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640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当然也损害了节度使和长史的利益,比如独孤峻之前是北庭节度府长史,整个北庭的政务都归他管,现在他只能管军务,好在他还兼任庭州刺史,还能管庭州的政务,但西州和伊州的政务他就无权过问了。

  独孤峻心中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

  独孤峻沉默半晌道:「殿下能否把卑职调到关中去?卑职年纪大了,北庭不太适合我。」

  李邺也不问他原因,他在龟兹听白孝德说起,独孤峻骨子里瞧不起荔非守瑜,倚老卖老,对荔非守瑜掣肘很大,无论荔非手中想做什么事,他都反对,导致荔非守瑜一事无成。」

  李邺原本还打算和他谈一谈,既然他主动提出来要走,那正好就坡下驴,他点点头道:「陇州如何?或者汉中梁州,还有关内道宁州,目前这三个位子有空缺。」

  「观察使的职务没有吗?」

  李邺摇摇头,「观察使已经取消了,现在改为转运使、监察使、提刑使,分别隶属于户部司、监察台和刑部司,这三使的

  职务和刺史同级,只是权力比较大,如果三叔有兴趣,关内道转运使正好空缺。」

  独孤峻只得苦笑一声道:「十五年前我曾经出任梁州司马,如果可以,我就重回梁州吧!」

  在敦煌休息两天后,队伍继续南下,五天后队伍抵达了酒泉。

  队伍在酒泉城外扎下大营,肃州刺史张鞠和长史司马崇前来拜见齐王殿下。

  李邺询问了一些民生情况,话题一转道:」我听说肃州境内有马匪出没,是怎么回事?」

  张鞠连忙道:「确实有马匪,是今年夏天突然出现,他们来历不明,平时来去无踪,也没有抓到过活口,所以无法确定他们的来源,只有各种传闻,有的说是各个羌部落中好逸恶劳的羌人联手组建,有的人说是吐蕃军的余孽,有的人说是北方零星游牧民族入侵,反正各种传闻都有,真相是什么,也没有人知道。」

  「这支马匪危害很大吗?」李邺又问道。

  张鞠点点头,「他们抢掠商队,袭击落单的牧民或者汉民,烧杀抢掠,女干***女,无恶不做,而且胆大包天,连官方的物资队也敢偷袭抢掠。「

  「匪首有人见过吗?」

  张鞠苦笑道:「见过他的人基本上都死了,但有一个被他们***残害的羌人妇女侥幸活了下来,找到她时,她已经奄奄一息,只留了一句话,匪首的脸上一道很长的刀疤,然后女人也死了。」

  李邺有些不满道:「两个都督府没有出兵剿灭他们?」

  「回禀殿下,南面的甘凉都督府和我们沙肃都督府都先后出兵,上个月还联合出兵,但只要官府一出兵,他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官府一收兵,他们又出现了,就像夜里的蚊子一样,很让人困恼。」

  李邺淡淡道:「他们会不会盯住我的队伍呢?」

  张鞠挠挠头,「这个卑职觉得应该不敢吧!」

  李邺冷笑一声,「你不是说他们胆大包天吗?我倒很希望他们鼓足勇气来偷袭我的队伍。」

  在距离李邺唐军大营约三里外的一座山丘上,十几名骑马人远远注视着月光下的大营,为首是一名脸带长长伤疤的男子。

  骑马男子注视良久,低声喝令一声,十几名骑马人跟随他调转马头离开了山岗。

  ()

  免费阅读.

第1058章 料敌在先

  次日,队伍再度出发,这时,虎贲郎将薛永向李邺报告道:“昨晚斥候发现有来历不明的骑士在远处观察我们,不知是当地牧民还是马匪?但卑职觉得是马匪的可能性比较大。”

  李邺沉思片刻道:“把护卫中段的三百骑兵放到后面去!”

  薛永大惊,“殿下,这样的话,中段骆驼就没有人护卫了。”

  李邺冷笑一声道:“骑在骆驼的士兵不是人吗?”

  薛永这才反应过来,“卑职明白了,让弟兄们不要睡觉,时刻警戒!”

  李邺又道:“白天可以睡觉,但晚上要格外当心,尤其在肃州和甘州交界之处!”

  “卑职明白了!”

