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千石以下战船主要停泊在对岸的润州和太湖一带,另外在明州的水军基地内还有一部分大型战船,但都比较陈旧,封存在海港内。
尽管这种军队集体哗变属于重大事件,但鱼朝恩、李辅国一手遮天,他们唯恐空俸事件败露,紧急进行处理,将润州和太湖的一千两百艘小型战船调去扬州,又从江南各地驻军拼凑了一万人,再把封存在明州的大船调去扬州,在扬州成立了新水军,继续任命皇甫侁为水军大都督。
鱼朝恩这才轻描淡写向天子汇报,部分水军勾结李希烈哗变,已经被镇压,部分战船被烧毁,以李成式为首的一小撮人畏罪投奔了江夏。
李亨心思不在这上面,听说兵变已经镇压,还能省下一部分军俸,他便不再多问,随即下旨表彰皇甫侁,并命他兼任淮南道采访使,水军副都督改由鱼朝恩推荐的润州兵马使元景曜出任,又令宦官段乔福为监军。
在鱼朝恩一系列偷天换日的操作下,一起性质极为严重的集体哗变事件,就这样被轻描淡写地掩盖过去了。
此时,李成式的船队抵达了江夏,他们带来的战船受到了荆襄水军的热烈欢迎,李成式随即被李邺任命为长江水军副都督,虎贲郎将,替代之前刘长宁的职务。
另外,李邺又调两百艘大中型战船和五千水军前往东海岛,在东海岛建立水军基地。
时间一晃到了八月份,无论朝廷还是边境,都出现了难得的平静期,李邺便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开始他安西之行。
安西和北庭他一定要去巡视,那里是属于他的地盘,尽管遥远,但他一定要前往巡视。
这两天,李邺在忙碌地处理一些重要事务,为出发前做准备,同时要拟定出行线路。
他首先要去陇右,要去巡视西海驻军和西海盐场,同时访问吐谷浑。
然后是走大斗拔谷去河西走廊,还是直接走西海道,也就是祁连山的南面,他还没有拿定主意。
这天中午,李邺来到东市,特地拜访粟特人长老康迈利,老康迈利年约七十岁,他是粟特商人中的一个传奇,十岁就骑上骆驼,走上了丝绸之路,整整走了五十五年,直到六十五时才在长安定居下来。
他在粟特人中威望极高,粟特人之间的重大的矛盾,都是由他来调解。
康迈利目前开了一家胡人珠宝店,专门卖各种高品质的宝石。
身材瘦小的康迈利恭恭敬敬将齐王请进内堂,又让人挤最新鲜的羊奶招待。
李邺打量一下色彩艳色的内堂布置,笑道:“康老还要回撒马尔罕吗?”
李邺说的汉语,对方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那就没必要用外族语言交流。
康迈利摇摇头,“虽然我现在头脑还算清醒,但我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再长途跋涉,恐怕活着的时候回不去。”
李邺笑了笑道:“我今天来找康老,就是特地来了解西海道的情况,康老走过吧!”
康迈利沉思一下道:“其实西海道有两条,一条比较短,沿着祁连山南麓一直走,可以到敦煌,还有一条比较长,穿过四周高山包围的柴达尔腹地,从若羌出来。”
“是不是要经过尕斯草原?”
康迈利点点头,“一点没错,就是那条路。”
“这条路好走吗?”李邺问道。
康迈利微微笑道:“如果没有吐蕃人的袭扰,看我看来,非常好走。”
“那为什么后来这条路又放弃了呢?”
康迈利淡淡道:“我是商人,我们得考虑赚钱,我们的货物在张掖就可以卖个好价格,卖掉后,再买张掖的货物来长安,再赚一道钱,最后从长安买货回去,走河西走廊,我们的获利要比走西海道多三成,所以若不是因为战争,我们肯定走河西走廊。”
“那边不都是高山荒漠吗?”
康迈利笑了起来,“殿下去看看就知道了,那里水草丰美,一路都是草原。”
第1052章 西海春色
三天后,李邺在三千骑兵的护卫下,带着两万头骆驼出发了。
这次去西域巡视,杨玉环跟随在李邺身边,去西域一直是她的梦想,这一次李邺决定给她实现梦想的机会。
这次还有一名专门的向导,是康达利的儿子康柏,康柏今年也五十岁了,丝绸之路走了快三十年,西海道也走了七八次,路况很熟悉。
从长安一路向西,二十天后抵达了西海,今天的青海湖。
杨玉环坐在一辆宽大舒适的马车内,马车是特制的,铜轴铁轮,轮子很大很宽,非常适合在草地和沙漠中行走,用三匹强壮的马匹拉拽。
同样的马车还有二十几辆,里面都放置帐篷和其他物资,跟随在杨玉环的大车后面。
另外,杨玉环还带了两名贴身侍女莺儿和春儿,伺候她的起居。
杨玉环的心情很好,隔着水晶窗,她一路兴致勃勃看着外面风景,他们在茫茫的草原上行走,远处都是皑皑雪山,东面是赤岭,北面是大通岭。
队伍在前天就已经过了赤岭,西海应该快到了。
这时,丈夫李邺骑马出现在她的马车旁,对她笑了笑问道:“身体难不难受?”
水晶窗的隔音效果很好,杨玉环听不清楚,她急忙打开旁边车壁上的小格子,这是一个拳头大小的通风口,可以传递声音或者物品。
“夫君说什么?”
李邺笑道:“我问你身体难不难受?”
杨玉环摇摇头,“身体没有不舒服。”
“那就好,如果出现头疼,困倦之类,就告诉我!”
“现在还好!”
杨玉环连忙问道:“西海什么时候到?”
