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641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秦国当时的做法并不是重新修筑一条路,而是修补当时已有的官道,把坎坷处找平,这样工程量降低了很多,否则以当时秦朝的国力,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大规模的修路。

  自己也完全可以采用同样办法,把现有的官道修复平坦,其实关键还不是道路,而是修建马站,必须有大量马匹。

  同时还有高效地标准化操作流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其次就是要有坚固耐用、术先进的大车,让优秀的工匠们想办法提高大车制造技术,减轻颠簸程度,还有行走的流畅。

  把这几样都做好,自己的想法应该能实现。

  李邺反复考虑,他最终做出决定,要将自己的思路变成现实。

  第三天清晨,下了整整两天的暴雪终于停息下来,长安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士兵和百姓纷纷出门扫雪,清理街道和屋顶上的积雪。

  上午时分,李邺来到了自己官房,这是他时隔几個月后,重新回到正轨上。

  首先便是听取李泌和刘晏等人的汇报,了解这几个月发生的大事。

  “回禀殿下,这几个月还比较平静,入冬后,江淮和颍州的疫情已经结束,李相国回到了洛阳,另外,朝廷封朱泚为幽州节度使,范阳郡王,认可他对李怀仙的替代,李宝臣和田承嗣又派儿子入朝为人质,向朝廷上表谢罪,包括李正已也是,藩王之乱告以段落。”

  “李正已退出齐州了吗?”

  李泌摇摇头,“没有退出!”

  李邺不由冷笑一声,“气势汹汹上门,最后灰头土脸收尾,朝廷还真有脸面。”

  “这件事确实很窝囊,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应该监军向天子密报,郭子仪在兖州和郓州私下结交士族名望,让天子有了猜忌,而恰好这个时候,李正已上书请罪,愿再送一子入朝中为质,天子便借坡下驴,下旨召回了郭子仪军队,这里面显然有猫腻!”

  李邺点点头,“必然是李正已贿赂了阉党,监军才会发难,其实想想也很正常,朝廷命令郭子仪和李正已对峙,不准交战,闲暇之余,郭子仪和当地士族名望肯定会有交往,明明是想和当地士绅搞好关系,不影响驻军,可是监军只要换个说法,变成私下结交士族名望,罪名就来了,根子上,还是天子对大将的不信任。”

  刘晏也叹口气,“阉党真是朝廷的毒瘤!”

  “别的还有什么重要消息?”

  李泌想了想道:“还有就是.听说天子的身体出了问题。”

  李邺精神一振,这才是他最关心的消息,他连忙问道:“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是独孤明传来的消息,据说天子在内宫出现连续晕厥!”

  “什么原因呢?”

  “应该是过于沉溺于女色,据说天子迁都洛阳后,连续进行两次选秀,册封了两百多名嫔妃,就算铁打的人也受不了,何况天子的身体本来就弱。”

  李邺完全能理解,天子李亨在太子时期就倍受太上皇李隆基的打压,为了消除父皇的猜疑,他不得不自甘堕落,沉溺于酒和女色,同时也是用酒和女色麻醉自己。

  就算做了天子,很多时候为了排遣苦闷,也会本能地选用酒色,加上宦官和张皇后的怂恿,天子完全放纵自己了,去洛阳不到一年,竟然两次选秀。

  历史上,李亨就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和他沉溺酒色有极大关系。

  这时,李邺想到一件事,问道:“明年科举筹措如何了?”

  明年三月,长安将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科举,招募天下人才,更重要的是,这次科举同时也是一次试探,看看天下士族对齐王的认可程度。

  李邺极为关注此事,可以说是明年上半年长安最重大的盛事。

  司马陈涣负责这次科举,他点点头道:“方案已经草拟完毕,一旦殿下批准,就开始着实准备!”

第1060章 视察弩院

  中午时分,李邺请几名重臣到东市大门旁的小张记酒楼用餐,这是张平的酒楼,李邺也在其中投了三成的份子,已经是东市最大的酒楼,目前由张平的父亲老张负责经营。

  酒楼内生意极好,中午时分依旧喧嚣热闹,李邺带着几人从侧门进了酒楼,来到后院雅室内。

  很快,酒保先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李邺笑道:“天气冷,大家先喝碗羊汤暖暖身子,他们家的羊汤可是一绝。”

  刘晏细细吮了一口,呵呵笑道:“放了胡椒!”

