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笑道:“如果是这样,那我的推断就要成立了,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弩军,要么是回纥人,要么是契丹人,但我觉得回纥人的可能性不大,我和回纥人多次交手,他们没有弩箭,只有弓箭,如果去掉他们,那么剩下就是契丹人了。”
彭海盐大吃一惊,“殿下怎么推断的?”
李邺把自己的推断详细告诉了彭海盐,彭海盐听完半晌不语。
李邺笑问道:“你不用刻意迎合我的判断,毕竟你才是专业断案高手,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彭海盐苦笑道:“卑职只是从经验判断,训练已久的士兵更会服从命令,一定有人先射第一箭,然后其他人跟随他同时发射,给人的感觉就是同步发射,这是其一。
其二,路上确实没有参照物体,但按照卑职的经验,一定有参照物,不一定在路上,更大的可能是在树林内,比如一根树枝,射箭人、树枝和马车正好成一条线,对面树林也是一样,所以两边树林的首箭就会同时射箭,这其实不是军队的做法,而是刺客的常用做法。”
李邺欣然点头,“有道理,继续说!”
彭海盐又继续道:“他们没有进城倒不是因为他们是胡人,而是因为他们骑马,一百多人骑马进城肯定要被梅花卫抓捕,甚至根本进不了城。”
“他们也可以弃马进城!”
“殿下,太仓促了,他们之前根本就没有进城的想法,殿下今天来,他们今天就行刺,如果再临时安排进城行刺,根本不现实。”
李邺点点头笑道:“你的判断确实更有说服力,他们是因为骑马,所以没法进城,倒不一定是契丹人,不过戴面具倒是一个线索,而且他们白天肯定被人见到过,在洛阳周围盘查,肯定还会找到线索。”
“卑职也是这样考虑的,破案还要靠不断地调查,线索一点点积累,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有突破,卑职明天一早开始在城外全面调查。”
入夜,一辆马车缓缓停在元载的府门前,是李辅国亲自来了,元载连忙把他迎到自己的外书房。
元载有种不安的感觉,李辅国这个时候来找自己,恐怕不是好事。
果然,李辅国坐下便开门见山道:“天子已经做出决定,让张立入相,只好委屈使君了!”
元载心中大骂,哪里是天子做出决定,分明是李辅国和张皇后达成了交易,把自己出卖了。
元载心中一阵挣扎,“那卑职怎么安排?”
“你还是去太原,出任河东道观察使兼太原府尹,那边你比较熟悉。”
元载不太想去河东,他咬牙问道:“能否改任两浙道?”
李辅国脸一沉,冷冷道:“张皇后只打算封你太原府尹,观察使还是我替你争取来的,伱知足吧!”
元载低下头不吭声了,李辅国又咬牙道:“想想李岱吧!三任相国,又三次罢免,人家毫无怨言,你才刚开始,有什么好沮丧的?”
元载心中暗骂,如果自己有李邺这样的儿子,他也无所谓当不当相国。
心中虽然恼火,却不敢表露出来,元载只得点头道:“卑职不敢,卑职服从安排!”
“这就对了,明天上午会宣布新相国,下午你和张立交接,休息两天去太原上任。”
李辅国交代完,便起身走了。
元载连忙送出大门,望着马车走远,他忍不住长长叹息一声。
第1076章 线索初现
齐王殿下遇刺的消息没有公开,被朝廷刻意压制住了,但朝廷高层还是通报了这个消息。
张皇后也得到了消息,立刻召见政事堂相国议事。
这时,裴遵庆发现了蹊跷之处,元载没有来,只来了四个相国,裴遵庆低声对身边的李岱道:“皇后和李辅国达成妥协了。”
李岱点点头,“应该是,否则元载主管刑部,他倒不能缺席。”
这时,一阵环珮声响,大群宫女簇拥着张皇后来了。
四人一起行礼,“参见皇后娘娘!”
张皇后一摆手,“各位爱卿,请坐!”
众人坐下,张皇后也在竹帘背后坐下,她先问道:“昨天齐王殿下到了,他是怎么过的函谷关,大元帅府那边有消息吗?”
张皇后目光望向李辅国,李辅国连忙道:“这件事是裴相国一手经办,微臣倒不清楚!”
裴遵庆起身道:“皇后娘娘,微臣昨天问过齐王殿下,他说函谷关守将郝廷玉向他投降,他直接过了函谷关,他向微臣承诺,他回去时,会把函谷关还给朝廷!”
张皇后半晌问道:“他当真会还吗?”
“他既然承诺了,肯定会还!”
“好吧!此事就这样了。”
张皇后也不想深究此事,便转回今天正题,“裴相国,昨晚齐王遇刺情况如何?”
裴遵庆连忙道:“昨晚齐王队列防御严密,虽然遭到弩箭袭击,但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齐王殿下也没有震怒,只是希望我们加强安全检查,防止出现第二次袭击事件。”
“目前查到什么线索了吗?”
“回禀娘娘,目前暂时没有线索,大理寺正在全力调查此案,对方人数多,不好躲藏,应该很快会有线索。”
“要全力以赴查,不光是给齐王殿下一个交代,更要是在天子脚下出现如此恶劣的刺杀案,严重影响天子的名声,我们绝不能容忍。”
“微臣遵令!”