李邺指着前面笑道:“向前看,别眨眼!”
杨玉环靠近窗户,睁大美眸注视着远处,片刻,一面深蓝色的大海出现在她眼前。
队伍暂时停下来休息,很多士兵都向湖边走去,欣赏西海壮丽的美景、
杨玉环也下了马车,李邺侧身将她抱上自己的战马,用披风裹着她,纵马向湖边奔去。
在一旁姹紫嫣红的草地上,战马缓缓停下,杨玉环被眼前的壮丽的美景震惊得话都说不出来,这就像一块镶嵌在大地上的蓝色宝石,纯净得没有一点杂质。
李邺在她耳边沉声道:“它是大地的一颗眼泪,亿万年沧海桑田,当天地间还没有人的时候,它就存在了,当亿万年后人类消失了,它依旧在这里,其实我们每个人只是它漫长生命中的过客而已!”
杨玉环回头,一双美眸闪烁着感动,“大地的一颗眼泪,夫君说得好美!”
李邺吻了吻她的俏脸,笑道:“我们今晚就在湖边过夜,好不好!”
杨玉环轻轻点头,李邺随即吩咐身后不远处的亲兵道:“传我的命令,在湖边扎营!”
队伍在湖边扎下大营,三千人扎下了一百座大帐,马匹就拴在帐外,骆驼伏在四周,在大营中间,二十几辆大车围了一个圈,主公李邺的王帐就在圈内,即使有人偷袭,大车也能挡住敌军,给李邺争取时间,
夜幕降临,士兵们点燃了十几堆篝火,围着篝火烤肉喝酒,远处有一百多名斥候斥候,在四周巡逻。
李邺和杨玉环牵手来到湖边,事实上,他们的大帐离湖边很近,不到百步,这边没有士兵的大帐,但有亲兵站岗,几名亲兵见主公过来,都悄悄走开。
侍女给他们在草地上铺了毯子,两人坐在坐在草地上,杨玉环依偎在丈夫怀中,这里没有其他姐妹,她的身心彻底放松了。
湖水波光粼粼,夜风吹拂,使湖水不断拍打着岸边。
“夫君,我有点冷!”
中秋时节,高原的夜风已经很冷了,尽管杨玉环裹着披风,还是挡不住寒风渗透。
李邺点点头,“回去吧!”
李邺搂着杨玉环回了大帐,又吩咐侍女熬一碗姜汤。
洗漱完毕,四周都彻底安静下来,这才听见湖面吹来的呜呜风响,
白天温柔如宝石般平静,可到了夜间,竟然变得有几分粗暴。
大帐内格外安静,地上铺了厚厚的地毯,除了外面的大帐,里面又有两顶内帐,一顶是李邺和杨玉环的寝帐,另一顶是莺儿和春儿的小帐。
寝帐内又铺着厚厚的绒垫,格外柔软,盖着宽大温暖的被子。
两人在大被内相拥缠绵,只听见低低的喘息声。
两人夜夜春宵,缠绵大半个时辰,旁边的两名小侍女都习惯了。
春儿刚来时还充满了好奇,现在她也成老油条了,两名侍女都闭上眼睛,耳朵却竖起,等待着主人呼唤。
还好,旅途上不能过于放纵,基本上都是梅开两度,这时,莺儿忽然捏了一下春儿的胳膊,两人连忙坐起身,飞快脱去衣服。
这时,杨玉环低低喊道:“莺儿!”
两人赤着身子坐起身,打开旁边一個保温铜瓮的盖子,里面取出两块滚热的湿毛巾,出了自己的大帐,钻进主母帐中,两人一左一右,给主母擦拭身子。
杨玉环坐起身,也替丈夫擦拭了一下身体,这才把温热的湿毛巾递给她们二人。
两人又取来便盆,服侍主人出了恭,这才退了下去。
杨玉环浑身轻松躺在丈夫怀中,搂丈夫的腰,有点担心地问道:“夫君,吐蕃军会不会夜里杀来?”
李邺笑道:“不用担心,你夫君不会把自己女人置于险地,南面已经派出了军队,而且吐蕃军要攻打西海,他们首先要建立后勤之地,向南一千里内都没有吐蕃人的根基地,除非他们从天上掉下来。”
“那我就放心了,夫君,我有点困了。”
李邺低头吻了她的俏脸一下,“睡吧!”
两人在风声中相拥而眠
次日一早,队伍继续出发,快到中午时,辛云京带着一千余人赶来迎接了。
辛云京在马车躬身抱拳道:“卑职参见殿下!”
李邺点点头,“辛苦都督了。”
李邺又和辛云京的手下一一打了招呼,这才在大军的簇拥下继续前行。
第1053章 颠覆认知
吐谷浑在唐军的帮助下摆脱了吐蕃的奴役后,也开始了休养生息。
吐谷浑大酋长慕容道明在去年春天觐见了大唐天子,又被封为吐谷浑王。
但慕容道明很清楚,他真正的宗主是齐王李邺,而不是大唐天子,目前他的小儿子也被安排在长安太学读书,长子慕容鲜则在陇右都督府出任仓曹参军事。
吐谷浑的都城叫伏俟城,不过吐谷浑作为一个王国已经灭亡了,现在只是一个由数十个部落结成的联盟,慕容道明出任大酋长。
另外还有个长老会,这是在李邺的要求下成立的,九個人数超过一万的部落,每个部落派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贵族组成了长老会。
很多重大决策可以由大酋长提出,但必须通过长老会的同意才实施。
这实际是一种权力制衡,防止出现一个野心勃勃的大酋长,使吐谷浑失去控制。
李邺在巡视了唐军大营后,又继续西行,数天后抵达了西海西岸的伏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