  李邺竖起大拇指笑道:“这是从南洋输入的胡椒,去羊膻味极好,还有高昌的胡葱、茴香,各种调料放得恰到好处,加上庆州的上等羊肉,然后小火慢炖两天,所以小张记羊肉汤成了他家招牌,老食客都要先来一碗。”

  众人喝了几口,纷纷暂不绝口,李邺点了十几样小菜,又上了羊肉饭和每人一小壶清酒。

  “听说殿下在河西干掉了猖獗的马匪?”李泌笑问道。

  李邺微微笑道:“本来我没有时间顾及他们,但他们自己不长眼,非要来招惹我,就直接把他们灭了。”

  “马匪灭了,河西就安全多了。”

  李邺沉吟一下道:“这些马匪是回纥军,应该是从居延海那边过来的,但我觉得奇怪的是,居延海北面是思结部的地盘,回纥势力还在几千里外,回纥人怎么会出现在河西,太不合理了。”

  李泌道:“那说明草原发生变故了,回头卑职打听一下。”

  李邺点点头,又问道:“吐蕃那边有消息吗?”

  “没有一点消息,看明年开春吧!”

  这时,酒菜都送了上来,李邺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举杯笑道:“这几个月辛苦大家了,我敬大家一杯!”

  众人喝了一杯,刘晏笑问道:“这次殿下巡视安西,感受最深是什么?”

  “感受最深就是太遥远了,很不利于我们控制,我这几天都在想,我应该修筑一条唐直道,然后打造专门的大型马车运送军队,保证十天内把军队投送到凉州,保证一个月内把军队投送到安西。”

  李泌想了想道:“如果专门修一条路不太现实,工程量太大,卑职建议不如就在原官道上改扩建,效果好,工程量也小,容易实现,殿下觉得呢?”

  李邺欣然道:“我正有此意!”

  这时,陈涣笑道:“殿下,关于安西,卑职提个建议,可以在金城县和敦煌县各修建一座大型中转仓库群,我们运往安西的物资,或者安西运出的货物都可以经过中转仓库,这样就能大大减少物质抵达安西的时间,也减少了各段运输的路程。”

  李泌和刘晏齐声夸赞,“好主意!殿下,陈司马这个方案非常不错,希望殿下能采纳!”

  在李泌和刘晏看来,陈涣这個中转仓方案要比齐王头脑发热想到的唐直道方案更切合实际,他们希望齐王殿下采纳这个方案,而放弃那个荒唐的唐直道方案。

  尽管李邺也欣然表态,会采用中转仓库方案,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唐直道方案,他很清楚这种遥远距离带来的孤立感,这种孤立感不解决,安西就会游离于帝国之外,时间久了,最终会脱离帝国。

  后世是用飞机和火车来缩短距离,但他现在办不到,那么只能用另一种办法,尽可能地缩短长安和安西的旅途时间。

  下午时分,李邺来到了军器署的弩院,军器署和火药火器署都是由兵部司直管。

  军器属下面有三个院,刀院、弩院和铠院,其中弩院是专门弓弩研发和制造,以及大型攻城武器研制。

  但弩院的优秀工匠也会做些别的研究,比如李邺这次带去安西的马车就是弩院造出来的,走了几千里,居然完好无损,可见品质的坚固耐用。

  弩院位于咸阳县,占地百亩,有几座大仓库和十几座建筑组成,还有几座大院子。

  其实弩院又细分为弓弩院和投掷院两座分院,一共有三十余名优秀工匠和几百普通工匠,还有上千名学徒。

  弩院的管事叫做吴岷,原是朝廷军器监的主薄,现在是一名六品官。

  军器监工匠们在安禄山大军攻入关中后,大量流失,后来又重新聚拢,其中四成回归朝廷,而六成流向河陇节度府。

  齐王殿下驾临,吴管事慌忙出来迎接,“卑职参见殿下!”

  李邺摆摆手,笑眯眯道:“不必多礼,我是来找王家父子,他们在吗?”

  “在!在!”

  吴管事连声道:“殿下请随我来!”