张皇后又对李辅国道:“梅花卫要加强盘查,所有可疑之人要抓起来审问,现在是非常时期,必须用非常手段,我不希望再发生任何刺杀事件。”
李辅国连声答应,这道命令他求之不得,几名相国眼中都有担忧之色,梅花卫必然会利用这个机会,大肆抓捕无辜之人,在洛阳制造恐怖气氛。
但又没有办法,刺杀案太恶劣了,如果再发生一起刺杀案,谁也承担不起。
这时,张皇后开始说第三件事,也是她今天要说得最重要之事。
“天子要封张立为相,旨意大家都看过了,这几天我在劝说天子收回成命,但天子不许,所以我代表天子正式宣布,元载免去中书门下之职,出任河东道观察使兼任太原尹,光禄寺卿张立出任刑部尚书,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
距离昨晚发生刺杀的最近村庄叫做下关村,距离天街约三里左右,从天街到松林之间是大片农田,目前被皑皑白雪覆盖。
下关村就成了大理寺调查的重点。
果然有收获,很多村民都看见了人数众多的骑马队伍。
在村东头的土地庙内,彭海盐正在听取各组的报告,他把二十几名手下分成七组,走访各個村民家,不放过一家。
“启禀使君,刘老汉昨天中午在田头堆肥,亲眼看见一百多名骑兵从他眼前奔过,这些人身材都不高,虽然都是黑衣蒙面,但这些人队伍整齐。杀气腾腾,完全就是军队。”
彭海盐点点头,几乎所有目击者都认为对方是军队,看样子还真有可能是军队。
这时,第六组的三名官员跑回来道:“使君,我们有大收获!”
彭海盐迎上去问道:“什么收获?”
“我们询问村西关老丈家,正好他侄儿一家过来做客,他侄儿说他们邻村前几天来了一群牵马的黑衣人,大概有五十多人,租了一座大宅。”
彭海盐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他侄儿的邻村是哪里?“
“我们询问了,是伊阙县的枣田村,在县城东北角。”
彭海盐当即立断道:“集合所有人,立刻赶往伊阙县。”
伊阙县枣田村,这是一座平静的小山村,背靠伊阙山,四周森林密布。
下午时分,彭海盐率领二十几名手下赶到了枣田村。
他们没有立刻进村,而是在村外询问一名正在河边凿冰的村民。
“骑马的黑衣武士啊!有的,大概有五六十人,住在最东面的林家大宅内,昨天半夜回来一趟,但没多久就走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彭海盐心中暗叫一声不好,立刻率领手下催马向村里奔去,在村里打听了一下,有村民指着东面的一座大宅,彭海盐立刻派一名武艺高强的手下前去探查。
不多时,手下回来禀报,“启禀使君,是一座空宅,没有人。”
彭海盐当即派两名手下在村外放哨,他率领手下进了大宅。
宅内空空荡荡,看得出有很多人居住过的痕迹,但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居住人已经收拾东西走了。
手下找到了几只面具,是用桃木雕成,刷上各种颜色油漆,面目狰狞。
很显然,这批人就是刺杀齐王的人,他们昨晚刺杀失败,便收拾东西逃跑了。
这时,照看这座宅子的人被带来了,是一名中年男子,姓林,是房主的堂兄,就住在隔壁。
男子吓得战战兢兢跪下行礼,“小民林阿水参见老爷!”
“这些人是你和他们打交道?”
“回禀老爷,房子是我堂弟租出去的,我就和他们打过三次交道,给他们买粮食,买肉和菜。”
“他们是哪里人,你知道吗?”彭海盐又问道。
林阿水摇摇头,“我不知道,和我打交道的人叫我不要多管闲事。”
“他们是汉人吗?”
“不是!”这下子林阿水倒回答得果断。
彭海盐立刻追问:“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汉人?”
“搬粮食的时候,他们不准我进门,而是出来十几人一起搬粮食,他们很抱怨,争吵了几句,他们说得话我一句都听不懂,那肯定不是汉人。”
“他们身材都不高?”
“对!所有人都不高,都比我矮半个头,但个个都很强壮。”
这时,一名手下跑来,附耳对彭海盐说了几句,彭海盐起身让林阿水先回家,他快步向府内走去,手下发现证据了。
===
【这几天老高在陪女儿练车,所以只有两更,见谅!】
第1077章 案中有案
后宅墙根下的泥土被挖开了,手下发现这里有掩埋东西的痕迹,挖开后发现了大量军弩。
军弩都被刀砍坏了,来不及焚烧,便埋在墙根下。
彭海盐拾起军弩细看,顿时大喜,上面的编号都在,他立刻让手下把编号抄下来,赶去军器监查询。
彭海盐则带着十几名手下来到伊阙县城,很快便找到林宅的主人林善堂。
林善堂年约五十岁,是一名商人,他也是枣田村人,算是混出头了,在县城内买了一座宅子,基本上不回枣田村老宅了。
林善堂诧异道:“老宅是房牙子替我租出去的,是谁租的我不知道,租金也是房牙子给我,租三个月,这才一个月不到。”