看李邺,是否像传说中的那样强大。
而这一刻,魏纪中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个目光如刀一样年轻王爷才是大唐天下未来的主宰,自己能得到这个机会站在他面前,自己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
可是这又意味着对主公的背叛,他内心一阵挣扎,对未来前途的渴望最终融化了他对田承嗣的忠诚,他鼓足勇气低声道:“殿下能否给卑职一个机会?”
“田使君正是此意,田使君说,看得出殿下没有赶尽杀绝的意图,那不如谈一谈怎么收场?”
魏丰笑了起来,“只要田承嗣退了,李宝臣独木难支,他也会老老实实撤退,殿下不用担心。”
李邺没有跟随李宝臣北上,他命令席万里率一万骑兵远远跟随李宝臣,直到他退出邢州。
不多时,亲兵将魏纪中领进了行军帐,魏纪中躬身行礼,“在下魏纪中,是魏博节度使田使君帐下幕僚,参见齐王殿下!”
但这一丝愧疚只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随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魏先生回去告诉田承嗣和李宝臣,第一,我要他们秋毫无犯退出相卫四州,第二,我只给他们五天时间,从明天早上算起;第三,回去告诉李宝臣,如果他不接受我的方案,想继续强占洺州和邢州,我会输送给朱滔一万桶火油,让他好好再尝一尝烈火焚城的滋味。”
“李宝臣会听他的话吗?”李邺又问道。
魏纪中加快速度,向等候着自己的手下和马匹走去
李邺独自在帐内研究沙盘,虽然魏丰做谋士很不错,但李邺决定还是把他留给雷万春,雷万春容易头脑发热,确实需要这么一个冷静睿智的幕僚在身边。
“正是!是李辅国的安排,田承嗣为了赚李辅国的人情,实际上他和皇长孙没有任何交集,同时也是为了嫁祸给李希烈,让朝廷先对李希烈下手,这是田承嗣最擅长的手段,一举两得。”
李邺从彭海盐那里便知道,李适根本不是李希烈刺杀,只是被人栽赃,他就怀疑是田承嗣,虽然田承嗣没有刺杀李适的动机,但李辅国有,李辅国借田承嗣的刺客下手,那就顺理成章了。
“去吧!到时自然会有人来找你。”
李邺笑着点点头,“如果先生不愿见他,可以先回避!”
刚说到这,帐外有亲兵禀报,“启禀殿下,田承嗣派幕僚魏纪中求见!”
他开始觉得自己效忠田承嗣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李邺很清楚,李宝臣最大的威胁就是北面的朱滔和朱泚兄弟,谁让他趁幽州内乱,强占了属于朱氏兄弟恒州和定州?
相信一万桶火油如果落在朱氏兄弟手中,足以让李宝臣夜里睡不着觉。
第1043章 收复四州
进入了魏州境内,田承嗣稍微安心,他见天色已晚,便下令军队就地驻营休息,又派人去附近村落买一些猪羊。
大帐内,长子田维担忧地对父亲道:“李邺如此强势,将来他如果上位,怎么可能放过我们?相比之下,孩儿觉得现在的朝廷更适合我们生存。”
田承嗣叹口气道:“你说的话也有道理,为父何尝不知道?时也运也,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清,眼下扩大地盘,积累实力才是王道。”
田维小心翼翼又道:“孩儿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开始关注齐王,向长安派出情报探子,了解李邺的一举一动,将来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应对之策!”
儿子这个建议不错,田承嗣点点头,“你说得对,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情报很重要,这件事你来负责,先安排商人经商,了解长安的大众情况,然后再一步一步深入,切不可急功近利,被他们内卫发现。”
“请父亲放心,孩儿绝不会大意。”
在田承嗣军队返回魏州的同一时刻,李宝臣率领军队也抵达了邢州,目前邢州由李宝臣的兄弟李宝正率领一万军队驻扎。
听说兄长要撤出邢州,李宝正大感愕然,他急道:“李邺不过是威胁而已,兄长被他几句话威胁就认怂,传出去会被人笑话,我们占据邢州,我不信李邺会为一个邢州大动干戈,他的后勤补给什么都不方便,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他的骑兵能坚持多久?说得难听一点,几万匹战马,一天都会坚持不下去。”
李宝臣摇摇头道:“你太小看李邺了,他根本不会出一兵一卒,就能让我们死无葬身之地!”
李宝正愣住了,“兄长这话什么意思?”