  李邺回头吩咐亲兵把马车赶进弩院,他们来到投掷院,片刻,吴管事带来三名工匠,老一点的五十岁左右,叫王平川,两个年轻人是他的两个儿子,王山和王海,都三十岁左右。

  王平川是朝廷军器监专门负责制作大型投掷武器的底盘,做了三十年,当然,他造大车也很厉害,安装投石机的专用马车也是他设计的。

  李邺府上的三辆马车就是王平川父子和十几名徒弟一起造出来的。

  王平川当然不是闭门造车,李邺那辆马车造好后,他步行跟随了一百多里,寻找里面的问题。

  “小人参见殿下!”

  王平川父子三人连忙给李邺跪下磕头。

  “王公不必多礼,请起!”

  李邺请他们父子三人起身,指着马车笑道:“这辆马车陪我去了安西龟兹,又回来了,历程数千里,我想你们肯定想看一看。”

  这辆马车当然不是杨玉环坐的那辆,而是其他二十辆马车中的一辆。

  王平川又惊又喜,连忙上前细看,他索性钻进了马车底部细看磨损程度。

  两个儿子也在仔细查看车轮的情况。

  好一会儿,王平川从车底爬出来,躬身道:“请问殿下,这辆大车应该走了山道吧!”

  李邺点点头,“翻越安西的阿尔金山,在山道上走了两天。“

  王平川笑道:“整个车子磨损不严重,就是车轮稍稍有点变形,这一般是翻山导致,稍微修整一下就行了,不过这种铁轮车走泥土地还比较舒适,但走硬石路反而比木轮更颠簸,当然,路面平整的石板路也很舒适。”

  “确实如此!”

  李邺笑了笑道:“我还有另外一件重要之事,我们去大堂再细说!”

  ====

  【不好意思,今天只有两章】

第1061章 权斗初始

  大堂上,李邺把自己绘制的一副草图挂出来,这是李邺昨晚自己绘制的大车草图。

  他亲自讲解,下面坐着王平川父子和十几名徒弟。

  “我这次去西域对长途跋涉感触很深,回来的时候,伤兵是坐在大车回来的,一辆大车内坐了十几人,我就有一种想法,能不能我们专门造一种运兵的马车,又宽又大又长,一辆大车能坐五十人,白天士兵可以骑马,夜里士兵在车里休息睡觉,昼夜不停行军,当然要每走一百里换一批战马。”

  王平川举手道:“殿下,据小人所知,夜里行军很正常啊!每个士兵带两匹马,白天骑一匹,夜里骑一匹,只要队伍最前面的人和马清醒,其他人都可以边骑马边睡觉,战马会按照队列的顺序走,绝不会有一匹马掉队,这样也能昼夜不停行军。”

  李邺点点头,“这种行军我知道,但速度太慢,我需要的是夜间奔行,而不是慢吞吞行走。”

  王平川沉思半晌道:“打造这种去安西的大车,木质肯定不行,必须要用铜铁,而且耗费巨大,因为不仅仅是运兵,更重要是运后勤补给,而且战马主要就靠夜间的缓行来休息,如果一直奔跑,首先战马就承受不住。”

  这时,大管事吴敏实在忍不住道:“王大匠,你只管造车就行了,别的不需要你考虑!”

  王平川这才反应过来,惭愧道:“小人多事了。”

  李邺笑道:“其实也不是多事,你确实提醒我了,铜铁耗费太大,会影响到其他事业,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我会考虑行军速度,关键是,大车能不能按照我的想法造出来?”

  王平川笑道:“问题不大,我们造大型攻城武器的地盘,都是有八对轮子,而且殿下说的这种宽长大车,和我们车载投石机的马车很像,那个也是三对轮子,比一般马车长了一倍,需要六匹挽马拉拽。”

  李邺点点头,“对!就是和那种车载投石机的马车很像,但我要的不仅是坚固耐用,还要舒适,就算大车不运兵,但如果是伤兵呢?骑不了马,肯定要坐大车,这就是我找你的原因,车载投石机的马车太颠簸了,我需要你改进!”

  王平川当即表态道:“小人明白!小人一定好好研究,最迟半年之内,一定拿出样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6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