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633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好在三门峡的水下礁石已经被炸毁,船只都能顺利通过,十天后,李邺和薛嵩告辞,率领大军返回了长安。

  消息早已经传到了洛阳,让天子李亨心中很不是滋味,居然没有一次激战,不死一兵一卒,就把藩镇军队赶出了相卫四州,简直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亨有点后悔了,早知道是这个结果,朝廷出兵六七万人,一样把田承嗣和李宝臣的军队赶出相卫四州,何苦要去求李邺?还白白欠他一个人情。

  ——

  【今天老母亲脚痛,给她去买药,折腾了一个下午,不好意思,今天还是两更,明天三更!】

第1044章 两座县城

  李亨负手站在窗前,铁青着脸听取兵部侍郎柳浑的汇报。

  “启禀陛下,齐王从黎阳仓共运走旧盔甲三十万套,损坏兵器三百二十万件,粗铁四百万斤,粗铜两百万斤,大概就是这些。”

  “你忘记粮食了?”李亨冷冷道。

  “启禀陛下,微臣特地核实,他们没有拿走粮食,黎阳仓的四十万石粮食安然无恙!”

  听说李邺没有拿走粮食,李亨的脸色稍微和缓一点,当即喝令道:“立刻安排,把黎阳仓的粮食全部运到洛阳来!”

  “微臣遵旨!”

  柳浑行一礼,起身退下去。

  李亨又对站在一旁的裴遵庆道:“朕原本是希望李邺能全歼入侵相卫四州的藩镇军队,但他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让田承嗣和李宝臣的军队全身而退,朕很不满意,李邺还擅自搬运走了黎阳仓的物资,让朕更是无法接受,所以朕不打算把晋江县和东海县交给李邺了。”

  裴遵庆大惊失色,连忙道:“陛下万万不可这样做,之前的约定是要求齐王收复相卫四州,但具体怎么收复我们不管,齐王不愿大动干戈,给百姓带来兵灾,采用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这其实是好事啊!陛下出尔反尔,恐怕会严重影响双方的关系。”

  李亨冷冷道:“擅自运走黎阳仓的物资难道就不影响关系?”

  “陛下,那些废旧兵甲开元年间就堆放在黎阳仓内,实际上就像垃圾一样,连军器监都不愿处理,齐王把它们运走,朝廷并没有什么损失,尤其他没有运走粮食,他完全可以用补偿军粮的名义把粮食运走,但他还是把粮食留下,足见他顾全大局,请陛下明鉴!”

  崔涣也提醒道:“倘若陛下失信,恐怕齐王会自己派军队去取,那时就不是两个县的问题了。”

  杜鸿渐也道:“微臣一直很担心,如果齐王以讨伐叛逆为名,剿灭李希烈,占领了江淮,会不会彻底切断我们和江南的联系?微臣能想到,对方也能想到,陛下最好不好给他们找到出兵理由,两个小县而已,陛下出尔反尔,影响了声誉不说,还会给对方找到出兵借口,实在是得不偿失!”

  李亨只是说说气话而已,李邺出工不出力,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他心中十分不满,他当然知道为两座小县出尔反尔,会得不偿失。

  见众人强烈反对,他只得点点头道:“就这样吧!通知对方进奏院,让他们齐王去接手东海县和晋江县。”

  停一下李亨又补充道:“明确告诉对方,这不是划给齐王府的土地,这是朕赏赐给齐王个人的封地。”

  李亨打了一个擦边球,两個县封给齐王李邺个人,实际上还是属于朝廷。

  从卫州返回长安很近,李邺回到长安第二天,便接到朝廷的消息,天子已经同意把东海县和晋江县转交给自己。

  李泌对李邺笑道:“这两座县是天子赏赐给殿下个人的封地,和齐王府无关,天子还真是小心眼啊!”

  李邺淡淡笑道:“要看对什么人了,他封给手下大臣,确实是换汤不换药,但封给我了,那就和封给齐王府没有区别,县官肯定要效忠我,若不效忠我,我就直接换掉,换上新的县官,然后州刺史想过来巡视,得先向齐王府申请,若胆敢擅自闯入,那就别回去了。”

  “殿下要驻军?”