“你看不懂形势啊!”
李宝臣叹了口气,“这次在卫州,你那个岳父差点把我卖了,你知不知道?”
李宝正茫然地望着兄长,李宝臣又道:“李邺率大军杀来时,田承嗣明明知道是李邺的军队,却没有告诉我,让我以为是朝廷的军队,准备迎战,对方可是五万骑兵啊!幸亏李邺不想灭我,放了我一马,给我下了战书,我才侥幸逃过一劫。”
“但田维也在啊!田承嗣不怕儿子也被灭吗?”
“田承嗣派人通知他儿子紧急撤军,他连儿子也隐瞒了,就是怕他儿子说漏嘴,你明白了吗?田承嗣是想借李邺的军队灭了我。”
说到这,李宝臣心有余悸道:“后来田维告诉我,他父亲要求他五天后撤军,我才明白了田承嗣的险恶用心,他一直怂恿我去攻打莫州,就是要把朱氏兄弟的祸水先引到我这里来,说不定是想联手朱滔灭了我,瓜分我的地盘。”
李宝正倒吸一口冷气,“所以大哥决定撤军!”
李宝臣点点头,“伱现在明白了吧!我并不是怕李邺,我怕的是田承嗣和朱氏兄弟联手,而李邺也看得很透彻,他说要给朱滔一万桶火油,就是在威胁我,如果我不服从他的安排,他就会利用朱滔和田承嗣来对付我。”
“我明白了,我支持大哥撤军!”
“立刻撤退吧!”
想了想,李宝臣又叮嘱道:“注意维持好军纪,我不希望李邺找到攻击我的借口。”
“我一定照办!”
当天晚上,李宝臣兄弟也率领三万军队撤离了邢州,向冀州方向撤退了。
李邺此时却在黎阳仓,在信任副管事曹山的陪同下,查看物资的情况。
一间库房打开,库房很陈旧了,里面堆积的物资更是陈旧,都是旧皮甲和皮盔,足有十几万套,层层叠叠,堆积如山,很多都生霉了。
“这应该是开元年间的盔甲,殿下请看这个!”
曹山拾起一块入库牌子,李邺接过细看,是块木牌子,上面斑驳看不清,但仔细看,还是大致辨认得出,开元七年入库。
“是有些年头了!”
曹山很巴结齐王,爬上去拎下一捆皮甲,打开给李邺细看。
李邺接过一件皮甲,仔细打量一下,下端到膝盖,皮甲虽然长满霉斑,但很完整,而且霉斑可以刷掉。
李邺又稍稍用力扯一下,缝线都朽了,纷纷脱落,但皮子却很结实。
“不错,可以翻新!”
这些翻新皮甲当然不是给正规军使用,而是给民团士兵使用。
“都是皮甲,没有铁甲吗?”李邺又问道。
“有铁甲,在另外两座仓库内,而且数量不少,比皮甲还多,锁子甲、鱼鳞甲、明光铠都有。”
李邺又来到另外一個大仓库,里面各种兵器同样堆积如山,至少有几十万件之多,不过兵器基本上都有损坏,只能回炉后重铸,也是开元年间入库的兵器。
那是大唐最繁盛的时候,难怪这些旧兵器朝廷看不上了。
“启禀殿下,这样的兵器仓库有十几座,大概算下来有三百多万件旧兵器,朝廷的旧兵器基本上都堆在这里。”
“其他人没有兴趣?”李邺笑问道。
曹山摇摇头,“反正朝廷没有兴趣,安禄山也来看过,他也没有兴趣,听说史思明倒是很有兴趣,但后来也不了了之,估计因为都损坏了,要是崭新的兵器,早就没有了。”
李邺心中迅速估算一下,重新回炉一般要折损两到三成左右,就算折损三成,那还剩下七成,那就是两百多万件兵器,有了这三百多万件旧兵器,他可以不用再耗用铁铸造兵器了,可以用来铸造农具,促进农业的发展,意义非同小可。
李邺的心热了起来,这可是战略物资啊!
想到还几百万斤铜铁,他心中更加急切和期待,连忙问道:“还有铁锭和铜锭在哪里?”
“就在前面,殿下请跟我来!”
两天后,上千艘货船抵达黎阳仓,开始将旧兵甲和铁锭、铜锭等物资搬上船,光铁锭和铜锭就有数百万斤之多,一趟可走不完,李邺又下令用皮筏子参与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