  从昨天和肃州官员的谈话,李邺便敏锐推断出,这支马匪具有极强的战术水平,绝不是普通马匪,应该是一支军队,极可能是回纥派来探查并骚扰河西走廊。

  自己的队伍不但没有把他们吓跑,反而被他们盯住了,只有军队才会这样干,盯住主力,以小博大。

  李邺又招招手,附耳对薛永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仔细叮嘱了一遍,薛永连连点头,他知道该怎么部署了。

  连续两个白天加一个晚上,斥候都发现远处有不明骑士活动,但并没有发动攻击。

  次日晚上,队伍抵达了一个叫七里坡的地方。这里便是肃州和甘州的交界处,原本有一座戍堡,但戍堡现在已经废弃了。

  队伍是向东而行,而在南面有一条很长的山坡,足有二十余里,山坡并不高,最高处也就两丈。

  这时,一支八百人的马匪已经集结在山坡背后,为首之人正是长长的刀疤脸。

  此人叫莫贺辛顿,是一名回纥千夫长,李邺没有猜错,他们确实是回纥的一支精锐探哨,潜入河西走廊探查唐军的情报。

  但同时出于对唐军的憎恨,他们选择了马匪这个掩护身份,在河西走廊上残酷的杀戮平民和商队,虽然出现才短短几個月,但已经杀死了上千人,其中被他们糟蹋致死的女人就有数百人之多,极为凶狠残暴。

  这次他们发现了几个月来最大的猎物,一支庞大的队伍,光骆驼就有至少两万头,但军队却不多,要知道骆驼在草原也同样是很值钱的货运牲畜,如果能劫走几千头,这对回纥军的实力将是大大提高。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眼前的队伍是齐王的队伍,如果他们知道,他们只会更加疯狂,骆驼都不重要了,李邺的人头才是可汗真正渴求的战利品,足以让他们成为草原的第一勇士。

  莫贺辛顿盯着远处的队伍,他的目光同样落在二十几辆大车上,他是军人,他敏锐的发现二十几辆大车的位置,正好是整支队伍的中心部位,也就是说,这些马车才是队伍的重中之重。

  莫贺辛顿立刻有兴趣了,他很想知道马车里是什么,是某个大人物,还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这时,一名副将低声道:“将军,那些马车好像有骑兵护卫!”

  “我看到了,最多一百人!”

  莫贺辛顿当即立断道:“第一军跟我去抢马车,第二军去拉骆驼。”

  他举起长矛,大喊一声,“第一军跟我来!”

  副将也大喊道:“第二军随我冲锋!”

  两支马匪队伍冲上了斜坡,又沿着斜坡向下奔去,大喊大叫,风驰电掣般向一里的队伍扑去。

  “呜——”

  唐军的号角声吹响,前后各五百骑兵一起向队伍中部包抄杀来,而在马车前后的骆驼上,一千唐军士兵已举弩严阵以待,瞄准了疾速奔来的骑兵。

  李邺也骑在一匹雄骏的战马上,马上横挂他的蟠龙槊,手执太行弓,这是外公裴方赠给他的弓,是他先祖裴行俨留下的宝弓,开三石力,据说能射穿太行山岩壁,故得名太行弓。

  李邺眯着眼睛盯着疾奔而来的马匪,月光下,一名马匪不断挥舞长矛,奔在队伍的前面,虽然看不清他的脸,但李邺能感觉到他的气势,应该是对方首领。

  李邺抽出两支狼牙箭,一支箭咬在在口中,一支箭搭在弓弦上,忽然纵马疾奔,斜刺里拉弓如满月,两支连珠箭射向对方首领,箭速快如闪电,眨眼就到了对方眼前。

  这一瞬间,李邺忽然看清了对方的脸,左脸上一条长长的刀疤。

  莫贺辛顿忽然感觉到有箭矢射来,射向自己的脸庞,速度太快,他本能的一甩头,第一支箭被他躲过了要害,正中左耳,将耳朵射飞出去,还不等他惨叫,第二支箭已经到眼前了,他再也躲不开。

  “噗!”这一箭正中眉心,箭矢透脑而出,带出一股血浆,莫贺辛顿眼前一黑,张大嘴,直挺挺栽下战马,当场毙命,但他的尸体被战马拖着继续奔跑。

  “嗖——”一支火箭腾空而起,赤亮的光芒划过夜空。

  这是出击的信号,骑马躲在骆驼背后的唐军士兵一起举弩射箭,箭如雨发,向数十步乃至百步外的马匪疾速射去,马匪们措不及防,纷纷中箭落马。

  李邺和游牧骑兵交手的经验丰富,他知道只有第一次杀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弓弩能够发威,射杀敌军,但第二轮敌军有了准备,他们就会躲在马肚子下,弓弩的杀伤力就会大大减弱,这个时候必须迎战上去。

  李邺大喊一声,“杀!”