  “那当然,不仅要驻军,还要大量囤积粮草物资,还要购买添置大型船只,现在朝廷无暇顾及沿海,这恰恰就是我们的机会。”

  李泌沉思片刻道:“卑职知道江都和明州各有一支朝廷的水军,基本上处于一种半休眠状态,闲置无用,而且船只都是开元天宝年间留下的大船,几乎都是三千石以上船只,五千石和一万石的大船不在少数,如果殿下能把它们搞到手,确实是一个机会。”

  李邺点点头,“我知道,我就在打它们的主意,不过我要先搞到港口,有了基地,再想办法搞船只。”

  “殿下想到什么办法吗?我是说搞船的办法。”

  李邺摇摇头,“暂时还没有考虑到。”

  李泌笑道:“卑职提个建议吧!不用每次都从朝廷下手,这次不妨从将领下手,直接把整个水军挖过来,朝廷不重视,咱们重视,朝廷不厚待,咱们厚代,殿下可以召见一下水军副都统刘长宁,他就是从江都投奔过来,咱们就能先了解一下情况。”

  李邺沉思片刻道:“可以,召刘长宁来长安!”

  书房内,李邺站在地图前注视着两座县城,三年前他就派出数百人去制作东方各州的沙盘,但工程量浩大,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估计要到明年才能完成。

  李邺要这两座港口的借口是海外贸易,但实际上是为了控制沿海,东海道就是今天的连云港,船队从这里出发,可以控制山东半岛,向南可以控制淮南,当然,东海岛的主要目标还是山东半岛。

  控制江南的任务交给晋江县,其实李邺是想要明州,也就是今天宁波,但明州是大唐水军驻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朝廷会很敏感,绝不会答应,所以退而求其次,李邺盯住了泉州晋江,船队从晋江出发北上,几天后便可以在杭州湾登陆,同时还可以拿下福州、建州等地。

  从地图上看,他的军队用大船运送到东海岛和晋江,还需要在长江下游有一个补给点,朝廷是不可能再划给他,但可以用商港方式进行补给。

  正思考着,王妃独孤新月端着茶和饭菜走了进来,笑道:“夫君怎么不去吃晚饭?”

  李邺笑了笑,“我现在有点事,需要理一理思路。”

  “那我不打扰夫君了!”

  “没事,现在思路已经理好了。”

  李邺端起饭碗,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地图。

  独孤新月见丈夫在地图上用笔画了两个圈,不由笑问道:“夫君怎么对海港感兴趣了?”

  李邺用筷子指地图上的两个圈笑道:“这两个县朝廷已经划给我们了,我们打算建海港做海外贸易。”

  “海外贸易,那可是要大海船啊!”

  “我们有大海船,十艘万石海船,张平买的,可以前往南洋购买香料,贩卖瓷器丝绸之类,来回走一趟,十倍的暴利,还有去日本和新罗的贸易,也是有数倍的获利,一年多跑几趟,我们的军俸就出来了,现在军俸压力太大,不光要节流,更要开源!”

  独孤新月点点头,“我听三叔说过,海外贸易确实获利丰厚,广州那边巨富极多!”

  这时,独孤新月发现,地图外面还有个岛屿,看样子不小,而且居然是夫君自己绘上去的,她指着岛屿笑问道:“这座岛屿怎么回事,原本地图上没有吗?”

第1045章 秘密交易

  李邺笑道:“那是一个大岛,叫做琉球岛,面积和关中差不多大,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首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说的就是琉球岛,三国东吴就派兵去过了,隋朝军队也去过,距离晋江县三百五十里左右。”

  独孤新月好奇道:“夫君拿下晋江,莫非就是为了这座大岛?”

  “有点这个想法。”

  李邺笑道:“其实外面还有很多土地广袤的大岛,我们南面的吕宋岛面积和河东道差不多大,几乎没有人居住,土地肥沃广袤,一年能种三季水稻,如果能在那里大量种粮食,大唐就不会有饥荒了。”

  “恐怕没有人愿意去吧!”

  李邺笑道:“关键还是朝廷引导,如果几代人都不用纳税,还能吃饱穿暖,衣食无忧,加上又有驻军保护安全,相信很多人都愿意去的。”

  “但朝廷肯免税吗?”

  “今天上午,政事堂基本上和天子达成了妥协,政事堂同意立越王李系为皇嗣,观察一年,可能今晚会出圣旨,册封李系为雍王。”

  独孤明点点头,“李总管不妨直说!”

  “那就要看谁来当政,如果是我,我就会免税一百年!”

  “或许有一点吧!”

  独孤家族也决定,老太太还是留在洛阳,取消了前往长安,主要还是因为老太太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

  独孤明苦笑一声道:“天子那一关过不了,即使提出来意义也不大,但并不代表大家不想,我个人觉得,大家拖延立太子,多多少少也有这种情绪在内。”

  “好!那我不矫情了。”

  李辅国摇摇头,“这怎么能随便转,且不说这不是天子的事情,就算强行迁徙州府,也会被历史记录一笔,天子不想做这种事情。”

  李辅国一回头,却见独孤明从后面快步走来。

  前面马车前,一名侍卫开了门,只见李辅国从马车里出来。

  无事不登三宝殿,李辅国一定是有重要事情找自己。

  独孤笑道:“这有什么麻烦的,把州府转到别的县去,不就解决了吗?”

  “李总管停步!”后面传来独孤明的声音。

  李辅国抱拳笑道:“正好要来打扰独孤驸马!”

  “重臣怎么不考虑齐王?齐王殿下可是有正统皇位继承权。”

  独孤明一口否决了,开玩笑,要的是港口,你换个内地县,独孤明也相信第二个才是李亨真正想拿出来的方案。

  独孤新月嫣然笑道:“看来夫君早有打算!”

  目前进奏院主管换成了杨韶华,杨韶华是当年李林甫的幕僚,年约六十岁,跟随李邺多年,之前是商贸署署令,现在出任进奏院主管,算是升了一级。

  独孤明把李辅国请到了贵客堂,两人分宾主落座,侍女进来上了茶。

  “驸马也请!”

  独孤明一摆手,“我们进去说话,李总管请!”

  此时在进奏院内,杨韶华正在和驸马独孤明商谈一件重要之事,由于李岱在颍州防疫得力,瘟疫被迅速控制住,一直提心吊胆的洛阳百官和民众也纷纷松了口气。

  杨韶华笑道:“立为皇嗣?还真是妥协!”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二:一c零二::四七八

  洛阳的进奏院主要集中在崇业坊,齐王的进奏院也在这里,现在改名为关陇进奏院。

  杨韶华虽然不是情报署,但他也有了解朝廷重大事件的职责,朝廷发生重大事件,他也需要立刻向齐王府汇报。

  说完,独孤明起身告辞走了,杨韶华一直送他出了门。

  李辅国喝了两口茶,不慌不忙道:“我今天是受天子委托,来和独孤驸马谈一件事。”

  在宦官们激烈的内斗中,李辅国虽然失去了不少权力,但还是保住了他最重要的一项职权,梅花卫总管。

  “那是,先从琉球岛开始,然后是吕宋大岛,用二十年时间,让它成为大唐的粮仓。”

  “这个方案肯定不行,说说第二个方案。”

  “这是不是大臣们的缓兵之计?”杨韶华笑问道。

  “有两個方案,第一,天子把南安县改封给齐王”

  李邺喝了口热茶,坐下来开始不慌不忙吃饭了。

  “没有办法,宰相重臣们不愿立李系为太子,认为他太平庸、懦弱,而且贪酒好色,但天子坚持要立李系,所以双方只能互相让一步,封李系为雍王,立为皇嗣,万一能力真的不行,直接撤销皇嗣也比较容易。”

  独孤明摇摇头,“这个是公对公的事情,还是由杨主管汇报比较合适。”

  随着刺杀风波渐渐平息,李辅国又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上,继续发挥他的作用,他依旧深受天子李亨的信任,很多不怎么见得光的事情,也是由他去暗中操作。

  不过今天独孤明来找杨韶华是另一件事,他向杨韶华通报一些重要情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6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3/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