  一千唐军骑兵纵马奔出,挥舞长矛向敌军杀去。

  李邺也纵马杀进了敌群之中,他的蟠龙槊如死神的镰刀,所过之处,人头滚滚,肢体断裂,血浆飞溅,杀得马匪尸横遍地遍地。

  抢夺骆驼的马匪也遭遇了杀回来的五百唐军骑兵,双方展开激战,很快,另一批五百骑兵杀到,马匪顶不住,开始掉头逃跑。

  但在马匪们想不到的是,在斜坡上又出现了一千唐军骑兵,这是李邺的部署在外围的骑兵,就是要将马匪斩尽杀绝,不给他们逃命的机会。

  “呜——呜——”

  合围的号角吹响,三千骑兵从三个方向包围了残余的三百余名马匪,李邺下达了杀绝令,不留活口,全部杀绝。

第1059章 天子消息

  河西走廊上的马匪只是一段小插曲,并不影响唐军疾速行军。

  十月中旬,李邺的队伍穿过了河西走廊,向六盘关方向而去,李邺决定走泾原道,能节省三天时间。

  十月的最后一天,队伍终于从泾原道出来,而就在同一天,一场特大暴雪席卷了河西、朔方和陇右,在第二天晚上,暴风雪南下,同样席卷了关中。

  幸运的是,李邺的队伍在暴风雪来临之前,提前半天进入了长安。

  李邺站在书房窗前,喝着浓香的奶茶,望着天空一团团雪球被北风裹夹,在风中狂舞。

  这时,独孤新月走到丈夫身边,轻轻笑道:“上天也眷顾夫君,给了夫君回家的机会。”

  李邺点点头,“去年第一场暴雪我记得是十一月上旬,今年居然提前了,幸亏决定走泾原道,否则队伍就会被暴雪困在岐州。”

  “以后夫君还会去安西吗?”

  李邺苦笑一声,摇摇头,“不知道,但我要想个办法,尽量缩短长安去安西的时间,距离太远,对我们控制安西很不利。”

  “最好的办法还是设立驿站吧!”

  独孤新月笑道:“我听父亲说过,每隔百里设一座驿站,换马换人接力奔跑,昼夜不停,只要二十天就能到北庭,二十五天左右到安西,这是最快速度了。”

  李邺脑海里想到的却是蒸汽火车,但现在还不现实,铁产量达不到,技术水平也达不到。

  李邺笑了笑道:“你说的是送信,我在想如何运兵,这次我们用大车运伤兵给了我一个启发,可以造一种比较长的大车,每辆大车坐五十名士兵,然后用八匹挽马拉拽大车奔行。

  同时在沿途设立马站,每个马站有上千匹马,每到一站就立刻换马,士兵可以躺坐大车内,比较舒适。

  这样一来,用两百辆大车就能运送一万人,我估计也只要二十天时间,一万军队就能抵达北庭了。”

  “这和我说的设驿站不是一回事吗?”

  李邺摇摇头,“不一样,驿站是换人换马,马站只换马,不换人,主要方便运输军队。”

  历史上的蒙古骑兵创造了每天行军九十公里的记录,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骑兵从长安到北庭,二十天就够了。

  但那是要有在马上睡觉的习惯,昼夜不停行军,还要携带母马产奶为粮食,还要用马屎为燃料,还要一望无际的草原。

  所以蒙古军西征要大量破坏农业设施,就是为了把农田变成牧场,方便他们行军。

  但这种方式对唐军并不适合,对农耕民族还是用大车更方便,沿途进行补给,不仅运人,还能运载辎重粮草等等。

  独孤新月笑道:“那首先就得修路啊!修一条很平整的唐直道,一直通往河中,这得修很多年才行。”

  没有平整的道路,李邺的马拉列车方案就是空谈,不过话说回来,秦始皇考虑秦直道的初衷应该和自己一样,用最快的速度把军队送往边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6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0/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